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zljs/261180.html
四川在线记者寇敏芳
随着盆地强降雨结束,8月18日下午6时,四川省气象台台解除了8月17日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8月19日,记者从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获悉,结合四川省气象台天气预报情况,8月19日20时~8月20日20时,全省无3级及以上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区。
没有预警区域,是否意味着地质灾害的防灾工作可以松一口气?此前撤离避让的群众什么时候能回家?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地质灾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
能不能松一口气?
不能,雨后两三天都是地质灾害高发期
“地质灾害和洪水不一样,有一定的滞后性。”省地质灾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历史经验判断,强降雨后的2-3天仍然是地质灾害高发期。
这是由于强降雨过后,土地、山体含水量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增加山体自身的重量,水分还能起到润滑作用,减小了土壤的摩擦力,一旦天晴,地表水分快速蒸发,山体就容易开裂下滑,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最怕的就是暴雨后的暴晴。”省地质灾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从8月10日起,四川先后遭遇两轮强降雨。按照我省相关防灾要求,强降雨期间要求24小时值班,各级防灾人员精神已经处于高度紧张和疲惫状态,“随着降雨暂停,不排除有人人员放松警惕。”上述负责人提醒,雨后仍然要做好排查工作,千万不能因为雨停就疏忽大意。
“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是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将加强对强降雨区域“雨后核查”工作的抽查和督导,进一步压实防灾责任。
雨后排查的重点是什么?
临坡临崖的聚集点是重点
每次强降雨过后,都会诱发新的地质灾害或者导致原有的隐患点变形加剧。8月15日11时左右,德阳市中江县集风镇九股泉村12、13组突发滑坡地质灾害,该灾点就是强降雨过程中新增的隐患点。好在滑坡发生前,村支部书记张运曙发现房前屋后地面和村道路面新增多处裂缝,及时向当地乡镇值班室和县自然资源局值班室报告险情,并组织人迅速撤离。
据当地村民介绍,灾害发生前,九股泉村已经断断续续下了40多天雨。“土地饱和后,山坡整体发生溜滑,村庄聚集点就建在滑坡体上,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隐患,非常危险。”正在滑坡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队地质工程勘查院副院长余杰说。
省地质灾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强调,雨后的核查工作不能只局限与现有的隐患点,应当对整个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包括临陡崖、临沟、临坡的区域,“尤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