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聚焦中美南海博弈与南海安全破局之

内容提要

年以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逐渐由“幕后”走向“台前”,“选边站队”倾向也愈发明显。与此同时,中美在南海的博弈也日益剧烈。中美在南海的利益诉求冲突,固然是两国海上较量逐步升级的根本动因,但双方海上博弈之所以会在年以后渐渐凸显、恶化,其起因与中美力量对比变化、美国国内新美国主义思潮泛滥、声索国的推动以及美国对中国南海举措的过激反应密切相关。中美虽都有意避免在南海发生直接对抗和摩擦,但双方的战略重叠和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两国在南海的“冷对抗”也将愈演愈烈。中美决策层应加强彼此在南海利益的融合,以有效缓解对抗,并积极寻求海洋安全治理合作、破解南海“安全困局”的可能路径。

中美南海博弈:利益、冲突与动因

——兼论破解南海“安全困局”之道

作者简介

吴士存,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相秒,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17[基金项目]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专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联合资助项目

(编号:CWZD)

文章已发表于《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年04期

转自中国南海研究院

游弋在南海海域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航母战斗群(图自美媒)

自年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不仅常态化和升级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已先后13次派遣军舰(飞机)进入中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12海里海域(空域),更是不断地推动其在全球的盟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参与到南海的联合军事行动中来。有不少美国学者将中美近来不断升温的贸易摩擦和南海对峙形容为“新冷战”。此一判断虽有言之过早的嫌疑,但两国在南海的博弈的确带有不少冷战特征。比如,互视对方为竞争对手、两国军力对峙渐趋升级但又极力避免发生直接冲突、外交上争先拉拢合作伙伴以扩大自身阵营(美拉拢东盟国家和域外大国尤为明显)。美国升级在南海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而中国也相应地强化应对措施,两国虽皆已意识到擦枪走火的风险,也都无意于诉诸大规模热战,但双方谁也不愿意首先让步,已然形成“冷对抗”之局面。那么,中美在南海的冲突能得到有效管控吗?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背后动因来回答中美两国南海博弈能否得到有效管控。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源于国内外研究中的一个争论:中美在南海是否存在“核心利益”冲突,两国在南海日益升级的外交对抗和军事较量的根本动因是核心利益冲突吗?本文认为,中美并未明确将各自在南海的利益描述为“核心利益”,但南海议题对于两国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利益所在。利益上的相互冲突,是两国南海博弈的最终动因,但并不能直接解释两国在南海的博弈为何会自-年以后持续升级。

本文认为,中美南海竞争愈演愈烈是四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中美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声索国南海政策调整的推动、美对中国南海政策的错误反应,同时美国国内逐渐占据主流的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思潮也是中美南海博弈由利益冲突走向政策对抗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较量升级的态势在短期内恐难改变。

一、年以来中美南海博弈的表象与特征

南海地区虽然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就是美国在亚太的主要前沿据点,但直到冷战前后美国对南海问题并未给予太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sh/10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