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时分泪沾巾
文/宋春苗
“回来了,我马上煮饺子,角瓜鸡蛋馅的。”
刚一打开家门,妈妈听到开门声,便从厨房里走了过来,两手还粘着面粉,笑着对我说。
“太好了,我最爱吃角瓜鸡蛋的,你一人包饺子多麻烦。”我边换衣服边对妈妈说。
“不麻烦,还有你爸帮我擀皮儿,我早就剁好馅、和好面,看着墙上的表,约摸你差不多要下班了,才开始包的。”
接下来并没有吃到饺子,却忽然看见爸爸戴着草帽正在庄稼地里,双手握着锄头在一下一下除草,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脚下的泥土都发烫,没看清是黄豆地还是玉米地。
只看见爸爸下身穿蓝色布裤子,上身穿件白色的背心,背心被汗水浸润得略有些发黄,汗渍渍的,背心的两条背带处还破了好几个洞,如同农村大铁锅烀土豆,有那么几个被烀开花的土豆张着嘴笑着,爸爸的双臂、还有肩膀和后颈都被晒得通红,白背心像个印章一样实实在在地印在爸爸的肌肤里,不过和印章相反,没被背心遮挡过的地方却是铜红色。
爸爸没理我,弓步、弯腰、低头依旧铲着地,正在疑惑,我这是在哪呀?
就在这时,不远处驶来一辆大金龙客车,银白色的,大玻璃窗,很像我每天上班乘坐的通勤车,还有些不像,但感觉到它不偏不倚地向我开了过来。
车在我身边刚停稳,我就上了车。车上有很多人,吵吵嚷嚷,大多都不认识,有一人我认出来了,是我们健身操团队的李姐,她热情地叫着我的名字,只听车里断断续续地播放着,依稀听得出是岳云鹏唱的《最亲的人》:“梦里梦外喜悦春光暖,花开山岗那个红艳艳,绿水青山不问是何年,离家的日子又到了冬天,谢谢我最亲的人……”
我心里好像知道这车要开向哪里,好像又不知道,迷迷瞪瞪的,上山岗、走平地,终于,车在一座山脚下停了下来,模模糊糊的,原来车上的那些人不知都去了哪里,我来到了一个靠近一条大江地方,站在江边望向江面,江上的冰并没有完全融化,江面上漂浮的冰块大小不一,像是谁故意抛下的巨大花瓣儿,慢悠悠地随江水移动着,移动着……
这时我忽感脚下发麻,好像踩到电线上,被电着一样,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不好,我要离开这里,我开始本能地跑了起来,却如何用力也迈不动腿,心里那个急,感觉那麻酥酥的电流已由脚部传递到我的大腿,感觉离心脏很近了,很近了,这一着急,我醒了。
午夜时分,猛然从梦中醒来,还能感觉到惊恐后的心还在噗噗地跳着,马上活动活动手,又活动活动脚,呀,我还活着!
慢慢把伸出被子外的脚丫缩进被窝,想起梦中的爸爸妈妈,还像在世时那样忙碌着,那么可亲,那么清晰,不觉潸然泪下。
我的父亲
文/牛荣芝
“咱们也跟闺女儿上北京,看看天安门去!”
年底,我回老家的时候,父亲容光焕发,望着我的母亲,笑容满面地憧憬着,就如同我小时候期待着父母带我去齐市一样。
“我都没有落脚的地儿,你们来了搁哪儿住去呀?”
这是我心里的话,垂了头,并没有说出来。过了半晌儿,待抬起头,发现父亲眼中的两团火焰熄灭了。刹那间,痛彻心扉。我是北漂,向来报喜不报忧,父亲哪里知道我的苦处?
而今,我终于有了落脚的地儿。可是,晚了!父亲早已魂归仙乡,终究没能跟着闺女儿上北京来,也没能看看天安门,这成了我一生的痛!每思至此,无不泪流满面,不能自已。我怎么那么死性儿呢?怎么就没想到租个房子,让父母进京,好好看看天安门呢?子欲养而亲不待!爸爸呀,如今别说来北京,您就连闺女儿的一口水也喝不上了。即便真有来世,您也不再是那个疼着我、惯着我的爸爸了,我好悔呀!
世上的人啊,请珍惜你们的父母,那是仅此一世的缘分啊!
稍宽心的是,我的母亲还健在,并实现了父亲的愿望,跟着闺女定居在北京城。每到清明,我都陪伴着母亲伫立在天安门城楼下、毛主席纪念堂旁。眼下若有父亲在,该是多么的快意人生啊。悄悄地流着眼泪,轻轻地挽起妈妈的臂膀,咱们回家吧。
一路之上,梨花带雨,柳条垂青。父亲,魂兮归来,唯愿今日早早入梦。
我的父亲是异常勤奋、朴实憨厚的山东大汉,年从老家邹县来到东北,在砂石厂做装卸工人。每天早六点晚六点,没有星期礼拜。那时候,一列车通常挂十几节车厢,每节车厢六个人装。车厢中间是两扇对开的大门儿,俩人;两边各有一个用铁链子吊起来的小门儿,各需一人;车厢两边的堵头也是各需一人,装堵头最累人,因此,这六个人是经常倒换着位置装的。
装小火车累呀,一大板锹砂子就足有二十多斤重,再使出浑身的力气,一锹一锹,拼着命地往车上撇,一口气撇上半个多钟头才能装满,没把子力气干不了这个活。况且又有时间限制,你还不能落后,等小火车咣当咣当地往站台开去,旷野上的砂坑里瘫软了一片累得七死八活的人,等着装下一趟。一天要装六趟车!
那时候的冬天冷啊,父亲裹着羊皮袄去上班,干活时得脱下来,只穿贴身的小袄。数九北风呼呼地响,十里雪花白茫茫,里面出汗,外面上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下了班,还有挑灯大会战,每人发给两个大面包,别人都是先吃饱了再干活,唯独我的父亲永远是揣回家给我们吃,让我们开心得像过大年一样。
那时吃饭是头等大事,父亲便在工作之余起早贪晚,一锹一镐地刨荒,带着我们种上一片片的玉米、土豆、向日葵。田头地脑,点上豆子、窝瓜、大萝卜……最难忘的是有一年,向日葵大丰收,天天嗑瓜子也嗑不完,于是,两毛钱一斤足足卖了五麻袋,给我们每人买了一件带帽子的小棉猴,可把我们乐坏了,干活多累也值了。
不光种地,家里还养了很多鸡。爸爸得空就用自行车驮着鸡蛋,骑上三十多里地到齐市去换大米。有一回,日落西山了,爸爸没回来,我们谁都没心思吃饭了。月上柳梢了,爸爸还没回来,一家人都坐不住了,揪心挂肚。这是咋了呀?我悄悄地出了门,一路小跑着去接爸爸。路越跑越远,天越来越黑,阵阵秋风吹得小路两旁的苞米叶子哗啦哗啦作响,惊飞的鸟儿扑棱棱地盘旋在头顶,我害怕极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寻着哭声追上来,紧紧抱住我。直等到夜半三更,才望见爸爸推着两袋大米回来了,一颗心才算落到肚子里。
年少不解父辛苦,明白已是梦中人。父亲,魂兮归来。
迷迷蒙蒙的双眼望向榆木桌上的糖盒,我不禁又想起爸爸偷偷塞给我的那一把把桔子瓣糖。
我的父亲不光能干,还有美德。上孝老母,下疼儿女,中间夫妻和顺,且没有一丝重男轻女的陋习,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而我的奶奶则是看重孙子的,我一出生,见我是个丫头儿,奶奶便随口给我取了个名儿,牛领小。顾名思义,我刚一落地儿,就已肩负起往家里领大胖小子的重任,我也果然没辜负奶奶的厚望,领来了三个弟弟,奶奶便整日乐呵呵地合不拢嘴。可心疼归心疼,平时也没啥好吃的。逢年过节,当我们一起跑到奶奶跟前要糖块儿时,分给我的比弟弟们总少那么一些,我便噘起小嘴儿,用那无助的眼神瞅上奶奶几眼默默地走开了。每每这时,爸爸就会寻找机会,微笑着,神不知鬼不觉地塞给我一小捧甜甜的桔子瓣糖。我脸上便立刻布满笑容,心中甚是得意,望着弟弟心里沾沾自喜:“哼!咱爸偏向我……”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它把那逝去的快乐时光定格在了一个个永恒的瞬间。我那远去的童年,留下了无限的追思和怀念,那围着火炉子吃烧土豆的一大家子人啊!我的心已然长出翅膀,飞越万水千山,回老家看看。
可是老家已没有老爸了……
供稿: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
最新征稿
·“百年路中国梦”齐齐哈尔市文艺界庆祝建党周年创作活动启事
·《鹤城故事》栏目征稿
百年路中国梦
·碾子山区剪纸学会庆祝建党百年剪纸作品(一)
·碾子山区剪纸学会庆祝建党百年剪纸作品(二)
·民俗艺苑谱华章——建华区民俗文化艺术家协会作品(一)
·民俗艺苑谱华章——建华区民俗文化艺术家协会作品(二)
·朗诵《百年颂歌党恩浩荡》/作者:江天朗诵:王巍巍
·百年征程,又迎春天/焱子
·朗诵《浴血的丰碑》/作者:王学波朗诵:吕莉
·齐齐哈尔市双河幼儿园教师剪纸作品展(一)
·齐齐哈尔市双河幼儿园教师剪纸作品展(二)
·富拉尔基区作家协会“学党史、知党情”活动作品专辑
·朗诵《华夏盛世百年颂歌》/作者:江天朗诵:江山商笑菊
·碾子山区建党周年书画展
·永恒的信念/滕敏杰
·沁园春·党旗引我站前沿/肖金生
·法治宣传系列漫画/郑永顺
·《脊梁》登上首届技术春晚/朗诵:刘国庆王旭
·《庆丰收》主题剪纸作品
·朗诵《百年颂歌》/作者:静水流深朗诵:孟祥君贺春红杨超王桂艳等
·春天的歌声唱起来/作词:张书君作曲:张志辉演唱:孙艳梅
·我们身边——郑永顺肖像画作品
·楹联作品一组
·庆祝建党百年对联一组
·原创歌曲《我们了不起》/作词:张忠涛作曲:朱艳彬演唱:郭杨
·原创歌曲《每当中国国旗升起》/作词:葛福民作曲:张德俊演唱:陈晓鹏
·碾子山剪纸协会作品
·原创歌曲《追梦路上》/作词:赵国伟作曲:谭金龙演唱:殷进良
·原创歌曲《北方就是远方》/作词:张书君作曲:吕宏庆演唱:赵春伟
·歌曲《奇迹的颜色》/作词:朱丹作曲:蔡云凌演唱:张喜秋
市文联迅速启动党史学习教育
清明节诗词作品专辑
克东县书画院“追远慎思·诗书传情”清明节主题书画作品
鹤影重重/兮与老兵
长篇小说《我的建北》(26)翻出“老底子”/宋成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