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传递柳效灵吉林大学考研经验贴

心传递

柳效灵—吉林大学考研经验贴

分享人简介

柳效灵,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级本科生,考研报考的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已成功拟录取,初试总分分:政治78分,英语59分,法学基础分,法学综合分,原本打算考研和法考同时进行,但是后期无法兼顾放弃法考主观题,20年法考客观题得分分。

分享人寄语

我的考研是更加刻骨铭心的,所以感悟也更多一些,主要给大家一些在考研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我希望我能帮到我的朋友们,这样的话自己是有价值的,也是在以一种形式报答一路上给予我关怀的老师们、师哥师姐们。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们,有幸得到楠姐和安然老师这样充满爱意又无比优秀的人关爱,谢谢老师们一路上的帮助。

写经验贴的作用是回顾自己的得失,对于大家而言就是取长补短以及避开我走过的坑了。特别想和我二战的朋友们讲一讲,缺少什么都行,但永远不能缺少重头再来的勇气。虽然我一直念叨再让我考一年我会死掉的,我已经精疲力尽了,但是如果真的来临了,我会和大家一样,既然心有所想,那就舍得一身剐。夸父永远是夸父,而我们要做的,是像夸父一样去追寻太阳。

使用的资料

大家买资料的时候一定要理性的去买,我当时买的很多资料甚至只是拆开了,或者是写了两章,完全用不上。请大家购买的时候想一想适不适合自己,自己会怎么用它,在那一个阶段使用。我按照适用的时间阶段给大家列出我适用的资料。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方法是找出市面上所有你知道的老师,然后去试听课程,确定你这一年所追随的老师,不仅仅适用于考研专业课的学习,公共课也是一样。特别说一下英语,化单科线的作用就是为了英语服务的,英语真的需要认真对待,不然因为英语而卡掉没有进入复试,后果我不敢想,敲警钟,一定认真对待英语。我的英语就是知道的老师太少,没有调查就直接跟了,所以没有学的很好,甚至是差点让我卡单科线,这是非常可怕的。

1.考试分析

首先,无论是法学还是非法学,大家所使用的都是考试分析这本书。每年的新分析都是9月下旬才出,所以大家用前一年的就可以。21考研当时面临的挑战是因为《民法典》新出,所以考试分析改动的会特别大,今年只有《刑法修正案十一》出台,民法部分应该不会有太大改变,而刑修十一的内容刑法总则只有刑事责任年龄的更改,主要集中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和第六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分则虽然修改有大概四十条,但是分则的变动要么是在罪名的量刑上,要么是新增加罪名,前者法硕能考的也就是选择和案例中小有涉及,后者是老师要着重讲的,不用担心。因此,今年21年的考试分析和22年的考试分析法基应该相差很小,法综由于自身特点,一直不会有太大的改动,21年的考试分析相对于20年的考试分析法综部分只有法理做出了一处修改,在这个角度来说,大家现在拿到的考试分析几乎就是22年的考试分析了,这一点是有利于大家学习的,耶!

2.文运的历年真题

大纲配套练习是按知识点分章节编写的,历年真题是按年份编写的,大纲配套练习是用来听课的之后带自己回顾知识点已经检测自己的掌握程度的,类似于当年高考的五年模拟的作用;历年真题是用来系统的反思,类似于当年高考的三年高考真题卷。两本书我当时是当成大宝贝一样来对待,历年真题是九月返校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前期一直是大纲配套练习。当时和大纲配套练习一起,我还购买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联考大纲配套练习,对于我而言不实用,个人觉得这个选择题出的可圈可点,大题是完全没有帮到我,反而有点让我晕晕的,打乱我梳理真题的感觉。但是有很多上岸的师哥师姐推荐,所以大家甄别。

3.刑法分则讲义、刑法历年真题详解

打印了于越、车润海老师的刑法分则,前期是跟着陈永生老师的课程用于越老师的刑法分则讲义,学的那个差啊。因为于越老师的分则广受好评,我就直接用了,陈永生老师授课的我一直云里雾里,这是个坑,建议大家找出市面上所有的老师,试听老师的课程,找到心仪的老师,然后使用这个老师的资料,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这非常重要,我的民法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老师,全程非常在线。后期,我知道了车润海老师,车老师让我学明白了一点,就跟车老师全程学了下去。购买了车老师在瑞达出版的历年真题详解,这本书不单卖,是五门课程合在一起的。今年车润海老师应该只在众合上课和出书,我当时完全是为了车老师这本刑法详解就一起下单了,这本书于我是非常有用的,可惜接触到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开学,后面因为法考没有时间精细的梳理,不然刑法一定能学的扎实一些,推荐车润海老师给大家。

4.背诵版

10月中旬老师的背诵版几乎出了,我跟的是岳业鹏老师、车润海老师和赵逸凡老师。在背诵版出来之前的背诵资料当然就是考试分析,我个人觉得考试分析是非常有逻辑的背诵资料,用岳业鹏老师的背诵充实的民法中自己没有注意过的点,包括合同分则的各类合同概念和特征,因为我只背过一遍,完全没有记住,所以把老师预测的合同分则背诵了。刑法的背诵的内容,分则完全是车润海老师的背诵版了。赵逸凡老师的法综,出来了我才知道我的宪法背诵的有多不足、恶补背诵的同时跟老师学了很多答题方法,答题方法在我第二部分推荐老师的时候会详细跟大家讲一讲的。

1.法条和相关的立法说明(这是我的王炸资料,必须标红!)个人感觉专业课能考到吉大第二名的好成绩非常得力于我发现法条属于备考范围,我当时是背诵了《民法典》、《刑法》、《宪法》所有能够列出来4点的内容,并且有意识的训练自己记住《宪法》和《民法典》的法条序号,这个在阅卷中是非常大的得分亮点。这真的是我在多次反复看真题已经多遍的背诵过程中感悟到的心得。因为我后期意识到了法条属于备考范围,所以我打印了新华社公布的所有关于民法典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中完全就是21年法基民法第36题的标准答案(题目是什么大家我就不写上了,法硕的真题是公布的),我当时是用所有的立法变化来准备简答题,觉得新修的制度考简答题的可能性比较大,结果直接考了论述,真的非常得力。今年的刑法简答题也是考的《刑法》中关于某个罪名的客观方面。这个我是一直背诵到考前的,因为今年两考加上法考推迟考试和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前期学习的环境有限,所以后面我没有时间,法硕考试预测我就完全放掉了,几乎进入十二月份我每天都在背书,那个阶段的嗓子没有一天是能好的,每天上午背完,中午吃饭的路上就想背了那一块内容,框架从头到尾是什么,每个框架里面有几道能考简答、几道论述,每个知识点下面有几个小点,如果碰见自己想不起来的立刻写在手背上,这样不会忘记,回来的时候就再看,那个时候的手就像黑板一样,每天都是写满的红色和黑色。

各科老师推荐

1.民法

民法我听过岳业鹏、朱虎老师的,朱虎老师甚至是18年的老课,我个人的标准就是满足你的要求,因为我考试的年份民法典出台,我只想把考试分析理解一遍,朱虎老师也确实做到了,因为朱虎老师的课讲得太好了,还非常霸气地讲,想听他的课就去人大。我一瞬间就觉得能考多好就考多好。第二遍课程听得岳业鹏老师梳理背诵的课,按照题型去背诵,比如:简答题可以分为概念特征性、构成要件型、制度对比型,非常推荐,不仅背书的时候知道在考试分析上背什么,而且后期呈现答案的时候也知道自己的提分点在那里,比如:法人的构成条件,此处就可以写上立法变化,民法总则通过之后法人不再以独立承担责任作为构成要件。之后没有选择听课,开始早读考试分析,20年民法典新出,我当时用法考的老师来学习的新增知识点,法考因为老师一轮一轮的都安排好了,要求理解的程度更深,用法考民法来带法硕能保住80-90%的分,能够满足我,追求高分可以另行听法硕的课程。

2.刑法

车润海老师,我的刑法第一轮听得陈永生老师的课程,但是我没有听懂,找到车润海老师之后果断全程,车润海老师的讲那种考试分的知识课我一次都没有听过,主要是法考的刑法听得太痛苦了,这也是个错误的决定。我听完了车老师在瑞达出的真题讲解,感觉非常好,我前期还是建议大家先学习课程,以至于我的刑法就一直不是让有把握。因为法考的刑法和法硕的不一样,没有办法带,所以我的法考刑法也学的不好,在这里我就特别想说一个心态的问题,因为我老是暗示自己刑法学得不好,它真的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但是我在写经验的时候说到刑法还是会向后退一步,杜绝这种心理,大家都是在相互进步的过程。背诵分则我开始的很早,毕竟几百个要背诵的罪名,我预测一个刑法真题,分则的真题从20年和21年考题来看,现在比较偏向刑法法条中或者是该罪的客观方面能分出一二三四点的罪名,大家可以把这个多背诵几遍。我当时是把新版考试分析切开了背诵,这是我的民法和刑法,这样轻一些,也有利于每一科树立框架。后期的书就是翻黑了,然后就背着背着就参透到了一些东西。

3.宪法、法理、法制史

法综除了法制史我只听过赵逸凡的课,法综大概也听过两轮课程,其他的两门课我第一轮听得马峰老师、第二轮听得杜洪波老师,后面我被赵逸凡老师分析真题的能力折服后听了赵老师的背诵版,完全就是滚动听赵老师的风火轮、自己录自己的风火轮,我录了自己法理、宪法薄弱的部分,开始背诵。

后面法综的我就全程跟的赵逸凡,我真的特别推荐一下赵老师。我是法制史认识的赵老师,理科生除了记得建国等大事的年份,年代史差的不行,赵逸凡老师的法制史太容易记住了,而且全部是跟你的考试知识点相关的背景知识,关键是老师的法制史题型梳理的实在是一绝,比如,法制史的答案构成,老师采取了三部分:第一、制度背景;第二:知识点的内容;第三:制度评价,真的太牛了。其实今年的法综法制史我答得超级没有底,大题简答我没有背到、案例分析我四问都回答的是一样的内容,一是因为我真的不会、二是我写字太慢,最后只有十分钟给法制史的大题,而且法制史的选择题我几乎只有3道是肯定能对的。但是我的法综得分来看,并没有一道大题完全没有得分,或者是低于半数的分数,所以大家法综我真的没的说,跟准赵逸凡。赵逸凡老师绝对是我法综榜第一,老师还有很多小的tips,赵老师拿手的阴阳题面法,精华是答某一个知识点时候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点也要答上,例如,简述法律继承,那么答案构成不仅要包括法律继承,另起一段答上此外,与法律继承密切相关的还有法律移植,法律移植是指什么什么,全部呈现出来,现在我总结为答题展现知识体系,请大家跟紧赵宝库一起探索!

即使赵老师今年说押题失手,但是我的法综得分来看,平时所学的完全能够拿到中等偏上的分数,所以丝毫不影响老师的水准。赵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不仅带你学习仿佛就是一起在努力的人。无论大家选择跟谁,这个老师一定带过许多人上岸,是陪伴我们奋斗过的人,在那一段时间里面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就一直相信下去都完全没有问题的。下面这张是我给大家拍的赵老师梳理法制史的题型。

大概复习时间

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在家没有学习环境,客观环境迫使我的学习进程是断断续续的,我为了有个能学习的地方,在七月份的时候去租了幼儿园,就是小朋友在里面背书,我在外面背书的这种,前期的学习是不足的,非常感谢学校九月份能开学。我在11月初考完客观题之后就是拼了命的背书啊,没有法考的分心,一心就是在背诵考试分析,我这两个月的时间可能真的背了六七遍考试分析,所以才让嗓子哑到说不出话。非常羡慕大家现在就能坐在学校里面踏踏实实学习的条件了,我结合我的学习过程根据大家的时间给大家一些时间上的建议,必须说明我害怕大家把我的背书建议奉为圭臬,我不想给你们太大压力,更不想你们慢悠悠的,宗旨是在理解之后背诵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背诵次数没有上线。

4月份-7月底:中间有3个月,课应该是能听完两轮,第一遍听完课可以写真题,然后开始背诵,考试分析背诵应该都背完第一遍,在背诵过程中,基本上三遍以上才有感觉,大概知道哪些知识点很熟悉,哪些很陌生,需要再次听课解决,那就需要再次听第二轮的课程,这样多滚动几次对知识点应该是理解到位了。我建议大家把考试分析切割下来背诵,这样书轻,而且一本书多拿几次,基本上脑子里就有框架了。

8-10月份:多背书,背到考试分析的框架在自己脑子里能想出个大概,考试分析的框架基本上就是大标题,背到知道下一页的知识点是什么,背到之前背2个小时的题,现在可以一半甚至更少的时间全部背诵完成,大家以我的背诵标准作为参考调整自己的就可以,我个人这个时间段没有背书,九月份才刚刚能返校,十月份准备法考客观题期间我才把法理学从头到尾背过一遍,这样的疯狂背书我是在11月份的,但是我是拼了命的去背的。所以我把你们的时间往前提了,即使你们没有完成也不用担心,完全是有时间可以背完的。比如:违约责任的承担,之前我背完需要1个多小时,后期背的很熟,脑子里能想出五点,最后总结,每个大点下面的小点是什么,花费半个小时就可以背完。

11-12月:只考法硕的同学就自己调整,我自己准备的程度全部在上面了,如果打算两考的话,最惨不过今年11月初考客观题,视自己的状态调整,我的选择是考客观题和法硕,但是在上岸的群里也看见了后期每天多学两个小时主观题+的非法本的同学,所以优秀的人永远值得自己看齐。如果是正常月份,考完客观题完全丢掉去考法硕时间是来的及的,我的汤汤师姐专业课的背诵完全是考完主观题之后才开始,依然凭借超高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上岸,师姐说,你想想躺在你面前的都是分,背住了就有分,多么有动力去背书,非常好笑,也非常牛的人。

我为什么这么强调背书,一来是我刚刚考完,距离背诵阶段比较近记忆更加深刻一些;二来是法硕的课程的确需要大量背诵才能确保自己有一个比较不错的成绩,赵老师就说过考试分析背10遍等于上岸。

学习方法

在经历疯魔状态的背诵考试分析以及院里面组织的模拟复试的老师讲座之后,我对法硕考试的学习方法绝对是我这篇经验贴的最核心价值所在。

法硕的专业课应该怎么学?

那我们需要知道法硕的专业课会怎么考。什么题型需要掌握的内容是不一样,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第二个问题务必结合第一个问题去理解,如果理解了我的思路,或者是觉得能答出优于我的答题思路,提前恭喜!你一定学的比我好,得分也会比我高。

法学基础:民法和刑法,民刑的总分各为75分

刑法:

民法:

其中,题型可以分为记忆型和应用型,简单、论述属于记忆型的考题,而选择、案例分析属于应用型的考题。记忆型的总分为35×2,考题占比为46.7%;应用型的总分为40×2,占比为53.3%。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法硕的记忆和应用几乎各占是半壁江山,那就意味着我们都必须达到这两种学习要求。

记忆型知识学习要求:

记忆型的考题宗旨在于考察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解决记忆型的知识点妥妥的背住了就能拿到分,至于如何尽可能拿高分甚至是满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过可以朝这个目标冲)我下面会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去讲。记忆型的知识的提升分数的秘诀在于注重知识的体系,立法变化。

应用型知识学习要求:

应用型的考题宗旨在于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知道第三人欺诈,当事人知情的民事法律行为才可以撤销,但应用题就考运用能力,再如刑法中刑法的解释,文理解释,论理解释,说起来可以,但是去年真题问到:盗窃行为并不限于秘密窃取,这种解释属于何种解释,待选选项为无权解释、文理解释、类推解释、论理解释,有多少考生能说出选择的依据而不是凭感觉瞎蒙的呢,我当时是划掉了这个得分,所以高分的取得选择题至关重要,案例题更是压轴。

应用型的知识关键在于会用,知道基本的知识内容是什么,知道这样的知识应用在那些题目模型中,基本上几轮下来常见的考法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对于应用题我的目标是拿到70-80%的分数,因为考试分析实在是太容易找一个小点去考,而且用法硕考上北大的人在选择题上也会失掉分数,所以不必强求。至于案例分析,允许2-5分的失分,也就是基本模型会处理,但是在呈现答案上不完全或者是有一问是完全不会的,这样的失分控制住,考上+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两考考生而言,这个部分的民法相对好说,学一用二,但是刑法法硕所采取的观点和法考是不同的,价值观不同决定两者在定罪上有非常大的差异,这对于两考考生来说也绝对是一座大山,尽管有老师总结法考和考研的观点差异,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够,“拿来主义”不会用,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自己整理成自己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家已经看到应用题型和记忆题型几乎一比一,那么为什么以往的法硕经验贴都必强调法硕背住了就能考高分,“页的考试分析不要猜题必须背完你就能上岸”,难道知识点不用学习只要把书背完就能考上了吗?真相是,在你长达十个月的重复学习中,耳朵能听到一个知识点立马想出它的考法,你错过的题,老师再三提醒过的坑,但是背诵就不一样了,不是期末短期记忆,没有输入无法输出,况且是要优于考试分析更好答案构成的展现在阅卷老师面前,所以法硕一大决定性的因素在于背书,背住每一个可能出简单、论述的知识点,分析去年的真题可以看出来,只背考试分析是完全不够,因为考试分析应付不了民法第36题、刑法第35题完全没有或者只有一句话的题,这就决定我们必须有额外的背诵资料或者是参考资料,哪怕不背平时经常翻阅也能起到提框架的作用,这个重点的资料就是法条,以及法条延伸出来的立法说明。

法学综合:法学综合包括法理学、宪法和法制史,

法理学:15分+40分

宪法:14分+40分

法制史:11+30分

对于综合,选择题占比26.7%,大题占比73.4%,综合科绝对是最磨人的,我甚至2个小时背了一道宪法上的法律监督,先给大家打预防针。

同样分为记忆型的题型和应用型的题型,学习方法同法基,不同点在于,法学综合除宪法之外,没有法条,所以对于法理学和法制史必须有另外的对策才能解决超出考试分析之外的知识点。

1.宪法

看往年的真题,法本的论述过宪法第条,非常明显的暗示宪法法条是你的备考范围,所以对于宪法法条是要背诵的,不用全部背诵。我的背诵范围:第一章总纲中的前五条、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中的国家机构看着能出简答题的(有多款)。应用型的知识点对于法综,我的方法是多听课,一旦不知道怎么学就去听课,开倍速过知识点,如果过到了不会的知识点记笔记,会的话可能你会走神也就过去了,没有关系。

2.法理

法理我在背诵完考试分析之后,本来是想按照题型大概梳理每一类题型的万能模板,我后期真的没有时间了,我原本的想法是:控权型(典型考题试论法无授权不可为、谈谈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阳光政府之类)、司法型(司法体制改革、司法的原则)、守法型(法治社会、法律权威来源于人们内心真诚的信仰)等,按照你在学习过程中遇见的题型去分类就可以。后期的时候我没有做这项工作,我是怎么解决法综的论述题呢?得力于我跟的老师,法综我非常推荐赵逸凡老师,我听过马峰、杜洪波、赵逸凡三位老师的课,最后主打甚至是全部就是赵老师,老师梳理法综的题型太有一套了,法理加分亮点在英文、宪法的得分亮点在宪法法条、法制史的得分亮点在于年份,我强推赵老师,甚至老师的背诵本中的法制史成为我考试分析之外唯一一本铁血资料,第一次教会我法制史所有的题型。不管大家选择跟谁,赵老师的课和背诵本请大家一定去跟一次,非常棒!我在11月中旬考完法考客观题之后果断背诵宪法不仅是因为发现非法本的真题会考,还有就是赵逸凡老师说的宪法答题加上宪法法条是加分亮点。

3.法制史

大概讲讲我怎么学习的专业课。大家后期能学到自己觉得悟到了什么的时候,绝对就是复习的程度够了,同样的得分构成有很多种学习方法,切合你自己就是最好的。我的法基和法综是分开学的,法基和法综应该是过了三大轮,第一轮是听课和练题;第二轮是背诵,只背考试分析,我是背到了看这一个就能想到下一页是什么内容的程度,不怕大家背的更熟,大家加油,加上练题;第三轮是后期老师老师们的背诵版全部出来,到了后期老师出了背诵版的资料,才知道自己背诵的不足,尤其是法综。我买了所有跟的老师的背诵版,我的主打背诵资料还是这样子的重复大概有六七遍,接触真题之后发现了法条的重要性,就开始把民法典、刑法、宪法中所有能考简答的开始背诵,这个只背了三四遍,但是和考试分析重复的法条内容,例如刑法分则中寻衅滋事的行为类型,是背到很熟很熟才放走的,还有宪法上文提过需要重点背诵部分的法条也是写满了,背很多遍才可以的。

到了后期那段时间非常难熬、非常艰难,个人就是心力交瘁,总觉得心跳的很痛,甚至到了盼望时间快点到自己设定的吃饭时间,我想放自己出去,不想吃饭,就是想出去,真的是是逃出去的,最后两周是可怕的、艰难的,甚至每一天都是熬过去的,最后一周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也没有记住,什么都要学,我困到不站着背书我就会睡着的地步,那一周是我最害怕的,这是我希望大家一战成功的原因。

问与答

先问了我的考法硕的朋友们想知道什么,这是我的解答:

1.两考怎么准备?两考的优缺点是什么?

我忘了我细致的安排是什么,16级的陈永洋师哥曾经写过一篇

经验贴非常详细,并且师哥是两考成功上岸的,大家打印师哥的作为

自己的时间线完全可以。我的时间安排能力不行,当时也借鉴了B站的up主:范士卓,他把考研和法考划分为两条线,每条线的时间安排和走向我同样非常推荐。

两考的优点的在于你的专业课真的学的会好很多,因为你能接触更大范围的老师,找到对口的老师概率更大,我的民法接触到方志平老师之后,全程民法爽到起飞,所以法硕的民法我也能过很多遍,知识一轮一轮的碾压过去基础打得非常牢固,并且你知道你要干更多的事情所以你整个的状态是非常踏实、紧凑,整个学习状态全程在线。两考的缺点在于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要学很多东西,一直害怕时间不够用。我自己是因为公共课实在没怎么上心,而且英语一直没有找到对口的老师,大学本来就是武功全废非常菜,个人感觉大家找到了对口的公共课老师之后两考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害怕或者是遇见了时间隔得太近那就考法考的客观题和法硕。

2.法考的刑法观点和法硕的刑法观点冲突怎么学?

我先给大家安个心,每年两考法考和法硕的大有人在,上岸的也绝对不少,所以并非是不可以战胜的困难。因为法硕和法考的刑法价值观不一样,两者在定罪上面两者的区别是最大的,包括认定该行为构成犯罪之后的罪数形态上牵连犯的认定这些总则上的知识两者不相同。首先,在跟随的老师上,我推荐徐光华老师,徐光华老师去年10月中旬出的预测题第一次教会了我为什么两者会这么大的不同,我没有听完老师的课程,只是买了预测题,但是目前我接触到的老师能带给我灵感的只有徐光华老师。第二个推荐车润海老师,因为车老师法硕的和法考的刑法都讲,所以跟车老师两考笔记上会比较好整理,而且不会听到两种授课方式,相对来说上手快。

其次,在学习的方法上我推荐大家准备好一个比较大的本子,刑法总则看的是理论,分则看的是行为,把自己在听课和做真题过程中遇见这两种观点从总则的定罪到罪数形态、共同犯罪的认定的不同之处到分则的某一个行为的性质认定不同之处集中整理到一起,我当初并没有这么体系化的整理,遇见了什么知识点不同就写在笔记本上,这样不利于后期复习。总的来说,两者的冲突点主要集中在总则,对于分则中某个行为是盗窃还是诈骗罪这个的冲突点就在于对于诈骗的认识程度或者说是处分意识中的认识内容不同,这样的不同不仅在于法硕刑法和法考刑法之间,在所有的刑法学说之间都会有冲突,还有类似于强奸中的意志控制是不是强奸行为,两者也采取了不一样的观点,学习的过程中整理出来理解成为自己的知识。

3.考试分析如何背诵?

在你听课的过程中,知道每个知识点讲解的内容,第一轮的背诵是考试分析上所有分点的内容全部需要背诵的,只要分析上把这个问题展开点了,就需要背诵。把第一轮背的扎实一点,到了后期老师们的背诵版出来的时候只需要优化你的答案就可以了,这样比一次性全部记住要容易的多。学习的本质是朴实无华的,就是知识点背到记住就可以,没有说什么很深奥的玄学、很神秘的方法,期末背书大家怎么背的现在就怎么背书就好。

4.超越考试分析的答题构成,什么叫做体系化,如何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

一定要强调的是,体系化的答题是我老师模拟面试才感悟到的东西,所以你们现在觉得玄或者是高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东西是慢慢学习到了后期才有的,还需要老师点破你才知道的,如何积累自己的体系化知识,比如简述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之前我能想到的就是概念、特征、情形,但是现在我能多想到一点就是同层级的民事法律行为还有可撤销的、有效的、无效的、附条件、附期限的等等,此外民事法律行为上位概念是民事法律事实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再比如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中的物权法定原则,我之前能想到这个原则的内容,但是现在我会把物权法定原则和公示公信原则等物权四大基本原则放在一起回答,会把物权法定原则和物权的效力范围放在一起回答,因为物权是绝对权,除了物权人之外的第三人都负有不作为的义务,因此为平衡物权人的权利和第三人的行为自由物权法定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5.每天学几个小时比较合适?

我不会跟大家分享一天学了几个小时,理由也说说,大家在考研究生,我是再次经历过同分两人,高我一分三人,于是我第十二名和第六名只差三分,看着他在你前面无法超越。大家有时间的情况下尽量学到最好,学一天中能学的最大时间量,可是在给自己拼未来,还心疼自己什么呢?

上岸人心里话

给大家分享一段我当时准备考试的时候,在七月份写给自己的话:

没有人知道今年能不能成功,没有人知道,可是努努力啊,说不定就可以了呢,我不就是这样的人吗?比我更加优秀的你们一定也可以的。

还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任何考研经历都是经过之后再去回眸,所以我们会显得更加美好,里面不会告诉你,今天背书的地方来了几个不背书的人谈论明星还很大声,你没有办法背书;也不会告诉你今天心情很糟糕学的很烂,所以大家正在经历的哪怕是已经上岸的我们也经历过。我想说,让负面的事情发生着,你在往前走就好,记得一直在前行就是对的。

祝愿大家一片光明、前程似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gz/9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