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三六九rdquo伤科有

“你看,这个雕像就是我们的鼻祖稽幼域。”一走进新开的“三六九”伤科展馆,医院党委书记傅宏伟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来。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绍兴“三六九”伤科唯一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傅氏伤科第四代传人,傅宏伟是这个展馆的主要策展人。

安昌有个“三六九”伤科展馆

初冬时节的安昌古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酱香。虽然一年一度的腊月风情节还没有开启,记者到访的这天也并非节假日,但老街上已然游客如织。

新开的“三六九”伤科展馆坐落于安昌古镇景区的核心区域——东街号。南来北往的游客路过此地,都会忍不住进去逛逛。

说是新开,确切地说,是重装新开。“早在10多年前,安昌古镇开发之时,这个‘三六九’伤科展馆就在这里安家了。”柯桥区安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桦告诉记者,安昌是浙江省首批非遗主题小镇,古镇有19个非遗项目,“三六九”伤科就是其中之一。在她看来,在文旅融合的今天,越医文化也是古镇的一张金名片。

安昌与“三六九”伤科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原先我们家是在齐贤的,从爷爷那时起才搬到安昌。”傅宏伟说,他家世代行医,出生于年的他,19岁就跟随父亲傅乃任在当时的安昌镇卫生院行医,后担任该院院长,年才调至医院。

10多年前,安昌“三六九”伤科展馆是他负责筹建起来的。如今,展馆的陈设变老旧了,需要更新,他觉得自己义不容辞。

“你看,这个学徒出师匾额是我的曾祖父傅长生颁发给他的徒弟周渔瀛的,类似于现在的执业证书。有了这块匾额,徒弟就可以自立门户,挂牌行医了。”顺着傅宏伟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匾额上还写明了行医的范围:专治跌打损伤、接骨、金疮等病症。

展馆里还陈列着许多老器具,多是傅宏伟祖上留下来的。“我小时候还用这个铁药碾,碾过药粉,碾过的药末再用细筛筛过。”傅宏伟说,为了让展陈更丰富更直观,他还增添了生地黄、丹参、天麻、黄精等许多中药标本,以及用模型展示了从捣药、切药、碾药、炒药到熬药的中药制作过程,并配上了介绍“三六九”伤科历史渊源的电视宣传片。“墙面上的展板也全部更新了。”

“三六九”伤科的傅氏一脉

据《绍兴市志》记载:“三六九伤科,源于宋时稽幼域。”生于北宋年间的稽幼域,拜少林武师徐神翁习武学医,历时32年。后宋室南渡,稽幼域护驾宋高宗至临安(今杭州),从此娶妻生子,扎根江南,他治疗骨伤的医术也就从此时开始代代相传。

明清之际,稽幼域传人南洲和尚在绍兴山阴下方禅寺创立“下方寺里西房伤科”。为方便百姓就诊,自清光绪年间起,下方寺的僧医们逢农历一、四、七日在寺内坐诊,逢二、五、八日至萧山城凤堰桥开诊,逢三、六、九日至绍兴宝珠桥开诊,“三六九”伤科由此得名。

绍兴是江南水乡,水道密布,当时僧医们就坐在小船上,小船上树有伤科的标志,鸣锣前行,沿岸的老百姓听到锣声,就知道是“三六九”的僧医们来了。“患者只要在岸上招手,船即停,不少患者都会在诊疗船的既定路线上等。久而久之,‘三六九’伤科的名气越来越大。”傅宏伟说,当时绍兴流传着一首打油诗:“清明时节雨潇潇,路上行人跌一跤。借问牧童何处去,牧童遥指下方桥。”说明了“三六九”伤科的受欢迎程度。

绍兴“三六九”伤科的支脉很多,在上世纪80年代,尚有张、吕、傅、单、王及杭等支脉约十余人操其业,传其术。发展至今,以傅氏一脉最为兴旺。

“我的曾祖父傅长生13岁时就进下方寺里西房当小沙弥,随侍伤科大师单廷魁左右,独得其秘传。至20岁出道行医,名声日盛,后自立门户,始有傅氏‘三六九’伤科。”傅宏伟说,傅氏伤科迄今已有多年历史,自己已是第四代传人。

如今,“三六九”伤科还有数十名后人承业,分别在医院、安昌街道、齐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越城区宝珠桥河沿执业坐诊。其中,傅氏可以说是传承连续、保护完善的代表性支脉。

越医文化的现代开放式传承

“三六九”伤科的治伤特色,是以少林武术为基本手法,又辅以外科、针灸术,特别是在治疗骨折、伤筋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诊断时尤重切诊,有‘以手摸之,自悉其情’之说。”傅宏伟说,这正是绍兴“三六九”伤科多年积淀的治伤精髓和独特疗法。

他举例说,年他在当时的安昌镇卫生院担任院长期间,有一天傍晚大雪纷飞,正在家里休息的他,突然接到电话,称卫生院里来了20多个因跌倒而受伤的病人。他急忙赶去急诊,可治疗到一半,卫生院却突然停电,只能凑合着用手电筒、蜡烛照明。在X线机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傅宏伟仰仗多年“手摸心会”积累的行医经验,摸黑“凭感觉”对这些骨伤病人完成了查体和手法整复。

在“三六九”伤科展馆的橱窗里,记者见到了杉树皮夹板、竹夹板等传统医疗器械。“相对于石膏,这些传统夹板不仅具有稳定性,还兼具灵活性,在需要调节松紧度时,更便捷。”傅宏伟说,如今在医院里,依然在沿用这些传统夹板。

除了独特的正骨手法,傅氏伤科的秘制膏药“黑玉断续膏”也是一大特色。“‘黑玉断续膏’包含三四十种中草药,可以广泛治疗跌打损伤、闪挫、骨折等症。同时它应用灵活,能治疗骨折的不同阶段,也可以在‘黑玉断续膏’基础方上加入相应的药物,达到初期消肿止痛、中期接骨续筋、后期舒筋活血的效果。”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傅宏伟近年来还对其剂型进行创新,将“黑玉断续膏”改为缓释凝胶膏剂,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更卫生和方便使用。

如何将“三六九”伤科更好地传承下去,培养更多优秀的伤科医家?则是傅宏伟成为“三六九”伤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后,考虑得最多的问题。于是,一种开放式的现代传承开始了。

“我已经将傅氏秘本《里西房药集》《下方寺伤科医录》等整理考证后出版。”除了将家传秘方、秘本公之于众,在傅宏伟的领导和推动下,医院也成为绍兴“三六九”伤科的主要传承基地之一。

(转载自《绍兴日报》-12-9记者徐霞鸿文/摄)

柯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zx/6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