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一年前,有位即将退休的老人,特地将养老金参保档次从60%改成%,目的是想让自己养老金有一个“冲刺拔高”。
“他着装朴素,步履蹒跚,拿出了一个布包,一大些钱准备更改档次,人很固执,非得要交5倍的钱,说是养老金能翻倍,为了让儿女负担小一点,自己这一年省省还是值得的!”
之所以有这么以部分人,卡在退休前一年的关口,硬生生给自己的参保档次由最低档拔高到最高档,就是因为坚信退休前一年无比重要,影响后半生。
然而,这最后一年的拼命付出,究竟值得还是不值得?有人说值得,多缴多得多涨,有人大呼上当,真不如交着最低档,下面就给大家揭开背后的奥秘:
01、退休前一年,为何人人相传它的重要性
俗话说得好,无风不起浪,有浪高三丈。如果没有一定的道理,不可能口口相传“退休前一年”有多重要。这个谜题我们可以从养老金计算公式中找到答案:
通过公式,我们可以清晰看出“退休前一年社平工资”直接影响着基础养老金的多少,更关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以大连为例),但社平工资是一个当地全市整体统计数据,个人的力量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也就是说,退休前一年非常重要,但没有必要因此而忽视现有的生活质量,只为追求最高缴费档次,有人或许表示不服气,别急,下面我们用案例解析,详细对比。
02、养老金数据测算:参保15年,交60%档次
时至今日,总有一种声音不断响起,“你们缴费那么少,养老金当然少了,凭什么少缴费还要多拿钱?”然而,这种声音的背后是对底层劳动者的不理解。
就拿疫情到来的这三年来说,个体工商户的收入断断续续,自己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也是如履薄冰,他们也想多缴、也想长缴,可面对现实生活却深感无力。
于是,这一批人就想着,要是真能退休前一年来一个缴费冲刺,养老金翻倍,那可太值得了!事实如何呢?我们先来一个例子:
案例1:大连人老王,缴费参保年-年,整整15年,缴满后不再续费,坐等年退休领取养老金,平均缴费指数是0.6,工龄是15,退休前一年社平工资为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元(没有计算个人账户利息),基础养老金=*(1+0.6)/2*15*1%=元。全部是实际缴费年限,无视同缴费,无过渡性养老金。
因此,养老金为元/月,自己总共缴费元,5.8年即可回本。如果再加上养老金每年上涨和个人账户的利息,预计不到5年即可回本。
03、养老金数据测算:最后1年改交%档次的养老金
同样是大连人老刘,二人自然情况完全一样,从年到年参保,但是他认为最后一年冲刺缴费很值得,因为“一年顶五年”,于是,在年以最高档次缴费。
老刘自认为退休后能和老王的养老金拉开差距,毕竟,年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不说,还把自己的一部分存款全都交了社保,结果,养老金领完后高呼上当,咋回事呢?
个人账户养老金=/=元,基础养老金=*(1+0.76)/2*15*1%=元。
两者相加是元,6.7年即可回本。为什么养老金仅仅增加了元呢?因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因为要除以来计发,所以,这部分上涨额并不大,才80元。而基础养老金唯一有变动的就是平均缴费指数从0.6变成了0.76,养老金上涨的力度并不大。
04、值得还是不值得,你自己定
每当我说不值得的时候,就会有网友驳斥我,说多缴费了,养老金当然会高,以后还能多涨!他这话也并非无道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肯定的。
但是,值不值得讨论的前提,是量力而行。如果有经济实力,大可以15年全部交%档次,如果没有那么个条件,平时生活就结局,妄想通过一年的多付出让养老金天翻地覆的上涨,比如说翻倍,显然是不可能的。
养老金,是为了细水长流,是为了年纪大了有个稳定的收入,而不是盲目追求高档次,影响生活质量,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退休前一年,你会豁出去交最高档次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