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还不详细”“这里面还有材料缺失”“有的事实还没查明”“退回去,补证”……这是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惠山分局法制大队民警尤晓松常说的话,也是公安法制工作的日常。
尤晓松说,要用最铁的纪律、最严的审核、最规范的法制工作,办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案件,将一桩又一桩疑难复杂案件板上钉钉、分毫不差地办成铁案!
用法治思维解决疑难案件22年前,尤晓松穿上警察制服,在基层刑侦战线埋头苦干近10年之后,开始了严谨而枯燥的法制工作,这一干就是12年。12年间,尤晓松从没停止学习的脚步,在他办公桌上,整整齐齐摞着不同年份的“法律宝典”,书中的折角、标注、便签是他钻研法律的痕迹。
尤晓松对刑事、行政法律法规有着深刻理解,尤其对涉环境污染、珍稀动物保护等新型案件,不断在全国范围内搜寻研究同类型判例,分析案件证据标准,指导办案部门规范办案。他主动加强对挂钩单位的业务指导,对疑难复杂案件的定性、证据收集进行审核,帮助提高执法办案人员业务水平。
年,惠山分局前洲派出所在办理一起假证案件时碰到难题,尤晓松第一时间前往增援。他查看案件办理进度情况,发现此案办理中在罪名的定性、物证的分类、证人证言的完整性方面都有欠缺。对此,尤晓松向部门领导汇报后,商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由办案单位、分局法制大队和区人民检察院三方会商,最终确定了案件事实证据适用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两项罪名,并针对涉案物品中伪造的机动车行驶证、身份证、职业资格证、印章等分别处理,区分证据种类,与犯罪事实一一对应,大大提高了基层办案效率,最终涉案人员均被依法审判。
给办案民警吃下定心丸和他打过交道的战友都知道,尤晓松虽然审核“无情”,但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那位热心肠的老大哥。
一次,惠山分局阳山派出所民警赴江西抓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嫌疑人周某,抓捕过程中扩大了战线,新收集到的电子证据丰富了原有的罪证认定,但对相关电子证据的梳理确认又成了难题。为保证不流失战果,当晚10点,专案组民警拨通了尤晓松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焦急的求助、大量图片的传输;电话这头,是快速的翻页声、清脆的敲键盘声……多番查阅后,尤晓松给出了肯定答案:“这个对象符合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专案组民警长舒了一口气,断断续续4个小时的电话沟通,终于把抓捕取证工作落实。尤晓松回到床上时,已经是次日凌晨2点。
“零退查”的背后年,尤晓松经手审批刑拘90余起、余人,办理提捕30余起、40余人,起诉案件80余起、余人。他办理的案件逮捕数、起诉率始终保持在大队前列,退查率为零。案件审批审理如何做到高效率与高质量并重?尤晓松给出了他的答案。
尤晓松说,身为法制民警,掌握着案件当事人的命运。面对诱惑和压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民警察公平正义、清正廉洁的形象,对案件的审核严格做到“把好六关”:一把事实关,案情事实清楚明了;二把证据关,证据确凿充分可靠;三把程序关,执法程序到位完备;四把法律关,法律法规相匹配,文书制作要规范;五把定性关,案件性质、罪名使用精准无误;六把处理关,罪责刑相适应。通过“把好六关”,实现了刑事、行政案件质量双提升,因执法问题引发的上访申诉现象大幅下降。
来源:人民公安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