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肢麻实难耐,汤药膏方正相宜ldqu

肩痛肢麻实难耐,汤药膏方正相宜

——“肩周炎”一例

今年2月份,老同学W发来消息,说自己老妈“肩周炎”很多年了,左侧肩膀痛,而且左胳膊也发麻,好多年了不缓解,想吃点中药。因为疫情原因,也不好出远门,只好开个视频让我看看。大致问下来,阿姨状态还挺好,五十几岁了,没什么基础毛病,就是左肩痛,左胳膊麻木不仁,遇冷加重,其他没什么不舒服,胃口、大小便、睡眠等都很正常。舌有点胖大,舌质淡红,苔是白腻的。我一直觉得这种所谓的肌肉软组织劳损导致的颈肩腰腿疼痛,物理疗法应该可以搞定,一般会首先建议病人去打打针灸,做做推拿,但是这位阿姨一直住在老家农村,医院看个毛病很麻烦,嫌折腾,还是想吃点中药看看。

病证比较单纯,考虑还是属于最常见的风寒湿痹证。依然首选经方。

于是处方:葛根汤合乌头汤加味。

具体药物如下:

葛根24克,炒白芍24克,桂枝15克,肉桂6克,

生麻黄6克,生黄芪30克,生甘草15克,蜂蜜15克,

制川乌6克,桑枝30克,片姜黄9克,细辛6克,

老鹳草30克,羌活10克。

一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煎药注意久煎,大火烧开,小火微沸2小时。

2周后,同学发来消息说上次的药吃了管用的,好一些了,想继续吃药。考虑到病程较久,病情也比较稳定,短时间内不太会有大的变化,完全治好也需要时间,就建议服用中药膏方,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处方:

以上加工成2个月量,口服。

开好方子,老同学拿到药,也没再有什么反馈,我没有多问。转眼间小半年过去了,就在前几天,老同学又发来消息,说上半年吃了两个多月中药效果蛮好,困扰老妈多年的肩膀痛已经不痛了,半年来也没有再痛过,天气冷了也没什么感觉,想再吃点中药巩固调养一下。

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蛮开心的,因为虽然自己是风湿科出身,对各种颈肩腰腿疼痛也比较感兴趣,针灸推拿没少做,中药也没少开,但真正有耐心坚持这么久观察下来的病例并不多,多数病人都是一治疗就好转,好转了就不太有耐心坚持治疗,而一旦停止治疗就容易反复,干扰因素很多,很磨人,不太有成就感。所以有一段时间不太喜欢看这类病人,有咨询的也一概给点建议就对付了。这个病例,给我一种意外的惊喜,挤时间记录一下,给自己打打气,也给看到的人一点信心。

至于处方用药,简单聊几句:

治疗“风湿”“痹症”的方药有很多,这个病人初诊选择了葛根汤合乌头汤来治疗,葛根汤、乌头汤可以说是经方治疗各种痛症的常用方,但是出于对麻黄、桂枝、乌头这类“大辛大热”药物的恐惧,很多中医不太敢用。但是止痛力量最强的中药,无非就这么几味药,是张仲景治疗痛症的高频用药,通过伤寒金匮的条文可以看出。炮制、煎煮、服用方法恰当,不太会出现什么副作用,尤其是按照张仲景记载的煎煮服用方法,很安全。

葛根、桑枝、片姜黄三味药是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的经验方,治疗颈椎病、肩周炎效果不错。老鹳草是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郭永来医生在他的《杏林集叶》一书中也有单用老鹳草泡药酒治疗风湿痹痛的经验介绍。值得一试。

膏方中还合用了独活寄生汤、八珍汤、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加强了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补肾的作用。麻黄、桂枝、乌头、细辛、生半夏用量也不算少,当然也加了大蓟、小蓟、黄连、苏叶等保肝护胃的药物。观察下来,疗效确切,且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对于这些至今仍有争议的“毒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当然,也不能“饮鸩止渴”。用药选方还是要兼顾疗效与安全,一切以病人的病情需要而酌定。医生胆大心细,病人信任配合,才能实现双赢。

年11月27日,于上海中医药大学

END

越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医生只会越来越忙碌。我也没能逃脱这个定律。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感觉足够我“消化”一辈子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yj/6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