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出生的那一个月,也就是新生儿期,身体会有很多看似异常的情况,让很多妈妈很焦虑,甚至有一些妈妈医院里面冲。其实,这些看似不正常的症状都是正常的,妈妈们无需多虑。
1.体重下降
几乎所有的新生儿会在出生5天内体重减轻,一般会减轻5%~10%,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宝宝进食量少,呼吸和皮肤流失一些水分、脐带干燥、胎脂脱落及尿液和胎便的排泄而引起的体重减轻,属于生理性体重减轻。一般到第10天就会恢复到出生时体重,10~14天体重开始增加。2.吐奶
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如连续吐几次,每次喂奶时均吐,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状态好不好等等。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医院检查。3.长马牙
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引起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有的婴儿因营养不良,“马牙”不能及时脱落,这也没多大妨碍,不需要医治,更不能拿针。4.黑色胎便
大部分新生儿会在出生后的12到24小时内第一次排便,称为胎便,是胎儿在子宫内形成的排泄物,为墨绿色粘稠状。妈妈怀孕20周以上时,胎儿肠道中便存在有胎便,其中85%~95%为混合着肠壁上皮细胞、胎毛、胎脂、胆汁黏液及所吞咽羊水中的部分固体成分。5.头顶肿起(头瘤)
顺产的新生儿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好像肿了一样。主要是因为生产过程中胎头在产道内受压。有的婴儿出生后头部会有个小肿块,这是生产时受压而造成的头皮水肿或血肿,差不多6~10周可消失。要是肿块进行性增大或在10周后还存在就要及时就医了。6.生理性脱皮
新生宝宝出生几天或几周后会开始出现脸部和全身脱皮的现象,不论是轻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样的脱皮,只要宝宝饮食、睡眠都没问题就是正常现象。脱皮期间,可以涂抹润肤油/霜,以保持皮肤滋润。其次,不要撕宝宝的蜕皮,存在感染的危险,等待自然脱落。7.粟粒疹
在鼻尖、鼻翼、颊、颜面等处,常可见到如针尖大小黄白色的小疹子,这也是婴儿痤疮。主要也是因为胎儿在妈妈子宫内带来的激素刺激皮肤造成的。痤疮既不疼也不痒,不需治疗。妈妈千万不要用手去挤,以免引发感染。一般在宝宝出生后数周到半年就会自然消失。8.生理性抖动(自己把自己吓醒)
多数新生宝宝在浅睡眠状态中当遇到声音、光亮、震动时常会出现出现四肢或身体无意识、短暂不协调的抖动,被称为新生儿睡眠惊跳,是种正常的生理表现。跟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家长不必紧张。9.乳房增大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出生5天左右后,常会出现乳房的乳腺肿胀现象。这是胎儿在母体内受妈妈雌激素影响的结果,随着来自母体雌性激素的逐渐消失,肿胀的乳房也会渐渐恢复自然,所以不需要担心。不要随意去挤压宝宝乳头,如果感染发炎严重甚至会引起败血症,女性宝宝如果发生乳腺炎造成乳腺管堵塞,还会影响成年后的乳汁分泌。10.红色尿
有些宝宝在出生几天后,排出的尿液总会看见淡淡的红色,这是因为新生儿白细胞分解过多,造成尿中的尿酸盐排泄过多引起,属正常现象,几天后会自行消失,这不是病态,无需担心。11.斜视或斗鸡眼
通常情况,新生儿早期眼球尚未固定,所以会有些斗鸡眼,同时眼部肌肉调节不良,会出现短暂性斜视。脸型宽阔、鼻梁扁平的宝宝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另外,因为眼睛未发育完全,还会出现翻白眼的情况。爸爸妈妈最好能经常带宝宝出去走走,促进宝宝的眼珠不断转动,防止斗鸡眼。如果满一岁了还有斗鸡眼,医院眼科进行检查。12.腿弯
胎儿在子宫内因为空间限制,四肢呈屈曲状,出生后虽然可以自由伸展,但小腿会延续之前的轻度弯曲所以呈“O”型,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弯曲,不必包蜡烛包来强行“纠正”。13.女宝阴道出血
部分妈妈会发现新生女宝宝在出生几天后有少量血液从阴道排出,好似来“月经”。新生女宝出生时体内存在一定的雌激素,主要是胎儿期妈妈由胎盘传给胎儿,出生后雌激素来源突然不断下降,7天左右时降至最低,导致子宫的假性发育,便出现了阴道增生充血的细胞脱落的“假月经”现象。14.阴唇肿起来了
宝宝出生大概一周的时候,妈妈可能还会发现宝宝的私处有了另外一个变化,宝宝的阴唇出现肿胀。具体来说,宝宝出生之前受到母体雌孕激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宝宝出生后得到强化,宝宝的阴唇可能出现肿胀。在6-8周之后,随着母体雌孕激素影响的减弱,宝宝的阴唇可以恢复到典型的性状。15.肠鸣(肚子咕噜咕噜)
有些新生宝宝肚子里会常发出咕咕的响声,而宝宝肚子并没有饿,其实,这是宝宝的肠鸣声。是因宝宝腹壁薄,肠蠕动快产生的,是一种正常的现象。16.挣劲
我们有时候会发现新生宝宝总会在使劲,特别快睡醒时,有时甚至会憋得满脸通红。家长就会担心宝宝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其实,宝宝是在活动筋骨,如同我们伸懒腰一样,是新生宝宝独特的一种运动方式。反而宝宝会很舒服,因为这样的动作可以帮助宝宝吸入更多氧气,有利新陈代谢。17.喉喘鸣(嗓子呼噜呼噜)
新生宝宝呼吸时,常会听到喉咙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这并不是感冒了,也并不是喉咙有痰,而是因为新生儿喉咙软骨发育未完善造成,随着生长当柔软的喉头慢慢变硬,一般在半岁到1岁时呼噜呼噜的声音就会自动消失。如果宝宝喉鸣非常严重,持续时间很长,怀疑其他疾病时才需要看医诊疗。18.体温波动大时高时低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脂肪薄,因此保暖效果差,会随着周围温度变化而改变,因此会出现体温时高时低波动大的情况。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18.呼吸不规律
新生儿因胸腔小,每次呼吸带来的气体交换量少,所以需要增加呼吸的次数来获得足够的氧气,再加上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在睡眠中会发现宝宝很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律、快慢不均匀,这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新生宝宝皮肤颜色红润,就不必惊慌。19.吸吮小泡/脱皮
吸吮小泡指的是婴儿上下嘴唇中间部位出现的小泡,是因为吸吮动作所致,和喂养方式以及“上火”无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须为此担心。有些宝宝出生后会经常打嗝,家长首先反应就是宝宝着凉了,忙着给宝宝添加衣物。其实,新生儿打嗝不全是因为受凉所致,也可能是消化系统受到刺激,宝宝打嗝的时候,只要帮宝宝轻轻拍拍背部,或者让宝宝喝点母乳就好了。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就会慢慢消失了。新生儿的护理需要格外仔细小心,新手爸妈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知识,在照顾宝宝的时候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