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挑出好人参

人参因其形如人形而得名,是公认的滋补佳品,被称为“补药之王”,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列为“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生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中医学认为,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适于疲乏倦怠,精神不振,免疫功能低下,失眠健忘者,更有人称为,世间一颗灵丹。

好药自然受到大家的喜爱。但市场上的人参质量参差不齐,也不乏鱼目混珠之品。今天,小编教大家如何挑到好人参!

[品质鉴别]

1.园参

生晒参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以支大、体轻质脆、皮细纹深,表面黄白色、断面白色、粉性,气香,味苦微甜者为佳。

红参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0cm,直径1~2cm。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黄褐色斑块,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有断续的不明显环纹;下部有2~3条扭曲交叉的支根,并带弯曲的须根或仅具须根残迹。根茎(芦头)长1~2cm,上有数个凹窝状茎痕(芦碗),有的带有1~2条完整或折断的不定根(艼)。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气微香而特异,味甘、微苦。

以身长、芦长、腿长、体圆、无纵沟,表面红棕色、有皮肉、半透明、质坚实、气香、味苦者为佳。

白糖参

主根呈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主根上端断续横纹明显,遍体可见排针所刺的针痕,外皮较松泡,纵纹不显,全支芦与须齐全。参体或根须上常见糖样结晶。质硬而脆,断面粉质黄白色,疏松,有的具裂隙。味甘、微苦。

以支大、色白、皮老、长芦、长须、无破痕、纹深皮细、断面白色、味甜微苦、不返糖者为佳。

2.野山参

生晒野山参根茎(习称芦头,细长,呈典型的三段,分别习称为圆芦、堆花芦和马牙芦。不定根(艼)常呈纺锤形,习称枣核艼。主根(体)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10cm。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主体与圆芦的连接处常有一圈比较明显的隘缩痕。支根多为2条,分腿灵活自然。须根细长,清晰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

(珍珠点)

以生长年久,浆足体丰满,横灵体、雁脖芦、八字腿、皮条须,皮细纹深、紧皮细纹,芦、纹、体、皮、须五形全美,艼帽不超过主根重25%者为佳。

[鉴别要点]

野山参与园参:野山参生长年限长,芦茎呈典型的三节芦,上部芦呈“马牙”状,中部呈“堆花”状,下部呈“圆芦”状,是生长年限自然形成的;林下山参具二节芦而无三节芦,芦碗稀疏;而园参只生长6~8年,芦茎粗短,不具三节芦或二节芦的特征。

[混淆品与伪劣品]曾有以下伪品野豇豆

为豆科植物野豇豆Vignavexillata(L.)Benth的根。又名土人参、大角豆、红豆、野刀豆。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有野生。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不分支或少有分支,顶端具草质茎的断痕。具明显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疤痕。气微,味淡,微有豆腥味。去栓皮蒸制后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微透明,断面具白点状维管束。曾伪充红参或高丽红参出售。

商陆

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的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根呈圆柱形,下部多分支,顶端有地上茎的残痕。断面可见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数层同心环,中央显木心。无臭,味淡而稍麻舌。去栓皮经蒸制后表面棕褐色,半透明,断面角质,曾发现伪充红参出售。

枦兰

为马齿苋科植物栌兰Talinumpaniculatum(Jacq.)Gaertn.的根。因其根外形及功能近似人参,故被誉为“南方人参”。主根圆柱形或纺锤形,直径1~3cm,长短不等,有的微弯曲,顶端为残留的木质茎基,下部分枝如人参状,并有少数须根残留。表面灰黄色半透明,具点状须根痕及纵皱纹。质坚硬,难折断,折断面角质,中央常有大空腔。微臭,味淡,嚼之微有黏滑感。

紫茉莉

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abilisjalapaL.的干燥根。根呈圆锥形,少分枝。顶端有除去地上茎的疤痕。表面淡黄白色、灰黄白色或灰棕色,半透明,有纵皱纹,并布满小的白色晶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或淡黄色,角质样。无臭,味淡。

人参配伍

补气之圣药,活人之灵苗也。能入五脏六腑,无经不到,非仅入脾肺心而不入肝肾也。五脏之中,尤专入肺入脾。其入心者十之八,入肝者十之五,入肾者十之三耳。

肝肾乃至阴之经,人参之气味阳多于阴,少用则泛上,多用则沉下。故遇肝肾之病,必须多用之于补血补精之中,助山茱、熟地纯阴之药,使阴中有阳,反能生血生精之易也。

人参入肝肾,止能补血添精,亦必得当归、白芍、熟地、山茱,同群共济也,欲其一味自入于肝肾之中,势亦不能。如肾中阴虚火动,此水不足而火有余,必须补水以制火,而凡有温热之品,断不可用。即如破故、杜仲之类,未尝非直入肾中之味,亦不可同山茱、熟地而并用之矣。况人参阳多于阴之物,乌可轻投,其不可同用明甚。

人参阳多阴少,阳虚者阴必虚,阳旺者阴必旺。阳虚补阳,无碍于阴,故补阳而阳受其益,补阳而阴亦受其益也。阳旺补阳,更助其阳,阳且不受,必有火盛之虞,阳火盛则阴水必衰,阴水衰而阳火更盛,阳且无补益之宜,又安望其补阴乎,故谓人参不能补阴,非也。人参但能补阳虚之阴,不能补阳旺之阴耳,又何疑于人参之是阳而非阴哉。

阴阳虽分气血,其实气中亦分阴阳也,阴气必得阳气而始生,阳气必得阴气而始化,阴阳之相根,原在气之中也。人参助阳气者十之七,助阴气者十之三,于补阴药中少用人参以生阳气,则阳生而阴愈旺;倘补阴药中多用人参以生阴气,则阳生而阴愈亏。故用参补阴,断宜少用,而非绝不可用也。

阴虚阳虚之不同,必须分别。阴虚者,宜于补阴之中少用人参以补阴;阳虚者,宜于补阳之中多用人参以补阳耳。而阴虚阳虚何以辨之?阴虚者,夜重而日轻;阳虚者,日重而夜轻也。

不善用人参者,往往取败。盖人参乃君主之药也,宜同诸药共享,始易成功。

如提气也,必加升麻、柴胡;

如和中也,必加陈皮、甘草;

如健脾也,必加茯苓、白术;

如定怔忡也,必加远志、枣仁;

如止咳嗽也,必加薄荷、苏叶;

如消痰也,必加半夏、白芥子;

如降胃火也,必加石膏、知母;

如消阴寒也,必加附子、干姜;

如败毒也,必加芩、连、栀子;

如下食也,必加大黄、枳实。

用之补则补,用之攻则攻,视乎配合得宜,轻重得法耳。

(阴虚者,夜重而日轻;阳虚者,日重而夜轻)

转自/中国中药杂志cjcmmyc

相关文章

抗癌、救命……国医大师都爱用它!教你怎么挑到好人参!

来源/健康时报jksb

自古以来,人参就作为历代中医之珍贵药材名贵的补品。一度被奉为“百草之王,有“地精”、“神草”、“长命草”等美名。时至今天,会用人参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药材本身也是鱼龙混杂。

本期探寻真正人参的同时,为你奉上了这份国医大师和历年名老中医的人参方,教你秋冬学会用人参进补,同时带大家一起探寻靠谱的野山参基地。

这个季节红色的人参果实成了野山参最好的指示

国医大师这样用人参

刘嘉湘:人参是癌肿患者常用扶正补虚的要药

刘嘉湘教授年已七旬,除了“倒走法”养生之外,刘嘉湘教授自己就常吃人参来养生。对于自己最擅长诊治的各类癌症,刘嘉湘教授认为,癌肿病人长期服用少量人参,可调整和纠正机体虚亏状态,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增强抗病能力,不仅对癌肿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延长生存期具有良好作用,而且对预防复发与转移也有一定的作用。

陈可冀: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健忘衰老用人参化瘀补气

乾隆朝《上用人参底簿》中载,乾隆皇帝从50岁开始服用人参,平均每日进人参一钱之多(相当于3克左右),后来活到89岁高寿。而陈可冀院士从发掘故宫的清代医案开中,优选出一批清宫最为常用的方剂(包括食疗方),利用现代实验方法,对其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其在老年病的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其中,清宫长春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老年人智能,防治老年精神衰老,而愈梗通瘀汤则是陈可冀教授治疗心肌梗死之基本用方。这些方剂中都离不开一味药——人参。

唐祖宣:病龄较久的消瘦型糖尿病患者用白虎人参汤

唐老认为,白虎人参汤在临床上比较多的用于糖尿病病龄较久的患者。而该类患者的体质特点都是形体颇为消瘦,皮肤缺少水分没有光泽,患者易出现口渴,舌干燥,大便干燥。而这个药方的主要功效在于人参。人参补气益血,具有十分显著的降血糖血脂的作用。

金士元:“独参汤”可以拯救危急重症

作为历届国医大师中唯一的中药国医大师,金世元认为,中医药并不只是慢调,危急时也能救急,如《成方切用》救急门条下载有“独参汤”,用以拯救危急。据中央保健局的同事和后人回忆,林伯渠曾染重症呃逆,俗称“打嗝”,月余不止,病情十分危重,当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建议改用中医方法救治,名中医章次公承担抢救工作,章次公就以大剂野山参煎煮治疗,使林老呃逆很快被控制,病情日渐平稳。

而现代医学也证明了人参,特别是野山参的功效。比如上海中西医医院与上药神象开展的野山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课题研究报告中指出,慢性心衰患者在标准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野山参粉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衰缓解指标均得到显著的提高,而且野山参组在改善射血分数的疗效上优于生晒参组。参与研究的医生普遍认为服用野山参粉后患者精神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不易疲劳。

当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人参大补元气、在肿瘤、心血管、减缓衰老等方面的特殊功效虽然被国医大师们普遍认可,但在治疗过程当中当遵医嘱服用,日常保健服用干参一般每天1克~2克,不宜超过。

手把手教你选上品人参

人参虽好,但鱼龙混杂。需要指出的是,昔日传统中药典籍所说、前人所用人参,均是指野山参。但随着药用越来越多,纯自然靠鸟兽播种野生的山参跟不上人们对于人参的渴求。目前药效公认最接近的是林下山参。野生仿育,让这味《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的珍稀药材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但药材也是鱼龙混杂,道地野山参难以鉴别。

采参人一点点挖出埋在地下的野山参,生怕弄断一根参须

为了保证药效,野山参需要同时保证“野”和“老”。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标准》的指出:野山参是播种后,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参。健康时报记者应邀走进位于辽宁桓仁的野山参道地药材基地,全程参观了野山参的生长之地以及开挖全过程。

上药药材总经理,董事长陈军力正在鉴别刚挖出的野山参

生长环境的不同,生长年份的不同,一定会在人参的形态上造成不同。也就是看它的“野”还是“规整”,“老”还是“嫩”。

具体说就是看“五形”,芦、纹、体、皮(艼)、须的“野”和“老”。

东北产区一首歌谣说得很贴切:

芦碗紧密相互生,

圆膀圆芦枣核艼,

紧皮细纹疙瘩体,

须似皮条长又清,

珍珠点点缀须下,

具此特征野山参。

这一段在基地拍摄的视频教您怎样鉴别野山参:

参考文献

刘嘉湘:《人参对癌症患者的作用》,《上海预防医学杂志》年第7卷,

穆俊平等:《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经方治疗糖尿病验案赏析》,光明中医年8月第32卷

陈可冀:《老年精神衰老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年第8卷

马晓昌:《陈可冀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介绍———祛浊利湿与活血化瘀并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5月第3卷第5期

柴玉:《听国医大师金世元聊“补气之王”人参》,《中医健康养生》年9月刊

章鸿慈:《我的父亲章次公》,国医论坛一九八八年第四期

王凡:《从中央保健局到中南海———新中国领导人保健工作见证者之一力伯畏的回忆》《党史博览》年第4期

《名医出诊:严世芸——心病诊治要调和气血五脏》,健康时报,年7月25日

★★★★★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中国中药杂志(ID:cjcmmyc),由潮安健康(ID:e)推荐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与







































济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zj/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