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al/140916/4474568.html
昨天中午,被告知川端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吃惊,难过。前不久老师抵沪的时候还和我们一块儿庆祝了90岁的生日,那时候老师的精神看起来还挺不错的,没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突然。
我和老师的缘分并不能说很深,我从13年开始练习剑道,谈不上勤奋,由于各种琐事,训练断断续续。但遇上老师的讲习,我总是尽可能的到场。川端老师一年来上海两次,每次都会带上3个星期左右。老师的耳朵不好,需要助听器,可老师的嗓门却格外的洪亮,一个多小时的讲习,丝毫不带休息,声音常常盖过一旁的翻译官。
跟着老师学习了很多,他教给我们什么是“心是剑即构”,告诉我们什么是“道乐”,跟我们讲剑道的理法。前不久听说有人在网上对老师夸夸其谈,我不认识,不了解这些人,正如这些人不了解老师那样。如此武断地做出评价,我认为已经违背了“道”的含义。刚刚学剑道的时候不懂老师的剑,网上看了不少全日本武道大会的视频,觉得剑道就是快准狠,也一度看的血脉喷张,想呀呀呀地直接命中对手的要害。等自己真的上了甲,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觉得自己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傻瓜,这时候再上老师的讲习课,虽然看不到视频里看似快如闪电般的出手,但却看到了“准确”二字。看老师用剑越多,就越觉得网上的视频没有意义,虽说老师已经不可能再跟这群壮年稽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看久了老师的讲习,我见到了更加宝贵的品质:端正和流畅。
也有人用考据的方式来质疑老师的资质,本来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但既然传到我这,我也把那人的文章仔细给读了,他说了许多,却唯独没有谈到老师的“剑”。说实话,哪怕老师再怎么跟我解释什么是“切”,我也无法完全理解其中含义,因为我根本没有挥过真正的剑。现在日本剑道最高的段位是8段,因为用真刀进行过殊死对决的前辈们已经死绝了,所以那些生下来就用竹剑代替真刀的后辈们,8段已然是他们的上限。那既然已经丧失了一部分实战的意义,那剑道还剩下什么呢?是快?是得本的诀窍?还是偷本的花招?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川端老师所教给我们的:端正。在双方的对峙中,如何使自己的心态端正,从而达到形体的端正,乃至剑的理法的端正,这才是我认为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去摸索的东西。这也是我下定决心要么不学,要学就学老师的剑道的理由。
一名90岁的老翁,不为名不为利,数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来到上海,住在不豪华的宾馆里,传授自己所参悟的剑道的理法,除了对剑道的热爱,我实在想不出其他的理由。“道乐”,真正能参透其义并身体力行之人,能有几许?万法皆通,不奢望在剑道上能有多大的造诣,但感谢老师的讲习让我多了一些坚持,少了一些迷惘。
以上便是我对老师其人及其剑道的只字片语,记录下来,凭此寄托对老师的哀思。
林斯彧
年7月2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