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www.ykhongye.com/
拳理即天理。古人诚不欺人。太极乃真理,手握太极,天下归心。——老师留言
01全是用意,不是用劲。若身能从心,则由己仍是从人
太极如水,在实战中是因变示化的,把握好火候。艺高者打人使之心服口服,双方充满喜悦。太极十三势中的採势位于乾位,居西北之位。乾为阳金,至大至刚,刚健中正。《说卦传》中指出,乾为首。
将採势放在乾卦,也可见这一势的重要了。这说明意是最重要的,天人合一,将意修炼到像天一样广大悉备,对手的意图和动作,尽在掌握之中。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能达到神明境界的,代不数人。#太极拳#太极拳之要诀,得之不易,一般都是不肯轻易授人。练拳首重心静,心能静则意可专,势与势之间以意贯之,勿使断续。全是用意,不是用劲。若身能从心,则由己仍是从人。这时候手上就有了分寸,可以称彼劲之大小。
02太极拳乃一气伸缩之道,其要领在于聚集精气,一气鼓铸
太极拳练习以意运气,而非以力使气。内里气势要含蓄,敛入脊骨。发劲贵有根源,劲起脚下,主宰在腰。盘架子要提起全副精神。与心静相对应的,还要神聚。起势时,先将神聚于眉心处,然后导入下丹田。
太极拳乃一气伸缩之道,其要领在于聚集精气,一气鼓铸。炼炁化神,方有精神可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紧要处在于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功用一日,技精一筹。多一筹,便多一分胜算。
要练出太极拳知人功夫,即听劲功夫,也是在意上用功日久之功效。这就是採势的内核,也即意在人先。太极拳的採势兼有拿的意图,拿法用形用力,拿关节、筋脉、穴位等。然採势境界更深入一层。
03採势用意用气,精要处在于採对手之意
採势用意用气,精要处在于採对手之意。採还有采摘果实之意,并且想怎么採就怎么採。可以採对手之意,也可以採对手全身,或身上某个部位。动作完成时,劲一定要合住。始而意动,既而劲动。
意在力先。其实我们平时做事都是意在力先的,不过练拳练得则是自动化的条件反射,形成一种本能。不妨学习一下小脑的功能,看看和练好太极拳有什么关系。小脑中的前庭,主要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运动。如受损,容易站立不稳。
脊髓小脑能够调节人的运动过程,如受损则显得笨拙,动作不协调,距离感很差。因此,学长要拿捏分寸,就要练这一部分。而皮层小脑则会参与随意运动,若受损,则发现过去熟练的动作会有缺失。
04身心在高度凝神状态下,神和形能变得非常协调,功夫练久了,从人也能由己
练太极拳也需要了解脊髓在运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两部分,一是内脏反射,比如瞳孔扩张、排尿排便等反射;一是躯体反射,指引起人体骨骼肌运动的反射。想要把太极拳练好,就要练好脊椎,古人称脊椎为大龙,激活它是练功的重点之一。
了解了小脑和脊髓控制的反射行为,知道太极拳习练的好处,能增加学长练功的理性认知。练拳要练出这种自动化的条件反射,当然了,练习的时候要想办法开发这种条件反射,保持高度专注。
身心在高度凝神状态下,神和形能变得非常协调,功夫练久了,从人也能由己。心意一动,劲便发出了。初始练拳,会有不合于练拳规矩的动作,不断纠错,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水平有限,欢迎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