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情况1.蔬菜生产活动于年2月10日开始,预计于年11月30日完成生产收尾工作;年12月1日开始土地休耕,预计年4月20日开始下一轮蔬菜定植工作。蔬菜生产营收如下:
年度蔬菜产量约25万斤,平均亩产量斤/亩,平均棚产量斤/棚;销售额约30万元,平均亩产值元/亩,平均棚产值元/棚。
综合商品产量和销售比例,主要的生产作物为辣椒,量值比例基本趋于1:1平均,价值表现一般;十字花科属蔬菜为短茬口种植作物,两种甘蓝产出收益比例极低,两种菜花产出收益比例较高,总体短岔口作物价值表现趋于1:1。
2.基于年度和年度生产经营情况,辣椒作为主要生产作物具有技术要求低,灾害抵抗力较强,劳动力投入相对少,市场销量大的几种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辣椒作为一种大规模种植作物而广受种植者种植生产,从而决定了辣椒作为种植类经济作物经济价值表现一般,基础生产销售量值比基本居于1:1,均价保持在1元区间内,平均棚产值在元/棚的状态,尤其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难以提升产量或缩减成本。
3.黄瓜西红柿作为我国乃至全世界设施农业的支柱产物,在科学栽培的体系下有着十分可观的收益率,同时它们有着水果类亚种,作为优质有机蔬菜水果广受栽培,二者的深加工产品也具有可观的市场需求和商品价值。基于年度和年度的栽培生产情况,茄果类具有技术要求高,灾害抵抗力弱,劳动力投入高,商品率低、产量突出的特点,虽然目前收益一般,种植难度大,但是茄果类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平均棚产值元/棚的状态可以提升至1以上。
4.短茬口作物主要以西蓝花、白菜花、松花菜为主,基于年和年栽培情况,收益较为稳定。
二、生产问题受客观设施、自然等条件限制,以辣椒一大茬为主的辣椒栽培模式随着逐年连作栽培收益不会明显增加,同时会加大土地病虫害发生几率和辣椒肥料流失,必然会在未来发生减产,长期甚至会对土壤元素结构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
黄瓜、番茄以及其它附属品种的栽培远低于正常水平,由于不科学的栽培方法和突发性的恶劣气候影响,收益不稳定、劳动强度大,没有达到设施化的生产要求和生产水平。
有机肥料随着逐年栽培势必会需求逐年增长,需要稳定、经济的肥料来源。
劳动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经验不足,管理及劳动力成本超过了蔬菜销售额。
三、改良措施年度,年度辣椒栽培都存在部分面积辣椒减产甚至绝收的问题,生长情况不统一,不仅加大了管理难度,还提高了采收时间成本,影响商品品质。问题的来源一部分是设施建设不合理,滴管太长或是地势不合理都会造成部分面积旱涝发生;另一部分为基肥不足,滴管管理不及时,水管断裂造成植株水淹失水萎蔫。
1,合理布局作物种植地点,建议统生产条件,适当减少辣椒种植面积,提高管理水平,达到“种一棵活一棵,种一棚收一棚”的生产水平,技能提高辣椒整体品质又能缩减管理规模,从“小而精”向“大而强”逐步转变。
2,适当尝试扩宽辣椒种植品种,随着其他基地辣椒规模逐年加大,单一品种大量涌向市场,适当选取甜椒、朝天椒、灯笼椒等进行栽培和销售尝试,提高辣椒品种市场容错率。
3,在辣椒规模减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西瓜,甜瓜、水果黄瓜、樱桃番茄的种植规模,周期性控水、控肥精细化水费管理,适当降低产量,向口感型方向发展,生产优质地理标志产品,让吃到的人由衷感叹“这个地方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4,我国日人均鲜蔬菜食有量已经超过克,而年人均蔬菜占有量超过千克,已经存在蔬菜生产量大于消耗量的市场事实,所以更应该重视蔬菜品质,基地年产量15万千克,只具备惠及人的生产能力,针对小众的对象,个性化、性价比的高质量服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各个业界大佬都针对自己的经历在各家自媒体上发表了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感言,可以感受到今天我国的各个行业都逐步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恰如眉山剑客陈平所说,我们的学习速度高于西方的创新速度,我们就有了规模的优势,有多品种范围的优势,有产业的集群。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来说,我们的农业发展现状的确已经初具规模化,品种范围超出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但是事实上农业的技术水平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发展效果一般,我国的茶叶、中药材、香料等等几乎供养了全世界所有有需求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农业贸易加工产值还在1:1左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确实达到了领头羊的位置,但是对比于平均1:5的发达西方国家来说,根本经不起比较,就单单中药材一项,我国生产了全世界80%的中药材,可是加工产值只占2%左右,日本韩国加起来产出了2%的中药材,但加工产值占世界的80%,中药材作为中华民族药食同源的文化精华,到了今天,发扬它的反而是别的国家,日本的药浴和韩国的中药提取凝萃化妆品已经在世界范围产生了超乎想象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生态价值。
世界第一的私有资本企业美国嘉吉从年发展农业产业到了现在,铸造了农业和食品的百年基业,占有中国食用油产业一半的市场。欧洲的农业从业者几乎全部为园艺学学者和专家,荷兰、法国、丹麦、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农业产业价值享誉全世界,谁不想在布满荷兰鲜花的法国餐厅品味配上意大利红酒和奶酪的德国香肠与丹麦海鲜?
。。。
在许多国家,超市里的农产品价格低廉,菜市场的农产品反而因为新鲜、不过度包装、品种丰富而价格高昂,所以不存在多层次中间商对于利润的盘剥,有利的市场反而促使农业生产企业加大了对于农产品本身品质的竞争,不会把时间和成本用于营销手段和产品外包装上。而在我国,情况恰恰相反,农产品的安全感和竞争力来源于精致整齐的外包装和它所处的更高档场所,“白菜价”正是所有农业生产行业处境的写照。
存在的问题中往往伴生着机遇,希望借改革开放的东方,能够有人拿起经济学中已经逐渐淘汰的农业经济学部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解析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发展状况,让国家的经济政策扶持能够起到切实的作用,有人能够以学者的身份投入到农业生产上来,建立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企业,建设经得起比较的现代农业。
断断续续经历的两年的蔬菜生产过程,倍感艰难,问题很多,其一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周围很多同伴各持己见,因为农产品繁复的生产过程和很长的生产周期很难简单区分方法方式对错,加上生产和销售完全不搭调,很多时候好产量反而会出现低产值,很容易出现生产僵化。其二是物质形态的东西,目前不仅仅是一两家,普遍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无论大小,利润率都普遍低于其他行业,这还是国家和地方扶持补贴的结果,没有利润就没有创新的环境,没有创新连现代企业这个概念都触及不到。“金龙鱼”这个品牌就是中国单一农产品的生产典范,它的卖点就是生产上的科技创新,确切的来说它是新加坡品牌,不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农产品品牌。
伴随着艰难的从业过程的,当然有出乎意料的喜乐。首先生产生活环境十分朴素自然,颇有几分归园田居、安贫乐道的精神欢愉。其次,知识在实践中见长,第一次观察到作物干旱和水淹具有相同的特征,从而接触到植物生理学,接触到了许多有意思的知识,还有其它植物嫁接、植物分类、植物生长调节机制等知识,还特意订阅了中国蔬菜的全年杂志等等,收获很多。最重要的是可以养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