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寄王卿》韦应物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诗人与王卿是好友,从前相聚时常在一起游玩。此时两人已经分开,王卿去了楚地,自己仍留在海边的州郡。一天韦应物只身游山,拾阶登楼,极目望远,竟是一片萧条之景,不觉想起以往与王卿一起游玩登上此楼的情境,不胜感慨,于是挥笔写下这首七绝。“踏阁攀林恨不同”,诗的开句紧扣“登楼寄情”的主题。“踏阁”是登上楼阁,“攀林”是进到山里游玩,“恨不同”则是感叹不能一同重游。当年王卿和诗人在一起纵情耽游,啸傲山林的情态呼之欲出。共同的爱好使两人相交密切,此次自己却是独自来此,他十分怀念那时一同畅游的情景。“楚云沧海思无穷”,这一句是在感慨王卿去了楚地,自己仍居临海,致使两人天各一方,不但不能一同“踏阁攀林”,而且见面都难实现,因而十分思念王卿。“楚云”、“沧海”也可以理解为思念之情可以与楚云之高、沧海之阔相比,夸张地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前两句诗人重笔浓墨地铺叙了两人的友好和想念,下文大笔一转,内容和手法上顿变。“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第三句是写在这秋色萧疏的山底下,荒村里传来几家捣衣的声音;第四句是说向远处望去,秋日的烟雨中高高矮矮的荆棘榛莽铺满整川整郡。草木摇落的秋山之下,风吹瑟瑟,断断续续飘来几声棒槌敲击砧板的声音,一川寒雨洒落万顷榛莽,凄凉之声与凄凉之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伤秋的浓彩图。南唐后主李煜《捣练子》中有“断续寒砧断续风”的诗句,以寒砧写凄凉最为伤情。韦应物此诗中寒风、寒雨加寒砧,断续寒风加寒雨,断续砧声断肠情。作者没有更多地写思念和友爱,而是转挥重笔叙凄景,产生了超乎寻常的效果。伤秋才更怀思,如此凄景更易让人怀念远人。诗人寄语王卿,从前一同游乐的场所,如今已是无限萧条,何时能再与王卿一起伤秋?本诗抒发了韦应物对远方好友的深切想念,表现了他至情至性的心怀人品。三、四句中的“砧杵”、“秋山”、“荆榛”、“寒雨”虽然是因怀念友人所苦吟,但依然可以看出诗人之意不仅在于此。当时诗人为官江南,时值兵乱之后,国创难复。独自登上高楼,所闻的是“数家砧杵秋山下”,所见的是“一郡荆榛寒雨中”,山野几家饥民,州郡空无人烟,一川荆棘丛生。虽然本诗表面是寄友,也是在向友人倾诉兵乱后这里景象凄凉、田园荒芜、民生凋敝。作为一名地方官员,韦应物深谙大唐的衰落和百姓的疾苦,其山水诗中同情黎民百姓的词句不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