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整理者注: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年3月29日下午在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idea”,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idea”。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L·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和整个医学界辩论不止。他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93岁。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郭永怀是很了不起的,但他去世得早,很多人不了解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也是冯·卡门的学生,很优秀。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他聪明极了。你若跟他谈些一般性的问题,他不满意,总要追问一些深刻的概念。他毕业以后到康奈尔大学当教授。因为卡门的另一位高才生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组建航空研究院,他了解郭永怀,邀请他去那里工作。郭永怀回国后开始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我们一起开创中国的力学事业。后来搞核武器的钱三强找我,说搞原子弹、氢弹需要一位搞力学的人参加,解决复杂的力学计算问题,开始他想请我去。我说现在中央已委托我搞导弹,事情很多,我没精力参加核武器的事了。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郭永怀。郭永怀后来担任九院副院长,专门负责爆炸力学等方面的计算问题。在我国原子弹、氢弹问题上他是立了大功的,可惜在一次出差中因飞机失事牺牲了。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搞起来的。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涂元季、顾吉环、李明整理)
钱学森大脑里八大秘密全都价值连城
把钱学森大脑里的学习能力、创新智慧复制到普通人大脑里(节选)
——钱学森制造导弹的故事
年9月27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记者王斯敏撰写的文章:“钱学森:系统工程中国学派蔚然成林”。文中介绍了钱学森等人创造系统学思想和方法的故事。
年10月1日,赴美深造20年、已在航天领域卓有名望的钱学森突破美国封锁举家归国;次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自此,中国航天事业在国力一穷二白、工业基础严重薄弱、“没有第二个人见过导弹”的情况下艰难起步。
有突破,也有失败。刻骨铭心的经历中,钱学森逐渐认识到系统工程的重要。
年3月21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二号”导弹首次发射,顺利腾起仅69秒后,便坠毁在距发射台米处,炸出一个直径30米的大坑。设计总指挥钱学森心中百味杂陈:这是中国告别仿制、自行设计的第一枚导弹,中国航天人的太多期待寄予其间。
失败原因很快查明:没有充分考虑导弹弹体在飞行中的弹性振动,导致飞行失控;火箭发动机推力提高了,强度却没跟上,因而飞行中局部起火。
各个局部都没问题,加在一起却出了问题。钱学森找到症结:“如果一个一个局部构件彼此不协调,那么,即使这些构件的设计和制造从局部看是很先进的,但这部机器的总体性能还是不合格的。”解决思路继而形成,把整个研制视为一个复杂系统,既见局部,更见整体。
年6月29日,第二枚东风2号导弹一飞冲天,发射成功。自此,连续7次不同型号成功试射,缔造“两弹结合”“八年四弹”“卫星上天”奇迹链。钱学森主张的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方法与技术,也不断完善。设立总体设计部,统筹协调各个分系统,实现研究、规划、设计、试制、生产、试验一体化;强化技术、行政两条指挥线,技术专注研制,行政负责调度;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名专家担任高参,建言把关。
“在钱老看来,这才是‘中国航天发展提前20年’的秘诀所在。”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介绍,高度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令航天这项数十万人、多条战线共同参与的巨型工程如大规模作战般井然有序,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投入,赢得了最为丰厚的回报。
在这里特别强调,创新,就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遇到困难和失败,不可避免,所以,搞创新,大脑里一定要有勇敢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后面介绍的钱学森四大创新能力的第一能力,而这个,也正是绝大多数人最缺乏的创新能力之一。
——把钱学森大脑里的八大能力复制到普通人大脑里,完全可以实现
按照词典的定义,智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我们在这里重点介绍构成智力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人大脑里的学习能力,具体包括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应用能力等四大学习能力。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介绍了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应用能力的具体内容。
按照词典的说法,智慧,指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我们在这里重点介绍构成智慧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人大脑里的创新智慧,具体包括勇敢创新能力、辨析判断能力、发明能力、创造能力等四大创新能力,也可以称之为四大创新智慧。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介绍了勇敢创新能力、辨析判断能力、发明能力、创造能力的具体内容。
简略地说,钱学森的大脑,就是拥有杰出的四大学习能力和四大创新智慧,能带领科技人员,把矿石、石油、橡胶等原材料制造成现代化武器导弹的大脑。
导弹是一种现代化武器。形象地比喻,导弹就相当于一个老鹰抓着一个大炸弹,在地面起飞后,飞翔在蓝天中,它能自己寻找打击目标,天上的或者地上的目标,然后锁定目标,引爆炸弹,摧毁目标,完成任务。
如此神奇的导弹,它最初的原材料,却不过是一些矿石、石油、橡胶。这些最初的原材料经历了冶炼原料、制造零件、制造功能部件、组装导弹、测试完善等过程,就变成了现代化武器导弹。
制造导弹,需要许多科学和技术人才紧密合作,例如应用力学、爆炸力学、材料学、化学、电子学、控制论、数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等方面专业人才紧密合作,同时还需要设计部门、制造工厂、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和安保部门等密切合作。
在领导导弹研发工作时,钱学森需要在大脑里搞清楚导弹从原材料变成导弹的全部过程;对于众多学科专家学者、众多部门负责人大脑里的知识和信息,思考的问题,钱学森也需要全都学进自己大脑里;在上述基础上,在大脑里综合集成,设计出最优工作方案,领导大家工作,完成工作任务。
在导弹研发过程中,钱学森大脑里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应用能力等四大学习能力,还有他大脑里的勇敢创新能力、辨析判断能力、发明能力、创造能力等四大创新能力,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四大学习能力是基础,四大创新能力是升华。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经过发展完善,钱学森大脑里八大能力,比一般人更杰出,钱学森的大脑,堪称创新型杰出大脑。
可以说,面对矿石、石油、橡胶等原材料,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把它变成现代化武器导弹。但是,人们把钱学森大脑里的学习能力、创新智慧复制到自己大脑里,形成钱学森式创新型杰出大脑之后,就有可能把矿石、石油、橡胶等原材料制造成现代化武器导弹。
对于钱学森大脑里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它们的具体内容和产生过程,具体使用方法和提高完善过程,把钱学森大脑里的八大能力复制到普通人大脑里的方法,确保大家学懂、记住、会用的方法,不断提高完善、实现创新目标的方法等,对上述内容,我们都写出了具体的文字内容,画出了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大脑思想图。
因此,钱学森大脑里八大能力的具体内容、使用方法,把钱学森大脑里的八大能力复制到普通人大脑里、学习和应用方法等,已经就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课程那样,已经是系统的科学知识、思维模式了。大家把这样的科学知识、思维模式学进自己大脑里,不断应用,不断提高,就能变成自己大脑里的学习能力、创新智慧,就能形成钱学森式创新型杰出大脑。
钱学森之问,诞生于年,源于钱学森跟时任总理温家宝的一段对话:“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这个钱学森之问,已经被提出16年多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上,钱学森之问,跟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问题,卡脖子问题,教育改革问题,它们具有密切关系。
把钱学森大脑里的八大能力复制到普通人大脑里,产生大量的钱学森式创新型杰出大脑,就能解决钱学森之问,实现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解决教育改革问题,加速伟大复兴。
有些事,不明白原理的人,可能会认为很难做到,甚至根本不可能做到。就像把一堆矿石、石油、橡胶放在面前,说这些原料可以变成导弹,不明白原理的人,会认为绝对无法做到。但是,对于搞懂了事物发展变化原理,掌握了科学技术方法的钱学森等科技人员来说,经过不断实践,就可以心想事成。
同样的道理,把钱学森大脑里的学习能力、创新智慧,复制到普通人的大脑里,产生大量的钱学森式创新型杰出大脑,不明白原理的人,也会认为绝对无法做到。但是,我们使用大脑思想图,还有图说管理大脑思想的方法,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实现目标,培养出许多不同层级的钱学森式创新型杰出大脑。
就此,咱们可以进行科学实验,大家可以进行亲身体验,这也是科学创新的具体方法和具体过程,大家可以一起体验和学习科技创新的方法和智慧。
——跟钱学森身边的人学习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年1月,钱学森在当时的航天部所亲自创办了“系统学讨论班”,《光明日报》当年9月刊发的报道里,描述了当时的场景:“这是一个不大的会场。来参加讨论的人是那么踊跃,以致一些年轻人没有座位不得不自带马扎。会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每会必到。参加讨论会的还有我国著名数学家廖山涛、许国志,气象学家叶笃正,经济学家马宾,物理学家方福康,以及一批思想活跃的中青年。”每次一位学者主题发言,之后自由讨论,最后钱学森总结点评。这样的讨论开始时每周一次,后每月1到2次,钱学森风雨无阻地参加了7年,直至行动不便无法外出。
当时“系统学讨论班”的主持人,是钱学森亲自选定的所副所长于景元研究员。后来,于景元把“系统学讨论班”一直延续了下去。年1月,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在《自然杂志》年第1期联合发表文章《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首次公布了具有广泛深远意义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和综合集成法。
年至年,我在北京进行创新的科学研究。从年10月开始,我向于景元研究员请教和学习了一年多综合集成法,参加了许多次系统学讨论班。另外,我还曾经向参加系统学讨论班的人大教授、钱学森堂妹钱学敏,人大教授苗东升,北大教授冯国瑞、洛宾等人,学习和讨论过钱学森的创新智慧和综合集成法。
年,我进行的创新科学研究,创建大综合宇宙图像,超越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探索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协原副主席、航天部原总工程师庄逢甘院士的热情支持,在庄逢甘院士任主编的《宇航学报》第2期发表了科学论文“论GPS与相对论时空观”。这篇文章为当时刚起步研究的北斗导航卫星提供了积极建议,指出了校对卫星原子钟的新思路。
年11月,中国政协原副主席、国家科委原主任宋健院士主持召开次香山科学会议,讨论光障问题和相对论问题,我也参加了该会议。在此前的年,我曾经向宋健院士建议召开关于时空问题和相对论问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得到了宋健院士的认真重视。年,经宋健院士推荐,我在宋健院士任主编的《前沿科学》第2期发表了科学论文《狭义相对论被争论多年的主要原因》。
于景元研究员、钱学敏教授、庄逢甘院士、宋健院士等,都是钱学森身边的人,对于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他们都是得到真传的人。
此后,在年,我撰写出版了总结科学创新工作的科普专著《智胜爱因斯坦》。年,我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展示大脑思想图,展示人大脑里的自我、智力和智慧等秘密,图说管理大脑思想方法的科普书《管理大脑思想》。在上述探索研究中,在有关的探索研究成果中,我都广泛地应用了钱学森的创新智慧和综合集成法,功效极其显著。
最近,我撰写关于钱学森创新方法的一系列文章后,还经常发送给钱学森之子、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教授,积极地征求意见。同时,我还把文章发送给钱学森创新方法著名研究者,钱学森系统学讨论班主持人,航天部原所所长于景元研究员,以及目前研究钱学森创新方法的著名学者,积极征求意见。
——看清决定创新成败的三大关键原因,至关重要
创新,就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实现前人没实现过的目标。可以说,增加创新智慧,就能快速成功,缺乏创新智慧,必然难以成功。
形象地比喻,人们面对的宇宙事物,就像大象。面对宇宙大象,人们对宇宙大象的认识,可以分成三部分内容,跟这三部分内容有关,人们看清三个真相,做好三个关键大事,就能实现创新目标。搞不好,就难以实现创新目标。
首先,面对宇宙大象,人们已经拥有一些关于大象的认识内容,例如类似盲人摸象,所摸索到的大象大腿。与此有关,人们要看清,已经认识到了大象大腿,知道了一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这是创新的基础。人们能够使用好已有的知识,就有可能实现创新目标,人们使用不好已有的知识,就难以实现创新目标。
例如当年钱学森领导科技人员研发制造导弹时,当时在中国只有钱学森亲眼见过导弹,有一定实践经验。其他科技人员,在导弹认识方面几乎是空白。但是,从原理上讲,导弹是从最初的原材料,也就是一些矿石、石油和橡胶,经历了冶炼原料、制造零件、制造功能部件、组装导弹、测试完善等过程,变成现代化武器导弹的。与此有关的知识和实验,在钱学森和科技人员大脑里,都有很多相关内容。因此,钱学森和科技人员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不断地增加知识,进行研究实验,不断地提高完善,最终,他们就研发制造出了导弹。
其次,面对宇宙大象,人们现有的认识中存在错误的认识内容,例如盲人想象虚构出的大象翅膀。大象翅膀肯定不存在,但是有些盲人却坚定地认为就是存在的。因此,类似大象翅膀这样的认识错误,就会对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决定创新成败。所以,人们要看清,在现有的认识中,存在大象翅膀之类的错误认识,必须消除错误认识的误导,这是创新的关键。人们能够消除错误认识的误导,就能实现创新目标,人们不能消除错误认识的误导,就难以实现创新目标。
例如中国航天人员研发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时,为了把天上众多卫星上的时钟都校对成同步运行的时钟,曾经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效应设计了校对时钟方案,但是,结果却是一直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动钟变慢认为,假设有一个人,只要他相对地球运动,他就可以认为地球上所有的静止时钟都走慢了,而所有与地球静止时钟同在的人,也都可以认为运动者携带的时钟变慢了。这样的“相对性”说法,完全类似于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合演的小品《卖拐》里的诡辩话术,只能制造认识混乱,误导科学实验,对科学实验缺乏指导意义,对科技实践缺乏支持作用。正是因为如此,围绕爱因斯坦相对论,存在多年争论。争论的原因,就是相对论专家基于假设坚定地认为,存在动钟变慢等大象翅膀,但是航天工程人员等,通过具体实验却发现,根本不存在相对性动钟变慢等大象翅膀。后来,中国的航天科技人员抛弃了狭义相对论动钟变慢效应,避免了动钟变慢效应导致的误导后,校对卫星时钟的问题就很快解决了。
第三,面对宇宙大象,存在许多人们完全没有认识的大象内容,例如在目前盲人既没有摸索到,也没有想象到的大象腰部、大象脑袋、大象耳朵、大象眼睛、大象牙齿、大象嘴巴、大象内部情况、很多大象的情况等。与此有关,这些认识空白,经常会对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决定创新成败。这也就是说,要想实现创新目标,仅靠已有的认识,还不够,还必须增加认识。所以,人们要看清,决定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常常是在认知范围之外,是未知的原因,认识空白的影响。人们要减少认识空白的影响,这也是创新的关键,人们能够减少认识空白的影响,就能实现创新目标,人们不能减少认识空白的影响,就难以实现创新目标。
例如当年屠呦呦研发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时,进行了次实验均告失败。在此情况下,屠呦呦重新认真研读著名中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内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句一字地研读《肘后备急方》内容,屠呦呦终于认识到,实验温度,有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是他们原来一直不知道、没重视、没考虑的重要因素、认识空白。因此,他们原来一直使用高温提取方法,而高温提取方法,有可能恰好破坏了欲提取的青蒿素,导致实验失败。认识到温度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原因之后,她们采用了低温提取青蒿素方法,结果是,提取实验一举成功。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创新目标,必选看清三个真相,做好三个关键大事:一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科学认识,二是要不断消除错误认识的误导,三是要不断减少认识空白的影响。几乎所有创新,都是如此这般,三个关键大事,决定创新成败。人们把钱学森大脑里的学习能力、创新智慧复制到自己大脑里,了解钱学森做好三件大事的方法,形成钱学森式创新型杰出大脑,就能看清三个真相,做好三件大事,就能实现创新目标。
——使用大脑思想图,解读钱学森大脑里的八大能力
对于钱学森大脑里的四大学习能力、四大创新能力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把钱学森大脑里的八大能力复制到普通人大脑里,实现学懂、记住、会用目标的方法,我们会一直使用大脑思想图等方法,给予具体介绍。
通过学习和应用,大家可以认识到,所有人大脑里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创新智慧等。人们把钱学森大脑里的学习能力、创新智慧等复制到自己大脑里,相互融合,不断学习和应用,就能把自己大脑里的学习能力、创新智慧等,不断提高和完善,把自己的大脑打造成钱学森式创新型杰出大脑,实现科技创新。
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大脑思想图和管理大脑思想方法的基本情况、历史故事。
年1月1日,我们在天涯论坛发布“管理大脑思想”博文,首先公布了把人大脑里的思想画成线框图标和动画片形象,画出大脑思想图,展示人大脑里的思想秘密,研发管理大脑思想方法,帮助人快速增好减坏这个文化创意。
年7月,使用大脑思想图方法,我们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管理大脑思想》图书。年5月,我们发明的大脑思想图获得美术作品登记证书。年12月,大脑思想图获得北京峰火文创大会年度文创品牌奖。年4月7日,我们申请了头脑简图外观专利。
几年来,我们发明的大脑思想图方法,在网上广泛传播,点击量几千万,得到众多网友的体验试用和点赞好评。
与我们发明的大脑思想图有关,年6月,美国迪士尼使用类似于大脑思想图的表现手法,制作播出了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并获得奥斯卡奖。年12月,迪士尼延续大脑思想图创意,继续制作播出了动画电影《心灵奇旅》,再次取得巨大成功。迪士尼也使用大脑思想图创意且取得巨大成功,等于为两家的大脑思想图都提供了可行性证据,表明大脑思想图前程久远。
相对而言,我们发明的大脑思想图,时间领先,内涵更多,功能更强,效果更好,可以落实到更多产品上,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拥有更加广阔久远的发展前景。
大脑思想图方法,可以落实到网络课程、图书、幼儿益智拼图和玩具、中小学生座右铭和挂图、手机app、专题网站、脑机接口硬件、人工智能产品等,另外还可以生产台历、挂历、手账、笔记本、文具、书包、钟表、电子台灯、文学作品、动漫书、科幻故事、动画片、工艺品、纪念品、旅游产品、影视剧等。
——钱学森在大脑里提高勇敢创新能力的故事,复制勇敢创新能力的方法
勇敢创新能力:人进行创新实践,遇到困难和失败,不可避免,人能够战胜困难和失败,才可能不断接近创新目标,最终取得成功。在人大脑里,自我可以积极产生勇敢思想,积极增加胆量,不怕面对困难和失败,敢于积极创新,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去实现创新目标,勇敢创新的胆量,是创新实践的动力。自我的上述能力,就是勇敢创新能力。
搞科学技术研究,尤其是进行创新性探索研究,常常就像不知道终点的航行,一路上充满困难和挑战,挫折和失败随时会发生,无人能够保证探索研究一定能成功,有很多探索者一生无成,永远在路上。
所以,进行创新性探索研究,不仅需要智力、知识、实验、经验的支持,而且需要勇敢创新精神、坚强抗压能力做支撑。
人大脑里的勇敢创新能力,常常来源于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精神,奉献才华、造福大家精神。没有高尚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就很难树立起勇敢创新精神。
父亲钱均夫提醒钱学森,在国外攻读专业之余,要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钱均夫还说:“任何一个民族的特性和人生观都具体体现在它的历史中。因此,精读史学的人往往是对祖国感情最深厚、最忠诚于祖国的人。”
年8月,钱学森依依惜别了母亲,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了上海黄浦江码头,登上了“杰克逊总统”号美国邮轮。轮船的汽笛凄厉地长鸣了一声,钱均夫依依不舍地走出船舱,钱学森紧随父亲走向船舷。钱均夫抖动着双手,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急促地塞到儿子的手里,说道:“这就是父亲送给你的礼物。”说罢,老人快步走下舷梯。钱学森怔怔地望着父亲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出口处,这才连忙打开手中的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乃父告之。钱学森不禁潸然泪下,默默地背诵着父亲的临别教诲!
年11月9日,《瞭望》新闻周刊刊发了一篇文章:“钱学森追思录:在失败和压力下临危不乱”。在文章中,航空航天工业部原副部长、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科学家孙家栋说:年,钱老开始向美国有关方面提出回国申请,争取回归祖国,但他的申请遭到了拒绝,为此他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5年之后,钱老冲破重重阻挠,终于回国。
现在说钱老是中国航天之父,如果没有他,如果当时他没有回来的话,我们航天就没有今天的业绩。当时,中央领导们都很着急搞导弹工作,他回来以后,最早可能是陈赓,后来可能是在军委扩大会上,许多将军和老帅问钱老,中国能不能自己搞导弹?钱学森说行。陈赓说,我们就等你这句话。就是因为钱学森的这句话,当时的十二年科学规划才把核技术和喷气技术这两项(实际上就是原子弹和导弹项目)列为重中之重。有了这两个项目,后来才成立了五院。所以,钱学森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或火箭之王是实至名归的。
年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在升空后不久解体坠毁,而作为负责人的钱学森在当时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对整个国家的航天事业来说,失败虽然不可避免,但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情。钱学森作为当时的负责人,遇到这样一件对国家、对民族来说至关重要的大事,他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钱学森以勇于担当、敢于担责的强大魄力,做中国航天不断胜利的“顶梁柱”。中国航天创业之艰难,在新中国建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人类科技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面对缺钱、缺人、缺技术的困境,甚至在没有第二个人搞过导弹的条件下,他从零开始,从培养基础人才开始,受命组建了中科院力学所、清华大学力学班,创办中国科技大学,担任国防部五院首任院长,始终肩负着常人难以承担、不敢承担的使命,坚定信心、义无反顾地干下去。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着眼载人航天的长远需要,毅然反对撤销航天所,并极为罕见的拍了桌子,旗帜鲜明地表态:所不能撤!29基地也不能撤!正是因为他超乎常人的魄力和担当,才为载人航天的接续发展保留了不灭的火种。
钱学森以不畏艰险、不怕失败的从容定力,做中国航天不断胜利的“压舱石”。“东风二号”导弹是中国航天队伍自主研制的“头生子”。年,“东风二号”首次发射,但结果却是中国导弹发射的第一次失败。在巨大的压力下,钱学森毫不气馁、沉着冷静,带头查找问题、总结教训,不仅找到了正确的技术途径,在千锤百炼之后,终于在年取得了成功。更重要的是,通过总结“东风二号”的失败教训,初步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体系,包括沿用至今的一个总体部、两条指挥线、科学技术委员制等。在钱学森的带领下,航天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定力,造就了中国航天腾飞的历史性拐点。
——钱学森在大脑里提高辨析判断能力的故事,复制辨析判断能力的方法
辨析判断能力:在人大脑里,自我学进大脑的知识和信息,如同大象之说,真伪优劣共存,其中既有关于大象大腿的说法,也有关于大象翅膀的说法,大象翅膀显然是不存在的。所以,自我应该坚持质疑和批评,不断辨析判断哪些说法描述了确实存在的大象大腿,哪些说法虚构了根本不存在的大象翅膀,独立判断真伪优劣。自我的上述能力,就是辨析判断能力。
简略地说,人们面对的宇宙万物,就像一头大象。面对宇宙事物、宇宙大象,科学家可以通过眼睛观察、仪器实验、假设推测、逻辑推理、数学推理、头脑想象等认识方法,把宇宙大象反映进自己大脑里,在自己大脑里建立一幅大象图像。
形象地比喻,面对大象的外形、颜色、脑袋、眼睛、牙齿、耳朵、四肢、身体,体内情况,觅食活动,群体行动等情况,一方面,对于大象大腿等可以直接摸索认识的内容,科学家可以通过直接摸索,反映进大脑里,获得大象大腿反映,建立大象大腿图像;另一方面,对于大象的一些暂时难以直接摸索的内容,科学家可以使用假设推测方法,反映进大脑里,获得假设推测反映,建立假设推测的图像。不过,进行假设推测反映时,科学家大脑里就有可能假设虚构出大象翅膀,这样,就可能在大脑里建立大象翅膀图像。
可以说,实际的宇宙大象,在科学家大脑之外存在着,这是一回事。科学家大脑里的大象图像,类似于大象模型,既有大象大腿的内容,也可能有大象翅膀的内容,所以,大象图像、大象模型,这是另一回事。
这也就是说,实际的宇宙大象,科学家大脑里的大象图像,二者并非一回事,而是可能存在差别,甚至存在很大差别。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存在反映错误。例如在科学家大脑里,大象图像一方面缺乏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却可能存在想象出的大象翅膀。这样的大象图像,就是存在认识错误,真伪共存的大象图像。
对于科学家大脑里的大象图像,科学家可以使用语言文字、声音视频等工具给出描述,这就类似于盲人摸象之说。
研究表明,实际的宇宙大象,科学家大脑里的大象图像,科学家给出的语言文字大象之说,三者存在本质联系,但是,三者却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一般情况下,科学家直接面对宇宙大象,进行摸索和想象活动,在自己大脑里制造出大象图像,再使用语言文字对大脑里的大象图像做出描述,给出大象之说后,人们就可以把科学家制造的大象之说学进大脑里,在自己大脑里复制大象图像了。
由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存在差异,学习者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局限性,所以,学习者在大脑里复制的大象图像,跟科学家大脑里原创的大象图像,常常是并非完全一样,而是存在差别,甚至存在很大差别。
研究表明,实际的宇宙大象,科学家大脑里的大象图像,科学家建立的语言文字大象之说,学习者大脑里复制的大象图像,都可以称之为科学认识,它们存在本质联系,但是四者却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简略地说,辨析判断,就是针对具体说法和事物,思考判断真伪优劣。其中包括对别人的说法进行辨析判断,以及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辨析判断等。
钱学森对一些事物辨析判断真伪优劣,都是基于科学研究、具体实践、独立思考、反复斟酌,才做出的。
在网上有一组文章:“学术有道遵规而行”文章介绍说,年9月,钱学森转学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学习航空动力学。钱学森说冯·卡门这个人对物理现象有敏锐的洞察力,他总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给你指出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冯·卡门对钱学森也很欣赏,认为“他在许多数学问题上和我一起工作。我发现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能成功地把它与准确洞察自然现象中物理图像的非凡能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青年学生,他帮我提炼了我自己的某些思想,使一些很艰深的命题变得豁然开朗。
冯·卡门每周主持一次研究讨论会和一次学术研讨会,让师生平等交流,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钱学森刚念完自己的论文,就有一位长者站起来提出不同的意见。钱学森不同意他的观点,两人就相互争论起来,最后争得面红耳赤。事后冯·卡门问钱学森:“你知道你是在和谁争论吗?那是大权威冯·米塞斯。但你的意见是对的,我支持你。”
在另一场学术讨论会上,钱学森和导师冯·卡门发生了争论。他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退让,令冯·卡门十分生气。冯·卡门把钱学森拿给他看的论文往地上一丢,拂袖而去。导师走后,钱学森默默地拾起稿纸,内心并未屈服。事后冯·卡门意识到钱学森的观点是对的,于是第二天一上班,他就来到位于三楼的一个旮旯的钱学森办公室,敲开门,恭恭敬敬地给钱学森行个礼,说“钱,昨天的争论你是对的,我错了。”冯·卡门的博大胸怀让钱学森十分感动,终生不忘。
——钱学森在大脑里提高发明能力的故事,复制发明能力的方法
发明能力:在人大脑里,自我可以使用知识和信息,经验和记忆,指挥五官、双手和身体,进行创新的研究和实验,增加实验事实,增加科学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减少认识空白,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自我的上述能力,就是发明能力。
在进行发明创造过程中,使用钱学森等人发明的综合集成法,可以收获显著效果。
年1月,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3人署名的论文《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在《自然杂志》年第1期发表,首次向世人公布了这一新的科学领域及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文章指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些极其复杂的事物,从系统学的观点来看,可以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来描述。处理这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可以使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就其实质而言,是将专家群体(各种有关的专家)、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这三者本身也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方法的成功应用,就在于发挥这个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
简略地说,钱学森发明的综合集成法,就是汇集有关学科的许多专家,还有理论、知识、经验、实验、数据、信息,并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这是许多人集体使用的综合集成法,其中包括了集体思考、辨析判断、创新发明、求真创造等,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智慧。
对于钱学森发明的许多人集体使用的综合集成法,还可以创新发展为一个人独立使用的综合集成法。
具体说就是,一个解决问题者,他可以把许多专家掌握的理论、知识、经验、实验、数据、信息,都学进自己大脑里,这就相当于把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和能力综合进自己大脑里了。然后,解决问题者就可以在自己大脑里进行多念并行,综合分析,对照思考,逻辑推理,有胆有识,独立判断,同时还可以结合计算机技术,这样,解决问题者就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实现预期目标。一个人独立使用的综合集成法,包括了综合思考、辨析判断、创新发明、求真创造等,因此,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智慧。
对于解决问题者来说,一个人独立使用综合集成法,需要做好如下三件事:
一是在平时广泛学习,把众多专家掌握的理论、知识、经验、实验、数据、信息等,都积极地学进自己大脑里,制作成系统的记忆,这就是积累知识。同时,积极地进行应用,广泛实践,把大脑里的知识变成智慧和能力。
二是解决重大问题时,一方面要在大脑里调动已有的知识、智力、智慧和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补充更多必须具备的知识、智力、智慧和能力,缺啥补啥,快速地补齐短板。
三是解决重大问题时,积极吸纳成功者经验,争取成功者大力支持。同时,与发展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的“执行功能”相结合,与管理大脑思想的“大脑控制中心”相结合,与现代科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学说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作用。
在网上有一篇文章:“了解不一样的钱学森”。文章说,年钱学森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当时航空学领域的学术明星是流体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据说,钱学森对这位航空学的传奇人物神交已久他甚至没有做任何的前期联系就直接带上行李从波士顿斜穿整个美国来到洛杉矶,到了那里才给冯·卡门写了一封求见信。
见面之后大师果然对这位中国学神敏捷的思维和智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可谓是是一拍即合成为日后震惊航空界的一对天才师徒,在加州理工钱学森延续了学霸神话,他几乎不大跟别人交际只是埋头读书。不过,年,除了读书之外少有社交活动的钱学森加入了一个神奇的组织:加州理工的“火箭小组”。他们从在宿舍里捣鼓炸药开始,在冯·卡门的鼓励下不断地推进自己的试验,由于设备简陋他们在实验时又特别拼,经常不顾危险小爆炸小事故不断因此他们一度被称为敢死小分队。
年敢死小分队终于出了一件几乎致命的大事:他们的火箭主体爆炸而且一块金属碎片在墙上撞出了一个洞,飞行轨迹距离成员平时坐的椅子只有几英尺,此后,加州理工禁止在校园里进行任何火箭试验,火箭小组也被赶了出去不过他们并没有被惩罚,事实上学校为他们找了一块人迹罕至的河谷作为研究基地,这就是后来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所在地。时间来到了年,虽然美国没有正式参战,但是实际上全国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很快钱学森所在的火箭小组被军方看重开始拨出可观的经费支持他们的火箭研究。
——钱学森在大脑里提高创造能力的故事,复制创造能力的方法
创造能力:在人大脑里,自我可以使用知识和信息,经验和记忆,指挥五官、双手和身体,进行创新的探索和实践,提出新的假设,增加科学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减少认识空白,创建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自我的上述能力,就是创造能力。
形象地比喻,宇宙事物就像大象,人类对宇宙大象的现有认识,就像盲人摸象,刚摸到了大象尾巴和大象大腿,同时还像盲人想象虚构出了大象翅膀。对于实际的大象,人们仅知道大象尾巴+大象大腿+大象翅膀,这就是人类目前对宇宙大象的认识。
面对现有的关于大象大腿、大象尾巴和大象翅膀的认识,当人们看到大象尾巴的运动,胡乱甩动时,关于大象尾巴的运动原因,人们可能会认为跟大象大腿的运动存在关系,甚至跟所谓的大象翅膀的运动存在关系。但是,显然,大象尾巴的运动,决定性原因在大象脑袋里,是神经中心和神经系统控制下的运动,但是,在人们缺乏关于大象脑袋认识的情况下,人们很难认识到决定大象尾巴运动的关键原因,未知的决定性原因。
在此情况下,人们现有的所谓解决大象尾巴胡乱甩动的方法,会有显著效果吗?肯定不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急需要积极探索研究,尽快认识到大象尾巴胡乱甩动的根本原因,对大象脑袋尽快获得必要的认识。人们基于已有的认识,在大脑里积极进行对比、联想、综合、分析、改造、重组、假设、推理等探索性思维活动,积极进行实验研究,争取快速发现更多真象,快速发现与大象脑袋有关的事实真相,纠正错误想象,发现本质原因,至关重要,决定未来。
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钱学森秘书涂元季、顾吉环和李明等人合写的文章“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文章介绍,钱学森说,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在网上,有一篇图书介绍,讲述了《钱学森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里的故事:通过该故事,可以领略钱学森体验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的经历和思考,研究和实践。
年夏天,当时正在上海交大读书的钱学森,他在暑假结束前几天正准备从杭州家中返校时,经医生诊断得了伤寒,并且来势汹汹,因此,钱学森只好向交大办了为期一年的休学手续。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求助于中医,一位中医给钱学森开了一个偏方,即每日吃三顿豆腐卤加稀饭。钱学森遵医嘱连吃了三个月,伤寒居然大好了。
钱学森后来回忆说:“我在上海读书时患了伤寒,请一位中医看,命是保住了,但是却留下了病根。那位中医没有办法去根,就介绍我去找铁路上的一个气功师调理,结果除了病根。练气功在屋里可以进行,很适合我。所以在美国时也没有中断。”钱学森后来对中医和气功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初就始于这场伤寒症,直至晚年仍坚持每天练气功。
基于亲身经历和体验,基于科学研究和思考,钱学森认为,系统的理论是现代科学理论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理论又恰恰与系统科学完全融合在一起,人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已经指出中医的这个方向是对的。不仅因为有中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几千年和这么多人民的实践证明,而且另一方面,中医的看法又跟现代科学中最先进、最尖端的系统科学的看法是一致的。(《钱学森人体科学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纵横观》页)
钱学森说:“从人体科学的观点,中医有许多比西方医学高明的地方,但将来的医学一定是集中医、西医各民族医学于一炉的新医学。”(《钱学森书信选(上卷)》页)“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钱学森书信选(上卷)》页)
作者简介
齐新,大脑思想图发明人,《管理大脑思想》和《智胜爱因斯坦》图书作者,大脑思想图系列产品研发负责人。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此后在赤峰学院物理系任教多年;年至年先后在《北方经济报》采编部和《内蒙古日报》广告部工作;年11月成立新动力文化,并任负责人至今。
立足现代科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对物质、时间、空间、生命、大脑、思想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跨学科研究。年,经中国科协原副主席、航天工业总公司原总工程师庄逢甘院士推荐,在《宇航学报》第2期发表了科学论文“论GPS与相对论时空观”。年经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国家科委原主任宋健院士推荐,在《前沿科学》第2期发表了科学论文《狭义相对论被争论多年的主要原因》。年6月,在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科普书《智胜爱因斯坦》。年7月,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管理大脑思想》图书。曾经发表大量网络科普文章,曾经被众多新闻媒体报道过科学探索工作和创新成果。
齐新管理大脑思想创新发展,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