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掌故下草湾八里岔罗岗

下草湾

双沟镇下草湾闻名遐尔,享誉世界,它作为我国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自然酒起源的地方”早已被载入《中国地质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典籍。

下草湾位于淮河进入洪泽湖拐湾处,距双沟镇7.5公里,是河湖间一个海拔44.4米的岗岭地带,境内野草丰茂,人称草湾,因它的两面高坡上还有一个自然村叫上草湾,故称其为下草湾,它是自然村落也是一个行政村名,全村辖14个自然村,有人口多人,下草湾只有人。

下草湾为淮湖交汇口,历史上水患濒发,多灾多难。明朝万历4年()4月,漕督吴桂芳曾设想在此开一条新河分洪防患,以减轻淮水的水势,使两岸百姓少受洪涝之苦,有奏疏《下草湾新河议》上奏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可封建统治者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开挖新河一事一直搁置未议。

清朝康熙9年(),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在下草湾常设关税机构。雍正5年()将淮徐道兼理的宿迁关划归淮安管理,泗州双沟地区的下草湾为18个口岸之一。

新中国建立以后,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明代万历年间吴桂芳奏议未能成功的下草湾引河工程于年9月正式开工,年7月13日竣工。除名劳改犯之外,是年冬春季淮委分别组织2.9万人和3.9万名民工参加施工。工程选穿下草湾岭地最低处西自淮河,东达洪泽湖(溧河洼),全长米,切岭段长余米。年2月21日,下草湾拦河坝工程开工,淮委组织2.63万劳改犯人上工,历时75天,于当年5月8日竣工,完成土方56.1万立方米。椐李传夔、林一璞、顾玉珉等《江苏泗洪下草湾中新世脊椎动物群》一文介绍:在此次治淮工程中,九三学社最早的成员,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杨钟健教授(—)首次在下草湾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发现了大量的动物化石,并发表了《记安徽泗洪下草湾发现的巨河狸化石并在五河县戚咀发现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论文(双沟下草湾原属安徽省宿县地区,年3月划归江苏)。并把含化石的层位取名“下草湾系”。并载入《中国地质学》。根据中国巨河狸(英文)化石,年杨钟健和其他科学家和史前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中国第四纪动物群的地理分布》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中更新世淮河过渡区”的概念。他在下草湾地区进行古人类、古生物考察,第一个提出淮河过渡带的中心,得到世界科学界的认可。长期以来,下草湾动物群一直被广大地学工作者视为中国更新世在华北和华南动物群过渡带的典型代表。其实,早在年周明镇根据淮河象化石的原始性质,便认为其时代要早于中更新世。年,周明镇,王伴月更明确地提出“下草湾系”中有中新世的层位。年周明镇、李传夔在重新修正了在下草湾发现的巨河狸的性质时,改为“杨氏河狸”,归藏南京博物院。

年6月连续发现三具“北京人”头盖骨的古人类学家,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在下草湾引河岸调查产河狸化石地层时,发现人股骨化石,被命名为“下草湾人”。古人类学家认为“下草湾人”生活在4—5万年前是北京猿人的后裔,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年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学家李传夔教授在中新世下草湾组的灰白色泥质团块状的砾岩层中发现了距今—万年前的长臂猿化石,经研究考证,长臂猿是“饮酒”过量醉倒在这里的。李传夔根据古希腊神话中酒神和食物之神的传说,将它命名为“双沟醉猿”,被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年到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顾玉珉、林一璞等人四次到下草湾和松村庄等地调查,每次都获古猿类牙齿化石,经鉴定归“双沟醉猿”和“江淮宽齿猿”。年,古人类学家吴文裕、邱铸鼎及周正、罗一宁等及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金斯博格博士到下草湾考察,年联邦德国考古学家斯托西博士等一批中外科学家到下草湾进行野外考察,年美国考古学家林赛等中外科学家对下草湾地区进行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将双沟下草湾、天岗湖松村庄誉为“古猿化石宝库”。年以来先后有数十批古人类科学家到下草湾一带进行科考活动,在此发现含“双沟醉猿”、“下草湾智人”等古脊椎动物化石65种,确立了下草湾在国内国际科学考古方面的重要地位。

年11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学家徐钦琦、计宏祥二位科学家到双沟对下草湾组地层进行考察。据地质学家研究,下草湾组是一套透水性能良好的砂砾岩厚约90米。这套地层在双沟镇附近广泛分布。双沟酒业便是建立在这套地层之上的。所酿造双沟大曲酒就是采汲自下草湾组的那层地下水。

年5月12日—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江苏双沟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双沟镇和江苏省城南京联合举办双沟醉猿国际科学考察年会。邀请了中国、韩国、日本、德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等50多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博物馆、出版社百名地球科学家参加年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羊城晚报、文汇报、新华日报、东方文化周刊等数十家新闻单位派出资深记者采访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文化项目官员木卡拉和他的助理焦晓丽女士也参加了这次年会。有中科院刘东升院士、吴新智院士、孙枢院士、联合国文化官员以及中外百名地球科学家对双沟下草湾地区进行的考察是该地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野外考察。

据年7月22日10时16分,中央电视台“国家地理”栏目报道:被地质学界誉为“黄土之父”的刘东升院士介绍,秦岭——淮河一线是地质史上一条极为重要的地理界线,位于这一界线上的江苏泗洪双沟醉猿和下草湾人的故乡,是中新世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在东亚乃至全球生物演化和人类起源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根据古生物学家,古环境学家多年研究,双沟地区在距今万—万年内,曾经历从森林转化到草原,又从草原回归森林多次反复,这样的环境模式最有利于“从猿到人”的转变。徐钦琦教授指出,从哺乳动物进化到人类,经历了灵长类、人猿超科、中新世的古猿类、南方古猿、人属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代表)全都在广义的双沟边区被发现。古生物学家认为双沟下草湾地区是新生代世界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尤玉柱教授指出,大约在多万年前,双沟下草湾地区曾是我国境内最佳生态环境区之一,那时的双沟下草湾周围是低山丘陵和茂盛葱郁的森林,有宽阔的湖泊和滩涂湿地、小溪碧水流淌,以醉猿为代表的庞大动物群就在这里生存,构筑一方生物演化的舞台。徐钦琦教授在《各地的特产与它的自然条件》一文中说:双沟镇位于淮河北岸,所以那一带的地表水资源极其丰富。也许地表水经下草湾组地层的淋滤后,许多对人类有益的矿物质便溶入其中了,于是普通的地表水转变成了优质矿泉水了。人们常说,水好是酿造好酒的重要的条件之一。因此,这里成为我国最具酿酒天然环境的地区,是“自然酒”起源的地方。(朱泽孝)

八里岔

沿双青公路北行至八里处的崔井庄西,地名叫八里岔的村庄,现属双沟镇罗岗村。

建国前,从双沟上青阳去泗县尚无正式公路,只有土公路通行,从双沟镇至此刚好八里路程。从这里再向北走,有三个岔道:一条经豆家冲、魏营、上塘集去泗县县城,这是左边的路;中间一条路走官塘、崔庄、大庄集、傅圩子直达青阳镇;还有一条经杨庄、杨场、苗庄、行宫一线去半城、临淮头等地,这条路在右边当地人叫上路、中路、下路。这三岔路口离双沟街八里,故称八里岔。那时多数外地行人到此弄不清应该怎么走,只有询问当地人才知道如何上路。

八里岔发生过一个民间笑话。说从前,有个妇女抱一个病情沉重的孩子外出求医,走到这里,孩子不治而死。因孩子坐在地上失声痛哭,正在她哭天抹泪,万分悲伤的时候,一路人到此,不知上青阳应该走哪条路,路边又没有别的人可问,他被迫无奈硬着头皮向这位极度伤心的丧子之妇问路,这位母亲听有人问路,一边哭孩子一边抹泪,断断续续地告诉他:“乖乖呀,心肝哟,上青阳哎,走官塘呀,乖乖哟,三条大道走当央噢,心肝哪!我的肉呀!”问路人听妇女上气不接下气的哭诉,觉得很无趣,自责不该如此不识相,找一个丧子的母亲问路。但总算是明白了应当从当中一条道走。当央是当地土语方言,就是当中的意思。问路人不好意思地上路去了,妇女继续哭她的孩子。谁知这事被当地人晓得并传了开去。并形成一句俗语:“上青阳,走官塘,三条大路走当央”。据说民国年间,泗县县长鲁佩璋一次从葫芦套回泗县,路过双沟,听说这个笑话后,令人在岔路口分别插一个指路牌子,为路人提供了很多方便。不久前许卫国先生在他的长篇小说《乡魂》开篇中便写下了这两句话。

八里岔年建过一所八里岔农业中学,并成立八里岔园艺场,代为学生实习基地,多栽培苹果梨桃、柿、葡萄等水果。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八里岔农业中学下马、园艺场也改为农业大队建制。上世纪末,村组合并,八里岔园艺场因人口少、土地也少,划归罗岗村管辖。上世纪80年代,县教育局批准在八里岔原罗岗村学校基础上开办八里岔中学,后旅台旅美同胞汤青云、汤凌云兄弟为造福乡梓,捐资5万美金在八里岔中学盖了一幢教学楼,以其父汤化远的名字,将学校更名为“八里岔化远实验学校”。(朱泽孝)

罗岗

昔日的罗岗村(7/02/10)

罗岗是双沟镇一个村名,也是一个自然村落,座落在双青公路东侧,宁宿徐高速路西侧,地势东低西高形成慢坡,西头是个岗岭,起初一户罗姓人家居此,得名罗岗。清乾隆时,今峰山境内的罗涧罗姓在京为官,后“犯抄”灭门罗涧庄废弃消失,只逃出罗袍一人到罗岗投靠罗姓本家,生三子,繁衍11代,如今已是一个有千余人口的大村庄。清末民初,罗姓财主在村庄西头筑圩防范匪盗,现在尚有圩里圩外之分。

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指示,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谋张爱萍、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秘书刘玉柱受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兼政委彭雪枫的派遣,持彭雪枫致安徽省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第六区抗敌指挥部司令盛子瑾(盛子瑾当时住罗岗)的亲笔信,在罗岗找到皖东北特委书记杨纯和江上青,听取皖东北抗日战争形势和特委工作汇报,决定与盛子瑾建立抗日统战关系,并与盛子瑾进行联合抗日的谈判。盛子瑾、江上青、张爱萍、刘玉柱及杨文蔚(盛子瑾夫人)等人参加了罗岗谈判,经过协商,双方顺利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年4月28日,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北渡淮河,是日下午苏皖区军政党委书记刘瑞龙、苏皖区党委书记金朋、四总队队长兼政委张爱萍、苏皖纵队司令兼政委江华等到双沟渡口迎接刘少奇一行到罗岗驻地。刘少奇在罗岗听取了苏皖区工作汇报,并作重要指示。5月1日,泗县、五河日军一个联队在伪军雷杰山的配合下余人偷袭罗岗之中共中央中原局领导机关,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胡炳云大队报告少奇同志,少奇同志指示奋起反击。“胡大队”在郑集胡桥与日军发生激战,逼使敌人退却,此战役歼敌多人,我方亦伤亡近人。年5月,泗南县民主政府在罗岗成立,辖双沟、峰山、魏营、青阳、石集、车门山、墩集、郑集、鲍集、管镇10个区,张太冲、赵敏、汪振华先后任县长,张毅、洪沛、罗克明先后任县委书记。罗岗一度形成集市,成为泗南县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的中心。年10月,泗南县在罗岗松树林里召开全县农民代表大会,成立农救会,嗣后,县工救会、青救会也相继成立。

年11月27日,泗县敌伪军0余人一路由青阳进占泗南县政府驻地罗岗和汤圩子,遭到我新四军骑兵团三大队的阻击,击毙日军小队长以下15人。

年4月18日,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与四师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师卫生部政委李毅、新华社记者范长江及文艺工作者苏堃等一起春游大柳巷。泗南县县长张太冲在县政府驻地罗岗出迎,并陪同首长一起游览柳巷洲。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士兵平泉士郎等2人在罗岗向我驻军投降。

建国后,曾设罗岗乡,农业合作化时期设罗岗高级社,罗岗生产大队,实行村组制后改为罗岗村。(朱泽孝)

赞赏

长按







































中科UM-D
北京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zj/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