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庆山的信之二

1对感情和欲望的渴求,多因心中的匮乏和妄念真正读您的书是您改笔名出的第一本《得未曾有》,感觉到您的心开始向佛光或者说是觉者之光远行,您看到的那些光,的确通过文字也照在我的心上。我很喜欢您的文字,读文章时,就像随着您行走在您当时行走的路上,甚至可以听到鞋子踏在路上的沙沙声,这是一种很开心的体验。决定给您写信,是因为在微博上看到您说可以聊聊天,您会挑有代表性的回复。我不知道自己问的是不是有代表性,但是佛里讲究一个缘字,我想看看自己的心能不能和您结个缘。心里只有一个想而不得其实相的问题,很想得到您的一点看法。世间有“SoulMate”吗?如果没有便不说了,如果有,应该如何能见到呢?我想了很久很久,也找了很久很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认识的圈太小?心太小?性格太差?还是什么原因,总是找不到答案。希望您能借我一双慧眼,让我也可以见见这个问题的实相。谢谢。答我想没有人可以断论是否有灵魂伴侣存在,但很多前行者们提供过他们各自的观点。我较为认同的是奥修的观点,最终我们的一体感是来自于自身,来自于自身阴性能量和阳性能量的汇合。但抵达这种汇合,需要我们实际的修炼。有时你也许会遇见很多不合适的人,或者在感情的旅途之中遭遇很多坎坷和颠簸。或者会长时间地孤身一人。这些种种,都应该用来修习。即用自己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用痛苦和困惑,来思考它们真正的本质。心里豁达、清楚、简单、纯粹的人,遭遇到美好的伴侣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而大部分人对感情和欲望的渴求,是因为心中的匮乏和妄念。真正的爱是一种“自己会散发出来的香气”。不是要求对方宠爱自己及希望占有的恒久。2写作是为了修习和得到更丰富更通透的自我我想请教关于写作的能力。接触你之后,我的文章开始趋向于和你近似的风格。这些年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很多你的作品,尤其喜欢《莲花》和《春宴》。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受,就是无论这两本中的哪一本,它所传递给我的东西,都是一股神秘但极富力量的呼唤。安妮,这几年我渐渐在生活中失去了一些原本内心所拥有的东西,和对一些事物的感受。我开始变得有些麻木,对于写作,我发现自己好像已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不知道怎么开头,写一段后就很难继续下去。我的脑中明明有太多需要表达,或者说是需要倾诉的东西。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写作的人是孤独的,因为他或她面对的,是一档空白的文档。写作的时候,他就像在照镜子,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个赤裸的没有遮掩的自己,但是这个“自己”,却被写字的自己真实地抛弃。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我没有办法继续写文字,是因为没有办法去好好面对自己。阅历越多,内心得到的真实却寥寥无几。想写出好的文字,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想要证明,我存在着;同样也还有另一个想法:想通过文字,来改变一些什么。从《得未曾有》里,我看到你的改变,我想这也是经过一些事之后,内心发生的变化而产生的。不知道这样的来信是否突兀,只是我一直很想给你写一些什么,好像这样写信的本身,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认识过程。答世间的写作和许多艺术的其他领域一样,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的是用以复制、炒作概念、吸引眼球和膜拜的工具,有的是用来明心见性的法门。艺术创作不可能成为我们终极的目标,但它是一个有效的重要的途径。写作并非易事。需要一个人拥有天赋,以及后续的心性与智慧的学习、训练,不断积累,扩展前路。这样它才会拥有不枯竭的源头。只是凭靠想象、模仿、情绪、激情,这条路走不远。我们应该通过写作的法门,来修习和得到一个更丰富更通透的自我。然后再用这个更好的自我,从事更深重、更长远的写作。阅历越多,内心得到的真实却寥寥无几。这句话也许映照出,你并未真正沉淀下来,思考这些阅历带给你的启示,以及做出刻苦的努力。让自己看一看,心的状态,从事写作的态度,以及生活的方式和目标是什么。要先检查自我状态。基本上,我较赞同把写作当作一种爱好,而非职业。它其实是一种比较高远的不应该俗世化的存在,需要抽象的智慧和逻辑。如果心不坚强,心不超越,会觉得损耗身心却又无所得。而我们从字句中想获得乐趣,有许多方式,比如阅读、写日记、与友人通书信,这些都也已经达到表达和倾诉的功能。但这只是我的观点。也许我心目中的写作与其他人还是有些区别。毕竟在这样的时代,写书和出版都已有轻率和泛滥的倾向。3生命断裂之处,必定有犹豫和困惑我以一种很平静的方式写这封邮件给你。早上吃的是妈妈手工做的麦面面条,顺手剥了大蒜,也囫囵吞下去的。她把煎了的鸡蛋,蛋黄那边给我,蛋白分了少部分给我爸。他结肠癌,治疗过以后膳食都很小心。我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自己的生命或者时光丢失了某种建设性。并不是说我自己没有做出努力。我还是阅读,工作,练琴,学习语言。就像发展心理学里同一感缺失的意思,专业名词可能是这个,已经挺久没接触到这个词了,基本意思就是在成长过程中,与自己对世界和连接自己的关系上的认识脱离了。你是怎么建构自己的连接感的。答我保持阅读,以维持不间断的吸收、学习、思考。但不会读那些流行的、喧杂的、鼓动物质和欲望的书籍。应该多看看古人或以往时代有深刻智慧的人的书,从他们的书中得到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而完全凭靠阅读,也无法对心起最终的作用。对外界的感受、观察、质疑、分辨,然后用自己的行为去印证、矫正、调整、训练。这样得到的认识,基本上是稳定和有效的。工作、远行、对待他人的态度,与爱人、家人、朋友、同事等各种关系的互相作用,一些专业的修行方法,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建构工具,并且用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获得了领悟。空闲时不要因为无聊而屈服于网络、电视电影等娱乐以及一切貌似热闹和时髦的潮流。这些无用的信息,只会干扰我们心的专注和清明。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然后专心地去做。这样,与自我与外界的连接感一直存在,不会断裂。断裂之处,一定有自己的不清明、困惑和犹豫。4我们的支撑,应该是慈悲和智慧庆山,展信佳。我是你的读者有十六年。《莲花》一直陪伴着我长大,直到今年二十八岁生日。它会从某个意义来说,是我彻底告别文艺青年。二〇一一年医院,就把《莲花》让母亲送进去了。住院三个月,被诊断双相障碍。情感忧郁和狂躁。第二次住院是第二年,二〇一二年复发,《莲花》也在。二〇〇八到二〇一一年我在书店工作,一边上夜校。安妮宝贝的书有一套,当然还有其他作家,很多书。我的忧郁是家族遗传,第三次住院确定下来的。外婆和母亲都有,包括小姨。这次我看的书是《春宴》。因为我结婚了,并且提出离婚。《春宴》比《莲花》更让我觉得真实存在。读《莲花》我有了信仰,天主教。出院受洗礼。那三年有梦想,忙碌充实,知道自己脚下的路该如何走。所以《莲花》陪伴我到一二年。一直到我离婚回来,放弃信仰,做回普通人,告别文艺青年。所以就失去了意义,不再翻看。《春宴》笔下的京都。日本是我一直想去旅行的地方,但因为写了婚外情,我只看了一次就彻底不看。离婚后,看了三次。回来有一年没看安妮的书,去年在家收拾,才看到改名庆山之后出版的《得未曾有》。有意外收获,惊喜。实际上《素年锦时》我就觉得笔风在改,也觉得她做了母亲,有了恩养确实很好。某个意义上来说,你是一位真实的作家。庆山,我想知道您对宗教信仰的看法。人如果离异,思想是否会发生改变,用什么支撑思想。另外想知道新书上市时间。新书会提到出版社地址吗,想给你邮寄一点东西。不早了,一点二十四分刚醒。我去厨房做吃的。微博







































白癜风能够治疗好吗
武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zj/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