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提示:点击上方通信人才网↑订阅
只差一点,我就重操旧业了。幸亏我没有。
仅以此文纪念自己跨界成功。
YouRaiseMeUpWestLife-TheLovesongs
1
昨天下班的时候,我协助老板基本完成了公司对外宣传PPT的初稿,我们的设计师也完成了公司3Dlogo动画的设计。
我们昨天一共拜访了四位不同行业的领军人物,从电商、实业家到创业孵化园负责人。他们中有的人比我大上几岁,有的同龄,但他们的阅历、风采和谈吐却非我能及,无一不令人心折不已。也是因为这面对面的零接触,我才更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与真正优秀的人的差距。
这令我深受打击,却也让我倍受激励。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我们将对接好所有的资源,并正式启动公司第一部微电影作品的拍摄。
这部作品意义重大,既是首次树立公司的品牌形象,当然也用于磨练新组建起来的核心团队。
因为才刚起步,所有的基础工作都在紧张铺陈,纷繁庞杂的信息时时奔涌而至,现在的每一天都很忙碌,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有不同的人要见,但同时又充满着无限的期待和想象。这是我所喜欢的状态。
在去年九月中旬刚从华为离开时,我想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或许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但其实还没有想过会有这一天。
在此之前,我在通信圈沉浮十年,从爱立信到华为,从网优工程师到网优项目经理。
我的工作很单纯,就是无线网络优化,从GSM到WCDMA再到LTE。
我的圈子很单纯,就是移动通信圈。对口的客户群体也很单纯,就是通信圈网络侧的那帮人。
我的生活更单纯,一天二十四小时开机,核心只为一件事,全力保证网络质量令用户满意。
拿着几十万的年薪,管理着上百人的团队,顶着世界五百强的光环,做着并不十分复杂的事情,所以我为什么要走呢?
说白了无非就是三个字,不甘心。
我其实一直是个任性的人,只不过以前太胆小,心性不成熟,如今我却逐渐觉得以我这样的个性,再继续下去也看不到成长,圈子又十分闭塞,何况还见不得很多人和事,又没办法直抒胸臆快意恩仇……这么多综合的因素叠加起来,总之就是让人十分不爽。
人生苦短,何必憋屈,是吧?
所以我终于下定决心,拍屁股拜拜了。
钱的确挺重要的,但如果能既顺遂自己的心意,又顺便把钱赚了,岂不更好么?
2
我一直觉得,我不特别。
至少我首先就不是个信念坚定到不可动摇的人。
虽然我刚离职的时候是很乐观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爱立信和华为的光环也仅仅局限于业内,离开了行业,牛叉的依然是公司,跟个人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
换句话说,我要依靠我的网优专业技能找通信圈以外的工作,还要同时保持较高的待遇水准,在我所在的这个三线城市,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一面咬牙坚持着自己所谓的理想,一面也在经受着为人父为人夫的职责考验,最沮丧的时候,我甚至忍不住给以前圈子里几个相熟的朋友打过电话想重操旧业,真的只差一点就退回去了。
毕竟理想不知道哪天实现,但房贷、奶粉、尿布却是每天实实在在的生活。
回想起来,我曾经妥协过很多次。
高中时候我第一次接触电脑,有生以来玩过的第一款游戏是《仙剑奇侠传98柔情篇》,仙一的剧情深深的打动了年少的我,也让我萌发了第一个有关未来想从事职业的憧憬。
我当时梦想做一名游戏设计师,写自己喜欢的剧本,并把它做成自己喜欢的游戏。
于是我报考了计算机系,但是修完四年本科后去北京找工作,却阴差阳错的一脚踏进了通信圈。
其实也不算阴差阳错,我手上其实也拿着几个计算机公司的offer,只是爱立信给的待遇远远高过了那些公司。
是的,我为了一份较高的待遇,轻易放弃了自己年少时代的执念。
在工作满五年的时候,我逐渐有些厌倦了网优工作,我开始在MSCBSC论坛发帖,写了大量的文章,比如《我看网优》、《五年工作给我的五点体会》、《我在网优项目中遇过的客户类型及应对策略》等,当时还引起过不小的反响,那是我第一次萌生想离开的念头。
然而我没有付诸行动,因为我没有想清楚自己离开后能干什么。
在工作满七年的时候,我因为家庭原因调往爱立信西区,那是我第二次想借机走,然而我还是没有行动。
因为我担心离开后找不到比爱立信待遇更好的工作。
后来八年半的时候我终于离开了爱立信,我当时以为自己应该就离开这圈子了,谁知道懦弱的我,转头却又进入了华为。
因为跟外面相比,华为给的待遇的确超出了预期。
所以大家看,每个人身上具有的软弱与犹豫,以及面对现实的妥协,我也都有,一点儿都不比你们少。
我不特别。
3
公平的说,我能够跨界成功,某种程度是一种运气,但从另外的角度讲,却似乎也有着某种必然。
在工作以外,我喜欢写作,特别忙的时候会停下来,但总是断断续续的坚持着,从工作至今累计也写了不少篇幅。
我能想象有的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靠,这不结了么,你既然有这种才华和长处,很多事情不就顺理成章了么,还来这里说个毛线!
对于这种说法,本人表示无法赞同。
试问,谁天生就会写作?谁天生擅长奔跑?谁天生就有勇气?谁天生无所不能?
这世上或许的确有少数人天赋异禀,但我显然不属于那一类。你们眼中所谓的才华或特长,在我看来无非是因为兴趣所在,而刻意花了很多额外时间不断修炼的结果。
正如我刚离职后的第三个月,我当时决定认真的写一部长篇小说在网上发布试试水。
于是我去了当前影响力较大的某中文网站看了看,然后发现,我去,但凡排在前列的热捧小说,动辄都是上百万字,甚至不乏上千万字的篇幅。
我当时就惊了,因为在此之前我写过最长的作品也就十七万字,而且已经觉得线索用尽,断无继续往后扩展的可能。
一部上百万字的作品究竟要怎样写?为什么这些作者都能那么厉害?
我于是花了一周的时间研究和思索这件事,研究作者,研究所谓大神的写法,然后重新架构了我整部小说的背景世界观、各类体系、人物关系、场景建立、根据既定性格发展下来人物的结局设定等。
我以前写东西只是图个兴之所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所以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这当然是很大概率的一个必然结果。但做了这件事之后,在正式动笔之前,我好像隐约感觉自己回到了曾经作为项目经理的角色。
我搭起了一个很大的台子,布置好了台上所有的场景。我设计的角色都是这台子上等待唱戏的演员,他们在我心里有着鲜活而各异的形象,只待我说一声开始,便会跟着我一起把这出戏演完。
于是写作对我而言突然变成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我像个父亲一样,陪着我书中的角色一起哭一起笑,领着他们一起向前,因他们的成长而欢欣鼓舞,因他们的遭遇而黯然神伤。
现在这本书已经写了二十五万字,然而对于全篇的剧情来讲,似乎也才算刚刚开了个头,一百万字,只要时间充裕,貌似已经完全没有了悬念。
所以你们看,即便是我自认为稍微擅长的写作,其实我也不过是个门外汉,在几个月前我甚至根本不知道一部长篇小说应该怎么写,这确实是我自己在近期才学习到的东西。
我在坚持写了几个月后,有一天一个以前爱立信的朋友突然发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