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子元器件在寿终正寝或损坏后有什么表

白癜风专治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m/

电子元器件是有使用寿命的,其寿命不仅与自身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相关,还与其应用环境及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

在控制电路中,电子元器件的耐受能力有强弱之分。电子元件的耐受能力排名如下(从高到低):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集成电路(涉及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芯片)。总体来说,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集成电路受损的概率最高。

在控制电路中,工作在高电压、高电流、大功率条件下的电子零件(控制电路的核心零件、多功能性零件)承受的压力更大,因此损坏的概率也更高。凡是在大电流条件下发热的元件(根据焦耳定律——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正相关),通常都配有散热器,且这些元件往往是易损件。大功率电阻器也是易损件,其功率大小与体积相关,体积越大,功率越大。在控制电路中,保险丝和保险电阻是最不可靠的元件,因为它们熔点低,容易断裂,并且作为保护其他元件的保险装置,最先受损。

电气元件的损坏形式有过压损坏、过流损坏以及机械损坏。过压损坏如雷击导致的桥式整流管击穿;过流损坏如显示器行管的热击穿。过压损坏的元件外表看不出明显变化,但其基本参数会发生变化。过流损坏的元件表面温度很高,可能出现开裂、变色、小坑等明显变化,严重时电子元件周围的PCB线路板会变黄、发黑。

电子元器件在寿终正寝或损坏后通常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具体表现因元器件类型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电子元器件损坏后的表现:

1.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

鼓包或泄漏:电容器顶部或底部鼓包,或有电解液泄漏。

容量下降:电路表现出不稳定的电压或频率。

短路或开路: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或出现完全失效。

陶瓷电容器:

机械破损:外壳破裂或碎裂。

容量变化:电路性能变差或不稳定。

2.电阻器

固定电阻器:

阻值变化:电阻值偏离额定值,影响电路性能。

烧焦或变色:电阻器过热,表面变色或有烧焦痕迹。

可变电阻器(电位器):

接触不良:调节时电路表现不稳定,输出噪音增加。

阻值不稳定:调节后阻值漂移或跳变。

3.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短路:电路中电流异常增加,元件过热。

开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电路不工作。

漏电:漏电流增加,影响电路性能。

4.晶体管

双极性晶体管(BJT)、场效应晶体管(FET)等:

短路:电路中电流异常,元件过热。

开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电路不工作。

增益下降:放大电路增益降低,信号失真。

5.集成电路(IC)

模拟IC、数字IC、微控制器等:

功能失效:整个IC失效,电路不工作。

部分功能失效:IC部分功能失效,电路表现异常。

过热:IC过热,可能导致永久性损坏。

6.变压器

电源变压器、信号变压器等:

短路:绕组之间短路或绕组对地短路,导致电路过载。

开路:绕组断开,变压器无法传递电能。

过热:变压器过热,可能引起绕组损坏或绝缘破坏。

7.电感器

线圈电感、扼流圈等:

短路:线圈之间短路,电路中电流异常。

开路:线圈断开,电路中电流中断。

磁芯损坏:电感值变化,影响电路性能。

8.连接器

电源连接器、信号连接器等:

接触不良:信号传输不稳定,出现噪音或断断续续。

机械损坏:插针弯曲、断裂或外壳破裂。

9.开关

机械开关、电子开关等:

接触不良:开关状态不稳定,电路表现异常。

开关失效:开关不能正常切换状态,电路无法控制。

10.显示器件

LED、LCD、OLED等:

不亮:显示器件不工作,完全黑屏或部分区域不显示。

亮度下降:显示亮度不均匀或明显下降。

色彩异常:显示颜色失真或色彩不均匀。

这些表现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诊断和解决电子设备中的问题,以便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元器件。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邀您共赴

了解更多展会细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zx/13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