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鸡年,从年2月3日立春到年1月20日大寒,我记录了农场的24个农历节气。对应24个节气,拍摄了24组照片。
拍摄地点黑龙江省密山市农场。拍摄器材尼康S数码相机、尼康P数码相机、尼康D数码相机。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立春2月3日
LICHUN
苏轼《惠嵩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年2月3日立春,穆棱河大坝上。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春木之气始至。
立春,四季轮回春季的开始,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但立春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农场地处黑龙江省东部,这里的立春虽然感觉到了阳光变温暖,但是这里依旧白雪茫茫、冷风吹面。
在田地里吃苞米杆的牛。
在历史长河中,牛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受到崇拜,牛为人类耕种了7千年,分担了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曾经我们的祖先和牛一起开天辟地、辛勤的耕耘,开创华夏文明。一直到70年代耕牛受到保护。到了80年代耕牛基本被农业机械内燃机替代。
雨水2月18日
YUSHUI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农场,此时是这番景象。
年2月18日雨水节气,7连穆棱河畔。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穆棱河畔的片片芦苇,冰雪在不知不觉中消融。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惊蛰3月5日
JINGZHE
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年3月5日惊蛰,农场水稻田里的天鹅。这个时间段,天鹅、大雁开始陆陆续续经过农场,持续数周,并在这里休息数天,然后前往西伯利亚。
春分3月20日
CHUNFEN
徐铉《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
晴天断续云。
春分窗台上的花朵。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清明4月4日
QINGMING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年4月4日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年4月4来到农场插旗山上,这里开满了冰凌花。
相传冰凌花是一位冰清玉洁、秀丽端庄的乡村女孩.她善良贤淑温和,是村里人人都喜欢的好女孩。有一年春脖子长,气候寒冷,人们把过冬的粮食都吃光了。冰雪也不化,田里一点绿草都没有,人们都快要饿死了。冰凌花心急如焚,她向上苍祈祷:"伟大的上苍,快让田野里长出野菜吧。救救孩子、救救老人、救救全村的人吧!"她的诚心感动了上苍。有一天夜里,她梦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对她说:"你能光着脚在冰雪里走遍山川田野吗?""能".冰凌花坚定的说。"好,你把这些种子撒到冰雪下的黑土地上吧。"说完,老爷爷把一包种子递给冰凌花就不见了。冰凌花醒后,看见手里握着一包种子,于是她就光着脚在冰雪上飞快地跑,一边跑,一边回头把种子撒到用体温融化出来的脚窝里的黑土地上。她前边撒,后边的被鲜血浸透的脚窝里的黑土地上就长出小绿芽,随后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就从晶莹透明的冰雪下探出头来。饥饿的人们得到了救命的野菜,为了不忘冰凌花的舍己为人救命之恩,便把冰雪下的黄花叫"冰凌花"。
清明,兴凯湖岸边的冰已开始融化。
谷雨4月20日
GUYU
插旗山上春风送暖喜看春牛
年4月20日谷雨。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农场气温还低,田野里还没有耕种,然而这时南方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
谷雨,树木发出嫩绿的新芽,这期间会有一场透雨,一夜之间绿色蓬勃,给第二天起来了人们满目的惊喜。
谷雨时节,八家子山上的映山红开花了,鲜艳大片的映山红盛开在这茫茫荒野,开启了夏天即将来临的前奏。
映山红
杨木乡小兴隆一带,田野即将耕种。
杨木乡的来历年吉林省舒兰县农民吕玉来今杨木乡小兴隆定居。同年8户赫哲族人来到今八家子定居,称为“八家鞑子”,杨木乡从此有了人烟,并开始兴盛起来。年过去了,现在杨木乡人口约1.9万人。
大雁继续向北方西伯利亚迁徙
农场穆棱河畔农田里,勤劳的人们忙碌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耕。
关于谷雨的来历,有着一个凄婉的传说。
一千三百多年前在唐代高宗年间,有位叫谷雨的年轻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乡曹州发大水,他凭借着这个本领救出了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颗牡丹花,并拜托一位花匠师傅好好地栽养。
几年后,谷雨的母亲得了重病,谷雨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要做事,很是辛苦。这时有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的家里,并每天都来照看他的母亲,谷雨与这位女子日久生情,就在谷雨想提出与这位姑娘成亲的时候,却得知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几年前他救起来的那颗牡丹。牡丹仙女和谷雨约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门去安家。”
后来,牡丹花仙的仇人秃鹰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为其酿造花蕊丹酒医病。牡丹姐妹不愿取自己身上的血,酿下丹酒供恶贼饮用,却被秃鹰抓走关押。谷雨历尽艰险,在自己生日那天,终于闯入魔洞战胜秃鹰,救出了众花仙。当大家准备回家时,尚未咽气的秃鹰一支暗剑刺中了谷雨。牡丹仙女恼怒万分,拿起谷雨的板斧,将垂死挣扎的秃鹰砍成了肉泥!回转身来,抱起谷雨的尸体,泣不成声。谷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这些花仙的生命。
谷雨死了。他生在谷雨,死在谷雨,遇难时年仅二十一岁,谷雨被埋葬在花匠的百花园中。从此,牡丹和众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谷雨时节,牡丹就要开放,表示她们对谷雨的怀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