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真实的发生看体育教学杂志中的

#三连一下,收获更多夏日小美好#校园一角

让教育真实的发生——路在何方——体育教育必须用体育的方式、体育的手段进行?

01前面的思考

《江苏教育》年3月周二刊/第23期“视点”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在情境中涵养人的德性》的文章,文章的观点是“道德教育必须用道德的方式、道德的手段进行”,阐述了“情境德育,用德育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是鲜活而真切的生活教育、是自主自为的道德教育”三个层面,以此来说明“涵咏、体验、感悟”的情境教育。

为什么先介绍这篇文章呢?因为我感觉体育教育也应该具有一样的方法——体育教育必须用体育的方式、体育的手段进行。只是方向有了,路在何方呢?

不加多言该文章,只是看完后我的心理对“让教育真实的发生”有了更多的想法。

02教为不教

《体育教学》“探蹊栏目”中的《“教为不教”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索》一文中,以叶圣陶先生创立的现代教育理念核心“教为不教”为出发点与落脚点,通过阐述“设置符合学生心理的情境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创造合适的学习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与讨论”、“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激励性评价”等三方面来印证“教为不教”的理念。其中所述也颇有几分“让教育真实的发生”的味道。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有几点思考与触动。

其一是:“教为不教”与“授人予鱼不如授之予渔”的思路是一致的。授之予渔应该授什么呢?工具的制作、工具材料的选择、工具的种类、修理工具的方法、地点的选择、天气的选择……等等。这些有些可以成品买入、有些需要半成品、有些需要自制;有些可以一个人完成,有些必须两个人以上,有一些还必须有长者到位指导……等等。如此可见,授之予渔并没有那么简单。

其二是:初中生能行吗?闲话少叙,言归正传。文中所设置的诸如“让学生自行编排有关技术动作的情境游戏,不限题材,只要利用所学内容进行”、“针对学生创设的各种游戏、情境进行展示…并讨论分析评价”,并以立定跳远——单脚跳、双脚跳为基础设置跳跃情景剧与“龟兔赛跑、小青蛙找妈妈、森林跳跃”等比赛情境,让学生思考动作及跳的远的原因。这个方法,试一试?只是初中生与小学生一样吗?试试吗?还是不了。另外“教育真实的发生了吗?”

其三是:如此算技能运用吗?关于技能的运用文中写到“例如,学过快速跑过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与老爸赛跑的任务,学过篮球原地运球技术后可以布置比比看谁拍得多的家庭作业。”我个人感觉这如果是布置“小手拉大手”亲子锻炼趣味家庭体育作业尚且可行,但是若说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实践的过程中会经历反思、改进、再强化的技能形成过程……”(文中原文),我个人是感觉作者所举的两个例子有点牵强。毕竟即使孩子输给大人,那时年龄的差距,若侥幸赢,则可能是大人“故意放水”,所以亲子作业更合适些。更别说篮球比比看谁拍的多了。我自己问自己:“教育真实的发生了吗?”

其四是文中引文“无论教什么都要设法让学生先学后思,在学生遇到困惑时给予启发,诱导他们共同讨论,促进其学习正确、深入开展。”对此我是这么想的——教师应该要先启发、引导学生,为后续的“学后思”做铺垫,并不是“无论什么都”,而是有选择的“都”。从我的教学经历来看,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件事情,那是很难的,事倍功半是常有的事情。但如果教师提前启发、引导,效果则不一样。只不过启发引导要“点到为止”,并贯彻始终。我想这或许会更好。当然了,也许是我误解了这句话,毕竟是引文,我并没有看见引文的全文,无法感受作者的全部思路。所以理解难免有偏差,但单从这句话来看,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点到为止。所谓“点到为止”我想实际的操作就是“不断设疑——不断追问”的一个过程。追问,我所喜欢的一个环节。点到为止,它让“教育真实的发生了吗?”

其五是什么是“会”。文中“由‘学会’逐渐变为‘会学’,教师真真切切为‘不教’而教。”我想会学是不够的。于素梅博士提出的“五会”——会学、会说、会做、会用及会做人,完美的定义了“会”的内涵。也如上文所说“授之予渔”并没有那么容易,细思之下“有可能还是会觉得‘不如直接给鱼’吧。”所以我告诫我自己切勿领悟过渡,将“教为不教”本末倒置。五会,它让“教育真实的发生了吗?”

其六是我的菜单遇见“教为不教”。文中所写“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提及“设置小组学习模式,由各项技能较好者担任小组长,课前或者课后教师对小组长进行技能传授并提出要求,由小组长在课堂上进行教授……”这一陈述与我菜单式教学模式的思路大致是一个方向,只是作者的似乎更广更泛一些。思路方向是一样的,只是做法不太一样。这也如同陶行知先生当年所实行的“小先生”制。只是如今我面对我的菜单式教学,我也陷入了反思——我是否“放手”的太快,如上文“第四点的引文”一般,并因此适得其反呢?我反思着我-学年的菜单。我的菜单,它让教育“真实的发生了吗?”

我的课堂第二届以菜单式教学模式为主。虽不敢说轻车熟路,但是也胸有墨水,不像第一届边摸索边做那样让人心潮澎湃。这就导致我的步子跨的有点快,以至于有点“扭到脚”。如果给自己找个理由,只能是断断续续的线上线下课堂。仅此而已。反求诸己。

当我的菜单遇见“教为不教”,我又陷入了思考……

03让教育真实的发生

无论采用哪一种所谓的“模式”来上课,我想都要“让教育真实的发生”。只是该怎么做呢?

“让教育真实的发生”,这句话近来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我不断在思考,不断在摸索。

让教育真实的发生——路在何方——体育教育必须用体育的方式、体育的手段进行?

只是如何才能找到路口呢?SUMMER#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yj/10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