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爆料-、
看南部网:315
正文
文章由《雪泥鸿爪》作者刘松乔老师向看南部独家提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连载:南部县改革开放前七任县委书记连载之一马浩天
相关连载:南部县改革开放前七任县委书记连载之二接力成功者王杰
相关连载:南部县改革开放前七任县委书记连载之三老红军黄正坤的传奇人生
相关连载:南部县改革开放前七任县委书记连载之四齐世勋(上)
相关连载:南部县改革开放前七任县委书记连载之四齐世勋(下)
相关连载:南部县改革开放前七任县委书记连载之五张云梯(上)
相关连载:南部县改革开放前七任县委书记连载之五张云梯(下)
南部人“没饭吃”是我心头之痛张云梯/口述刘松乔/整理我于年出生在黄土高坡陕北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里穷得叮当响,缺粮断炊是常事,那挨饿的滋味捞心剐肠,实在不好受。从小放羊,一早,揣几个山药蛋,赶着羊群就上山,天黑回家,只有一碗高粱面糊糊充饥。年,家乡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才吃上了饱饭,而且有了上学条件,我断断续续读了4年书,并参军、入党、南下,随军进入了四川。年元旦节,赴川北的南下工作团在广元分好了组,我们共3人在马浩天的带领下,取道剑阁、三台、盐亭,沿唐巴公路奔赴南部。一路上,听说“西(充)南(部)盐(亭),最苦寒;西南盐,红苕酸菜过个年。”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很穷,老百姓缺粮没饭吃。果然,一到南部,听到的呼声就是“农民缺粮挨饿”。我坐船过嘉陵江到河东农村走了一圈,揭开老百姓的锅,好些家里煮的是干红苕叶子,一锅黑水,一股刺鼻的猪饲料味。面带菜色、骨瘦如柴的人比比皆是,看得人心里发酸,直想流泪。一了解,才知道人多地少,栽培落后,产量极低,水稻单产只有二三百斤。还有,川北这一带,灾害频繁,特别是大旱不断,连旱至3年不绝于史,断粮、受饿、乞讨成为常事。南部产盐,人皆轻农重盐,粮油生产逊于邻县。缺粮是本县的最大特点。农户中有40%的佃户、极贫户和次贫户,终年生活多半都靠背盐、运丝、贩布到川北各县出售后购粮为生,故有“南部是个穷大县,上河不供下河供”之说。胡耀邦叫我带口信接管新政权后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我们的第一件工作是征粮。我作为首任财政科长,走路去到南充参加川北行署召开的征粮工作会。会议结束后,领导通知说:川北行政公署主任胡耀邦找我有事。我吓了一跳,忐忑不安地跑去行署(地点在仪凤街蚕丝改良场)。在临汾南下工作团集训时,胡耀邦同志曾在庆祝建国大会上给我们作过报告,我是认得的。见到他,我喊了声“报告”,随即敬个军礼。个头不高,清瘦,却很有精神的胡耀邦向我打招呼:“小鬼,你叫什么名字?哪里的人?”我朗声回答:“张云梯,神木人。”“嗬,张开双臂攀登天梯,上到云天,成神人啰!”我以为他听错了,解释说:“是陕北神木县的人,不是神人。”他笑起来了:“你这个小鬼,从神木到了千里之外的大西南,不是神人是什么?”我这才懂得他在讲笑话,紧张的情绪一下放松了,也笑了起来。他接着问:“多久入伍的?多大了?”“日本投降前参的军,今年了。”“嗬!老资格了啊!”寒暄过后,胡耀邦拍了拍我的肩膀,严肃地说:“回去给你们马浩天书记带几句话:我们来到川北,一是铺开了摊子,二是撒下了种子,粮食不解决就扎不了根。我们川北有多万人,这么多人的嘴巴连起来有多长,每天要倒进去多少粮食?这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必须全力以赴完成征粮任务,同时要抓好农业生产,多打粮。”停了停,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毛主席二十几岁时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就写文章说过:‘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民众安定。你记下没有?”我说“记下了”,他叫我重复一次。“这下可以走了!”他挥了挥手。“是!”我又敬了个军礼,转身离去。一回到县里,我马上向马浩天书记如实转达。这次传话让我有了一个终生难忘的意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大于天,任何时候都要放在第一位。西河边哭声震天通过向大户征粮,减租减息退押,为贫困户分送口粮,接着土改,分地主富农的财产,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经过互助组、合作社,开展爱国增产运动,家家制定增产计划,开展兴修水利、土地加工、养猪积肥、植树造林四大生产运动,还推广普及“胜利籼”、“中农4号”、“银坊粳稻”等优良水稻品种,生产条件有所改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到年,贫雇农“没饭吃”的问题有所缓解。但好景不长,第二次“没饭吃”接踵而至,经过至年的“大跃进”和反右倾,不断折腾生产关系,劳民伤财,人财俱损,粮荒严重,物资匮乏,经济走向崩溃边缘。这次持续时间长,面积特别广,饿死了不少人。年,按照中央《十二条》紧急指示,开展整风整社运动,纠正“一平二调”等“左”倾错误,南部县委书记齐世勋在党内受到批判,地委决定将其调离,派我接任其职务(我当时任南充地区农机局局长)。9月,任命通知待发之际,卫广平找我谈话,我说:通知暂不发,让我先去南部看看情况再说。地委同意了。我带了两个人以地委工作组的名义到达南部,坐上县委的吉普车四处一看,情况很糟:公共食堂刚刚下户不久,农户家中普遍无粮,难见屋顶炊烟;时值秋种时节,但田野荒凉,杂草丛生,耕牛犁田、农夫播种的踪影难寻,许多生产队连种子也没一颗;山林树木砍光,荒山秃岭之上到处是新坟土堆,到处是树桩和挖掉树疙蔸的树坑;百姓衣衫破烂、面带菜色、目光呆滞、有气无力、怨声载道,干群关系十分紧张。吉普车载着工作组3人到达肖家,老百姓密密麻麻在西河边跪了一大片,哭声震天。看样子,他们是得知消息而集体向我们“呼救”的。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群众围住我们诉说:没饭吃、求救命。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我安慰说:“大家请起,我们一定立即向上级反映,尽快调粮解决!”劝走了乡亲后去到肖家公社,只见到了书记严友林和住队干部宁纯信。其余公社干部怕讲了真话惹祸,都躲起来了。我深感问题严重,马上给地委打电话,向副书记孙桂林详细汇报了南部的严峻现状,要求上级拨给粮食救命。我特别强调:人命关天,刻不容缓,必须火速处理!地委研究后当晚答复:拨给万斤粮食。消息传来,我兴奋极了,连夜召集县委县府会议,安排分发粮食。第二天在万斤粮食立即分发下去,各地粮站有什么发什么,除了口粮,还可用作种子种田边地角,自种自收。旁边有人提醒说:“你这家伙胆子太大,敢搞资本主义!”我气不打一处来,咬牙说:“人都饿死这么多了,救命要紧,管他妈的,豁出去了!”甘当副手为“救命”到南部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真有“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感觉。我想,缺粮如此严重,除了三年“大跃进”造成的恶果之外,与南部征粮太多也有直接关系。以年和年为例,为支援省内外,南部县运出的粮食分别为万斤和万斤,干部、居民每人每月定粮为19斤(实发18斤),农村由日食原粮05斤,下降到3—4两(16进位小两)(《南部县粮油志》第4页,9年版)。群众怨恨干部虚报产量、邀功显白,把口粮都逼着上交了,而基层干部有苦难言,故干群关系十分紧张。眼下要解决粮荒,首先要稳定人心,而稳定人心的关键是稳定干部队伍。回到地委,我把自己深思熟虑的两点要求提到桌面上来:第一,齐世勋继续留任南部,职务不变,自己甘做副书记。目的不是为了“梭边边”,而是为了稳定干部队伍。因当时齐世勋过“左”曾受批,致使区社干部一大片也挨批,都灰溜溜的。现留任齐世勋,基层干部队伍不会乱,人心不会散,只要调整好工作布局,改变工作作风,重拾信心,是能够扭转局面的。我向地委真诚表态:“我虽不当一把手,但愿意为南部负责,如果南部要再出问题,找我张云梯。”第二,减少对南部的粮食征购。当年,南部与南充县上交征购数都是万斤,但南充县没种棉花,南部县种了0多万亩棉花,每亩地保守估计产粮斤,那么就少收万斤粮食,南部等于交了两份征购粮。而且,南部人口70万,多过南充县,相比之下,南部吃了大亏,每人一年活生生交出去斤口粮。种棉花,全占好地,费工费时费肥,投入很大,挤占了粮油作物,人均口粮自然减少。要种棉花就得少交征购,这才合理。应该给予粮食补贴,才能解决粮荒,才能提高农民种棉的积极性,干部才好开展工作。地委充分考虑了我的意见。10月,下达正式文件,任命我为南部县委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齐世勋继续留任县委书记,调去省委党校学习。不久,下文给南部减少了万斤征购粮。摆在我面前的任务很明确:尽快恢复生产,增产创收,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好在当时已开始贯彻党中央农村工作《六十条》,停办公共食堂后,允许分给社员小块自留地。粮不够,菜来凑,水肿病人日渐减少。而更主要的是,党中央于年1—月在京召开了干部扩大会议(七千人大会),会议对年“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了总结,正确地分析了财政经济形势,作出了全面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大幅度调整的重大决策。月,我组织县委召开区委书记会议,布置三件事:1、各级党委统一思想认识,各部门必须为农业服好务,千方百计把生产搞上去;、口粮很低,做好渡“春荒”和“夏荒”难关的准备工作;3、做好粮食发放、收藏工作。3月,出席会议的县委书记齐世勋和县长唐良高归来,向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央“七千人大会”的精神,各级干部精神振奋,增强了克服困难、战胜粮荒的信心和勇气。我与县委一班人在“八字”方针的指引下,把高指标降下来,“大跃进”的调子降下来。在调整农业政策时,注意吸取以前的教训,既高度重视,又不再随意化。以种棉花为例:南部县被列入全省30多个重点植棉县之一,而年棉花亩产仅13斤,完不成统购任务,号召干部带头拆棉絮抵任务。我在棉花工作会上对区、社、大队干部讲:一定要吸取卖棉絮抵任务的教训,个个都要“想棉花、说棉花、干棉花”,学习掌握棉花生产知识,把棉花产量搞上去多挣奖售粮。这既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出路,也是完成棉花任务的出路。因为这时上级也出台了政策:完成植棉面积抵交粮食征购任务,还奖售粮食、化肥等。干部们在县委的号召下,拜棉花技术员为师(县里曾从浙江聘请了十几名农民技术员辅导棉花生产),人人学技术,然后深入生产一线,层层示范,现场练兵,用诚实劳作、求实精神、科学态度种棉。我自己也学会了方块育苗、营养坨育苗、棉苗移植、栽地膜棉、施大窝肥、整枝“五打”(打徒长枝、赘芽、旁尖、顶心、空枝)等技术。对干部和群众中涌现出的种棉能手和标兵,县里在一年一度的棉花工作会上,大张旗鼓予以表彰。为了鼓励多产粮食,县里允许棉地间种、套种蔬菜、饲料或粮食作物,允许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点增种。同时对雇工、贸易、租地等也不加限制。允许农民搞多种经营,养殖家畜,允许经商,外出务工。惠民政策的实施,使得干群关系改善,上下一股劲抓生产,沉闷局面得以扭转。4年5月,齐世勋调离南部,我接任县委书记时,粮荒大大缓解。未完待续......文章由《雪泥鸿爪》作者刘松乔老师向看南部独家提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字编辑:Jay校正:mm2、Jay、佩奇审核:眭小军编辑部好文推荐
(点击标题可查看文章)南部移动用户求助,移动乱扣费多元南充发生个口角民警一方被停职?南部县城停车雪上加霜,请为车主留一线生机南部扶贫攻坚全胜战役的苦辣酸甜八尔湖的诞生对于南部明天的意义修路导致拥堵,莫要人为添乱!把南部乡镇地名连起来...居然成了一个故事!南部学生家长买不买教辅材料的问题根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