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峡中草药松木皮

松木皮

松皮入药效如何?

能治跌打筋骨折。

痢疾肠风下血久,

焙干研末治沉疴。

——吴洋

入药部位

树皮。

性味

味苦,性温。

归经

归肺、大肠经。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止血,敛疮生肌。

主治

风湿骨痛,跌打扭伤,金刃伤,肠风下血,久痢,湿疹,烧烫伤,痈疽久不收口。

相关配伍

1、治风湿性关节炎:松树皮(去粗皮)、锦鸡儿根、茜草、络石藤各15g,虎刺3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妇人血气痛不可忍:老松皮(用醋煮干),延胡索。上为末秤锤烧红淬酒调下。(《普济方》)

3、治臁疮:马尾松老树皮(研末)、冰片、茶油各适量,调涂。(《福建药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剥,洗净,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

1.思茅松:乔木,高达30m。树皮褐色,裂成龟甲状薄块脱落。树枝每年生长2至数轮,一年生枝淡褐色或黄色,有光泽。针叶3针一束,长10-22cm,细柔,边缘有细齿,树脂道3-6,边生。球果成熟后宿存树上多年不落,卵圆形,长5-6cm,径约3.5cm,基部稍偏斜;鳞盾斜方形,显著隆起呈锥状,横脊显著,鳞脐小,稍凸起,有短刺。种子椭圆形,长5-6mm,连翅长1.7-2cm。

2.马尾松:又名青松、山松、枞松。乔木,高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但在广东南部则通常生长两轮,淡黄褐色,无白粉,稀有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褐色,顶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成渐尖的长尖头,微反曲。针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20厘米,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皮下层细胞单型,第一层连续排列,第二层由个别细胞断续排列而成,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长6-15厘米;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淡紫红色,一年生小球果圆球形或卵圆形,径约2厘米,褐色或紫褐色,上部珠鳞的鳞脐具向上直立的短刺,下部珠鳞的鳞脐平钝无刺。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长4-7厘米,径2.5-4厘米,有短梗,下垂,成熟前绿色,熟时栗褐色,陆续脱落;中部种鳞近矩圆状倒卵形,或近长方形,长约3厘米;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横脊微明显,鳞脐微凹,无刺,生于干燥环境者常具极短的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毫米,连翅长2-2.7厘米;子叶5-8枚;长1.2-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2.5-3.6厘米,叶缘具疏生刺毛状锯齿。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

生长环境

1.思茅松:生于海拔-1m的山地、宽谷、盆地等处。分布于云南等地。

2.马尾松:生于海拔以下山地。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

现代应用

治疗烧烫伤。

相关论述

《纲目》:“主治痈疽疮口不合,生肌止血,治白秃,杖疮,汤火疮。”

文字转自《百度百科》

编辑:何永明

欢迎日月峡

长按图片可自动识别添加

更多内容请访问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官方网站







































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百癣夏塔热片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sh/1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