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水管穿过田间地头铺到家门口,挂在墙上的水表记录每家用水量,水务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检查设备......10月16日,记者走进贵阳市南明区云关乡摆郎村,见证当地老百姓告别供水不稳的苦日子,迎来全新自来水供水系统。“用水问题是我们村老百姓十几年的‘心病’了。”今年70岁的张秀兰曾在摆郎村村委会任职,她告诉记者,年,为了推进贵阳市南环线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村委会主动提出承担村民们的用水费用。入户走访“一开始大家的用水量还算正常,时间久了,老百姓养成了用水不花钱的习惯,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也增加了村委会的经济负担。”张秀兰说,高昂的水费账单令村里的集体资金入不敷出,供水断断续续成了常事,党群关系逐渐恶化。年,云关乡通过“夜话云关”大走访了解到摆郎村的用水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便立即向上级部门反映。“我们在区级层面争取到万资金,又协调了水务集团同意改造水管。”云关乡党委书记袁莉说,层层反映、四处协调,摆郎村的用水改造终于有了眉目。与老百姓开坝坝会今年9月16日,云关乡召开全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会,正式启动主题教育工作。“在抓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个环节中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审视党员的责任、党组织的作用。摆郎村的用水问题中其实也存在党员示范引领效果不好,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没有做到位的问题。”袁莉说,自开展主题教育以来,云关乡进一步发挥“夜话云关”这一党群“连心桥”的作用,入户走访、结对认亲、承诺办事、坝坝会,党员、党组织与群众的关系进一步拉近,摆郎村的老百姓也逐渐说出心里话,提出对用水的建议和想法。与村民交心谈心有了老百姓的信任,云关乡也加快了摆郎村自来水供水系统改造、一户一表工程的施工力度,目前已经进入调试阶段,预计月底老百姓可正式用上稳定的自来水。“困扰大家近20年的问题就要解决了,村里老百姓别提有多高兴了!”张秀兰喜笑颜开地说。摆郎村的供水得到解决,是贵阳市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缩影。贵阳市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坚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认真检视存在问题,努力把根源找准、分析透,共受理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近九万件,处置率达87%以上。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何欣编辑何欣编审王太师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