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贫困白癜风患者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815/9316700.html
现在是晚上九点钟。
图书馆里又响起了闭馆音乐,我已经在图书馆里待了足足五个小时,带过来的四张实验报告只写完了第一张的题目。
好在平板上播放着的《扫黑风暴》已经连播了4集,看着刘奕君老师精湛的演出,我的大脑一刻也没停地在认真揣测着到底他是不是卧底。
想必今天一定又是一个充实而又空虚的周六。
我是不是应该给小熊也预约一个座位
这几天我都孜孜不倦地收拾好我的学习资料从宿舍奔波到图书馆。
借口当然是在宿舍没有学习的氛围,离我的“工位”相距不到二十厘米的温暖的小床不断地向我定向散发着诱人的温暖气息。
于是我堂而皇之地来到图书馆继续我的宿舍活动。
虽然咱们学校图书馆里配备的原木座椅并比不上我宿舍里自己买的靠椅舒服,但在图书馆里我好像能更心安理得地浪费时间。
距离下一次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只剩不到两周的时间,我终于又找到了那种心里空落落的焦急感。
就好比之前马上就要开学了但是作业才刚刚开工,明明心里慌得不行,但是行动上还是不慌不忙地保持慵懒着不作为像是戴着镣铐的状态。
我一点都不想打开卷子。
在图书馆里认真产出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我最近几次全真模拟成绩都不理想。
甚至到现在我都不想承认。在打开模拟卷子之前,甚至做完卷子之后还没对答案时,我还是信心满满,想着背了这么久的单词,学了这么久的阅读技巧,我都觉得就算拿不到高分,但至少绝对可以过及格线。
因为我一直有在自认为很用功学习。
至少我自己觉得我从暑假就开始背单词,很早以前就开始备考,开学后也是一有空就往图书馆里钻,平板上也显示我的Notability使用时间曲线上升,在高档的原木座椅上坐到腰疼。
这些现象都让我有一种“耶!今天又是有在好好学习的一天!”的感觉。
上课走神时看着窗外散心
尽管对完答案后的试卷都是红色的叉叉还有改正的答案。
但是。
我付出这么多总会是有用的吧?总是能越过及格线的吧?虽然现在错的多,但从小到大老师都说考前错的多是好事,发现问题再改正,考试就不会错那么多了,对吧?
......
我真的觉得我很用功了,在别人眼里我是很勤奋的形象。
所有的“我以为”,都在这几张不及格的模拟卷上显示出苍白的无力感。
“我学了那么久学的那么累,我其实都是在做无用功。”
我在各个平台刷到过很多学习博主分享笔记。
甚至还有很多初中高中的同学也在分享笔记,更离谱的是还有在上小学的小朋友,也像模像样地学着工工整整地写下密密麻麻的笔记,略显稚嫩的笔迹错落在横线上,还会用很精致地用多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棒把笔记本画的很好看。
某红书上的学习笔记
我之前也很喜欢这样。
写笔记之前要构思好各个模块,提前选择好字体颜色,排版必须干净利落,不满意的话我就会一直修改,或者彻底舍弃这张笔记。
漂亮的笔记,似乎代表了我认真学习的模样。
不久之前我刷到一个持续挺久的热搜,一个专注于分享各种学习技巧和高质量笔记教程的博主,最后一条更新却是中考失败,选择了退网。
评论区里安慰跟嘲笑参半。
我有时候也会想,会不会我的“无效学习”会很可笑。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还很喜欢学习这些博主的学习方法,做同款的康奈尔笔记,用某种大牌活页本,买很多本豆瓣排行榜上排在前列的课外书。
但这些对我来说,似乎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帮助。
别人的学习方法不适合我,所谓的康奈尔笔记法我只做了几次就没再坚持下去,买的大牌活页本因为尺寸太大只能垫在课本下面几乎很少用得到,还有买的那些课外书,我只读完了我最喜欢的余华老师的所有作品。
“关于我失败的学习,好像都有迹可循。”
我好像很久很久都没有像中小学时那样抽出一段不间断的时间认认真真地写过作业了。
“监督你学习!”
高中的时候七八分钟就能做完一篇英语阅读,现在能断断续续墨迹个把小时。
忘掉了之前常用的做题方法,不会用那些“关键词定位法”之类的技巧,喜欢把阅读当成小故事来对待。
看完一句就忘了前一段在讲什么,顺完某一段的主旨就忘了前篇有讲过什么,读完整篇文章除了题干基本上什么都不记得。
“我好困。”
有段时间特别特别想好好学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