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补闰庵心解互注李长吉歌诗

May3th

哭青外史呕心之作

闰庵心解互注李长吉歌诗

郑永辉编著

闰庵心解互注李长吉歌诗序

余读闰庵之注长吉诗,废卷而叹,把盏而吟。斯注也,闰庵心事,长吉风神,古人既往,歌哭常存,闰庵之功著矣!余别闰庵方一稔,而鄙陋之心日滋。则闰庵之键户遁世,手取插架万轴,既读虫字,复究龙文,又岂可及哉!夫古人悟言一室之内,神合八荒之外,高情孤节,非流俗之人所能探知。而苦心幽态,往往见于文字,其风如幽兰冥笑,老龙夜哭,棱棱夕月,霖霖冻雨,寒人肌骨,愁人思绪,悲则悲矣,亦不得已也!

余谓闰庵之注长吉诗也,有不可及者三:神合古人,性符作者,才力颉颃而境遇亦相似也。闰庵既不遇于时,杜门幽居,其辞高古之余,微见幽怨之意。昌黎不得其平则鸣之论,长吉有之,闰庵亦有之也。而读其诗,诵其文,一何温润哉!余固知其心之仁而发语之平和也。此其一;闰庵学力高处,固非余所敢论,余所知者,其勤苦过人而日苦吟不倦,文章德业渐近古人而自谦抑,有一日千里之势,则闰庵注诗之本,固非浅薄之敢望。此其二;古来博学者多矣,然学而不思,又何贵乎书簏?闰庵之注长吉也,既博征坟典,又深得古人之情,余所服膺者,在乎诸家得失了然于心,又不为旧注所困,原长吉之诗心,溯长吉之则法,会长吉之风神,非深思力大者能之乎?此又闰庵之不可及者也。

昔余之读长吉诗也,亦有说矣:夫以长吉志高气盛,困于场屋,郁结之情凝而不发,发则不类人间语,险怪之风,幽丽之象,又耽于吟咏,精于炼字,故独开蹊径,别树旗帜。世之学长吉者,不苦炼字无险怪奇诡之风,亦不苦造境不能幽独,但苦无长吉气象耳!其气象云何?曰: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怀坐呜咽。盖有极不平之心,始能为极不平之句。故奇情异字后有一段直来直往之气象,上通阊阖,下彻黄泉,神鬼皆重足避匿而惟恐不及。是气是象,独长吉擅之,虽李杜亦不得,彼徒事字句模拟者又何可据哉!斯论也,闰庵以为何如?

今余废书久矣,间有所吟咏,亦无奇句。闰庵注成,嘱余为序,余愧非其人,而闰庵虚己之心,加以学问用力如此,所至岂可测哉!岂可侧哉!是为序。

——桐城同年陈璐序

闰庵心解互注李长吉歌诗自序

夫学诗者,于汉魏莫非追曹攀刘,于晋宋无不祖骚宗谢,而齐梁陈隋体薄,人所共弃,至于唐共尊太白少陵,其他则不暇多取。是也。斯皆诗家之射雕手,最宜取法。然余以为另有一人兼以上众体所长,足以为吾辈之楷式,此人即唐王孙李贺也。世人所谓长吉诗唯以怪奇名家,不过鄙夫陋见,未足一哂。其所以能名家者,非字怪意奇,而在于诗中哭、血、鬼、死诸字能以豪气出之。千秋万代,诗家不啻万万,孰能致此?岂徒以怪奇作穷酸语耶?随园老人谓作诗宜“先有寸心,后有千古”,长吉诗即字字寸心,寸心中能见千古者。

若乃《三百》篇之变风变雅,降而为《离骚》《九歌》,为长吉诗,皆托诸神鬼、风物之幽、冷、僻、险者,以发一腔之痛楚。其悲之甚,情之深,历代可以并峙者,屈指可数。余庚子岁杪秋自漳郡归里,键户温书,披读案头《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反复摩挲,讽咏不辍,为其人其诗感痛不已。时余年二十七,昌谷卒年适为二十七,对此益悒悒于内。即思自成一编,不独补古今贺诗评注笺疏之误之失、昭揭长吉之心目,亦借此以见余之精神。遂捐资十百余,买得近当代诸大家集评、笺注整理本六种,另何义门批本一种,取各本互对读一过,三阅月乃竟。是以诸家得失了然于心,长吉诗之三昧亦自窥见,应之于手成是编万余言不过五日耳。然借诸斯编,长吉之风神昭然若日,余之情志灼灼然于墨中,余之双眸亦炯炯然能从纸上瞩人。苟能有知我者读之,岂独见昌谷之心目、昌谷之精神乎?亦能见余于其中也。何耶?余之精神即昌谷之精神,余之情志即昌谷之情志,余亦昌谷,昌谷亦余也。

——辛丑二月廿一哭青外史闰庵序于读昌谷诗斋

凡例

●凡余之补注、刊谬、疏解、评点皆标作。

●篇帙顺序从王琦《汇解》本,字句同异以吴企明《编年笺注》为准。

●以篇幅故,原文不录出,读者自取《李贺诗集》对读。

●以篇幅故,互注部分标作,只注出重言泣、老、南山、哭、死、血、吼七处,此皆长吉所善用者,注出以见长吉用字之精妙。

卷一

李凭箜篌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王琦谓:“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玉碎、凤叫所解是矣,蓉泣、兰笑则非。上联状声,下联状物之所感,是谓下衬上之法,以示琴声之妙。

“芙蓉泣露香兰笑”(“泣”字):

“老兔寒蟾泣天色”(《梦天》)“神骓泣向风”(《马诗(其十)》)“冷红泣露娇啼色”(《南田山中行》)“山璺泣清漏”(《感讽五首(其五)》)“莎老沙鸡泣”(《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梦泣生白头”(《崇义里滞雨》)“卧听莎鸡泣”(《房中思》)“光露泣幽泪”(《昌谷诗》)“露光泣残蕙”(《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烹龙炮凤玉脂泣”(《将进酒》)“班子泣衰红”(《感讽六首(其五)》)“相看两相泣”(《汉唐姬饮酒歌》)“泣露枝枝滴天泪”(《静女春曙曲》)

“老鱼跳波瘦蛟舞”(“老”字):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曲》)“蛟胎皮老蒺藜刺”(《春坊正字剑子歌》)“明朝枫树老”(《大堤曲》)“老兔寒蟾泣天色”(《梦天》)“老景沉重无惊飞”(《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四月)》)“山头老桂吹古香”(《帝子歌》)“筠竹千年老不死”(《湘妃》)“桥头长老相哀念”(《南园十三首(其四)》)“寻章摘句老雕虫”(《南园十三首(其六)》)“,老去溪头作钓翁。”(《南园十三首(其十)》)“白昼千峰老翠华”(《南园十三首(其十一)》)“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饥寒龙为愁”(《老夫采玉歌》)“杜鹃口血老夫泪”(《老夫采玉歌》)“博罗老仙时出洞”(《罗浮山人与葛篇》)“客枕幽单看春老”(《仁和里杂叙皇甫湜》)“蕙花已老桃叶长”(《堂堂》)“弊厩惭老马”(《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其一)》)“天荒地老无人识”(《致酒行》)“古竹老梢惹碧云”(《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四)》)“风前几人老”(《感讽五首(其三)》)“垂帘几度青春老”(《三月过行宫》)“鵁鶄老湿沙”(《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其三)》)“莎老沙鸡泣”(《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老作平原客”(《客游》)“木藓青桐老”(《题赵生壁》)“颜郎身已老”(《河阳歌》)“莲枝未长秦蘅老”(《牡丹种曲》)“梁王老去罗衣在”(《牡丹种曲》)“老者不死”(《苦昼短》)“关中父老百领襦”(《章和二年中》)“颜子鬓先老”(《春归昌谷》)“老柏如建纛”(《春归昌谷》)“入门愧家老”(《春归昌谷》)“芳径老红醉”(《昌谷诗》)“待驾栖鸾老”(《昌谷诗》)“老莎如短镞”(《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天光无老时”(《拂舞歌辞》)“丁香筇竹啼老猿”(《巫山高》)“水风浦云生老竹”(《江南弄》)“百年老鸮成木魅”(《神弦曲》)“清凉堪老镜中鸾”(《贝宫夫人》)“老桐错干青龙愁”(《官不来题皇甫湜先辈厅》)“鲤鱼风起芙蓉老”(《江楼曲》)“纤手却盘老鸦色”(《美人梳头歌》)“燕语悲身老”(《新夏歌》)“老去悲啼展”(《经沙苑》)“华实自苍老”(《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杜若已老兰苕春”(《南园》)“熟杏暖香梨叶老”(《南园》》)“郑公乡老开酒樽”(《《南园》》)“阿母得仙今不老”(《假龙吟歌》)“恂恂乡门老”(《感讽六首(其三)》)“乃老能佩刀”(《感讽六首(其四》)“峄阳老树非桐孙”(《听颖师弹琴歌》)

残丝曲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一句,黎简所解最切,榆荚所催者春也。“沈郎青钱”与“榆荚”并不犯复,前者虚指,后者实指。“沈郎青钱”与“夹城”暗示富贵游骋,连上句谓歌舞声中青春逝去之速也。此诗家前虚后实之法。

还自会稽歌

颔联“秋衾梦同辇”与颈联“身与塘蒲晚”相照甚妙,所谓“蒲柳之资望秋而落”也。化一意为两境,亦巧。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一句,若是汉剑,岂有因病而还之理,此长吉隐讳之语耳,从“何事”可以见出。剑不能飞非以身病,别有所指也。

示弟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之句,痛愤无以加矣。此联长吉五律之冠,所谓“诗家用虚字难,用实字易”,“犹能”、“底事”甚妙。

此诗《编年笺注》系于元和八年李贺归昌谷作似可商榷。“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旧唐书·舆服志》:“九品以上一梁。”长吉元和五年至七年在长安任奉礼郎,郎从九品上,故冠上应为一梁。可议论者,上句“曾”字可否管领下句,若可则当系于元和八年,若不可则当系于元和五年至七年间。

同沈驸马赋得玉沟水

“拂岸鸭头香”陈弘治谓“香字应‘正靥黄’”,似非。王嘉《拾遗记》载靥黄起自邓夫人祛痕药,此物以白獭髓舂玉屑而成,似不应有香味,或唐人制法有变欤?亦或长吉“正靥黄”乃泛谓熏香傅粉,是以不顾白獭髓之无香耶?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长鎗江米熟,小树枣花春”之“鎗”字,有二解,一为鼎釜之属,一为似鎗之米,以后解为是。小树者,樲也。《尔雅注疏》:“樲,酸枣。树小实酢。”“小树枣花春”乃枣中树干小者之意,春者,蠢也。蠢者,作也、出也。此句于上句对,是以“江米”应属“长鎗”,意为江边米之形似长鎗者。

七夕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勾”,《编年笺注》注不确。“金镜”用陈后主女弟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分镜子事,与下句“玉勾”并无合掌之病。是以天上牵牛织女分镜而别,人间望月之将缺冀其再圆也,长吉念妻之想也。

过华清宫

“蜀王无尽信,泉上有芹芽”句,姚文燮谓讽玄宗也,似是,然余有别解。蜀王亦可指望帝,望帝死化为杜鹃。“杜鹃”,常以立夏鸣,鸣则众芳皆歇。”长吉此诗作于春盛之日,是以谓“蜀王无近信”。

送沈亚之歌并序

读“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二联,令人不禁为之击节。长吉真善于勉人,拙于自勉,吾亦如是。

咏怀二首

《其一》“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一联诸家有二解,一为梁王与武帝弃相如,一为相如弃梁王与武帝,以后者为是。何谓?纵观全诗,颔联“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尾联“唯留一卷书,金泥泰山顶”皆以相如为主,故“梁王”一联当以相如弃梁王、孝武为是。《其二》“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天人相逼,得无如是?此非长吉调笑之言,是真乐生之不永。王琦注曰:“自笑用心过劳,非养生以致寿考之道,当知自悔。”长吉龙属,岂是池中之物,留恋不已耶?何来自悔之说,实为可笑。又注末句“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曰:“何为役役而槁死文字之间乎?”夫长吉不能如鱼之得水,悠游其间,岂文字之故哉?云从龙,相宜处只在云间,前言非南山期能速死以归天上,故笑也,乐也。王琦识此乎?

“讵是南山期”(“南山”):

“锦水南山影”(《蜀国弦》)“酒客背寒南山死”(《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南山何其悲”(《感讽(其三)》)“日暖南山石”(《客游》)“夜扫南山云”(《仙人》)“酒中倒卧南山绿”(《江南弄》)“箕踞南山”(《相劝酒》)“?南山桂树为君死”(《神弦别曲》)“帝前动笏移南山”(《沙路曲》)“苍突唯南山”(《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独共南山守中国”(《官街鼓》)“南山崆峒春”(《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南山削秀蓝玉合”(《南园》)“南山坐悲峭”(《感讽六首(其六)》)

追和柳恽

“酒杯箬叶露”之“露”当作露出解,与上句“案上蝴蝶飞”乃对。

春坊正字剑子歌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写剑欲活。荆轲,义士也,感知用而报以身。今此剑有荆轲之心,有斩龙之才,而见幽匣中。即出,于春坊正字典籍之官又无所用,时之不逮如此,得无悲乎?“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此设想之辞也。

“嗷嗷鬼母秋郊哭”(“哭”字):

“文章何处哭秋风”(《南园十三首(其六)》)“少者不哭”(《苦昼短》)“铜驼夜来哭”(《铜驼悲》)“妇人哭声”(《猛虎行》)“贤兄小姑哭呜呜”(《箜篌引》)“青狸哭血寒狐死”(《神弦曲》)“金粟堆边哭陵树”(《吕将军歌》)“月下美人望乡哭”(《龙夜吟》)“鬼哭复何益”(《汉唐姬饮酒歌》)

贵公子夜阑曲

乌啼,日将晓也。凌晨乃一日之中最冷之时,长吉以“腰围白玉冷”暗出之。贵公子何为在曲沼旁至晓未眠,长吉意正在此处。

雁门太守行

此篇塞上景事之描写固已声出众上,然其气力都在“死”之一字。长吉善用之字,“死”是其一,他人不能道此。

“提携玉龙为君死”(“死”字):

“酒客背寒南山死”(《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竹黄池冷芙蓉死”(《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九月)》)“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九节菖蒲石上死”(《帝子歌》)“筠竹千年老不死”(《湘妃》)“身死千年恨溪水”(《老夫采玉歌》)“无人死芳色”(《贾公闾贵婿曲》)“白草侵烟死”(《王濬墓下作》)“老者不死”(《苦昼短》)“七星贯断姮娥死”(《章和二年中》)“不惜倒戈死”(《平城下》)“黄河冰合鱼龙死”(《北中寒》)“青狸哭血寒狐死”(《神弦曲》)“南山桂树为君死”(《神弦别曲》)“蚩尤死”(《上之回》)“谁知死草生华风”(《高轩过》)“秋白鲜红死”(《月漉漉篇》)“小人如死灰”(《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木死沙崩恶溪岛”(《假龙吟歌》)“死处悬乡月”(《感讽六首(其二)》)“烧丹未得不死药”(《白虎行》)“朱旗卓地白虎死”(《白虎行》)

大堤曲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句,何形容之善也。南人女子恋北客,遂盛自梳洗,并以江南至味留之。

蜀国弦

“锦水南山影”上衬“枫香晚花静”之晚,下见“凉月生秋浦”之月之明,“玉沙粼粼光”亦随之而出;“枫香晚花静”下出“凉月生秋浦”之“秋”;“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牵出“谁家红泪客”之问与“不忍过瞿塘”之意。层层钩锁,宛然一件锁子甲。此题《古今乐录》曰:“张永《元嘉技录》有《四弦》一曲,《蜀国四弦》是也,居相和之末,三调之首。古有四曲,其《张女四弦》《李延年四弦》《严卯四弦》三曲,阙《蜀国四弦》。”是以知此曲乐、辞并佚,存目而已。长吉取古题而创新辞,不咏本事,所谓新乐府也。评贺诸家皆妄加穿凿,欲牵合于弦,唯黎简能跳出窠臼,识此真相。

苏小小墓

刘须溪谓“西陵下,风吹雨”曰:“语扩《山鬼》,更佳”,不知何谓。《山鬼》乃屈子祀神之曲,以贺诗比拟之,《神弦》《神弦别曲》《神弦曲》三首最妥。《苏小小墓》通篇只是写景造境,不似《山鬼》形容委屈,杂以言语。笔法不同耳,无关优劣。

梦天

昌谷作诗,真是无物不老,而其佳处又正在此。“老兔寒蟾泣天色”,“泣”可状声,可描态,此处描态也。何为泣?泣天色变,天将晓,日又去矣,时不我待,老矣。“更变前年如走马”之速,天上之物尚泣老,人寿之殇自不待言。

唐儿歌杜豳公之子

渔洋谓李贺“骨重神寒天庙器”,“骨重神寒”可喻诗品。余谓神寒是也,骨重则非。骨重则不飞,长吉诗不可谓不飞。若“临岐击剑生铜吼”、“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之类,皆神采飞扬,非骨重者所能。是以贺诗可谓“骨健”,皮骨相宜,不硬不腴,不可为骨重也。至于“神寒”者,长吉借“哭”“血”“啼”“死”“鬼”诸字之力得之,读者自知。

绿章封事

叶《疏注》谓“青霓”为神兽,失之太甚。岂有神兽呼宫神之理?此题诸家所解各异,余以为非为道士亡长吉为之作醮赋此,乃道士作醮长吉因事作诗。吴道士或方外高士,声名躁动于当时。故贵戚招以作醮之日,致使“六街马蹄浩无主”、“扬雄秋室无俗声”,烟尘滚滚,而“短衣小冠”或避之不及,毙于马蹄之下,是以有“作尘土”之谓。长吉厌此光景,故以“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作结,讽世皆俗人,不好读书,上下皆汲汲于此,尔作醮求无益之事,吾将借此招书鬼至天上,不至于与尔侪同列。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二月》“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长吉本色语、独到语,他人不能。《流水》似非琴曲,应以所唱曲辞中有“流水”二字,或曲辞首二字为“流水”故名之。“南山死”三字,总有论者谓不着理,是不能知诗者所言。南山常在,自不能死,谓死者,以《流水》声悲,南山为之损杀生气耳。《六月》“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徘徊,啾啾赤帝骑龙来”,层层带出,似寻常手笔,实有安排。日如镜之开渐圆,由圆形想至车之轮,由轮想至车驾,由车驾想至日驾,日驾为龙,乃幻出赤帝骑龙之语。妙!《九月》“竹黄池冷芙蓉死”,“黄”“冷”状秋,只是寻常语,不足动神,亦无气力,“死”字一出,“黄”“冷”生色,寒气逼人。《十二月》“已就长日辞长夜”与《闰月》“今岁何长来岁迟”为同一手法,都言自然之理,一意反复,不觉其语之赘。《十二月》“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羲和为日驾,羲氏、和氏为天官,两典一用,此妙法可知而难用,长吉能为此,真天降之英才。

天上谣

“银浦流云学水声”之句,古今谁能道得?其想之妙,之着理,真非谪自天上者所能为。

浩歌

通篇精绝,气骨深色兼到,可以冠冕贺集。“千遍红”、“几回死”,王母桃三千年一华,三千年一结果而彭祖八百岁,益之以千、益之以几,乃见出时日之长,无以复加矣。下转言人事,“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一气直下,不独长吉为之一快,读者亦不能不为之畅怀。此是愤语,亦是情深之语。少陵“志士仁人莫嗟怨,自古材大难为用”,与长吉“不须浪饮丁都护,自古英雄本无主”相照应发明。少陵敷衍古柏之质以此作结,而长吉则以此承上接下,前后敷衍,自天至地,恣肆横行,用力于宽慰之笔,更见太息之情。

“神血未凝身是谁”(“血”字):

“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汗血到王家”(《马诗(其二十二)》)“杜鹃口血老夫泪”(《老夫采玉歌》)“刺豹淋血盛银甖”(《公莫舞歌》)“暗洒苌弘冷血痕”(《杨生青花紫石砚歌》)“金虎蹙裘喷血斑”(《梁台古意》)“颜回非血衰”(《公无出门》)“青狸哭血寒狐死”(《神弦曲》)“凄凄古血生铜花”(《长平箭头歌》)“涕血不敢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苍鹰摆血”(《假龙吟歌》)“晓云皆血色”(《感讽六首(其三)》)“衮龙衣点荆卿血”(《白虎行》)

秋来

《浩歌》与此篇,皆贺集中之佼佼者。此诗意盖出之扬子著《太玄》之事,刘向讥扬子著此无益,徒覆瓿耳。长吉则自谓呕心之作,尚无人能看,矧言知我者。徒教花虫蠹去,唯冷雨香魂相凭吊而已。秋坟之鬼唱鲍照之诗,非为鲍有《代蒿里行》之作也,乃因鲍有志不行,含恨而终,是鬼亦如是,所以唱之也,而闻者亦如是,是以长吉以此入诗也。长吉此意,读者须知。

帝子歌

“九节菖蒲石上死”,亦是《浩歌》“王母”句之法。“湘神弹琴迎帝子”一句极其平易,而神态自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未必胜之。“雌龙怨吟寒水光”,“雌龙”非谓真有龙者,此句接上联“湘神弹琴迎帝子”,谓鼓琴作龙吟耳。或为波声也。

秦王饮酒

“羲和敲日玻璃声”与“银浦流云学水声”同作法,亦妙。“酒酣喝月使倒行”不拘常典,亦非局局诗家所敢为。

洛姝真珠

“真珠小娘下青廓”至“浓蛾叠柳香唇醉”八句为一解,真珠之风姿情态也;下至末为一解,真珠之梦也,“牵云曳雪留陆郎”上承“花袍白马不归来”。

李夫人

直是写境,与《苏小小墓》同

走马引

此首末二句“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所解,向来纷纷。余以为,首联“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为自言,以下至篇末乃论走马客朝持利剑无用武之地,暮枕冷剑又觉剑利亦无用,是人只知示人以剑之利而不谙用剑之法,长吉讽大材不得人也。

湘妃

“筠竹千年老不死”无理语,而下句“长伴秦娥盖湘水”足之以成理也。湘妃洒泪成斑竹,湘妃去矣,而斑竹犹在,所以谓“千年老不死”。“凉夜波间吟古龙”与《浩歌》“雌龙怨吟寒水光”可以相发明。

南园十三首

《其一》“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词、意甚新。花红落去,似轻挑女子不择人因媚而嫁,长吉用此怨春之去之速也。《其四》“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暗谓书生无用,从戎乃是立身之道。长吉诗篇多作此意,如《其五》“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其六》“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其七》“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等,他篇亦有,读者自辨。

卷二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沈德潜评曰:“多情者天,以生物为心可见,兹以无情目之,写胸中愤懑不平,而年命之促,已兆于此”。余笑曰:“格调老儿岂不闻老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乎?”“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意出于怨而深;“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景流于淡而远。金人与长吉有贰乎?金人即长吉也。而长吉与吾有异乎?吾即长吉、金人也。

古悠悠行

此汉魏体。“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上句日,下句月。“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似谓日月不定,随风飘荡,千古而来日、月、风都不曾灭去,三者间出间隐,何时乃歇。

黄头郎

“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欲说蘼芜先落,而虚谓秋风先发,此实中生虚之法,亦不易学也。是篇齐梁体,而脂粉气少。

马诗二十三首

《其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前二句绝似太白《月下独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口吻,只是平平说来而已,然其中深意不可不稍作发明。此二句亦是上下互见,星在天,无论是何星,人都可见,是以长吉谓“本是”,“房”不足道也。而马则非,不遇孙阳、丁君都之善相者,孰知其为骏马。故长吉特拈出“非凡马”三字,畏人不知,且牵扯出下文铜骨之妙句。《其十三》“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襄王不好马,好马者乃燕昭王,长吉反之,亦是大材不得人之意,《其十五》《其二十二》亦是。然《其十五》一意出一假想,《其二十二》一意出二假想,更巧。

申胡子觱篥歌并序

“直贯开花风”一句,非具法言者不能识其真相。按《编年笺注》此诗系于元和六年四月孟夏,不应作“开花风”,而长吉用之,乃其着意处,意为申胡子所吹觱篥声音之妙有如贯春气于其中,能教众芳为之感而发也。序中朔客谓长吉善短调,其时不远另有不第王孙李胶善长调,沈亚之《序诗送李胶秀才》:“余故友李贺,擅南北朝乐府故词。其所赋亦多怨郁凄艳之功,诚以盖古排今,使为词者莫得偶矣。惜乎其终亦不备声弦唱,贺名溢天下,年二十七,卒奉常...胶亦诸王孙,颇专七言词。始来长安,人以为思辄李贺。今一不中弟,言归楚江陵下。”

老夫采玉歌

“杜鹃口血老夫泪”,杜鹃血出,老夫泪下,并于一句诗中,两者相关互见也,即谓杜鹃血如老夫泪流,老夫泪如杜鹃血红,诗家须知此法。

伤心行

“病骨伤幽素”句,“幽素”《编年笺注》注曰:“幽情也。素,同愫”,似不确。余以为“幽素”乃指枯寂之秋也,此诗作于长吉羁旅之时,适逢秋节,故心伤也。下联首句“秋姿白发生”,亦可互证。

湖中曲

颔联“渡口梅风歌扇薄,横船醉眠白昼闲”似谓下文越王渡口宴饮之景,若此句写首句“长眉越沙采兰若”者,则与之相舛。故首联写长眉女与第五句相照(燕釵玉股照青渠),颔联写越王与第六句相照(越王娇郎小字书),以此解,篇意乃通。诗家交叉映衬之法也。

黄家洞

全篇五联,前四极力描摹蛮军、蛮居,不见其意,至末联谓“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乃知其用意所在,此诗家图穷匕见法。

屏风曲

末句“城上乌啼楚女眠”,为何作楚女而不作代女、赵女?余以为古曲《乌夜啼》本事出自刘宋彭城王义庆,而彭城据《史记·货殖列传》属东楚,是以长吉作“楚女”也。

南山田中行

“云根苔藓山上石”,姚佺谓唐人惯以云根言石,犯复。其说似是。然亦有诗家不拘习语,取字面意而不取常用意。余以为长吉不至不知云根常指石而言,取其字面意耳,谓山高近云处潮湿而生苔藓也。

贵主征行乐

四联八句有七句写游乐之况,至末句“牙帐未开分锦旗”乃见其用意所在,与《黄家洞》同是一法。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天遣裁诗花作骨”即锦绣心肠之谓,而此句甚新。“吟诗一夜东方白”,非至情者谁能至此?太白、子美、昌黎诗自工,其情未必能过长吉。

罗浮山人与葛篇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语甚奇。“石床”二字《编年笺注》失注,《水经注》卷三十七曰:“从平乐顺流五六里,东亭村北山甚高峻,上合下空,空窍东西广二丈许,起高如屋,中有石床,甚整顿,傍生野韭。人往乞者,神许,则风吹别分,随偃而输,不得过越,不偃而输,辄凶。”又本卷“村人骆都,小时到此室边采蜜,见一仙人,坐石床上;见都,凝瞩不转。都还招村人重往,则不复见。”则石床非凡物,故能啼也。末句“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与老杜“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神合而各自为妙。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湜新尉陆浑

“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后”谓皇浦湜官未至七品用白笔簪发,故长吉虽见赏于湜,湜亦无力拔举。此联之上“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暝朝酒”照“还家白笔未上头”,之下“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至倒数第二联“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照“使我清声落人后”,可见长吉用意安排。

宫娃歌

此宫怨诗。写夜怨,若日出其怨或可解,故拟君上为日曰:“愿君光明如太阳”。夜“梦入家门上沙渚”,故末有“放妾骑鱼撇波去”之妙想。孰谓长吉诗无理,不过村夫不能解耳。

堂堂

刘须溪评曰:“然语意险涩,非久幽独困,得之无聊,未足以知此”余意“语意险涩”非,“非久幽独困,得之无聊,未足以知此”则是也。“红脱梅灰香”一句,曾益曰:“红脱则成灰,梅灰香,言芳菲烬灭”,非。何谓?与下句“惠花已老桃叶长”所写夏景相舛。王琦曰:“红脱梅灰香,谓其彩色脱落,香尘销歇”,近似。此句实谓华清宫久未承幸,堂中壁上所画之梅已脱去其色,或着色之颜料参有香物,故谓所脱之处仍有余香。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第二句“弊厩惭老马”,《编年笺注》引姚文燮注曰:“老马弊厩,是贺自伤不遇”,非。王琦集注本有解谓长吉战马践行,亦非。此句不过长吉自谓家贫徒有老马,不能赠好马一匹予小季送行耳。《其二》“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辛酸语,可总括长吉一生。

致酒行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又用上下互见之法。上句不言为何迷魂不得招,下句乃言平生如长夜,茫茫不知何往,唯待雄鸡一唱,天下大白,吾乃知大道在何方。

长歌续短歌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与《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句同意。

公莫舞歌并序

咏史诗能教人亲临其境者不多见,长吉是篇是也。“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芒砀云瑞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此句子诵出,直欲教人聋聩。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古时斫竹杀青著书,却鲜有人以此事入诗,长吉《其二》即写入诗中,“斫取青光写楚辞”是也。用“青光”言竹简,可谓新矣。竹简既斫来,不写他文,唯拟楚辞,别有寄也。乃出下联“无情有恨何人见”之语,结以其楚辞亦如南园竹一般无人过问,所“恨”正在此。

恼公

长吉《恼公》以律句作乐府,前人后人都未见此格。此诗文抽丽锦,落魄王孙笔底尽出绮筵公子之态。此诗可论者乃通篇言“宋玉愁空断,妖娆粉自红”,而末联横生“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作结,前后似不连贯,致使解诗者生诸猜测,陈本礼曰:“有谓恼天公者,有谓恼怀者,有谓中妇猱者,有谓彼淑恼者。尤可笑者,谓其可爱可笑为恼公者。”然陈本礼却未言末句所指,亦非知《恼公》者。其实首联总领夫妇二人因分隔两地而相思,下至末句之前为中妇与夫欢会之梦,是以末句以“梦觉”作结,不必因“妖娆”与“中妇”似异而穿凿他解。

感讽五首

《其一》形容官吏为虎,惟妙惟肖,莫联“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作隐语与前“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相发明,益见县吏之无耻。此等笔法与《儒林外史》相似,以一人一事前后互舛以讥讽也。孰言长吉为牛鬼蛇神,试读此诗将何言?不独少陵能为诗史,长吉亦能,且此等篇章,纵使少陵操笔亦不能胜也。《其三》“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又似是无理之语,余为读者解之。南山无情之物自不能悲,因南山为墓葬之地又逢雨下,故言南山似泣而悲也。此诗为长吉在长安任奉礼郎时所作,诗中南山若实指应为终南山,然终南山向来为隐遁之地,未闻为葬身之域,若虚指当言北邙而不应言南山。盖长吉或于南山有所偏好,故强作南山,或当时终南山亦有墓地,沈亚之《卢金兰墓志》“葬于(长安)城南尹村原之下”或即是。

三月过行宫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老”“锁”字是长吉锻炼处,十四字见行宫之荒凉。

卷三

追和何谢之铜雀妓

“潜”“自”二字见铜雀妓之寂寥,亦见弄乐置酒于死人无益,徒劳生人耳。通篇平易,无甚难解处。

送秦光禄北征

长吉用典亦如老杜,常取字面而不取原意。此篇“呵臂悬金斗”用于征人则是取典之原意,即晋周顗曰:“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而《感讽六首·其三》“不惭金印重”、《许公子郑姬歌》“后解黄金大如斗”皆取字面意,说诗者当以意逆志,切不可过泥。

酬答二首

《其二》“试问酒旗歌板地,今朝谁是拗花人”,“拗”字妙,真不作经人道语。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后生感忆坐人制诗嘲诮贺复继四首

《其一》“谁知泥忆云”,泥,缟练自谓也。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泥忆云”,地下天上不可及也。“月明啼阿姊,灯暗会良人”,旧解有谓缟练重嫁后仍思暗会秀才,非。“月鸣”句是谓出嫁,则下句之“良人”应指新婿乃是。故有“也识君夫婿之语”,承上也。《其三》“夜遥灯焰短,睡熟小屏深”,十字一幅画,不易道得。《其四》“寻常轻宋玉,今日嫁文鸯”,字面为缟练之言,何尝不是长吉自指,温庭筠“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里作词人”之意也。宋玉不如文鸯,亦有文不如武之意,长吉集中常致此意,《南园十三首》中不少。

昌谷读书示巴童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病态在眼,寒气逼人。

巴童答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一联,有谓写长吉者,有谓前写巴童,后写长吉者,后者是。此是为巴童答主之言,自不应有“宜山褐”之语,且上篇结句言巴童“辛苦尚相从”,是篇应承上而言,“宜山褐”巴童自谦之言也。

代崔家送客

“恐送行处尽,何忍重扬鞭”,“重”字或谓崔家与客并辔相送,扬一鞭缓缓而行,行至所送尽处,主客便要各自扬鞭而去,是作“重”而不忍也。

出城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好一幅落第图。“雪下”四句想见长吉失魂落魄,光景凄然,柳河东《江雪》不过过之。前半风景凄神,结句“卿卿”暖意反衬,更出其痛。伉俪不弃,款款相慰。长吉何幸,感而有此缘情绮靡之语。

莫种树

“种树四时愁”谓见树之荣替,易引逗日月不住之愁,是以甚莫种树。而天上之月日照我床,不曾改易,见此有常稍慰无常之叹,“今秋似去秋”此之谓也。

将发

“秋白遥遥空”见眼前之清旷,“日满门前路”见行程之紧迫。

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其一》“行云沾翠辇,今日似襄王”,全篇不写帝王车骑侍从之盛,而极力摹写随从宫女之艳,用巫山之典,侧写帝王出行侈靡气态。此种笔法,所谓“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之倒用也。

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长吉在赵近燕,十四兄在楚,是以有“觉骑燕地马,梦载楚溪船”之语,虚实并举,切情切事。

难忘曲

“帘影竹华起,箫声吹日色”一联,曾益、王琦、姚文燮所解皆不尽人意。《集韵》:“箮,竹华也。”《云南通志》:“新安竹华结实如麦。”“帘影竹华起”即帘影为竹华之影,或帘上本无影,因风起摇竹,故影入帘上也。“箫声”句,余只知声能群持行云,未闻箫声能吹送日色。以意度之,箫声乃风吹竹华之声,之所以谓吹日色者,风摇竹华,日色透过竹隙者因之晃动,故谓“吹日色”也。

贾公闾贵婿曲

此篇“潘令在河阳,无人死芳色”一句最难解。余意潘岳出为河阳县令,远离魏阙,人或不能知之,是以“无人死芳色”,长吉殆以自比,而贵婿或徒有其表而诋毁贺者。

夜饮朝眠曲

“楚罗之帏卧皇子”,长吉不发议论,只是冷眼道来,鄙薄之意已然见出。

王濬墓下作

“白草侵烟死,秋梨绕地红。”许浑有诗曰:“离怨故园里,小秋梨叶红。”据此知某梨树叶至秋则红,而白草为逢秋而变白枯死者,是以二物对举。“侵烟”疑雾或者是霜。

客游

元和八年长吉归昌谷送小季离家谋生,有诗曰:“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未久便又出行往潞州寻求出路,碌碌二年余仍一事无成,乃有此《客友》中“四时别家去,三年去乡国”之语。两度辞家,暌违乡国共六年,功名不遂,纵然有“丈夫重心骨”之念,安能无所摧捽乎?

崇义里滞雨

长吉在长安任奉礼郎时已是“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自元和八年辞去奉礼郎归昌谷后,又有“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之语,生日惨淡,可见一斑。

冯小怜

湾头初遇伎女,长吉便请弹琵琶,此举不无冒昧。然此女亦至情之人,抱琵琶便鼓,如桓伊弄笛于王徽之,二人风致,可以想见。

赠陈商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其句已自不凡。“《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孤寂之景,已在目前,卢照邻“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不能过之。何为《楞伽》已堆案前而不能舍《楚辞》?盖长吉本欲借龙藏洗心,舍功名之念,贫穷之恨,然其心实未朽,不能捐此执念,故《楚辞》仍不忍弃之。诗结以“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亦可证。

“古剑庸一吼”(“吼”字):

“临岐击剑生铜吼”(《开愁歌》)

钓鱼诗

“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斜竹”“长纶”都是钓具,“清沼”“碧虚”都指潭水,有犯复之嫌。末联“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曾益注“烟浦,钓处,亦楚女遇襄王处。泪沾裾,言已非昔,悲不遇也”,非,《编年笺注》亦失注。《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游少原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向者刈蓍薪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楚女”典正出自此,与上文有龙阳君典可以互证。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马向沙场去,人归故国来”写题,他句写情。

答赠

首联“本是张公子,曾名萼绿华”,末联“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似咏张姓公子新买妾置后园,旧宠非不艳丽,不免为人所弃。若是,则“琴堂沽酒客”即是指相如。此处用比张公子为相如,乃因小说家言相如娶卓文君后又欲聘妾。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题赵生壁

“曝背卧东亭”之曝背,似用桓谭之典。《白氏六帖》载曰:“桓君山奏事坐西庑下,以寒故曝背。有顷,日光去,不复曝背,乃告信。盖天日如推磨,天左转而日西行,光景当照此廊下移而东耳,不当迭去,迭去乃应浑天也。日若绕西及北,故应如月在云之状,不得,夜便暗。浑天信而有征也。”又“曝背”似亦可指曝书背。卢照邻《七日锦州泛舟诗序》曰:“边生经笥,送炎气以濯缨;郝氏书囊,临秋光而曝背。”

感春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前句用意良多。何谓?莱子,一词指两物,一为榆荚,一为刘宋时来子钱。《救荒本草》卷六:“春时未生叶,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薄小,色白,俗呼为榆钱,后方生叶似山茱萸叶而长尖。”莱子作钱解时,见榆钱树叶之细;作榆荚解时,谓榆荚穿插于榆钱树叶间。

仙人

仙桃三千年一华,本与人间无预,而仙人却殷勤报信与汉武,仙人干谒之意毕显,长吉讽宪宗时道士也。诸家已有发明,然长吉意不独此而已。仙人即报桃花信于汉武,而桃树结实尚需三千年,即使汉武知桃花已开,复何益?此又一层也。

河阳歌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似谓吾才情若相如,非无所为而来。下联“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承上,谓光景甚好而相如老为颜驷,才情复何用。

花游曲

“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寒气可感。诗序曰:“因采梁简文诗调赋《花游曲》,与妓弹唱。”参读《申胡子觱篥歌》序可知长吉所作之歌、行、曲都可协乐而歌,是以长吉诗每有篇什整饬者、杂言者、篇句为奇数者,已肇宋词之先。

春昼

安乐宫

前四似谓宫女所为。

蝴蝶舞

蝴蝶如宅,主行人将反,用李淳风《占怪书》事,《编年笺注》已注出。东家指夫寓所,蝶指夫,西家指故宅,长吉用事点化神妙如此。

梁公子

歌伎或吴人,故曰“题诗赐馆娃”。王琦谓柳营与馆娃乡不在一处,过泥。

牡丹种曲

王琦解“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曰:“愚意梁王当是二妓之姓,罗衣亦是妓女之名,皆善于歌吹者”,非。“罗衣”者,乃谓初买牡丹置于园中,设宴赏花时,宴会上之美人也,即上联“美人醉语园中烟”也。“梁王老去”指园主,“罗衣在”指此美人仍在园中供职,是以暮春牡丹谢时犹见其在园内抚琴。

后园凿井歌

开愁歌

噫嚱长吉。其诗亦悲亦遒,驱神挞鬼,百代上下,无有其二。“我当二十不如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读此二联,不能不为之感激神摇。“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一联用壶公典,然其意又不同于太白“壶中别有日月天”。长吉以为壶中之日月一如人间之日月为浮云所蔽,则出世入世皆所不能,天下已无片锥可立之地。诸家笺、注皆不见此意,特此拈出。

秦宫诗

“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底活”,天曾有厄,矧人乎?何为秦宫一生无灾无厄,淫逸如此?天尚不能自主,天其有命乎?长吉感愤如此,似屈子《天问》之意。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圆毫促点声静新”(“声”字):

“玉鸾声断续”(《房中思》)“嘹嘹湿姑声”(《昌谷诗》)“危溜声争次”(《昌谷诗》)“石涧冻波声”(《自昌谷到洛后门》)“石涧冻波声”(《自昌谷到洛后门》)“妇人哭声”(《猛虎行》)“吴娥声绝天”(《拂舞歌辞》)“军装武妓声琅珰”(《荣华乐》)“洪崖箫声绕天来”(《荣华乐》)“山瀑无声玉虹悬”(《北中寒》)“画弦素管声浅繁”(《神弦曲》)“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马蹄隐耳声隆隆”(《高轩过》)“殿前作赋声摩空”(《高轩过》)“春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叠声问佐官来否”(《官不来题皇甫湜先辈厅》)“新槽酒声苦无力”(《江楼曲》)“河声出塞流”(《塞下曲》)“塘水声溘溘”(《塘上行》)“玉钗落处无声腻”(《美人梳头歌》)“晓声隆隆催转日”(《官街鼓》)“暮声隆隆催月出”(《官街鼓》)“漏声相将无断绝”(《官街鼓》)“弹声咽春弄君骨”(《许公子郑姬歌》)“声调摩清新”(《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一声似向天上来”(《龙夜吟》)“玉堂歌声寝”(《汉唐姬饮酒歌》)“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犹自带铜声”(《马诗(其四)》)“含嚼芦中声”(《申胡子觱篥歌》)“雀步蹙沙声促促”(《黄家洞》)“使我清声落人后”(《仁和里杂叙皇甫湜》)“雄鸡一声天下白”(《致酒行》)“歌声春草露”(《恼公》)“歌声且潜弄”(《追和何谢铜雀妓》)“箫声吹日色”(《难忘曲》)“石泉水声发”(《题赵生壁》)“水声繁,弦声浅”(《后园凿井歌》)

房中思

石城晓

“寒香解夜醉”,诸家失注。能解酒之寒香似为赤小豆或绿豆之花,元贾铭《饮食须知》卷二载:“(赤小豆)豆粉能去衣上油迹。花名腐婢,解酒毒,食之令人多饮不醉。”又“(绿豆)花解酒毒。”不知此二种豆何种秋日开花且有香,俟博学君子指教。

苦昼短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曹植“松子久吾欺,天命信可疑”之意而语更决绝。“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点题作结。

章和二年中

黎简、吴汝纶真不能解贺诗者。“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一联,用字虽新,其意甚明,安有不可解处?夫姮娥鬼神在有无之间,生死故可臆说,而七星有常,安可言贯断?即言贯断,所以姮娥可死,此长吉之理也。吴所谓“星月无神”则七星贯不能断,按其解则七星贯断与姮娥死矛盾矣。此不知诗者,能解长吉之诗乎?

春归昌谷

“天网信崇大,矫士常慅慅”,既崇大,俊彦岂有慅慅之理?“信”字,长吉反讽也,解句“狭行无廓路,壮士徒轻躁”可证。

昌谷诗

铜驼悲

此长吉下第之作。首谓“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夫三月罢,春已去矣,群芳委地,徒剩空枝,何处寻花?长吉岂不自知,特以此喻不偶于时耳。诸家注皆未着意,特此拈出。

自昌谷到洛后门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暗谓时文不足恃,纵有宋玉之才,亦无所成。后一联与“斫取青光写楚辞”一诗同是一意,芸本祛蠹虫,反为虫所蠹,斯文坠地可知矣。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

卷四

艾如张

上云乐

摩多楼子

猛虎行

日出行

“羿能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乌不得翔,火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乌字自是陈言,火字则甚新奇,一般人不能道。锁乌牵日,长吉常以之入诗。如《后园凿井歌》“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苦昼短》“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三处都是一意,而其格调却自不同,《日出行》为楚调,《后园凿井歌》齐梁调,《苦昼短》汉魏调,知诗者自能识得。

苦篁调啸引

莫说长吉诗奇诡难通,试看此篇飘逸并肩太白,明白有过乐天,乐府佳作。

拂舞歌辞

“背有八卦称神仙,邪鳞顽甲滑腥涎”一联,长吉意在人非仙,固不能长寿,鳞甲异物,千年乃化,若此可谓仙属,诚不屑也,不如为人浩歌浪饮为快。

夜坐吟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奇思妙想,非人间所有。“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王琦诸人皆以首句为反问句,故解末联“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斑骓”为“此句是回念前此时之况,因其不来而追思之,遂有无限深情”,非。首句当作问句解,意谓是谁来过,非谓无人来过。下句“北斗直天河”言天晓,欢会之人将去。是以以下至篇末,皆写离别之景,“为君”、“陆郎”都指首句之“谁”。作是解则句句贯串,无抵牾之处。

箜篌引

取法《招魂》,一篇三致意于“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

巫山高

首“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三句,“碧丛丛,高插天”甚平平,而承以“大江”七字,顿时六字皆活,三句同响。是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之谓。然何独一篇须有警策,一节亦须有警策。吕东莱谓“字字当活,活则字字皆响”,过泥矣,长吉此三句足以证之。

平城下

江南弄

余意“酒中倒卧南山绿”一句有二解,一为贺醉酒而卧,倒见南山;一为倒卧饮酒,南山碧色适映入酒中。余以为后一解为佳,有“悠然见南山”之趣。

荣华乐

相劝酒

“尧舜至今万万岁,数子将为倾盖间”,《正异》以“数子”为尧舜,谓指尧舜至今已有万岁,于亘古之宇宙不过倾盖间耳,通,与下文“伏愿陛下鸿名终不歇”相照。王琦解“数子”为上文诸神,亦通,不如《证异》佳。

瑶华乐

北中寒

“黄河冰合鱼龙死”,若水浅冰合,鱼自然无生理,若为深渊则于理欠佳。此事人皆知之,却不见诗家采入篇章,长吉法眼真是无所不到。即使他人能以冰合鱼死入诗,“龙死”二字断非长吉不能道。龙,水中神属也,神尚死于寒,寒之甚无以加矣。

梁台古意

“天河之水夜飞入”与《李夫人》“夫人飞入琼瑶台”,两“飞入”非泛泛辈能道。

公无出门

亦取法《招魂》,致意于“莫出门”三字,苦苦相劝,末结束以“分明犹惧公不信,公看呵壁书问天”,则不独苦劝,更痛愤莫出门之由也。

神弦曲

集中另有《神弦》《神弦别曲》两篇,此曲只写赛神萧杀之景,似无别意。“青狸哭血寒狐死”虽为闻声想象之词,惨状已历历在眼。长吉善用老、哭、血、死字,细读《神弦》三曲自知。“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鸮鸣火号相杂,似人笑声,故生此语。赛神之景,精怪四集,时闻哭声,时闻笑语,神秘莫测,令人生畏。

神弦

琵琶能降神,故言“攒蛾一啑重一弹”。“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长吉似暗讽祭祀赛神,蠹民为害。

神弦别曲

“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浅污红脂花”,送神去也,非真谓神巫一过而桂树为之而死。此桂为丹桂,神巫过回袖拂枝,桂花纷纷而落,独留枝干,生气索然,故谓之“死”也。

绿词曲

杀路曲

上之回

高轩过

贝宫夫人

兰香女神庙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洛阳城外别皇浦湜

溪晚凉

官不来题皇甫湜先辈厅

长平箭头歌

结句“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一联,曾益、王琦曰买簝竹以成完矢,字面意是也。其深意,杨妍谓讽马上儿不仁,方世举亦曰长吉“笑其劝”也,皆非。马上儿,健儿也,事武之人也。此人劝长吉成箭头为完矢,劝其弃文从武也,此亦长吉心中之意也。长吉所处之时,四方多事,事文无益,欲成功名,唯效力行伍间而已。长吉弃文从武之意,他篇亦有之,如《南园十三首》中、《马诗二十三首》中都可以互证。

江楼曲

塞下曲

“马嘶青冢白”,青冢即因青而名,不应因马嘶而白,似谓夜深,月在中天相照而白也。

染丝上春机

五粒小松歌

塘上行

吕将军歌

“九州人事皆如此”与《浩歌》“世上英雄本无主”互见意。

休洗红

野歌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怒气将从纸中冲出。

将进酒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意奇。刘伶,魏晋名士也,纵使身后青史留名,世上能有多少有情人持酒凭吊。是以生前快意杯中,身后乃能无恨矣。

美人梳头歌

月漉漉篇

京城

官街鼓

“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此等语只有老仙说得。“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王琦注曰:“人少发色翠黑,老则白如芦花,由老而少,人人如是。乃有人独欲长生,与南山并寿,守此中国而不死”与《证异》译同误。此联承上而言,谓官街鼓声与白日长在,而汉武秦皇不过从翠发听此声、见此日至死短短数十年而已,不能与如南山不死,与日、鼓同守中国。

许公子郑姬歌

方世举以为《许公子郑姬歌》非长吉手笔,余以为不然。“相如塚上生秋柏,三秦谁是言情客。娥鬟醉眼拜诸宗,为谒皇孙请曹植”两联自是长吉风神,他人不能为此。另《听颖师弹琴》“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字面与“为谒”似相反,其实为一时愤语耳,长吉于自身之文才未尝不自信,《申胡子觱篥歌》可以互证。

新夏歌

题归梦

经沙苑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吾将噪礼乐,声调摩清新。欲使十千岁,帝道如飞神”,此语亦飞神,长吉集中不数见。“赋诗面投掷,悲哉不遇人”,读来为之感怆。

外集、补遗

南园

“坐泛楚奏吟《招魂》”一句,纵观长吉诗,知其真通《楚辞》者,非独以《楚辞》二字入诗耳。楚调之词句、布局、风神,往往为长吉所取法。无怪后人托贺名作《楚辞》批语。

假龙吟歌

“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用释典杂小说,甚新。“莲花”即释书中之青莲花龙王、白莲花龙王,据此知长吉“《楞伽》堆案前”非虚语。

感讽六首

《其二》似咏昭君墓,或姚文燮所言讽当时实事。其悲处在结句“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谓墓主远去乡国,唯身后魂乃得飞回,于所回之处望冢,只见乡月在上而已。生前不得回,死后遂愿何益之悲。《其五》“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宫”,翻案法。

莫愁曲

此篇结构,无人发明,试为之。前四句谓莫愁,五六写太守容仪,七八写莫愁从游,以下写宴游罢莫愁独归,倚楼忧思之况。

夜来乐

嘲雪

春怀引

“捍拨装金打仙凤”,俏语,不似长吉手笔。

白虎行

长吉“天授秦封祚未移,衮龙衣点荆卿血。朱旗卓立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此等句子,长吉风神所在。此四句不过是寻常平述,而“血”“死”二字,吉能化神,独出机锋,令人不忍辍吟。刘辰翁、钱澄之皆言不似长吉手笔,非。

有所思

嘲少年

高平县东私路

结句“古者定幽寻,呼君作私路”突兀,诸家解不一。徐渭:“上四句状私路,今之景而无人居也;下四句状私路之景,而古有人处之也。依稀避秦之意。”姚文燮:“世以终南为捷径者不乏矣。贺见此路甚萧槭,当是古人隐处,而胡呼以私路为耶?”黎简:“末二句言若非古人到此,亦安知其为路也。”以上皆非,长吉不过代古路言耳,何必穿凿如此。

神仙曲

龙夜吟

昆仑使者

与《仙人》篇是同一主旨。

汉唐姬饮酒歌

“勉从天帝诉,天上寡沉厄”,不言人事多舛,而言天上寡厄,反见下界之酷烈。

听颖师弹琴歌

“古琴大轸长八尺”疑是“大轸古琴”之倒,八尺正合《史记》所载。《史记·乐书》:“琴长以八尺一寸为正度”。此诗编在外集,或经传抄致倒。或抄者有臆改以合唇齿,未读《史记》,又不通琴,乃致琴轸为“八尺”之谬。再或长吉原“古琴大轸”,亦为谐唇齿后置,然后置之法多用于律诗以协格律,未曾见古体特作倒语。

补遗

静女春曙曲

少年乐

文:郑永辉

排版:郑永辉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yj/7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