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http://m.39.net/pf/a_4518124.html
阅读全文及观看视频需要约20mins
前言
距离年NHS项目结束已经有2年的时间,距离我们毕业还有3个月的时间,今天这是我们英国小队全员上岸的第1天。
项目结束时囤了很多篇推送文章都没有发,换了电脑之后文稿都丢了。
所以这是一篇来自于第一视角是我的回忆总结式的文章。
英国生活剪影
如果提到年,我想我会一直记得那年八月英国的阳光。
我们10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是一起去杭州办签证的那天。在动车站碰到的时候还十分尴尬。那天的午饭算是第一次破冰,我们相互介绍了自己,一边干饭一边扯着一些有的没的,场面依然尴尬。
后来恰逢期末月,10人小群分享期末资料,经过了期末月的洗礼,在同一战线上的我们反而熟悉了起来。
暑假之前我们接到了一人做一份presentation的通知,从此大家充满了拖延焦虑和出国期待的矛盾之感,疯狂在群里确认自己不是唯一一个还没开始写的。但不久我们还是大包小包地踏上了前往英国的旅程。现在对于那天,唯一想得起来的,是几百公尺上的温柔的云,还有对明天充满期待的我们。
到达英国已经是晚上七点,经历了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每个人累却异常兴奋,依然明晃晃的阳光似乎在提醒我们:WELCOMETOBRITISH。
负责人张伟老师特意派出了她的爱人,杨老师来接,我们坐着小巴一路用力伸直了脖子往外看。到达旅馆后,张伟老师贴心地分发房间卡,告诉我们一些项目见习以及课程学习时需要注意的事情。不管过了多久,我还是记得那天的老师很温柔,披萨也很好吃。
Part1
学习版块
正式开始的第一天,大家像10头刚出国的熊猫,黑眼圈拉到地上,在听力+时差的双重蹂躏下在讲座上硬撑,很憨,又有点可爱。
接下来的四周,我们先学习了一些通识课程,参观了一些与英国医疗体系有关的机构(比如RoyalCollegeofPhysicians,在那里我们见到了维萨里解剖图谱真迹!),了解了NHS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英国医疗体系是如何培养一个医生的。
之后我们被分成好几个小组,和河北医科大学的学生一起在GPClinic、LondonClinic、StGeorgeHospital医院跟随着带教医生见习,我们有时去门诊,有时会去病房。第一次外出前往LondonClinic还有GPClinic见习的时候,我仍然佩服第一次在国外坐地铁却不迷路的我。
我们轮转的科室包括但不限于比如骨科、新生儿科、肿瘤内科、风湿免疫科、泌尿外科、急诊、减肥门诊。
张伟老师体谅我们是大三的学生,可能对一些临床知识不熟悉,医院的安排来调整我们的日程。如果在病房里正好遇到了中国进修的医生那就太幸运了!老师们会解决我们许多听不懂的专业英语问题。
没有安排手术的时候还会问问老师,能不能蹭一台手术看看。(没错就是我,第一天就和MrRamiIssa医院有机器人手术,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到。没想到老师说他的同事那天下午就有一台,可以带我们去看!哈哈哈太荣幸了)(此处合理怀疑MrIssa是哪吒转世,脚底下绝对有藏起来的风火轮!)
神奇的是,英国的医生不穿白大褂,每天都是衬衫西裤皮鞋的标配,就很英伦。
每天的见习上课的时间很忙碌,英国医生午饭吃的太快了!回宿舍做午饭实在是太麻烦了,医院餐厅解决,结医院走的最熟的地方就是食堂。
除了上课还有见习之外,我们还参与了各种pbl,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对临床学习的兴趣。临床操作类型的pbl是让我们参与一个模拟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人的抢救。一开始手忙脚乱的我们在老师的一步步提示下,慢慢纠正了病人的血压、血氧这些基础生命体征。
之后张伟老师又特地给我们安排了另一次pbl。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是分组讨论形式的pbl,通过卡片提示的信息,我们需要对一些症状来进行鉴别并判断其是否需要立刻治疗。现在想来,题目并不难,但当时还没接触内外科的我们智商被疯狂碾压。
张伟老师在最后两天安排了英国的传统晚宴作为项目的结束,男女生都要穿正装出席,几位带教我们的老师也都出席了晚宴。我们提前学习了晚宴的相关礼仪,怎么走怎么坐怎么吃,场面像见过大世面的嬷嬷调教没文化的小燕子,又惊奇又好笑。学完后大家对晚宴的到来更加兴奋了。晚宴的氛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拘谨,更多的是与邻座的交谈,悲伤的氛围没有提前到来,大家成功蹭到了和MrIssa的合照,江旎像变态一样私藏了MrIssa的名牌,亦东打入了服务小哥内部,亚军作为代表发表了感想,秀了一波口语,大家一起拍了很多很多照片(亦东学长私家照片有,带价询hhhhh),就这样,我们愉快地结束了晚宴。
4周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安排很灵活,对于还没有开始系统学习临床课程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蒙。
Part2
生活版块
伦敦4周的时间不止学习,我们玩耍的程度可以用竭尽全力来形容。不管是一天刷好几个博物馆还是去看各种地标。
平时下了课或者结束见习我们就去超市采购东西,男生在那做饭,女生打打下手,因为自己不会做饭,所以蹭饭蹭得很开心。中间偶尔穿插着张伟老师带我们外出吃饭,解放双手的感觉真好!
这里点名夸奖很会做各种硬菜的王亚军同学,很会做土豆丝的彭亦东同学,很会做番茄牛腩的黄振翔同学,还有马老师特别赞助的螃蟹和烤肉,还有很卖力地轮流顶着脸盆罩着烟雾报警器的所有小可爱(大家千万别效仿我们,这样不对!我们每天都在害怕被消防车抓走)。每次一到饭点,等各位大厨做完饭之后,一群人就挤在亚军那个flat的小厨房里,端着饭盒干饭(干饭人!干饭魂!)。
对啦,我们在这小小的厨房里,认识了来自中国香港的Daniel,他从默默吃自己的面慢慢加入了我们这个中国干饭大队。
1:8的汇率让我们觉得英国的牛奶好便宜!冰淇淋也好便宜!每次去超市大家一定会囤奶,饭后拿着勺子一群人围着一桶冰淇淋挖着吃!(合理怀疑彭亦东是喝奶喝胖的)
张伟老师第一次带我们去吃TOBYcarveryParkPlace的时候,每一种口味的烤肉都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是什么奇怪的味道!后来何哲炜同学还在这里过了生日~
在那呆了也就四周的时间,每天早上啃着面包,我就开始怀念家里的白粥还有咸鸭蛋。但是就算这样的吃不惯,彭亦东同学还是成功地变胖了,让我们大声的喊出:彭!六!斤!
晚上活动的据点一般都是亚军的大房间。有时我们聚在那里玩狼人杀,没想到后期狼人杀成了我们非常固定的娱乐项目。马老师和Daniel在我们的带领下成功地掌握了这项东方神秘圆桌仪式。之后狼人杀玩腻了,他们开始讲起了鬼故事,搞得我大晚上抱着被子去江旎房间睡觉。
又或者在亚军的房间里制定周末的游玩计划,4周几乎逛完了伦敦的地标式建筑、各大博物馆还有几个公园。每次出去玩,典辉还有亦东都充当着人形地图的作用,反正无脑跟着他们走一定不会错。
温馨提示:伦敦的博物馆太多太大了,每次都是走到脚废的一天。
Tips:具体图文详见温小医《博物馆奇妙夜》
我们还去看了歌剧魅影的现场,因为票实在是很难买,我们分了两拨去看。
因为老师说看歌剧要穿的正式一点,几个男生非常有仪式感地穿着西装打着领结,嗯很绅士的感觉。我仍然记得我和哲炜、秋敏、振翔穿着拖鞋便服从超市里走出来,手里领着食物,正好遇上了劭隽和佳靖他们一行人西装革履地走过来,很鲜明的对比。
因为和我们住在一个酒店里的还有中国来进修的医生,第一个周末我们去看了他们参加伦敦市内的马拉松。第一次看到马拉松的现场,发现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不管是年轻小伙子,还是老年人,甚至还有推着婴儿车跑的妈妈。
最后一周张伟老师给我们放了三天的假,我们一起去了布莱顿。这是一个神奇的海滨城市,白天和晚上截然不同,8月正是他们LGBT大游行的时间。在白天的时候,它仍然是一个安静的小镇,街道上可以看见各种彩虹标语“loveislove”,到了晚上,人们就不约而同地走出来,街道中央放着音乐,是一个天然的蹦迪场所。
一个小插曲:晚上我们前往民宿的路上,不知道是由于劭隽的什么气质,他被一个英国小哥哥搭讪了,后来我们一致认为,是他那顶骚气的帽子导致的。
除此之外,交流的时间内正好遇上何哲炜的生日,张伟老师很细心地准备了生日宴,我想这应该是一次很难忘的生日体验;我们在参观剑桥大学时第一次外出吃了中餐(中餐太好吃了,中国胃实锤),还坐了剑桥的游船,看到了徐志摩《再别康桥》所描述的地方;在参观牛津大学时知道它是哈利波特的取景地,特地去打卡!还去了格林尼治天文台,在本初子午线的左右反复横跳;拿护照去圣乔治医学院的酒吧里消费时,只有佳靖没有被怀疑年龄哈哈哈哈哈;喝了英国的奶茶,事实证明不管是哪里的奶茶都会让人失眠;英国的夏天很少热到三十多度,酒店里是没有空调的,还记得那几个辗转反侧很难入眠的夜晚,没想到隔一天之后就马上降温了;在最后一周,我们一群人自己烧了一桌子的菜来感谢张伟老师和杨老师这四周以来的照顾……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