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金边蚂蟥创造健康奇迹
世界医学水蛭应用有三千多年历史!
水蛭Shuizhi
Hirudo
别 名
水蛭、蚂蟥、马蟥、马蜞、马蛭
至掌、肉钻子、医用蛭
来源
本品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pigraWhitman、水蛭Hirudonipponica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acranulataWhitman的干燥全体。蚂蟥产于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水蛭产于全国各地,主产于山东、江苏、湖北、四川等省。柳叶蚂蝗产于河北、安徽、江苏、福建等省。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
活水蛭
水蛭饮片
性状鉴别
宽水蛭:扁平纺锤形,体长5~9厘米,宽处0.8~2.0厘米。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干燥药材背腹相贴呈攀状,体前端稍尖,后端钝圆,全体由许多环节构成,两端各有吸盘,前吸盘不明显,后吸盘较大。背部黑棕色,由许多黑色斑点排列成纵线五条。体的两侧及腹面均呈棕黄色,腹面有多条黑棕色的断续斑点。质脆,易折断,断面有光泽似胶样。气微腥。
宽水蛭
长条水蛭:狭长而扁(有些在加工时拉成线状),体长5~12厘米,宽1~5毫米。体的两端稍细,均有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圆大。体节明显或不明显。体表凹凸不平(因消化道内有贮藏物)。背腹两面均呈黑棕色,两端经过加工后穿有小孔,因此吸盘亦不易辨认。质脆,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有土腥气。
柳叶水蛭
水蛭:扁长圆形,体长2~5厘米,宽2~3毫米。腹面稍高,体多弯曲扭转。商品通常用线穿起,多数密集成团。全体黑棕色亦由多数环节构成。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
水蛭
以上三种药材均以身干、体大、无泥者为佳。
性状鉴别
功能主治
水蛭性味:咸苦,平,有毒。归经:入肝、膀胱经。功能主治:破血逐瘀,通经。例如:摔伤扭伤导致淤青,女性长期不来例假或来的断断续续,妇女产后恶露不停,如遇血肿可酌情用活水蛭吸血。
水蛭饮片
药物趣谈
(一)
敦煌石窟勾道兴本《搜神记》记载有一则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惠王与群臣共餐,腌菜中有一条水蛭,本想挑出弃之,但怕厨官因此而受罚,便用酸菜裹而吞食。惠王原因寒邪而引起的冷病,由于食水蛭而呕吐,病却好了。南北朝医家陶弘景也记载了这一故事:“楚王食寒菜(即酸菜),见蛭吞之,果能去绪积,虽有阴佑,亦是物理兼然。”《贾谊新传》也有类似记载。东汉王充《论衡》解释:蛭乃食血之虫,楚王殆有积血之病,故事食蛭而病愈。
(二)
隋唐时代,有位名医叫孙思邈,专为贫苦百姓医治疾病。一天,孙思邈正在长安城的寓所休息,忽闻窗外传来一阵喧闹嘈杂声,原来是一群人拥着一个用手捂着左眼的男子大汉,来请孙思邈诊疗眼外伤。孙思邈近前一看,好不厉害。那大汉的左眼被人打得像一个熟透了的红桃,充满瘀血,此时须将瘀血排除。可因离眼珠太近,如用针挑或用小刀割开放血,有戳伤眼珠的危险。他沉思片刻,一言不发。突然他快步跑出客厅,直奔后庭院。不一会儿,他手捏着一个小布包回来,说:“有办法了,你躺下吧!”孙思邈打开布包抓出两条刚从后院庭池边捉来的水蛭(俗称蚂蝗),众人一见大惊。只见他迅速将水蛭洗净就放在大汉瘀血的眼部,水蛭在血肿上愉快地吸起血来。顷刻间水蛭身上变得又粗又大,而大汉眼部血肿却越来越小,最后血肿完全消失了。孙思邈熟练地抓住水蛭,用清水为大汉洗净患处,又熬上消肿草药,几日后那大汉的眼病果然痊愈了。水蛭(蚂蝗),在中世纪时,阿拉伯地区和欧洲,曾盛行用水蛭吸血来诊疗某些脑瘀血、急性青光眼、局部充血等症。祖国医学用来诊疗妇科及外科一些病症,如瘀血疼痛、跌打损伤、消痛肿丹、月经不调毒等。
现代应用
新鲜水蛭唾腺中含水蛭素是一种多肽,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对变性反应比较稳定;遇热或在稀酸中均易变质,干燥药材中水蛭素已被破坏。
水蛭有以下现代药理作用:
1.抗早孕作用:各个时期的妊娠包括着床和早、中晚期都有终止妊娠作用。
2.抗凝血作用: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3.改善微循环:急性脑出血的血肿吸收,改善局部循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4.水蛭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明显降低作用。水蛭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肝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下期再会
稿 件
药学院
撰 稿
陈秋兰蒲晓田
编 排
向志伟
初 审
闭粤芬
终 审
刘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