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20319/10461911.html
“家有滴泪屋,三年两个哭”!
盖房子是农村人的头等大事之一,不过房屋的建设非常讲究,并不是随随便便就盖起来的。
从古至今,老祖宗通过俗语的形式总结且流传下了不少关于建房的注意事项,其中“家有滴泪屋,三年两个哭”!就是其中一句。意思就是谁要是住在“滴泪屋”这样的房子中,那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那什么是“滴泪屋”呢?所谓的“滴泪屋”,其实就是一间大房子旁边或前面再盖间小房子,两大一高一矮的房子相互矗立。
两屋之间主屋主要用于日常的活动交际,而小屋则会作为厨房、储物间或卫生间等用途。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构造,主要是为节省空间,增大房房屋面积,所以就会在主屋旁搭建略低的矮房。每当由雨水侵袭,断断续续的水珠就会顺着较高的主屋屋檐落到矮房上,宛如伤心之人留下的泪水,所以也就有了“滴泪屋”之称!
“滴泪屋”是古人十分忌讳的一种房屋建筑方式,尤其是将小房建在大房子的右边。
为此,早前很多地方还流传着“大房檐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泪滴房”。
“建房若建滴泪房,爹哭儿来儿哭娘”的民谣。
古人之所以会说“家有滴泪屋,三年两个哭”其实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房屋使用寿命
过去的房子不像现在都是钢筋水泥,而是以草木灰为粘合剂,用木质和石头垒砌起来的,坚固程度显然不如现代房屋结构,更容易因为腐烂松动而造成坍塌。
尤其是在南方部分潮湿多雨的地方,这种房子墙面和屋顶还会因为受潮,容易出现墙面脱离,顶部瓦片不稳的情况。
若有人经过时正好有瓦片掉落,它还能够成为致命的伤人工具。
要是将房子建成这样的“滴泪屋”,短短几载就会基本沦为危房,危及大房和住户的人身安全。
第二个是从居住的角度考虑
现如今人们都很注重房屋的结构,在建造或购买房子时,通常都会优先考虑采光好、空气流动较好的问题。
可以说,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房子。
而“滴泪屋”这样的形制房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房的采光、通风等。
而房屋常年不通风,空气得不到流通,则会出现一股霉味,而且味道经久不散,加上采光又不好,这样的环境简直就是各种寄生虫和病原体的温床。
人常年居住在这种环境,心情会相对压抑,身体也会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毛病,对健康十分不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俗语中的三年只是一个大概,并非是特指的年份。
那“家有滴泪屋,三年两个哭”的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其实通风采光方面而言,这句俗语还是蕴含一定依据的,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全盘否定或肯定。
毕竟当时建房条件有限,古人也只是基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而说的。
就目前而言,很多南方地区类似的“滴泪屋”构造还是比较普遍,但也没见得传出什么不好的消息。
而且如今盖房子都是钢筋、混凝土等建材,前人所担心的安全问题几乎不存在。
对此,大家觉得这句俗语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