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天行长臂猿,每一种力量都不可或缺。
从年12月30日云山开通月捐以来,我们得到了诸多支持者的力量。在一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云山想要细细梳理一下这一年以来,各方在长臂猿保护中的工作、成绩。
从单次进村宣传到深度的驻村社区保护共建,云山工作者与当地社区一起为护猿付出的努力,留在每家每户的火塘里。镜羽带领的社区小分队在当地村寨进行着持续的驻村活动,同时,也与这里的人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连接。
“有空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一写”,镜羽对碧存提起。于是,有了这一封来自盈江县苏典乡梨树村成员,亦是镜羽在社区同住的伙伴——碧存的来信。当回忆起“老朋友”云山时,一次次的相遇与暂别散落在漫长的时间轴上,她真挚的文字也是对我们多年来社区工作的动人记录。
本期作者:碧存
梨树社区的一员
致云山的一封信
时间荏苒,又一年快要结束了。
最初认识云山是在年,苏典乡林业站的领导安排我带云山的调研人员到梨树访问,和寨子里的老辈们聊了一整天关于白眉长臂猿的保护历史。之后我也还带过几次,有访问的,有看生活环境的,但都没留下具体印象,也许不是来自云山的吧。
真正认识云山,和云山有交集要从认识一位美女开始。
故事开始于年3月,云山团队到梨树画长臂猿画,宣传天行长臂猿(志愿者手记:和云山一起,把长臂猿带回它们的故乡吧!),从这天开始大家知道了梨树的“甲米呜呼”是天行长臂猿,全中国不足只,从黑猴到长臂猿,再到东白眉长臂猿,最后到现在的天行长臂猿,梨树的甲米呜呼在不断改变名字,我们对它和云山的认识也不断地加深,犹如这名字,完全确定了之后,我的记忆中也有了关于云山的故事。
年国庆期间苏典乡举行了盛大的活动,10月2日我回办公室打印材料时恰巧遇上保护区站长李彭,他问我今晚是否回梨树,有个做长臂猿调研的朋友恰好要去梨树,如果回去就麻烦顺带接待一下,说完指着正从不远处走来的一个倩影——镜羽,陈镜羽。走近一看,我感觉有点面熟,像是上次来梨树做宣传的云山人,记得我们还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