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今天休息時分,整理相冊,發現自己近些年最大的變化之一大概就是更在意對日常的記錄了,不知道是不是和人的成長意識有關。相較於結果,更關注過程的發生。
整個肆月,人都處於波動中。從逐步將工作梳理到短暫的停歇,再到開啟新一輪的追尋,擁抱新的期待,也面對未知的恐懼,在看見自己和看不清之間搖擺。
如果說自我的追逐是一場航行,那麼這個月的航線大約是駛進了一段暗流湧動的海域。就像是“新世界”的天氣一樣,當你此刻正感慨陽光明媚,剎那間便遇風起雲湧,需要即刻打起十萬分精神。好在這一趟的行程雖然看似是隻身一人,但總能在未曾期待的時刻收穫意外的“援手”。
不論怎樣,只能前行。週二晚,共讀的小夥伴問我“你現在的每一步是確認了大方向,還是想到當下可做的就先做?”,我回答”大方向我大約看見了30%?剩餘的70%會放眼在當下最可能到達的航行點。我想兩者之間應該是不衝突的。“
現在我能做的,就只是在不斷地嘗試中更明確下一座燈塔。
今日的「影像集」主題是:肆月的影像日常。
#肆月的畫#月中突然冒出每日塗個「疼不疼」日簽。結果如下,僅塗了三個,哈哈哈。雖然斷斷續續更,但即使是十幾分鐘的即興塗畫,每一次也有不一樣的感知,還是挺有趣的。之後,還是會不定期更新「今天疼嗎」菜單欄。疼不疼取決於我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比如今天依然胃痙攣,那我們就一起疼一疼吧,或許雲分擔的人多了,就可以早日迎來不疼了。除了更新的菜單欄塗畫,這個月第一次以禮物的形式,把我的「DevilivE」送給未曾線下相見過的共讀夥伴。第一次畫下她倆,不是用來填補即將崩塌的情緒,亦或是平復腦海中的尖叫,而是帶著某種期待,用最簡單的畫面表達一段想說的話。這樣的過程竟然也有安慰到自己。關於塗塗畫畫,立一個5月的Flag:下個月,用繪畫的方式說一個故事。#肆月的路#這個月第一次線下與小島們相見,從北方奔赴南方水鄉。在「把錦溪變成一所學校」的體驗中,遇見了「慢生活」。好些時刻都有時光回溯的錯覺。這回出行,大約是我近些年來接觸人類最多的一次了。不同於以往對人群的避之不及,這次溝通最密集的一天卻是最打動我的一天。分成兩人小組探索時,我的小夥伴琦琦是個特別能打開話題的人,不論是看她溝通還是與她對話,她總能引發真誠的對談。整個過程中,我得以觀察和感受到人身上一些極為淳樸的溫暖。麵攤老闆、環保大爺、鵝蛋糕點店夫妻倆、90後民宿老闆娘以及小賣部一家和他們的朋友們,大半天的時間,聽了很多普通人的故事,看見了景區背後真實的生活變遷。等再回到教室緊鑼密鼓的準備匯報時,“感知人”這件事一直在腦海中徘徊。關於走走停停,立一個5月的Flag:下個月,要走出家門開始一段新的旅程。#肆月的家#4月在家的時光,難得做了兩回飯。非常不巧的是,這兩次我自己都沒能好好吃。一次做完飯就開始晚上的共讀課,結束了十點多,不得不重新熱一邊(捂臉哭)。還有一次,就是昨晚,做完飯胃痙攣,根本沒法好好吃,難得阿彪和又系個女士來,最終以扒拉幾口躺回床上,還錯過了與我們鵝蛋組小夥伴快樂交流的時刻,只能齜牙咧嘴的聽著。這讓我不得不迷信地思考,我是不是不適合做飯(笑哭)。這個月,醬醬的最後一針疫苗終於完結了。第二針沒有準時去打,當時被醫生好好念叨了一番,第三針按時完成,終於有合格老母親的感覺了。回顧三針外出的經歷,我有個發現,每回出門,一路都會聽見小貓咪的哀嚎,但從進入醫院開始,就會立刻安靜下來。休息下來的日子,對球球的壞脾氣變得更理解了一些。以往忙碌的時光裡,我總是會以某種刻板印象預設她的破壞意識,但就以最近的感知來說,我發現她其實更愛找一處自己放鬆的角落待著,甚至不怎麼進屋,反而對自己的陽台在意十分。意識到這些的時候,有點自責。感覺即使相伴4年了,還是沒有那麼了解她。關於家裡的日常,立一個5月的Flag:下個月,更在意球寶一些。到這裡,肆月的碎碎唸日常回顧也就結束了。
最後,今天整理相冊的過程中,順手以清理內存為由,把一些視頻片段剪到一起又說了點胡言胡語。
至此,朋友們,5月再見了。
希望下個月,我的航線上可以看見下一座燈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