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症状 http://m.39.net/pf/a_4800901.html
电视剧《绝密使命》就是以此革命史实为背景,讲述了我党建立红色交通线,为红色苏区与上海党中央传递情报、运送物资、转移人员以及党中央机关从上海迁至中央苏区的故事。对于这段历史细节的挖掘与再现,使得《绝密使命》这部电视剧在重拾历史记忆、传承红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以重大革命历史为背景的影视剧代表了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艺创作方向。
近些年出现了多部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的影视剧力作,如《 》《外交风云》《觉醒年代》等;也出现了多部以革命领袖或伟人为主要角色的作品,如《海棠依旧》《彭德怀元帅》《可爱的中国》等。电视剧《绝密使命》则另辟蹊径,是一部既没有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创作素材,又没有以革命领袖为主要人物的革命历史剧。
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所有的迹象表明,历史事件的排列顺序都是断断续续的,因为每个事件同它之前或者之后发生的事件在时间上是分开的。由此人们会认为,在这段时间里什么都没发生。”这就是重大历史事件经常成为创作素材的主要来源,而事件与事件之间的“空隙”则为大多数创作者所忽视的原因。因此“历史空隙”大多停留在历史档案中。
即便是在历史文献材料的研究领域,也经常被封存和忽视。对于“中央红色交通线”这段历史,“由于涉及有关机密等原因,长期以来,无论是有关历史档案的披露,还是相关亲历者的回忆录,都特别少且不系统,各地的党史正本也很少提及或语焉不详,以致红色交通历史的研究一直处于‘内部谈论’的碎片化状态”。对历史素材和历史研究的不充分和不全面,也成为以此为创作题材的影视作品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将“红色交通线”这样一段历史通过影像方式进行全景的展现,不仅是创作上的一次突破,同时在传承“红色交通文化”、搭建文化记忆桥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该剧片头使用三维动画模型搭建起虚拟沙盘地图,通过镜头调度让观众跟随镜头穿梭于上海、香港、汕头、潮安、大埔、青溪、伯公凹、永定、瑞金这一条红色命脉上的重要地点。
与此同时,各个地点的交通方式也都一一予以呈现,如轮船、铁路、电船、竹筏、山路等。片头的 ,镜头后拉为大全景,展现出华南地区地图以及“红色交通线”的线路。在剧中的故事讲述中,地理位置的转换也都会用字幕加以说明。由此可以看出,这条红色“生命线”正是由上述的重要“地点”才得以连接起来。同时,创作者围绕以上地点,构建起该地点的人物网络,这种地点与人物结成的“场景”,成为推动该剧的叙事进程及故事发展的重要环节。
“场景”是影视剧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影视研究者从剧作结构、人物行动、视听段落、拍摄场地等不同的角度对“场景”进行相应的定义,如“一个故事事件”“在一个时间和一个地点发生的一项行动”“剧情片的段落单位”“表演进行的地点”等。对于《绝密使命》这部电视剧来说,剧中“场景”则可以认为是“特定地点与人物关系”。
因此,剧中的每个地点均有一个或一组人物与之相搭配,也就构成了剧中的多组场景:上海—中央交通局凌风、香港—香港总站站长华山、大埔茶阳—东江特委副书记卢清泉、青溪—交通员潘雨青、伯公凹—地下党员邹叔宝,等等。在这几组场景中,创作者并非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是选择青溪、伯公凹作为核心地点,并且围绕这两个核心地点搭建出丰富的人物关系,成为本剧的“核心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