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
生命科学学院级高卉冉
1遇见内大图书馆初见是极热的盛夏,我站在烈日下眯着眼看着这座建筑,内心却翻涌起万千思绪。我想象着,未来四年在它其中度过一段段平静而浓烈的时光,或是在书桌前与那艰深美妙的细胞生物学斗智斗勇,或是忙里偷闲拿一本通俗小说半是愧疚半是喜悦的“窃读”,或是在某个不经意的角落里邂逅一段古代君子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图书馆,一向是大学这座象牙塔里的圣地,我怀着激动又崇敬的心情踏下了入馆的第一步,却着实想不到,在短短的一个月后我会有幸加入内大图书馆读者协会,为这片滋润着内大人的沃泽之地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本以为图书馆的工作定是如学术研究般遵循着上帝定下的那一套教科书的教义,但当我真正进入新宣部时,我才发现图书馆早已不是我印象里的模样,她更有活力,更年轻。就像万千个在她其中徘徊学习的内大学子一样,她富有少年人的朝气,也具有文人的书卷气息。她没有沾染社会中那悲哀的浮躁之气,而是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一份皎洁的元月与清亮的竹影,自有一份风流潇洒,自有一份俏皮可爱。曾记否?那一次交响乐的震撼,空荡荡的大厅里回响着《走向复兴》,连灵魂都像是被洗涤一般。本是被分配了调控字幕与PPT的任务,我却记错了时间早到了排演的大厅。无奈之下只好坐在观众席上等待,却邂逅了一段奇妙的红色音乐奇缘。小提琴,慷慨激昂,大提琴,深沉饱满,长号,辉煌明亮,行军鼓,欢快喜悦。奇妙的音符撞击在一起,在断续和弦的映衬下,我仿佛听到抗日战争吹响着的号角,看到那高高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年轻的面庞与坚定的誓言化成一座座的白玉碑,新的征程上又站下了一排排的身影。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音乐的力量,饱含着爱国的热情与对未来的期许,一下又一下敲击着你的心脏。感谢不知从何说起,只能说是幸运,何其幸运让我遇见内大图书馆,何其幸运让我加入其中邂逅这一场灵魂盛宴。在内大图书馆工作的日子也不总是那么轻松的,但却总是无比的快乐和有趣。作为新宣部的一个小小的部员,我接触到的工作只能说是冰山一角。做一篇不长的推送或是节气相关的H5,然后在前辈的帮助下不断修改;整理借书目录,同时观察下其他人在图书馆留下的鲜活气息;接下录屏的任务,然后就有理由让自己过一个悠闲的上午;馆内培训,总是会巧遇各种极端天气让你感觉培训来之不易;周六晚上值班,会有机会遇到漂亮的研究生学姐。好吧,或许是我这个大一新生对内大图书馆的了解还不够深,但我还是想说,内大图书馆真的是个可爱又潇洒的地方。然而,我对于内大图书馆,也不只是身为工作人员的情感,还有一个普通学生对她的敬仰与喜爱之情。本来我对于课外书籍,是一向只读些科幻小说之类的。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图书馆的漂流书架。起初只是看些自己感兴趣的杂志,后来竟然开始看了《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晦涩的俄国文学,再后来竟然读起了一些土耳其和智利作家的小作品集。看了几本之后仍感觉不够尽兴,却惊奇的发现图书馆能免费下载电子书阅读!那几天正是学业负担没有多少的时候,我像是个小学生一样趴在桌子上,因为近视而把脸贴的离书极近,如饥似渴的读着那些陌生又熟悉的,晦涩又亲切的文字。我能感受到我的思想被牵出了一条线,那条线原本被五光十色的信息碎片切碎,如今却奇妙的重组,蜿蜒又犹豫的向上攀登,带着些微妙的恐惧重新连接这个世界。我还模糊的记得,那天的内大下着小雨,枯黄了一冬的草地上笼罩上了一层滤镜似的绿色。我怀里揣着一本帕特里克斯文松的《鳗鱼的旅行》,没有打伞,带着点微微的喜悦和专属雨天惆怅的往回走。不知道为什么,我脑子里浮现出各种奇妙的场景:几百年前,一个抱着竹简的书生推开书院吱呀作响的木门,伸出青色衣袍里的手感受这一份奇异的冰凉。几十年前,一个与我同龄的姑娘,冒着小雨赶到书店,买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本《新青年》。几年前,那个在题海中苦苦寻觅的我,迷茫的抬起头看着窗户里漆黑的倒影,是否会想到我今天的故事呢?内大图书馆,这五个字对我来说,早就不是它表面上的意义了。它变成了她,我也变成了更好的我。我在这里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倾听到文学的耳语,学习到有趣的知识和技能,认识到了许许多多可爱的朋友们,更多的是,体会到了内大图书馆独有的一份潇洒和淡然,一份质朴与可爱。如今,当我在电脑上敲下这些文字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还是那个极热的盛夏,红色的建筑在蝉叫声中映入我的眼帘。年的9月,那便是我们的初见。二等奖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级栗星祥
2诗与远方在这里起航——我与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有没有那么一个地方,使人静心明智、让人畅想未来……博尔赫斯曾说:“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的安静和谐与美,正是它存在的真谛,无人不会动容。很幸运,自己能在人间天堂里工作。不,是生活。”
自从大一刚入学时,第一个参观的就是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当时她的庄严肃穆、她的汗牛充栋就惊艳到了我,仿佛有一股磁力一般吸引着我。
坐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里,翻一页泛黄的书卷,晚风从窗钻了进来,这时想起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连“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也映入脑海。抬头望着窗外的晚霞和月牙,桃李胡如一条丝带一样环绕着图书馆,萦绕在每一个内大学子的心头,思绪好像回到了很多年以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里,就在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前辈在凝神聚气、全神贯注地思索着问题?又或者哪个前辈正拿着圆规、直尺在工程图纸上画下了一个建筑的初稿,面前摊开的是一本厚重甚至书页已经泛黄的古籍。
又或者多年以后,这个位置坐的是一个22世纪的年轻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充满朝气与活力,翻看着《鲁迅全集》,内心深深地为“民族的脊梁”而自豪,在纸张上挥洒笔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是啊,走进图书馆的过程犹如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择一隅坐下,在《顾城的诗》中感受“黑色给了我黑色的眼镜,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的含蓄;在《致橡树》中“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感受那爱情的理性;在《眀史》中感受一个朝代的风起云涌和兴衰没落;在《诗经》中体会先秦劳动人民心中那“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纯美的爱情。
字里行间的幸福,笔墨纸砚的温度,都让我们在诗与远方的征程中欣然向往。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确如此,无奋斗不青春!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图书馆又为我们内大学子提供了如此丰厚宝贵的学习科研资源,我们
应该不断地为自己“充电”。
始终相信“青衿之志,屡践致远。”只要我们心怀理想,我们为之不懈努力,即使屡战屡败,我们也仍要屡败屡战。而图书馆就是那个让我们即使屡屡失败、即使失意悲伤、即使彷徨孤独,也仍旧会带我们走向那个我们所期待的远方,让我们的梦想在这里起航。
二等奖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级王竞涵
2剥雪寻春书中行
——我与图书馆的那些事
时光翩跹而逝,暗中肆意生长,经二载青葱年华沉淀,无声记忆被笔尖私藏,恍惚间,跃然纸上。想到,那时的图书馆和滂沱雨夜的念,化作满纸荒唐言,写下,博看官一笑罢了。
孟秋喜提折桂乐,志启书堂前路何。
初入内大,河畔的柳还如盛夏般枝叶青翠,清俊挺拔令人驻足。印象中的塞北应该是粗犷、不羁的,可我怎么也没想到,塞北的风沙、漫天的飘雪竟会化成绕指柔情融入图书馆,成为我的独家记忆。夏末,微凉的风中夹杂着草木的清香,耳边传来窸窣的蝉鸣,兴起,游逛校园。宁静的气氛令我沉醉,竟然忘记了归路,漫无目的地继续前行。绕过桃李湖,忽然出现一幢雪白的建筑,立于门口,抬起头,图书馆三个字出现在眼前,遂入。步入图书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的书架和一张张自习的桌子,穿梭在书架之间,书籍数量的多让我感叹,种类的杂让我震撼,一时间,高校的文化底蕴显现无疑。不由得想起,那时父母殷切的期望,那时的懵懂与青涩,那时的意气风发可与天较量。后来回到宿舍,我悄悄在心中埋下努力学习的种子,也把图书馆当作逐梦的神圣殿堂。
缘自雨夜惊鸿面,梦始明窗书案边。
己亥岁末,庚子年初,那时早春的樱花迎着未化的碎雪盛开,无数医护人员奔赴抗疫前线,为神州大地降临第一场春光。而今,白驹过隙,季夏辗转而至,新学期伊始。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闷热的环境中弥散着泥土的芬芳气味,那天,大雨将至。观影活动后,雨如约而至消散热气,撑着伞,好似雨打芭蕉滴滴入耳,颇有番时光最是无情物,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意味。雨势未转小,想着还在图书馆值班的舍友,我决定去接她。离舍友下班还有一段时间,等待的过程总是百无聊赖,踱步在馆内,看微弱的光被一排排书分割后,散落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有一种预感,今天可能会有奇妙的际遇。不知不觉间,我走到了书架隐蔽之处,那里,竟坐着一位少年。视线所及是少年纤细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指,此时,他正翻动着桌上的一本书,干净澄澈的气质流淌着环绕在他身旁,宁静而悠长。可能是雷声不休,雨声未止,万里荒原恰逢甘霖洗礼,他的身影令我忘记时间的流逝,仿佛天地间只剩一片纯白。朦胧中,一阵声音由模糊变得清晰可见。转过身,发现舍友早已站在身后,轻声唤我离开。后来,雨一直下,缠缠绵绵似低声耳语,直至天光逐渐暗淡,夜悄然而至也不曾离开。
那个风也萧萧,雨也潇潇的夜,少年是人间惊鸿客,翩翩入梦来。穿过缭绕的雾气,我看到这天下万种风情:可见秉烛夜游吟诗品酒,相伴瘦尽灯花又是一宵。翌日,从晨光熹微到暮霭渐浓,迤逦的梦境萦绕脑海变成渴望的情,我十分确定,我想再次见到那个少年。念的种子一旦在心中生了根,就会以燎原之势蔓延开,最终攻城略地。那天之后,我每天都会去图书馆,不出意料,少年每次都会坐在书架后的那个位置,而我却没有勇气坐在他的对面,只能假装拿书,在书架旁远远望一眼他的侧脸,徒生思念。就这样东躲西藏一个月后,终于在一个晚霞漫天的傍晚,我与他有了交集。虽已入秋,但记忆中那天的风很柔和,穿过半开的窗,肆无忌惮地抚摸鬓角的发丝。抬起手臂,指尖在书脊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一本《魏晋南北朝史》上。我被它的名字吸引,用指腹轻轻摩挲着烫金的字,陷入思考:这寥寥几字之下究竟流传着怎样的人事变迁、悲欢离合?就在我即将把它从书架拿下时,清冷的声音传来:“同学,你也看历史?”我十分惊讶地回头,竟然是那日思夜想的少年,我能感到双唇在微微颤抖,心中的想法再也按耐不住:“是啊,但是这本还没看过,其他位置没有了,我可以坐在你的旁边看吗?”我望向他好看的眸子,那里面似乎有我的倒影。我已经忘记是怎么跟他一起回到桌子,坐在他的对面,一起看书学习一整个下午,但是那天的晚霞铺满了天际,风从远处吹来掠过河畔,柳枝摇曳,少年的眸子清亮得可以装下整个世界。
交际即已产生,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断开,后来,我们渐渐熟络。相同的专业课让我们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一起在图书馆学习看书,渐渐开始变得无话不谈。期末临近,我们决定一起在图书馆度过紧张的复习阶段,每每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他都会细心为我讲解,柔和的光洒在他的侧脸,落在他的眉梢鼻尖,蜿蜒向修长的脖颈。就这样我们相伴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无关风月但却令我难以释怀。期末考试结束,忐忑喜悦和苦涩瞬间翻涌出来,让我忍不住清盘道出。而少年却微笑告诉我:“读书或学习,我们都应该变成更好的自己,我想我们会是很好的朋友。”那时的我已经知道,我的情感,我的念想,终究是无疾而终了。仲夏的原野,风吹过连天的野草,我孤身立于天地之间,垂钓夜晚的萤火虫,将美梦封印于图书馆。
聊以稗官散悲意,始盼经典补才稀。
当漫天飞雪遍布塞北大地之时,我带着私藏的念启程回到了故土。现在想来,那时的他,如今的我,终究是未能逃脱掉冬的严寒,只是不能感同身受而已。我知道,漫长的寒假能改变很多事情,也能改变人的心。于是,渐渐的,我开始看书,看一些以前无从涉足的题材,看书中明目张胆的偏爱,也隔着清晨的霜花看雪飘落在枝头、隔着绽放的烟火看月高悬于天空。我与那些作者素未谋面,可她们的文笔却使我如此艳羡。她们笔下的烟火人间让我惊叹,我臣服于她们笔下“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鱼樵耕渎,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的家国情怀,面对命运时“人生数十载,原不过是大梦一场。”的豁达,“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成为自己,而不是仅仅变成一个正常人”的平凡的魅力,“谭中落花三四点,岸上鸣弦一两声,弱冠年华最是好,轻蹄快马,看尽天涯花”的少年意气。有一笔便写尽世间温柔,而这温柔的背后是饱读诗书气自华,是拂堤杨柳、草长莺飞的缠绵情丝。于是,我的心开始带着无限的向往,渴望着花木掩映的那一方清净天地。流光易逝,又是一年春,我又会与塞北书写怎样的故事呢?一切尽在不言中。
当塞北的杨柳抽出第一新枝时,我再次走进图书馆,驻足在书架的前面,入目的是一排排名家经典,我开始哀宝黛之爱情,晓人心之诡谲,感命运之无力,终叹文坛大家文采之斐然,知自身之不足,明前路之方向,前人“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诚不欺我。自此,风雨无阻。虽然还有稀疏的联系,但我却再也没有在图书馆遇见过那个少年。不过,如今的我已经不再把他当作去图书馆的动力,图书馆已经完全成了我读书学习必去的清雅之地,我将在这里浇灌我内心种下的种子,等待它长成参天大树。
人间的温情跨越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我与图书馆的二三事,有喜有悲,有势均力敌的悸动,有伏案苦读的奋斗,那些悲喜交加的记忆跨过了风月,想起时满是青涩的美好,永不老去。
END
往期推荐
方案内蒙古大学图书馆纪念年世界读书日暨第十五届读书节活动方案(更新中······)报道
让历史照亮未来——内蒙古大学第十五届读书节超前预告:轻喜剧《浪》浩如烟海,求为可知——可知平台资源攻略实秋在线(18)办公自动化概要暨新媒体编辑制作(10)《桃李湖畔·真人图书(59)》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