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现在只想过平淡的生活,不想我的家人受到伤害了。”
很难想象这句话,居然出自一位被拐卖的女人之口。在被拐卖以后,她默默地承受这一切,并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爱心,帮助大山里面的孩子读书识字,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
然而在她的事迹得到曝光后,那些曾经参与买卖她的人,却依旧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她的荣誉,并一步步将其转化为傀儡,束缚在那个小山村里面。
这个女人究竟是谁,她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是什么样的生活能如此折磨一个人,将一个受害者逐渐变得麻木,让买人者根本不惧任何报复呢?
郜艳敏
拐卖妇女,有恃无恐
年的农历5月,年仅18岁的郜艳敏从河北蠡县回老家看望父母。在石家庄火车站买票的时候,两位中年妇女主动向她搭话,在得知郜艳敏是一个人后,两名妇女谎称都是河南老乡,相约一起回家。
在路上郜艳敏将自己在河北打工的经历主动说给了对方,并感叹现在钱不好挣。就在这时,其中一名妇女回应道:“保定唐县有一家工厂,给的薪资待遇都挺高的,要不你去试试?”
由于父母已经年迈,而弟弟还在上学,全家正处于缺钱的时候。所以郜艳敏心动地说道:“行,我想去试试,但是我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你们能带我去嘛?”
石家庄火车站
两名妇女在得到郜艳敏的请求后,立刻答应了下来,并带着郜艳敏前往保定市唐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在这里郜艳敏没有见到意料之中的大工厂,反倒是见到了三名凶恶的男性人贩子,此时郜艳敏也意识到自己被拐卖了,她哭着向外逃跑,却很快被抓了回来。
往后的一个月内,郜艳敏开始度过了一段惨无人道的日子,无论她如何哀求,那三名男性人贩子,都会拿着皮鞭抽打她,并将其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为止。
直到一个月后,在确认郜艳敏不会再逃跑了,人贩子才告诉她,如果有人愿意出钱买她,那么她就能脱离这种生活,回归到正常的家庭中去。
以郜艳敏为原型的剧照
从那以后,郜艳敏犹如牲畜一般任人挑选,并哭求着买家能够将其救下,但是却没得到任何人的帮助。一个星期以后,一名放羊的老汉以元买下了郜艳敏,并将其带到了河北曲阳县灵山镇的一个小山村内。
在这里郜艳敏被强制嫁给了一名比他大六岁的男人,成为了这个村子的拐卖媳妇。在这期间,郜艳敏从未放弃自救,她屡次逃跑却从未成功。在逐渐发现逃跑无望后,郜艳敏走向了自杀道路,却被家人意外救起。
就在郜艳敏失去所有希望时,她的丈夫说道:“如果你能老老实实跟我生活一年,我就带你回趟娘家,到时候如果你再想要逃跑,我保证不会阻拦你。”
以郜艳敏为原型的剧照
从那以后,郜艳敏就老老实实地当起了拐卖媳妇,并盼望着能够有朝一日,回到父母的身边。
在一年以后,郜艳敏如愿地回到了河南老家,虽然身边还有丈夫的监视,但是郜艳敏却满怀对生活的希望。
在看到分别一年多的父母后,郜艳敏忍不住泪水哭了出来,因为她的丢失,母亲哭瞎了双眼,父亲也因此事一夜白头。郜艳敏哭着将这两年所遭受的苦难,倾诉给了父母。
以郜艳敏为原型的剧照
等到傍晚的时候,郜艳敏主动向父母问道:“爸妈,我能不能不回那个小山村了,留在家中给你们养老送终?”
对于这个问题,郜艳敏的父亲迟疑许久后,说道:“孩子,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希望你能考虑一下你公婆一家,一旦你不回去,他们可就人财两空了。”
郜艳敏接着说道:“没事,我们可以还他们钱啊。”
郜艳敏
父亲固执地回应道:“这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闺女,你要知道咱们都是农民,根本没有那么多钱,而且你就算回来了,因为这次被拐的经历,你以后也没法嫁人了。”
听到父亲的话语后,郜艳敏忍不住又一次流下了泪水,她知道父母也不想这样的,但是这已经没有办法了,除了跟丈夫回家,她别无选择,直到这个时候,郜艳敏才懂丈夫当初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原来,从她被拐的那一天起,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掌握在人贩子的预料之中,除了她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在这场拐卖案中承担责任,受伤害的也只有她自己。
郜艳敏
无奈成名,暴露“家丑”
一个月后,郜艳敏和丈夫回到了小山村,继续过着悲惨的拐卖生活。年,由于村小学没有老师,村里的孩子们面临失学的危险,县教育局的领导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找到了全村文化水平最高的郜艳敏,虽然她只有初中毕业的水平,但是足够教育那些不识字的孩子们了。
对于这份新工作,郜艳敏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每当她想起那些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时,她就心软了,最终答应了县教育局的领导,成为了一名代课老师。
随着郜艳敏成为代课老师,她对整个村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这个总人口不到人的小山村里,前前后后居然有三十多个被拐卖来的女人,而这其中有一大半在生下孩子以后就跑掉了。就连郜艳敏婆家的二嫂,也是被拐卖来的媳妇,在经过丈夫醉酒的殴打后,从那唯一一条羊肠山路跑了出去。
郜艳敏
她之所以答应当老师,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觉得让这些孩子在失去母亲以后,不能再失去上学的权利。在郜艳敏成为村小学的教师后,村子里的适龄儿童再也没有一个失学的,无论是谁家的孩子,只要不上学的,郜艳敏都会一遍又一遍的给家长做工作,让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
刚开始的两年里,为了让郜艳敏安心担任代课老师,乡政府每个月都会给发放块钱作为工资,而郜艳敏却把这笔钱用在了孩子们身上,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具。由于村子里面没有图书,郜艳敏步行十几公里,到镇上给孩子们买旧的报纸书籍,帮助孩子们增长阅读量。
然而即使是这样,郜艳敏依旧没有获得村民的尊敬,他们依旧带着异样的目光看着她,将她视为会逃跑的拐卖媳妇。
郜艳敏
之后的十年里,郜艳敏的教学生涯断断续续的,因为生儿子、生女儿的原因,郜艳敏也中断了一段日子,但是即使再苦再累,她也没有放弃帮助孩子们上学,她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个小山村,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避免未来还会有拐卖妇女的事情发生。
然而生活还是残酷的,郜艳敏的工资十余年没有变化,而物价却在飞涨,郜艳敏有时还需要自掏腰包来教育这群孩子。但是即使是这样,那元的工资还是不能按时到账,从最初的一月一发逐渐转变为一年一发,到了5年甚至变为了“镇上没钱,所以不发了”。
就像那句诗中一样,“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一年的秋天,郜艳敏的母亲因癌症住院,为了给母亲凑集医药费,郜艳敏苦苦的哀求着学校把拖欠的工资发放了,但是还是没有发出来,最终一直等到母亲病逝后的两个月,那份迟来的工资才发放了一部分。
郜艳敏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郜艳敏颇受打击,她不明白,为何她的命会这么苦。
正所谓,物极必反,命运终究还是给了这个女人一丝机会,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一位摄影师走进了这个小山村,并将郜艳敏的事迹发到了网上,并逐渐受到多家媒体的争先报道。
7年1月,郜艳敏获得了“6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的称号,伴随着活动的影响力,被拐女性在山村教书的新闻,引起了更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