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心静之时,点一炉沉香

“金坚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

——是苏轼对沉香的无限赞咏。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

点上一炉沉香屑,

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

您这一炉香屑点完了,

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是张爱玲笔下悲悯的《沉香屑》。

这不是一个关于沉香屑的故事,却也只有沉香的韵味能懂!才更需要一个稳得住岁月的香炉,以及一点经得住品味的沉香屑,来与之相伴。在沉香的清气氤氲下,品味人生百态!

焚香夜读,焚香听故事,作为“天地精华之结晶”,又有“香中阁老”之称的沉香,是受得起这般雅致的!

古人爱沉香,也句句都离不开沉香:

有李商隐“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的愉悦;

也有李清照“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的伤感;

还有黄庭坚“当念真富贵,自熏知见香”的通达。

点一炉沉香,气定神闲,早已成为古人生活的高雅追求。古人对沉香,有着赤裸裸的偏爱。

人们常说的四大香中圣品“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

沉香树又名牙香树、白木香,因其所出沉香香品高雅,又以稀为贵,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早在上千年以前,人们就发现了沉香独特的香味,物尽其用,一直成为古人焚香之高雅境界。

沉香·源

最早有迹可循的关于沉香的记录,是在汉代宫廷的礼单中,当时还出现了博山炉。那时的沉香并不仅仅用于礼仪祭祀,而是渐渐应用于生活,但还仅仅限于宫廷之中。

魏晋时期,流行以沉香熏衣,这习俗在达官贵人中颇为常见,并一直流传了下去。唐诗人元稹曾描写过“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红楼梦》也经常写到贾宝玉们的衣服经常隐隐飘香,其实就是用沉香熏出来的。可见沉香熏衣的流行。

到了盛唐时期,沉香逐渐步入百姓生活。李白在《杨叛儿》一诗中写道: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最后一句的“博山炉中沉香火”,也就是利用汉代沉香与香炉之间的历史渊源以及两者之间的默契相随,来表达一对男女由情意融合到精神升华的美好感情。

直到宋代,沉香繁盛,现代人们对于沉香的了解,也更多地来源于宋代的一些典籍笔记,在这一时期,人们对香的喜爱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沉香也成为了人们生活香料中的奢侈品,有了“一两沉香一两金”的说法。

沉香·生

宋代《桂海虞衡志·志香》中有:“大抵海南香,气清淑如莲花。梅英,鹅梨,蜜脾之类,焚少许,氛翳弥室”。意思是说海南历史上有所谓三宝,一是黄花梨,二是沉香,三是南海珊瑚。可见沉香地位之重。

海南黎母山峒作为沉香的出产地,香类就达二十种(倒架沉香,水沉香,土沉香,奇楠……)。因海南沉香名扬海外,冠绝天下,被称为琼脂,成为朝廷极其钟爱的贡品,也招致大量采购者以及商贩来此采香。

苏轼在《海外集》中写道“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可见沉香是海南当时一大产业,而且极其珍贵,“香必以牛易之黎”。

沉香因珍贵,在权贵之士的追捧以及富贾商贩的利益驱使下,曾一度遭到疯狂砍伐,大大破坏了沉香的生态环境。后遭贬谪的苏轼来到海南,看到此情此景,愤愤不已,写诗(《和拟古九首》之一)予以抨击:

沉香作庭燎,甲煎纷相和。

岂若炷微火,萦烟弱清歌。

贪人无饥饱,胡椒亦求多。

朱刘两狂子,陨坠如风花。

本欲竭泽渔,奈此明年何?

讽刺富贵人家的奢靡生活以及附庸风雅——将沉香当成火烛在庭院里烧是暴殄天物。远不及取其一片慢慢点燃,青烟缠绕,淡雅清新。

沉香·稀

不同于檀木的是,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香”。其树“叶似冬青,树形崇竦”。《本草纲目》记“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则说明了沉香结香的艰难历程。

沉香的诞生有着“蚌含碎沙养珍珠”的壮烈,结香是极其惨烈的一个过程:

沉香树在长成一棵苍苍大树后,便会遭遇动物利齿、虫蚁啃噬、雷电劈打等不幸。

这些创口浅了,就愈合得太快,也生不出沉香。

所以必要经历至深创伤,并将创口暴露于湿热的环境中,待真菌感染创口,啮噬木质,树木才会挣扎着分泌油脂以自保。

这种由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即沉香。

因内含树脂,质地密实,入水能沉,所以又名“沉水香”。一经点燃,香气清雅,堪称绝品。

但沉香的采摘,是讲究时机成熟的,“火候未到”,采摘的沉香就要逊色得多。

明代《本草乘雅半偈》中即有记载:“(沉香)待其形全气足而后采取,功力始备。今岭南人不耐其成,每多趋利伐贼之害,唯琼管黎人,非时不妄剪凿,故屡获异香”。可见,对上好之物也是不可急功急利的。

沉香稀有,一块结香饱满的沉香,通常要树体源源不断地为结香部位供应树脂,使局部形成树脂的堆积,这个过程大多需要花费上百年的时间。沉香因此也珍贵。

沉香·境

高雅之事当以环境为先,熏点沉香也不例外。择一间雅居,轻风无味;选一只熏炉,沉稳别致;点一片沉香,清气袅袅。把握好香炉的温度,控制好点香的时间,就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沉香的韵味、细闻沉香的香气,感受心灵,启发思绪,无不美好。

沉香之所以备受宠爱,除了独特的香味,也因其坚韧的品性。

林清玄在《沉香木》中说:

“沉香能够供佛、能够静心、能够去除秽气,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沉香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品质;也在它的香,一旦成就,永不散失。沉香不只是木头,它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也要在内在保持着深沉的、永远不变的芳香。浮世是水,俗木随欲望水波流荡,无所定止;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

人的品性也应随这沉香——沉、定、静、净,大概如此。

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未经“和乐国学”正式授权,请勿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合作请联系,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gz/8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