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60206/4769941.html
时间过得真的太太太快了,竟然再过没几个月我家娃就要上小学了!马上就要告别欢乐的幼儿园生活,作为准小一娘,猝不及防中带着一点压力山大
虽然我们并没有报幼小衔接班的打算,但是基本的衔接过渡工作还是要在家做的。个人认为,比学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按部就班先完成任务再玩的学习习惯。所以我在墙上贴了一张A4纸,跟娃和平协商后确定了几条需要在入学前强化训练的每日任务,然后每天陪着他一起完成。
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这个每日任务表差不多执行了半年,来看下具体内容和我们目前的学习情况吧~
1、常规打卡(小古文、天天练等)
先用娱乐性相对较强的app打卡引导娃进入安静的学习状态。小古文每天一句压力不大,天天练穿插做四大名著、校数和奥数的内容。
执行情况:
打卡是娃接受度最高的环节。每天的打卡虽然属于碎片化学习,但是日积月累的作用也很可观。目前天天练打卡已经返现,小古文课程的学习也已经进入尾声,有了这些课程的前期铺垫,进入小古文和奥数的后续学习也比较顺利。
2、写字
报了少年宫的线下班,一周有一页纸的作业,分几天完成。不求快不求多,要求按老师的范字在米字格中找准位置,该顿笔该出锋的地方都要顾到。日常彩虹屁:“你看你以前写的字是不是有点歪歪扭扭,现在是不是好多了?每天坚持练习就能blabla…”
执行情况:
如果问问周围的小学生家长学前必须做哪件事,十个里有九个半都会说:练字!虽然枯燥也得想办法苦中作乐,线下班还在继续上(实在无法想象没有作业压力纯靠自己督促是多么地鸡飞狗跳),这个学期的字明显变难,每天坚持写两行,我也跟着一起练。刚开始一定会有一个握笔无力、歪歪扭扭的过程,半年以后随着每次认真完成的作业都被老师打五角星、画红圈、评“优+”甚至写上“模范”的评语,娃显然体会到了成就感,也能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
3、机构英语作业
作业量需要分三天完成:头一天复习视频打卡,第二天课本作业和配套练习册,第三天预习打卡和app预习复习。春学期又增加了抄写的内容。
执行情况:
英语线下课也还在继续上,机构比较重视笔头作业,上了一学期以后娃的拼读意识、拼写能力都有所提升。这个学期加了抄写单词的作业,每个学期也会有几次随堂测试,老师在群里的表扬和红彤彤的分也激励着娃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
4、背古诗一首
以前断断续续背过一些(多久以前?可能是三年前),现在开始锻炼快速背诵能力,一天一首往前推进。
执行情况:
75首已经背完,现在挑着背80首里一些不那么冷门的诗,并且开始学习篇幅较为短小的文言文。有了一点古诗打底以后终于能开启《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了,这套书里介绍的一些诗人轶事还挺有意思的(原来之前觉得选的诗太冷门是因为还没有背到啊,多么痛的领悟)。
5、口算一页
计时口算,为了培养检查习惯,规定自己检查出来的错不算错。
执行情况:
用常规的口算册把百内加减法速度提上去以后改成做题型更为灵活的《三招过关》了,有空的时候会加一些小奥题的练习,同样也能锻炼到计算能力。
6、牛津树一本
这个是娃最喜欢的项目,magickey系列的穿越故事估计没有娃能抗拒吧,经常要求看两本。
执行情况:
这一项用喜马拉雅的牛津树打卡来完成了,有评分系统加持,娃读起来更来劲了,每天愿意主动念一个故事。
7、跳绳
体能废柴从哭唧唧跳一个两个就撂挑子到现在能笑嘻嘻累计跳几十个也算进步很大了。。继续努力
执行情况:
跳绳可能是坚持下来效果最明显的项目之一了,每天跳一分钟也没有什么压力。
8、朗读纯文字书一页
主要是查漏补缺看看有什么生字不认识或者不明白意思的。
执行情况:
读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什么生字障碍就改默读了,每天平均看几千字,周末会留出大块时间给自由阅读。看的内容也比较杂,虚构类和非虚构类都有。
上面这些任务大概会占用1.5~2小时的时间,基本上会在8点半之前完成。剩下还有半小时左右的自由安排时间,除了看自己喜欢的书和玩耍,娃还会选择玩桌游(地铁漫游、primeclimb和山河之旅等等),或者看投到电视上的视频(TopGear、凯蒂的迷人机械、机器大拆解等等)。九点钟准时洗洗睡。
桌游
视频
写完上面这些感觉有点心虚,是不是太佛系了?不过我一向认为“功夫在诗外”,学前应该着重培养/保护这些底层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厚积薄发。
1
保护对万事万物追根究底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前身,也是后期持续学习的基础。除了在家里看科普书,更重要的是接触自然、带孩子融入真实运转的生活,哪怕他盯着自动扶梯看半个小时也不要着急拉走,那是他的小脑袋里努力把已有的知识和现实相连接。
每个周末,我们只安排半天的非学科类兴趣班,其余时间用来跟娃一起坐地铁、坐公交,在忙忙碌碌的城市节奏中寻觅意想不到的小发现。
2
培养成长型思维,相信自己可以越来越好
也就是“虽然我现在不会,但是我可以学”的信心。千万不要给娃贴上各种负面标签(“笨手笨脚”、“丢三落四”、“磨磨唧唧”),陷入滑坡谬误(现在这个皮赖的样子,将来怎么在小学里领先,怎么被民办初中点招,怎么考得上高中,怎么找得到好工作,一辈子都完了)。娃现在的状态不代表他永远是这个状态,记得要用一点点的进步来鼓励他哦。
3
培养沉下心来阅读的能力
现在好多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兴趣班占去了一大半,家长秉持着全面发展的愿望广撒网啥都报一个,上课加接送加课后作业加每天的练习每天拖到十点多,一边喊着时间不够用一边音体美哪个都不愿意减,一天剩不下几分钟的阅读时间。再加上一些人喊着识字破坏想象力,一些人强调读图能力审美能力推广着永远买不完的绘本,孩子缺少了静下心阅读大段纯文字的能力,那几分钟阅读时间只能看看植物大战僵尸漫画了等到三年级要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平时字词句积累不足的短板就会显现出来,到时候再临时抱佛脚就事倍功半了。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我觉得家长不应该仅仅把自己当做娃的“监工”,而应该在自我充实、自我提升上多下功夫。根据这几年来的实践心得,我认为应当做到这几件事:
1
拒绝信息过载
多看书,少泡群。我前后加过几十个帝都魔都本地鸡血群,一天几百上千条消息,以发泄焦虑情绪、打听教辅机构老师、发网盘资源为主(像我们这样不允许刷短句、发表情包,要求言之有物的群太少了,准确地说是没见到过第二个)。不看吧怕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从头看过去吧,爬完几千层楼脑子里全是嗡嗡的杂音。除了小升初关键的时间节点,水木、千帆这种大论坛和几个靠谱公号足矣。真正有用的信息也不会在人挤满的大群里发
2
保持平和的心态
首先是不要觉得这点东西今天学不会就完犊子了死磕到十一二点,也许睡一觉醒来就悟出来了,也许今天教明年会,那又怎么样呢,又不是明天就中考高考了。少看别人家娃如何如何,第一我们不知道人家父母是咋样的,也许是双清加藤校那能一样吗?第二人家多牛跟我们也没有一毛钱关系,娃没拿我们跟首富比,又何苦拿网上道听途说来的牛娃摧残他
3
抓主要矛盾
眉毛胡子一把抓啥都想要等于啥都没学,立足语数英,体能不要丢,其他才艺类的及时专注到一两项上,不要看别人学这个我也要娃学,机构话术培养这那能力的更加听过算过。艺术类其实比学科类更要求天赋,找个靠谱老师问问到底孩子资质如何,不是那块料家里也没有相关资源的不如尽快止损。
做减法不容易,但非常有必要。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每天忙忙碌碌轰轰烈烈的“假装努力”之中,方向性的错误是越坚持越有执行力越糟糕的。
顺带推荐一本好书《欢迎来到一年级》,作者是史家小学的校长卓立,书里会更多地强调一些非学科知识储备的内容,这些内容其实更为重要,也更加考验家长。
这本书的电子版分享给大家,网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