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擦什么药膏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616/4639925.html
投入帮扶资金.48万元
引进帮扶资金.04万元
购买、帮销农产品.22万元
已帮助7个村户人脱贫!
剩余的49户人将于年底前脱贫!
这是国家移民管理局
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年3月以来定点帮扶
广西三江县富禄苗族乡7个贫困村
交出的答卷!
成绩的背后
有着怎样的帮扶和脱贫故事
贫困村和群众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让我们一同走进归述村
刚过秋分的广西三江县,一场秋雨一场寒。临近中午,富禄苗族乡归述村的钩藤山上,七八名工人仍在冒雨砌砖垒墙,笃定要在10月底前建好这处加工厂。“这雨已经断断续续下20多天了,工期可耽误不得。”望着满山的钩藤,滚迪踌躇满志。
归述村钩藤山下,榕江水缓缓流过
眼看立冬时,就到了钩藤的采收季,这个加工厂将派上大用场。滚迪说,这是对口扶贫的国家移民管理局广州边检总站出资援建的,厂房建成后,还将配剪切机、烘干机等设备。村民的钩藤将集中在这里剪枝、烘干。以往年,村民都是把钩藤一捆捆背下山,到村里的小作坊剪枝,累不说,还慢,有的没来得及烘干就发霉了,有的索性不烘干就贱卖了。
山坡上的钩藤树很不起眼,如低矮的灌木丛,像直立的葡萄藤,但它全身上下都是宝。
滚迪在介绍钩藤
它能长出许多枝茎,叶子绿中带着红,叶子对生之处,结有或单或双的弯钩,单钩如鹰爪,双钩似船锚。钩藤最大的药用价值便在于这些弯钩。据《本草纲目》记载,钩藤治“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可从带钩的枝条提取钩藤碱,临床上用于降血压、抗血栓。
眼前的这个苗族汉子也不起眼,矮小,话少,52岁的年纪,双鬓华发生,额头眼角皱纹横。眼神里,却满是岁月沉淀过的睿智和坚定。作为一介农民,滚迪的人生堪称“传奇”。
双钩钩藤
年起,在村里当代课老师,工资低,养不活人,他不甘心。
年到广东闯荡,他胆子大,脑子活,别人进厂当工人,他“包厂”当“老总”,玩具厂、电子厂,从流水工到管理员,他全部包办,带着乡里多名年轻人第一次走出大山。
0年,国家西部大开发。他乘风返乡,一口气承包下亩荒山。没两年,就赶上退耕还林,仅每年的国家补贴,都能让他全家旱涝保收,衣食无忧。但他爱折腾,10多年里,种过油茶板栗,栽过茶树杉树,养过鸡鹅猪兔,办过茶叶加工厂,根本闲不下来。
滚迪和妻子欢快地剪钩藤枝
他聪明能干,又吃苦耐劳,村民们看在眼里。2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他高票当选村支书。迄今一干18年,连续6届没间断。
年,他到贵州剑河县考察,看当地农民家家户户种钩藤,比种油茶还挣钱。他运回了一车钩藤苗。水土合适,育苗成功。年扩种,他挨家挨户发动。年牵头成立钩藤种植合作社,他为其取名“金钩”。每年种收、施肥季节,他都跑前跑后争取县里支持。后来县里自年起,不仅发育苗和肥料补贴,还把钩藤种植作为扶贫主导产业。
滚迪说,钩藤有个极大的优点,易种易活、易管理易采收,山坡上种了就活,砍了枝来年又长,因此适合大面积种植。如今全县已种植钩藤亩,仅归述村就占1亩,由户种植,其中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滚迪介绍归述村的脱贫情况
可喜的是,由于近年来药用越来越广泛,钩藤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干的带钩钩藤,平均35元一斤。每到采收季,村里就天天有来自贵州、湖南等地的商贩,上门收购,有多少收多少。
但加入“金钩”合作社,却是有门槛的。滚迪要求,必须按照他总结的一套方法管理钩藤,施肥、除草、修剪、打顶、扯芽,每一样都得勤快,都要注意节点,这样既能保证产量,也能保证质量。尤其两个“高压线”不能碰:一不许上杀虫剂,二不许上除草剂,否则农药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在钩藤中,害人害己。“按照合作社这样的标准种钩藤,一亩钩藤能收入六到八千元。”滚迪说。
剪切烘干后的钩藤
与其说是钩藤产业,让这个深度贫困村的乡亲们挣了钱,脱了贫,倒不如说是滚迪的带动和感染,让乡亲们更懂得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滚老杜一家,就是年全村脱贫的85户贫困户的代表。
见到滚老杜时,他正在山上的猪棚里喂猪。猪棚里,有母猪区、公猪区、幼猪区,足足70多头。猪棚外,是他种的10亩钩藤。看着长势喜人的钩藤,滚老杜说起了往事。
滚迪和滚老杜交流养猪经验
三年前,他本在广东中山打工,从没有想过回乡创业。“现在国家扶贫政策好,你回村里包些山地种钩藤,方法我教你,再辛苦养几头猪,用猪粪浇地,也省了肥料,保证赚钱!”滚迪为说服他,费了不少口舌。
滚老杜家过去住的危房
回来后,滚老杜在乡里贷款5万元,加上政府补助的1万元,承包了10亩山地,买了10头幼猪。喂料、清粪、防病防疫,苦兮兮,脏兮兮,臭兮兮,但勤快的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把猪养得越来越肥,越来越多。为防夜里猪被盗,俩人就在猪棚旁搭个窝棚睡。养猪之余,也按照合作社的标准,把10亩钩藤管理得丝毫不比别人差。
滚迪检查并称赞滚老杜的钩藤质量
总有苦尽甘来的一天。年12月,滚老杜一家不仅翻身脱了贫,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41岁的他有4个孩子,最大的读高二,最小的一年级,加上年迈的父亲,一家7口人过去挤住在一栋老旧的吊脚木楼里。危房改造时,木楼被鉴定为危房,拆了。他拿出养猪、种钩藤挣的钱,加上国家移民管理局补助的4.25万元、“粤桂帮扶计划”补助的1万元危房改造款,又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元,一口气盖了5层楼。
走进滚老杜的小洋楼,相当气派呵!大客厅、大卧室、大阳台,还有旋转扶梯,一家人住得宽敞、舒适。站在阳台上,就能望见对面山上钩藤地和猪舍。滚老杜扳指头算了算,年以来,刨去成本,赚了36万元。“基本上赚了栋新房,过阵子再收了钩藤,又能得6万元,把房子再装修装修。现在装修太贵了,你看装个这种转梯都要元。”滚老杜说着,扬起一抹灿烂的笑容。
钩藤山下,归述新村,目视最近的这栋5层楼就是滚老杜的新家。
“人只要勤快肯干,就一定能脱贫致富。”在滚迪看来,这满山坡的钩藤树,就是满山坡的“金钩钩”。他算了一笔账,只要大家都用心管理,全村这1亩钩藤,每年能采收吨干钩藤,按照每千克70元的价格,年产值就能达到万元。可现实啊,并不是每家每户都勤快,都舍得管理,产量和质量有的自然跟不上。而且,每年外地商贩上门收购,一般都把价格尽可能地往低压。
了解这一情况后,广州边检总站积极为归述村钩藤销售牵线搭桥。该总站扶贫干部何湘保介绍,今年9月下旬,南沙边检站就联系到江苏省一家制药厂。目前双方初步达成协议:药厂每年从归述村收购20吨干钩藤,保证价格高于市场价,归述村则要保质保量提供药材。滚迪喜出望外,这是村里的第一个大订单,而且中间没有“二道贩子”赚差价,价格高一点,村民的收入就能更多一些。
广州边检总站民警检查钩藤加工厂施工进度,并与滚迪交流钩藤管理和销售。
雨过天晴的午后,滚迪难得回了趟家。身穿苗族便装的妻子,正独自在木房里用小小的剪切机,剪着去年没卖完的干钩藤枝,滚迪赶快搬个板凳坐下,一枝一枝地递上去。这么多年,妻子不容易啊!自己当村支书,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家务农活,几乎全落到了妻子的肩上。可妻子不仅把自家的钩藤园、茶叶园和油茶园都管理得好好的,还兼管着村集体的70亩钩藤园。他都想对妻子说声“老婆辛苦了”,可话每到嘴边,看着妻子幸福的笑脸,两人就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笑眼里,映着彩虹
往期回顾
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全国首张内地办理的港澳居民“回乡证”签发 诺力格尔玛~多想把你带回家↓↓更多精彩↓↓
供稿: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编辑:昆明实习生:孟建廷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