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技精选全新角度检测癌症加速

一周科技精选

NEWS

(3.9~3.15)

为你精选科技“新鲜事”每周都有你不知道的内容

一周

明星

长征3号甲“北斗专列”点火升空

3月9日晚间,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送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入轨。此次发射续写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北斗专列”高可靠记录,取得北斗任务今年的开门红。

长三甲系列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长三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介绍,此次发射任务是长三甲系列火箭春节后首战,也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的第次发射,自年起,长三甲系列火箭用39次发射,将54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功率%。

前延点评:面对突发疫情,长三甲火箭团队,战疫路上不停步,再次让世界见证中国航天速度!

科技

企业

马斯克旗下SpaceX再获5亿美元新融资

3月10日消息,媒体周一看到的文件显示,马斯克旗下SpaceX获5亿美元新融资,较原计划规模翻番。

据悉,该公司估值由此达到亿美元,高于去年的亿美元。同时SpaceX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私人公司之一,并且由于筹集资金的超额认购,SpaceX的股票也是所有即将IPO的公司中需求最大的股票。

前延点评:SpaceX能在受全球疫情影响,经济一片唱衰的大环境中逆流而上,证明了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也再次证明了太空探索事业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AI

医学

人工智能“验血”,全新角度检测癌症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日前上线了一项有关癌症诊断的重要研究。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科学家,训练人工智能从血液中鉴定来自微生物的线索,不仅可以识别出癌症,还能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做出区分。研究机构评价说,这项新的诊断工具,“可能会改变人们观察和诊断癌症的方式”。

前延点评:AI赋能医学,随着新认识的积累,我们期待面对癌症,有更多全新的治疗途径在人类科学前沿中展开。

考古

发现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小的恐龙

眼齿鸟琥珀(图片来源:邢立达)

3月1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布,他们在缅甸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蜂鸟般大小的恐龙新物种,代表了迄今为止最小的恐龙。该发现对理解恐龙与古鸟类的演化,尤其是小型动物的软组织和骨骼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美国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博士拉尔斯·施米茨(LarsSchmitz)等学者共同完成,相关论文发表于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

前延科普: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一直是全球考古界瞩目的地方,而且这里保存的鸟类琥珀化石相当丰富,如果人类想要了解真正的白垩纪世界,怕是要依靠在这里,进一步探索了。

智能

设备

iPhone9概念视频曝光

iPhone9的整体设计已基本可以确定,其将采用与iPhone8类似的设计,正面搭载一块4.7英寸显示屏,且屏幕下方配备了实体的TouchID按键。机身背部则依然延续了iPhone8时代的单摄方案,不过苹果的logo改为与iPhone11系列相同的放置。

配置方面,iPhone9核心将搭载A13处理器,提供3GB+64/18GB存储规格;机身内置mAh电池,且支持IP68级防水以及无线充电,配备Lightning数据线,预计售价为美元(约人民币元)。

前延调侃:又一波真香机或将来袭.....

气候

科学

年,热浪可能影响全球1亿人

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人体受到热负荷、无法通过排汗将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种情况被称作热应力(heatstress)。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在发表于《环境研究快报》的一项研究中,考虑了不同升温场景中温度、湿度的变化,从而模拟出受热应力影响的人口范围。

研究指出,到年,如果较工业革命前升温达3℃,全球将有1亿人受极端高温下的热浪影响,这一数字将是目前的3倍;如果升温达1.5℃或℃时,这一数字分别为5亿和近8亿人。

前延点评:保护地球家园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是人类的首要目标吧?

行星

科学

下铁雨的系外行星

WASP-76b是一颗超高温系外行星,由于接收的辐射是地球的数千倍,这颗行星表面的温度超过℃。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在其大气中发现了WASP-76b可能下铁雨的信号。WASP-76b昼夜交替时有一条铁谱线,但这条谱线在夜昼交替时却没有出现,这说明铁在该行星的背阳面凝结,且成云的可能性较大,而云在夜间或以液滴的形式落下,形成“铁雨”。

前延点评:即使派终结者去这颗行星上探探路,恐怕他也不敢说出那句经典的——“IllBeBack!”——了吧…...

科学

轶闻

“易胖体质”从娘胎养成?

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很多新研究让我们注意到,肥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卒中等肥胖相关的问题,除了遗传因素外,背后往往还有肠道菌群在发挥作用。

而根据最近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的一篇论文,肠道菌群对肥胖的影响甚至可以追溯到“娘胎”。日本的一支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母亲怀孕时的肠道菌群对胎儿日后的健康发育有长远的影响:当母亲肠道细菌的某些代谢产物不足,小鼠出生后很容易一吃就胖,并发展出代谢紊乱;而孕期补充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孩子预防代谢相关疾病。

前延调侃:完美的诠释了易胖体质的真正原因,所以肥胖不是天生的,而是娘生的

---------------------------本周名言:没有想像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

声明:资讯及图片来源综合各大网络及新闻资讯网站,内容仅作分享,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第一章:一封绝密电报第二章:全军出击!第三章:极限施压第四章:武汉4小时(上)

一周科技精选

首张人类大脑蛋白质图谱问世、长寿秘诀被破解!

1.ufo公然光临地球…....万年前的那次灭绝是否还会重演?一文看懂折叠屏技术国之重任:操作系统突围战这就是国魂:中国核潜艇欢迎加入知识分享社群交流~共享~学习~进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yj/6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