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该怎么学单词

博悦共读书二十

久违啦!欢度了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我们的学习生活又回到了日常轨道上,起阅读书会也正式回归,陪伴朋友们共同学习。

在今天的读书会中,我们将继续共读曹文老师《英语,孩子这样学》一书的第四篇“英语,怎么学?”在接下来的时段中,要围绕着各位家长朋友、特别是孩子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家长朋友特别关心的语法和词汇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第46问

孩子有语法错误,是否需要纠正?

分析错误的性质,采取正确的更正方法。

说起语法,可谓是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头号难题。相对而言,中文普通话的发音基础对英语发音的干扰并不是特别大,靠记忆背诵扩大词汇在有些刻苦的学子看来也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唯有语法却是头疼事。中文和英文的语法习惯差异太大了,不仅是语义难以完全对应理解,连最日常的表述也有明显的区别。

别的不说,仅仅是英文中五花八门的时态和语态就足以让学生记下厚厚一大本笔记了。然而,单纯靠记笔记、做习题的方式学到的语法知识又显得很脆弱,应用起来难以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大多数家长对语法的态度很复杂,一面是格外重视,一面又格外担心,对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有些紧张。

在本书中,就这个问题曹文老师的回答很有意思:“首先要问我们的判断是否正确?我们怎么知道孩子有语法错误?”

这个思路让人眼前一亮,是啊,我们怎么知道孩子的表述一定有语法错误呢?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十几二十年前我们学到的课本,还是后来接触到的各类复习备考资料?判断的依据一定准确吗?

英语学习的语言教材不断推陈出新,在二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当年求学时记录的一些语法公式不是不对,而是很有可能不够全面。也就是说,一句话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讲,有多种表达方式。

因为广义的语法可包括时态、句型、固定搭配等多个方面,即使是孩子真的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法错误(比如时态语态的混用,人称和数的变化不对应等),我们也需要对错误进行分析,不能笼统定义为“语法没学明白”或者“语法学不好”,标签贴上去容易摘下来难。

曹文老师认为,孩子的语法错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不够熟练而顾此失彼,想着人称想不起时态,这是成长的烦恼也是必经阶段,不必紧张,更不能急于求成强行让孩子背下来。

这类错误的成因是源于汉语和英语的巨大差异,例如在母语中没有人称数的变化,时态和语态不会通过动词本身体现,首字母不需要大写等,很多孩子进入高年级开始接触各种时态,特别是加入完成时后,就容易出现语法的混淆,目前我的女儿的英语作文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去时和现在时的混用[流汗]。这些错误会让我们有点焦虑,但并不可怕。随着孩子的成长和正确用法的输入积累以及有意识的练习,这样的错误会慢慢消失。从感情上,这些小错误还有几分可爱,也许等他们长大后,再看到自己小时候写的病句也会笑出声来。

另一类错误则是孩子没有完全理解所学内容,还没有掌握句型,如“Shefrienddolikeplayher.”(正确表达应为"Herfriendslikeplayingwithher.")这样的病句,反映出孩子对人称和句型结构没有理解吸收,尚未形成语感。

这类错误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因为说明孩子还缺乏基本的语法和拼读意识,如果仅仅见错改错,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若从头再来,对于大孩子来说可能要面临和固定思维抗争的困难。这样的错误的根源往往来自在没有大量正确的输入,单纯围绕一本教材、几套习题的学习模式,孩子们缺乏接触足够正确表达的机会,就会在语法学习中依赖死记硬背;相反,早期有广泛课外阅读的孩子则会形成基本的语法判断,有些错误出现孩子也会自发地意识到并力图改正,经过课上学习就会相对容易地掌握规范的用法。

所以,建议孩子在时间相对充裕的小学阶段,还是要重视课外英文阅读,每天分出10分钟时间来读上一两本书,积少成多几年下来会形成日后学习的巨大财富,减少很多困难;如果是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生,时间越来越紧张,也许不能抽出大块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还是建议尽量见缝插针地多读一些课本之外的文字,多多益善。

综上,曹文老师认为,“对于启蒙阶段和成长阶段的孩子,我们不要轻易下‘语法不好’的判断,........孩子的问题要么是平时输入的质量数量不足,要么是模仿练习不到位,对应的解决方法就是抓好阅读。但阅读不是一抓马上见效的,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的努力才有可能产生感觉。”

“对于攻坚阶段的孩子,如果还是不断地烦第二类错误就需要参加集中学习了。.......这个过程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在实际运用中要真正内化所学,依旧需要大量的练习和阅读巩固。”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语法学习,阅读是金!

第47问

孩子应该怎样学单词?

在句子和情景中学。

前面多次讨论过,单词也许是我们中国家长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深重的情结。常识告诉我们,学好外语一定离不开足够的词汇量,这是没有争议的共识。但问题是,词汇量如何扩大呢?

在大学里工作这些年,几乎每个清晨和傍晚都会在教学楼走廊里遇见刻苦的学生在背单词:“a-f-f-l-i-l-i-a-t-i-o-n---affliliation,加入,接纳,加入,接纳........”态度很认真,但效率不高。

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即使咬牙背下来,脱离了考试要求很快也还给单词书了,大把时间和大量精力在背了忘、忘了背中消耗,说不上是有效的方法。

曹文老师在书中指出,“学习单词最有效的方法是阅读。”

对此,我个人在观察女儿和身边的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在老师们课上的反馈中也有体现。有英文阅读习惯的孩子,在接触新的词汇时往往吸收得更快、更准确,并且很容易和自己原有的词汇基础结合起来。

在阅读中,“有句子、有情景、有读音(听音或拼读),同时含义、用法、拼写、搭配等要素全部囊括在其中”,是更合理的词汇扩大方法。由于在阅读中没有母语翻译因素的限制,孩子往往能更本质地感受语境和用法,对日后语法的学习也会有帮助。

“任何孤零零地抄写、默写、背诵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对于孩子的词汇积累,同样需要分龄考虑。

8岁以下的小朋友如果完全没有任何有意识地积累单词,大可不必担心,这是完全正常的,此时重在兴趣培养,要在阅读中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语音语义对应意识,逐渐摆脱对母语翻译的依赖;

8-12岁之间的孩子,则要有计划地引导他们有序扩大词汇量,从自然拼读的学习到精读中积攒生词,特别是精准拼读,都是需要投入专门精力训练的。曾经有朋友反映,孩子有阅读习惯,能认读很多字词,但拼写总是不准确。这就说明需要孩子作有针对性地学习了。

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习母语,在入学前很多孩子在家庭阅读中自发地掌握了很多生字,早早地脱了盲,但仍然需要在学校里认真学习书写和语法。英语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阅读有非

非常积极的意义,但不能依靠阅读解决所有问题,需要刻意练习。

12岁以上的中学生需要的词汇量更大,国内考试本身需要的词汇量是一条线,实际应用需要的词汇量是一条更高的线。为了和中学生的思维水平相适应,英语学习必须进入严密思考、系统表达的训练阶段,此时需要的词汇就要从交际口语和日常用语扩展到学术用语和专有名词,这些词汇的扩充需要学生对发音规则和构词法有深入学习和理解。

建议中学生在保持阅读习惯的同时,有意识地学习构词法,遇到生词通过辨析词根词源判断,并联系上下文猜测理解,尽量不要每一次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通读全文后再重点记忆部分词汇,用软件或本子记录下来,随时翻阅复习。这种方法与阅读相结合,会更有效率地扩充词汇库。

另外,曹文老师从教学的角度出发,着重强调了自然拼读在词库扩大方面的意义。英文词汇数十万,让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仅依靠记忆力背诵这些词的字母组合也是荒唐的任务,自然拼读是解决大部分词汇拼写问题的利器。曹教授特别指出:“孩子学单词必须读出声音来!”默默抄写读不出来等于没学。希望这一点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除了闭口不言,单词学习的另一个坏习惯是遇到生词就查字典,非得知道中文意思才踏实。断断续续的翻译式阅读,让阅读本身的乐趣荡然无存。

实际上,我们遇到的生词绝不会是仅此一面之缘,在后来的阅读学习中一定会常常遇见,每一次都格外就是加深印象,没有必要非得一次把所有的生词都搞清楚意思。即使真的查出了所有的词义,不能完整系统地理解全文,仍然是碎片式的记忆,很快就忘记了。

任何人阅读都遇到过生词生字,读的层次越高、遇到的生词越多。所以,相比于静态的单词量,孩子们遇到生词自发推断的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读音(拼读)、还是词性词根词义(构词法),都能帮助一个读者迅速正确地理解全文内容。

附上一张表格,比较清晰地呈现了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掌握生词的步骤,供大家参考。

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阅读始终是根本。希望孩子们在阅读的助力下尽早奔赴英语学习的自由王国!

THANKS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丹芪胶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苯酚哪个厂家生产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yj/1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