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东至,爱上东至人!
订阅东至人网,进入你的东至情报局
论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深圳――徐铭
编者按: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受县民俗学会邀请,在尧渡镇干部郑平、余卫东陪同下,我们一行人到低岭、高岭、菜岭考察观光。在低岭喀斯特地怪石林考察山道上,偶遇来此考察的县委书记孙革新和尧渡镇书记施为民,这充分说明开发利用尧渡镇东部区域及“三条岭”生态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已提到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午间工作餐在菜岭村村长李志道家中,施书记就开发利用“三条岭”生态风光,强调突出尧王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施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郑平委员要求,本人写成此文,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发议论、众志成城。走马观花之作,纯属个人观点,肯定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概 论
1、旅游构成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对象;旅游媒介——旅游业。旅游者是消费者;旅游业是加工、生产、组织、销售者;而旅游对象,即旅游吸引因素,是被加工的原料,是旅游业的基础。
2、旅游业四大支柱: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共同构成旅游业的四大支柱。
3、旅游业六大项目:由交通、住宿、饮食、商品、游览及娱乐这6项收入组成。这6个方面,是旅游业这一综合性行业的组成部分,具体就是吃、住、行、游、购、娱需求服务。
根据这六个方面需求,针对当前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旅游环境实际情况分析,我认为“住”不是主要问题,靠县城很近,“购”不是主要项目,目前旅游商品还没开发,“娱”可以稍后,因为进行各项娱乐活动的服务场所还不齐备。当前主要是行、吃、游要加快开发力度。下面我从这六个方面,就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二、规划与开发
1、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旅游资源开发指导思想和产业定位: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计划,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
开发与利用尧渡镇三条岭旅游资源造福当地百姓,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尧渡镇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正逢其时。今日不发,更待何时。
2、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首要任务是做好规划,现在政府办事不缺钱,缺的是规划。重视规划,才能统筹全局意,不浪费人财物。因此,开发尧渡镇东部区域旅游资源,必须在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它包括发展战略的拟定、统筹规划,计划安排等三方面工作。一是东部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着重于行业结构的近、中、远期的开发研究,同时要有相应项目认证;二是东部区域旅游资源和乡村的统筹规划,在前期项目论证的基础上,视总体规划或详细规划以及区域范围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三是计划安排落实规划项目的具体打算,在近中远期规划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年度建设安排,有条不紊实施。
制定和落实规划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领导换了,保证行动措施不改。今年是施书记开发三条岭,假如说,明年施书记调到省里去了,管不到这里了,新来一个黑妹或三女当书记,他说三条岭开发不搞了,说什么重新定位,他要开发尧渡镇西区旅游如梅山、云峰寺、华龙洞等,搞自己形象工程,也未尝不可呀!倒霉“香菇”的是父老乡亲。上述观点纯属预测,如有雷同,请不要“升鸡、蓝瘦”。
3、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旅游资源开发的前车之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在当今不是什么高科技新玩艺。此前东至县开发过东流老街、陶公祠、乃滩漂流、南溪古寨、仙寓山风光等旅游项目,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们要借鉴他们的经验,找出他们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不蹈履辙。
三条岭过去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民谚有云:“有女不嫁三条岭,又背又驮路不平,无鱼无米水难寻,卖柴烧炭苦一生”。今天开发三条岭旅游资源,就是为了当地老百姓的福址。因此开发三条岭旅游资源,一定要把当地群众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当地的群众成为旅游资源的保护者、农家乐的创办者、生态农业的发展者、风水人文的解说者、旅游成果的受益者。
4、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旅游资源开发组织领导建设: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长期不断的工作,投资大见效慢。特别是乡村旅游开发,它不同于其它远离人烟景点的开发,它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房屋、田地、山林、水塘、坟地、牲畜、道路、习俗、饮食、地理、风水、法律。因此,必须有一个坚强稳定、热爱旅游事业的领导班子和专业人才,这样才能经年累月做下去,否则又是半途而息,成为应景之作,面子工程。有必要成立尧渡镇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统领全镇旅游工作,做到管理与招商并用。镇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当一把手,由懂旅游、法律、民政、土地、规划人员组成,同时把景点所在村委主要干部纳入进来。人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人命关天是必定的。
5、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旅游资源的鉴赏与分类:
旅游资源的鉴赏:尧渡镇是东至县治所在,新老尧渡河均穿城而过,有大小九座桥梁把新老城区环环相扣在一体,自然的把尧渡镇旅游景区分成东西两区。从县城新区梅城向东而行至三条岭古村落,是县城后花园,在不到四公里的路途上,历史人文与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一是自然旅游资源:
(1)核心区域三条岭中低岭喀斯特地貌,
(2)菜岭的三月梨花,盘山古徽道、徽道亭、老虎脸峡谷,
(3)迎春洞、朝霞洞、西山洞喀斯特溶洞地貌,柴山湖,
(4)三条岭自然山野风光、植物、果林、花卉、梯田、峡谷。
二是人文旅游资源:
(1)尧渡镇,尧舜之乡的由来。相传远古舜帝躬耕于东流历山,尧帝闻其贤名,千里来访,尧渡兰溪之水。故有“尧渡兰溪,舜耕历山”之典故,东至素有"尧舜之乡"之美誉。
(2)梅城村,原至德县城,千载诗人地。宋代诗人梅尧臣曾在此任县令,为纪念这位人民的好县令,至德县城改称梅城,传颂至今。旧时在白象山建有梅公亭纪之。
(3)周村,周馥故里、接官厅建筑。周馥字玉山,号兰溪。清末历史重臣,以家乡之水为其号。同时也是周馥子孙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叔弢、民族工业创始人之一周学熙的故乡。中国著名的周氏家族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4)徐村,官田徐氏自明朝以降人才辈出,丰富的人文历史有待挖掘,建筑宏大的徐氏宗祠是建设农民文化中心的乐园。
(5)洪村,也是人才辈出,文化深厚,姚依林夫人洪寿子家乡。
(6)尚合村,建于明朝“崇义桥”、三条岭徽道石板路、纪念以身试药,为民献身的县令陈杲仁的“余公庙”,均为明朝皇封“义民”徐永元捐资兴建,自今造福乡邻。徐永元因捐大米两千担赈灾饥民,受朝庭嘉许。封为义民,免缴五年皇粮国税之嘉奖,敇书徐氏。
(7)尚合村徐氏“尚义祠堂”,记述了徐氏家族七代同堂,百口之家,仁义孝亲之历史。
(8)低岭村邓氏宗祠,邓氏家族文化
(9)尧王击壤桥。
6、关于柴山湖(现叫翡翠湖)水景开发几点建议:
古人说“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柴山湖是目前三条岭景区唯一的水景,也是三条岭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柴山湖水面不大,为了提高湖水面的观赏价值,重点是开发水上游乐园。我提几点建议:
1、对柴山湖水面要做“以小见大”处理,小湖曲折多变,常作适当分隔和分叉处理,有时常分割为大小两湖,以“小湖“衬托”大湖,使原来的小湖“见大”。曲折多变湖岸,分叉尽端看不到或看不清楚,也加强了湖面的深远感,使小湖不至于一览无遗。
2、湖岸不用直立砌墙护岸,而用叠石护岸。叠石上下参差不齐,使水面与河岸接触线不是连续的,而成断续线。水面断续为突出叠石所掩,因而使湖岸也呈一定的深远感。
3、为使小湖“见大”,湖边叠石和假山都较低矮,乔木大树也都要后退湖岸种值,湖边只种奇花异草或矮灌木。湖边亭榭也都不宜过高过大,所有这些措施都为了避免产生把小湖“压小”的效果。
4、为游客提供水上游乐设施,同时环湖四围开通3米宽的自行车道路,在东南西北方建几个钩鱼台,水光山色相映成趣。
5、同时还考虑到山洪防洪作用,安全第一。
7、关于低岭两大旅游资源开发:
一是低岭喀斯特地貌,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
风景地貌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一定造型的地貌形态。一个地区若有具有出色的造型地貌,便可大大提高该地的旅游价值,造型地貌从其大小规模来看,一般可分为大、中、小、特写四种尺度。低岭喀斯特地貌,即有小尺度各种造型的石柱,石像,动物,书册岩,又有一种更小特写景造型地貌。石林内溶沟、石芽、石林、岩溶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孤峰等景观,经长期差异性溶蚀冲蚀作用形成了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象形石,似人似物,惟妙惟肖,但都须经过人为开发方能利用。
关于开发喀斯特地貌两大旅游资源设想:以西峰寺重建为龙头,供奉地藏菩萨诸佛像;以命名石柱形象为主题、塑造区内景点;以松树藤蔓连理为衬托,保护挖掘清理植被溶石形象。关于景点石柱造型命名几点建议:大象迎宾、佛立西锋、虔诚老太(拜佛)、诸佛盛会、阴小石大、元阳石雄、运兵栈道、刀劈巨石、笔架石、镜框石、美人靠、巨蟒上树、永不分离、伴侣不分、刀切豆腐,一线天。总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保护比开发重要。
二是天然的植物旅游资源:
有道是:风景以山为骨架,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云岫为服饰。低岭喀斯特地貌之上有着丰富植物旅游资源。竹林、松林、古木参天,植被茂盛。特别是粗大古老的藤蔓缠绕,连理并立,独具特色。
8、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及主线路规划:
距县城、上高速只有十多分钟车程,区位势优交通便利。人文自然资源丰厚。主线路规划如下:
(1)以梅城为尧渡镇东部区域旅游起始地,将正建的梅城至三条岭新修公路,命名为:“梅岭大道”,将通往周村接官厅的小道命名为:“尚书小路”(意为读书为上,周馥曾任陆军部尚书)
(2)关于尧渡镇东部区域旅游景区命名设想,一是在梅岭大道梅城入口处,建一个牌坊,上书四个大字:“尧王胜境”(施书记意思突出尧帝);或是“三条岭生态地质公园”;再或是“三条岭古村落度假区”。(三条岭有特点、有诗意,如九寨沟。大家再想想)
(3)在一中后面的采石场山上重建梅公亭,利用采石场平地规划梅尧臣等名人诗词碑廊,建一个文旅广场。(采石场取缔)让人一进入景区即感受到文化旅游氛围。
(4)发挥徐氏祠堂和徐村古村落作用,建立农民文化乐园,
(5)在尚合村崇义桥头树立桥碑,介绍桥的由来,明朝“义民”徐永元事迹,
(6)在尚合村修建停车场、卫生间、商场、售票亭、休息区(已规划建设),减少三条岭上停车难,保证车辆安全,尽量让游客从菜岭走上去,切身体会“高岭不高,低岭不低,蔡岭爬楼梯”感受。
(7)把已经征收的柴山村民房,根据“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保护性维修改造,建成多个单元体的古村落度假村。(重点是道路、水电、加固、厨房、卫生间、通讯改造)。
(8)在通往菜岭登山入口处,树立记事碑,记述民谚“高岭不高,低岭不低,蔡岭爬楼梯”的地理地貌。
(9)在老虎脸断崖处,建一个伸出来的观景台。
(10)古徽道亭加固扩建,成为游客小憩之地,有土特产出售。
(11)菜岭梨花、梨树观赏游。
(12)三条岭古村落保护与维护是当务之急,做到风光不与四时同,每个季节各有特色。菜岭有了梨花,高岭、低岭可以种植桃花、菊花、苿莉花、桂花、油菜花、竹子,修建层层梯田。
9、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旅游资源推介宣传:
先造势再做事,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三条岭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养在深闺人未识。
一是组织县内文化艺术团体如,市诗联学会、县民俗学会、县尧舜文学艺术研究会、县菊园诗社、县摄影家协会、县书画家协会人员到三条岭进行写生采风活动,出专刊报章、杂志,画册,邀请艺人、演职员来三条岭现场演唱拍成dvd,邀请电视台、多媒体、自媒体人员拍微电影、拍软体广告。
二是一年四季分别举办(尧王胜境、三条岭古村落度假区、三条岭地质生态公园)梨花节、油菜花节、桃花节、菊花节、桂花节、梅花节。
三是拍摄三条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风光片,在省、市、县电视台连播,四是低岭喀斯特地貌申报地质公园。
10、举办编写导游词征文比赛,每个景点字以内,招聘培训导游人员,举办导游词朗诵比赛。设计规划具体景点旅游线路,制作景点标牌、确点农家乐就餐点。
11、把尧渡镇东部区域旅游资源,建成“五位一体”的乡村旅游乐园: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目前创新农业的重要形式,将农业与旅游结合也是优化农业产业的重要方式之一。
1、以三条岭农家乐为基础的乡村旅游:
农家乐是休闲农业中最广泛的模式,是以农家为重点,即以梅城、周村、徐村、尚合、低岭、高岭、菜岭该地农民的生活现状、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为吸引物,以农家乐为基础,依托乡村旅游提高品牌价值。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满足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的一种农业休闲产业形态。
2、以三条岭农业观光园为依托的乡村旅游:
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竹海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以菜岭的梨花为龙头,每个季节各有特色。徐村、周村、洪村、高岭、低岭可以种植桃花、菊花、苿莉花、桂花、油菜花、竹子。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
3、以目前征收的古村落为依托,开发古民居乡村度假旅游:
古村落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沉淀而完全或部分保留下来的人类居住的区域,三条岭及柴山、尚合、徐村、洪山这些村落民居宗祠,集中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劳作状态,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都是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此类产品是乡村田园旅游资源条件最好的产品,以保留过往鲜活纯朴的生活方式为最佳卖点。务农体验游,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
4、以三条岭景区为依托,开发休闲养老、养生旅游:
三条岭景区是具有一定的自然、人文资源,能为游客提供游览、观光、探险、休闲、科考等旅游资源。以三条岭景区为依托,开发养生地产,指养老地产、健康地产、旅游地产、度假地产的四重功能,是人居产品的理性回归,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全新认定;养生地产所倡导的环保、健康、低碳、养生、自然、和谐也迎合着这个时代发展的最终方向。
5、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游:
以三条岭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展示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12、关于旅游商品的开发:
旅游者的吃、住、行属于基本生理需求,是有一定限量的,因此满足旅游者吃、住、行需求所得收入是有限度的,而购物则属于非基本需求,从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中得到的收入是没有限度的。与游、娱比较,旅游者购物的花费弹性最大,可多可少。因此,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量直接影响旅游的收入。旅游工艺品分类:织绣类、陶瓷类、编织类、雕刻类、花丝镶嵌类、工艺画类、其他传统工艺品;旅游土特产品:香菇、木耳、茶叶、笋干、春笋、冬笋、蜂蜜、花生、芝麻、粉丝、玉米爆、山芋角、山芋粉、油炒米、釀米酒、野山楂、野杨桃、野株子、野朴瓜、野葛粉等。发展生产,开拓旅游商品市场,搞好旅游商品的经营和销售,对于提高尧渡镇东部区域旅游经济效益,扩大就业机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目的
经过若干年发展和积累,把尧渡镇东部区域(三条岭),建成为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村民俗文化博物园,园林花卉园、古村落度假区、养老养生休闲区,真正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的大乐园。
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四日于深圳龙岗
图片来源:原色、明红装饰
—End—
东至人网-东至第一门户网站
下载APP看玩转东至
东至人网三网平台丨东至人网媒体矩阵
网站丨APP丨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白癜风医院济南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