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在全党全国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之际,我非常愉快地接受贵校的邀请来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大学教育也要接地气。我在岳西县黄尾镇工作,今天我带着基层的地气而来,带着大山的氧气而来,我把地气氧气打包送上门让大家接上吸管。我现在是个常年在田间地头和建设工地奔波的人,脚上粘着厚厚的尘土。我不是专家学者,大家不要期望能从我这里的获得哪怕一点儿道听途说的学问。我就是个土八路,土八路会做的就是打仗。我在乡下呆久了,以草木为知音,与农民做朋友,久而久之,我成了会走路的草木,会写作的农民,知道地肥土瘦,懂得民心冷暖,我自诩是个称职的乡下人。好了,一个会打游击的土八路,一个会给乡村看病的乡下人,擦掉了鞋上的泥土和衣上的风尘,来与大家交流。
刚才主持人强调了我写作者和公务员双重身份。这不足为奇,古代中国的社会管理者,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乡村之远,多少都能写诗作文。只是这个传统在现代社会好像正在慢慢消失。
长冲中心村庄文化墙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说起乡村,总能引起我们对老家和故乡的守望、回忆。
溪水急着奔向海洋,
浪花却总要重回土地。
这是席慕容的诗句。
肉体匆匆奔向未来,
灵魂却总要回到过去。
这是我的话。
我们如浪花,总渴望回归土地。
我们是游子,总渴望回到老家,回到故乡,但老家和故乡在哪里?
在席卷中国的现代化浪潮中,城市像一个巨大的吸盘,城市膨胀,乡村凋敝。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广袤的农村一幢幢楼房像雨后春笋,而年轻人却越来越少。农民们离开土地进城打工,挣钱回家盖房子,盖好了房子一把锁锁着,再进城打工。没有年轻人的乡村,是寂寞的;不能团聚的家庭,是残缺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城镇化加速的同时,逆城市化也越来越快,乡村发展也出现重大拐点,资金流、人流、物流向乡村回流,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持续重大改善,环境恶化实现逆转,乡村面貌日益改善,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党的十九大第一次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党的战略、国家战略专门部署,并强调了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调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系列重要的战略部署,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三农”决策的延续和升华。尤其是第一次将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党的战略、国家战略,令人耳目一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乡村振兴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农民进城,与此相向,会有更多城里人,甚至已经进城的农民会渴望亲近自然、亲近土地、回到农村,回到故乡。未来的路如果我们走得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一定会同步推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进入现代化的目标完全可能实现。
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措施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好了,让我们振兴乡村,让我们在广袤的大地上重建故乡,让更多的我们有老家可回。今天,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我和老师、同学们聊聊乡村振兴,聊聊乡愁,我带大家回乡,回美丽富裕和谐文明的家乡,而不是曾经凋敝脏乱的家乡。
长冲中心村庄农民活动广场
让我们一起重温两句话,我围绕这两句话给大家讲故事。
第一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年于浙江省委书记任上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的。当听到余村的支部书记在汇报村里关停了矿山矿山,正在恢复绿水青山。习近平很高兴,说:“你们讲到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就是高明之举。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有所得有所失,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随后,总书记又在多种场合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成著名的“两山”思想。年,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一所大学演讲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谈吐之间,绿气氤氲;字里行间,绿意盎然。这段话体现了发展生态文明的三重境界。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生态保护与发展是可以兼顾,也必须兼顾,这是第一重境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当生态保护与发展出现冲突时,应该也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这是第二重境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和发展内在统一,相互促进,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创造金山银山,这是第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左顾右盼上下求索;第二重境界是壮士断腕大江东去;第三重境界是登高望远天人合一。
第二句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最早出自年12月12日至13日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文件。原话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过,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黄尾河
我讲两个故事,先讲第一个。
一道彩虹,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区群众并不陌生,甚至自古以来就深有体会。我们岳西县是深山区、传统林区,大山苍苍,大河汤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山民们砍山伐木,卖树为生,山沟沟里有的人家因为山场多而成了万元户。然而,好景不长。山民们还没来得及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我们岳西县林业政策说紧就紧了,先是很多山场陆续被划为公益林,封山育林,继而生态立县,继而生态优先。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莽莽群山得到休养生息,为周边地区,为日益恶化的环境,为越来越焦灼的人类,为百孔千疮的地球,贡献了绿色正能量。作为革命老区、生态地区、贫困山区,革命时期,岳西为新中国的建立奉献了四万生命(占当时全县人口四分之一);现在,又为生态文明建设而放弃了大量常规发展机遇。我们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
传统林木产业说没就没了,日子怎么过?对黄尾镇而言,前面故事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封山育林了,老乡们就田地里刨金,田地里刨不出金子,就去城里打工。这样说,落入了俗套,年峰回路转。那一年,济广高速才通不久,黄尾收费站的美女收费员还闲得发慌,整天龇着八颗牙齿无语笑春风。那一年,全国亿万讶异和苛责的眼球因一条新闻而聚焦岳西——《贫困县投资七千万打造人工瀑布》,一时舆论压顶,黑云压城城欲摧。然而,大家风雨不惊,甚至暗暗得意——投资七千万,全是社会资本,没花纳税人一分钱,不怕法纪追责和道德审判;瀑布引水穿山,河落悬崖,谷震山鸣,彩虹缤纷,虽是七分天然,三分人工,但那是异想天开,无中生有,因势利导,天人合一,天才的创意。大别山彩虹瀑布在未开放之前,就因这条新闻而远近闻名。相传当年李白来大别山后感叹:此山大别于他山也。李白若再来,会不会再感叹:此瀑大别于他瀑也。李白写诗赞庐山瀑布,可庐山瀑布和其他瀑布一样,一月不下雨,大约细若愁肠,两月不下雨,只剩悬崖峭壁。大别山彩虹瀑布不一样,一月不下雨,依然气势如虹,两月不下雨,尚可银练当空。
大别山彩虹瀑布
彩虹瀑布景区带动下,我们引导扶持老乡发展了一百多家农家乐和民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彩虹之约;发展休闲农业,新建了数千亩高标准休闲农业基地,初步建成了花果谷和悦溪茶谷,今年举办了首届桃花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培育鲜花小镇,坚持美丽乡村建到哪里,景区就延伸到哪里,景在村中,村在景中,景村一体,共生共融;山区的老百姓找到了致富新路子,美的经济,靠山不砍树,照样能致富。五年来,我们乡村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顺天时而生,应地利而成,靠人和而兴,被誉为近几年来安徽山水旅游一匹黑马。瀑布大大的,彩虹炫炫的,白天绿绿的,夜晚静静的,空气甜甜的,饭菜香香的,人气旺旺的,口碑呱呱的。从当年的砍山卖树,到现如今护山卖景,黄尾实现了华丽转身。年,我们又启动了彩虹谷和道元古村两大景区建设。过去一马当先,未来三驾齐驱。
诗云:
当年举斧向穷愁,
绿水青山鬼剃头。
而今护林卖风景,
青山绿水贵如油。
人们经常说,生态地区要坚持打生态牌,吃生态饭。
生态这个词,已被炒得太热了,炒概念如炒红烧肉,炒热了并不代表炒熟了。很多时候,我们是吃了夹生肉的。厨师们炒了夹生肉,自己并不一定知道,但食客一进嘴,立马要反胃。我在基层一线工作,也算得个厨师,我让老百姓吃生态饭,底线是肉得炒熟,饭不夹生。关于生态这个概念的外延内涵,轮不到我来嚼舌头。我只说自己的发现,我的发现不是我的创造,只是我对常识的回归。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恪守常识的人。
我认为,在当下能被拿来经营的生态,或者说能卖得热又能卖得上好价钱的生态,应该具有原生性和稀缺性。也就是原生态和稀缺生态。这两者也是内在统一的,在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和园林艺术被粗糙克隆的当下,原生态一定是稀缺生态。
人们习惯说的生态是指生态环境。其实,生态指的是生命形态系统及其赖以存在的环境系统。第一个系统有生命,后一个系统无生命,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定要用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生态,或者说生态环境。
那么,什么样的生态才算原生态,我认为,应具备几个特点:第一、自然发育充分,而非人工培育,人工永远培育不出原生态,但大自然却有着惊人的修复能力;第二、物种丰富多样并保存完好,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而非断链发展,畸形发展,自然界的食物链一断,生物必然畸形发展,疯狂蔓延的一枝黄花无论多么艳丽都是自然界彩色脓肿;第三、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和谐共存,生命系统破坏了,环境系统也好不到那里去,反之亦然。所以我说,所谓的原生态,就是自然充分发育、物种丰富和谐、生命和环境相互支持的生命状态。人工草场里碧草千顷牛羊成群,人工建设的百亩花海千亩林海,大型苗圃里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城市园林里花团锦簇高低错落都不是原生态。
何为稀缺生态?稀缺生态首先是原生态,但它本身不等于原生态,而是原生态的偶然形态和特殊形态,具备稀缺性,比如珍稀物种及其保护地,自然奇观的保存地,人体需要的稀有元素的富集地,等等。自然,这类稀缺性是相对的。在人类早期,所有的生态都是原生态,在工业化之前,绝大部分生态都是原生态,那时候原生态不值钱,因为他不稀缺。现在呢,由于人类过度开发、破坏,原生态越来越稀缺,原生态本身就上升为稀缺生态了。
银缕梅
黄尾镇有平方公里国土面积,91%都是森林,绝大部分是自然生态林、公益林,人工林的比重很小,可以说,黄尾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态,黄尾的原生态在当下属于稀缺生态,极具价值。第一、黄尾是物种基因库,保存着大量物种,特别是保存了不少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像银缕梅;第二、黄尾是大花园,四季分明,色彩丰富,春来万紫千红,秋来万山红遍,四季轮回不止,景观变幻无穷;第三、黄尾可以提供包含负氧离子的纯净空气、直接饮用的清水、原汁原味的山珍、没有农残激素的食物。所以黄尾可以发展旅游,可以打生态牌,吃生态饭。事实也证明了这点,黄尾一亮相,就是不一样。
认识到自身的生态价值,就要保护和利用好。我在黄尾转眼五年,吃山珍,喝泉水,吸负氧离子,享淳朴乡情,日看青山绿水,夜赏清风明月,一天抵城里人一年。主要做两件事,一是保护山水,甚至期待“来生化作护山神”,二是叫卖风月,“而今风月论钱卖”,我算个不错的“风月商”。
先说护山秘笈。年冬天,我们那里特别干燥,一些地方烧得灰头土脸,灰飞烟灭。是史上最严的防火战役打响——“明火上山,一律依法拘留,造成火灾,一律依法逮捕”。终于挺过了那个空气都要自燃的冬天。我有生第一次因为要防火而没有回家过年,列祖列宗大概也是做鬼以来第一次没有收到后辈们孝敬的压岁钱。最严厉的防火措施一直持续至今,虽然挑战了千年习俗,但初心是为了保护青山绿水,我以为不仅活人应该执行,死人也应该予以理解。生态环境好,人鬼都舒坦。我曾建议地下的幽灵们与时俱进学学地上的孝子贤孙们,利用青山绿水大搞乡村旅游,让被封存在城市钢筋水泥下的那些闷鬼们来这里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再说一个例子,也在年,林业站执法人员追查了一批盗挖的树桩,经专家鉴定竟是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银缕梅。我们赶紧将那几棵树桩移栽了,搭棚遮阳,打针吊水,像伺候亲人一样。那几棵银缕梅终于挺过来酷暑,次年发出新芽,现在已枝繁叶茂,每逢重要的客人来,我都要引着去拜见它们。这些年我们珍稀动植物保护陷入了一个怪圈,很多地方珍稀物种发现之日即是它们的灭顶之灾开始之日。人性过于贪婪,总想把珍稀动物吃进自己的肚子里,人与兽与鸟融为一体;总要把珍稀植物栽倒自家院子里,人与树与花亲如一家。这是黑色幽默版“天人合一”。吃多了野生动物,人得到的好处就是多了一份兽性。我们这几年基本打破了这个珍稀生物保护定律。国宝银缕梅被全部发现,登记造册,挂牌保护,一个都不能少。
再说“风月”宝典。派我来黄尾工作,大概是看中了我的财商,别看我一介书生,贩山卖水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几年下来,这里的风景可值大钱了,现如今我带领这里的老百姓,论斤卖山水,论两卖烟花,论钱卖风月。老乡们卖山水如卖山水画,种庄稼枝头结满星和月,卖山水如卖风月,如何卖大有学问。从前青楼里,下等女子卖姿色;上品女子卖艺术,棋琴书画,歌舞升平,十足的文艺范儿;极品女子卖情怀,卖的是风花雪月,诗酒风流,卖的是儿女情长,千古风流,柳如是,苏小小,都将自己卖成了传奇。卖风景搞旅游情同此理。观光旅游是一夜情,好色游客慕名而来,赏心悦目,渍渍称奇,念念不舍,可就是从此黄鹤一去不复返;休闲度假游是婚外恋,初次激情留下一断缠绵,激情断断续续地烧,两情长久,岂在朝朝暮暮,又期待朝朝暮暮,玩得死去活来,看热闹的都有钱赚;养老养生旅游是结婚成家,生死相托,从青丝相恋,到白发相依,要买房,结婚,生孩子,过日子,从办婚姻介绍所到办公墓的长长产业链上,人们看够了悲喜剧,也赚够了服务费。我们发展乡村旅游,从综合经济效益看,观光游,不如休闲度假游,休闲度假游不如养老养生游,旅游目的地不如生活目的地,旅行家不如生活家。黄尾发展旅游,现在正在山水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过渡。开局不错,起步很好,前路漫漫,前景很好。
三年前,我曾赋诗,步刘禹锡旧韵,纪念来黄尾工作两周年。
诗云:
别山丽水彩虹地,梦里桃源寄吾身。
吾为山民作锦赋,山民认吾做亲人。
鸡鸣碧野千家过,月照古街两度春。
白鸟长歌泉水曲,来生化做护山神。
年6月16日,中国组织举办的首届“发展中国家城乡协调发展与减贫官员研修班”来安徽省岳西县黄尾镇考察,作为地方东道主,我陪同来自非洲和拉美14个国家35名减贫官员沿途考察了彩虹之约农家乐集群、彩虹瀑布景区、世外茶源乡村酒店、花果谷休闲农业基地,一路向客人们讲述了黄尾版的中国故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赢得国际友人高度评价。我们用自己的生动实践,不仅向外国的朋友们输出了中国经验,更输出了中国价值。
好,我讲第二个故事。
一个古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关内容略,见《马元记》)
马元的名气有了,老乡们的信心也有了。如何保护开发?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将马元申报为中国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已经获批,进入国家第四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二是引进开发商。我认为马元是块瑰宝,但很多人依然认为不可能开发。我制定了招商的原则,一定要引进那些有文化情怀懂得马元价值又懂得旅游的人来开发。在我第26次进入马元的时候,事情终于谈成。一帮有见识有情怀有实力的旅游人进入了马元,与政府签订了保护开发协议。协议明确,政府牵头制定保护规划,开发商在执行保护规划前提下适度开发,全体村民将山场、土地、老房子等资源折合成资产,入股公司,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村民变职工。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农民是乡村的主人,没有农民的村子不叫农村,没有乡亲的村子不叫乡村,让农民和乡亲们离开土地和乡村来发展乡村旅游,是冷血的荒诞剧和黑色幽默。农民、乡亲们才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应该把好的机会留给他们,为他们创造好的机会,把他们组织起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
开发商给马元古村起了个别名——道元。大道至朴,返本归元。道元古村景区计划总投资2个多亿。届时欢迎大家前去考察实践。我们的定位是大别山传统农耕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如今,道元古村保护开发项目推进得很快,预计明年三月份预开园。
马元(道元)古村落
我为同学们讲这两个亲身经历并还在演绎的故事,我是故事的策划者之一,也是故事的讲述者之一。伟大的中国梦是每一个平凡人的梦。我愿意我讲述的的故事变成传奇。我愿意在我的故事中为人们构建一块邮票大的故乡。我愿意带着人们走近自然,亲近土地,回到老家。
我讲这样两个故事,解剖麻雀,分析案例,大家有没有从黄尾河一朵浪花中看到彩虹?从最基层的实践中看到中央政策的光辉?通过这两个故事,可以部分地看到振兴乡村、决战贫困和建设美丽中国三大任务落实的情况,也可以部分地透视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实践的情况。
我们无中生有创造彩虹瀑布景区,化腐朽为神奇保护开发道元(马元)古村,算不算创新发展?
我们扶持龙头企业并发挥它的引领带动作用,让更多的群众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吃上旅游饭,算不算协调发展?
我们靠山不看树,照样能致富,卖山卖水卖乡愁,算不算绿色发展?
我们打开山门,在中国乃至世界视野中反观和审视邮绿色黄尾、邮票大的故乡,讲述黄尾版的中国故事,算不算开放发展?
我们保护青山绿水守护精神家园,让更多城里人诗意栖居,让更多人回乡,从而带动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算不算共享发展?
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政策解读是专家的事情。作为一个乡村建设与振兴的实践者观察者,我的职责是让黄尾越变越美丽,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让政府守得住青山,护得住绿水,赢得了民心;让游客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让群众看得见希望,望得见家人,过得上好日子。
注:本文是年12月在安徽师范大学及皖南医学院的演讲,收录时做了删节。
舒寒冰作品↓↓↓↓↓↓↓↓↓
寒冰的诗:丝瓜花(外一首)
寒冰的诗:画外(外二首)
寒冰的诗:银杏突围
寒冰的诗:空中菜园(外一首)
寒冰的诗:进化论(外一首)
编辑|周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