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70多年前泾县一位战争英雄不为人知的

樵山人民的优秀儿子——余双林

樵山村(年前隶属泾县茂林镇)

皖南腹地深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新四军皖南游击战争主要根据地之一

(摄影:尹建生)

红色家园,革命老区

在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众多樵山儿女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

不少人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

余双林同志就是樵山人民最优秀的儿子。

(摄影:尹建生)

余双林,男,皖南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樵山村余家人。年上半年入党,年4月参加“皖南新四军游击队(通称泾旌太游击队)”,年11月在太平桃岭攻打义正乡公所时牺牲。

参加革命

年3月,中共泾旌太中心区委在樵山成立,直属皖南特委领导。区委书记洪林白天以做针匠帮工为掩护,了解樵山一带的情况,夜间开展活动,对积极分子摸底考察,宣传革命道理。

(摄影:尹建生)

正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环境中和秘密状态下,出身穷苦家庭从小只念过几年私塾的余双林等10多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镰刀锤头下庄严立下了革命到底的铮铮誓言。此时,樵山的中共党员已达30多人。为便于活动,樵山党组织分为东边支部和西边支部,余双林任西边支部书记。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中共樵山区委,书记余本菊。

同年12月,新四军即将北移,皖南特委决定成立中共泾旌太中心县委,书记胡明,下辖泾县、旌德、太平三个县委。泾县县委驻地樵山,书记洪林。“皖南事变”发生后,在白色恐怖下,樵山党组织活动暂时处于低潮。

得力助手

事变后,年上半年,经上级(新四军七师)批准,坚守皖南的洪林等人在濂坑秘密组建“皖南新四军游击队(通称泾旌太游击队)”。

年1月,遵照皖江区党委指示,将泾旌太中心县委改建为中共皖南山地中心县委,书记胡明。同时将泾县县委改称为中共泾旌太县委,驻地樵山。县委书记洪林,县委委员肖少春、余双林、余本菊、章春等4人。

同年4月,余双林参加游击队,从此走上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

据新四军老战士、泾县人民法院离休干部徐金涛老人回忆,余双林同志凭借原先私塾文化底子和后来刻苦钻研,更有他的赤胆忠心足智多谋,很快得到洪林的信任器重,旋即受到重用,成为游击队主要领导成员和洪林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大事小情,洪林总要跟他商量;重大决策部署,洪林更是第一时间想到他。

余双林同志的敌情观念特强,警惕性特高。在那种紧张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游击队每到一地,他总是第一时间严严实实布置好警戒哨、联络哨、巡逻哨和内哨(暗哨),确保部队安全。

远见卓识

年3月,洪林同志领导的泾旌太游击队在三县交界的太平龙门、夹坑一带组建了“泾旌太游击队小鬼班”。在出色地完成了几次重要任务后,洪林走到哪儿就把这班小鬼带到哪儿。年底,洪部转战到泾县濂坑一带。当时小鬼班已发展到十五六个人了,徐金涛同志便是其中之一。

星火濂坑

小鬼班的成长壮大,倾注了洪林和余双林等首长的精力心血。除了政治上培养,生活上关怀外,还特别注重文化传授和军事锻炼。专门指定文秘人员担任教员给他们上文化课、政治课和军事课,并注重在战斗中利用战场地形地物实践锻炼,为他们以后担任领导职务奠定基础。

据徐老深情回忆,余双林特别关心特别强调的是让小鬼班的战士们多学文化知识,他总是要求队伍上对我们实行“分层管理”,即生活上从优,教育上从严。

“记得一次早饭后,我被一位老战士喊去一道上山捡柴禾,耽误了上文化课,余双林查课时发现我缺席,发了大火,等我一回来,抄起一根小木棍就来敲打我的头,当时就肿起两个大包。

先打后摸。事后余同志找我谈心。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可能永远是小鬼,我们也不可能天天打仗,有朝一日‘公开(解放)’了,你们长大后,要成家立业,要参加工作,要建设新中国,到那时,地方有我们的区乡公所,国家有我们的国防军,需要大量的有文化的人当干部,你们要时时刻刻求进步,将来当个好干部。没有文化不行啊!余同志有多么长远的眼光,多么卓越的见识!”

“他这是恨铁不成钢,想我们好啊!”直到今天,徐老回忆起这一段,还下意识地摸摸头,深情地怀念道。后来每每谈到工作成绩特别是年5月他代表泾县政法战线的战友们赴京参加“全国公安检察司法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光荣受到刘少奇、宋庆龄、董必武、朱德、周恩来、陈云、邓小平、林伯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军队将帅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余双林首长,“要是当年没有余首长叮嘱督促我们学文化,我哪能适应今天的政法工作啊!”

泾旌太游击队小鬼班,临危不辱使命,没有辜负洪林余双林等首长的期望和初衷。他们以自己的优势和战绩,成了泾旌太游击队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全国解放后他们中有的走上部队团职岗位,有的成长为地方科局级干部,有的成为家乡建设的中坚力量。

章渡负伤

抗战胜利后的年。洪部游击队发展壮大后,不断小胜。年3月的一天凌晨,洪部神不知鬼不觉速战速胜,一举端掉了章家渡乡公所。同时切断了章家渡与县城、茂林等地电话线,速急赶到茂林,将敌镇公所一锅端并处决了两名顽固分子,以杀一儆百。守敌自卫队的一个分队长吓得屁滚尿流脚底抹油逃往西山。县城敌人得知后愣是惊得半天回不过神来。于是急急忙忙,重兵部署。

章家渡位于泾县水陆枢纽中心,历来为兵家重地。我新四军进驻云岭期间,就曾在此设立兵站。事变后敌人同样看重。这一次吃亏后更是耿耿于怀。

洪部决定趁热打铁,扩大胜利果实,一举解放章家渡。可章家渡敌情变化却超出了我方预料。激战中洪林和余双林两位游击队主要负责人都负了重伤。在撤退转移中,腰部受伤的余双林还一直惦记着眼部受伤的老洪。这次受伤幸亏得到了一直帮助游击队的当地名医凤秀峰的全力救治。

正是这次疗伤,最终促成了凤秀峰凤老先生“上了山”,成为一名真正的游击战士,一位名副其实的红色军医。

桃岭捐躯

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和休整,年9月,洪林部游击队又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这就是皖南游击战争史上著名的“茂林攻坚战”,史称“茂林小解放”。这是一次超常的游击攻坚战例,三天两夜攻下两座坚固碉堡,战果辉煌。接着又捷报频传:一打桃岭全歼守敌,外潭战斗干净利落,“水岭保卫战”更是重创来犯之敌,受皖南地委通令嘉奖。

敌人当然恼羞成怒,打不过游击队,就干脆围而不打,封锁我泾旌太游击区咽喉要道,企图陷我于困境。第一招就是在桃岭驻扎了一个中队的重兵,构筑了牢固的碉堡工事。除卡住我供给交通外,还对附近百姓敲诈勒索,盘问查扣,对我构成极大威胁。老百姓恨得咬牙切齿,战士们也整天摩拳擦掌,早就想拔掉这颗“钉子”。

“干!”年11月17日黄昏,洪部开始二打桃岭。始料未及的是,敌人被打怕了,唯恐兵少难守,临时又从太平县城悄悄调来一个中队,兵力翻倍。由于敌情瞬变,情报滞后缺位,我一开始就进攻失利,双方打得很是惨烈。张传龙腿肚子主骨被打断,张金根左手掌被打开了花,排长梅百寿一条腿肚子被打穿,吴之鑫下腿中弹。余双林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不幸腰部被一排子弹打开了花,血流如注,不忍目睹。偏偏这一次军医没有随队,为了轻装上阵大家又没带急救箱,一时无法止血。洪林命令小鬼班撤出战场,设法护送伤员回驻地。

(摄影:尹建生)

据徐老回忆,在翻过一座小岗时,他们忽然听到有家大宅门里传来阵阵锣鼓声,好像是村里的锣鼓班子在操练。战士们先是喊门求援,因锣鼓喧天而未果,他就索性用一根长毛竹先攀援而上后顺竿而下滑倒天井,再喊开二门求助。人们立马用屋里的竹床还有绳子杠子扎成4副担架,并答应帮忙抬人。一路上磕磕碰碰,颠簸前行。余首长昏迷后醒来时听到我的声音,连忙交代:“金涛啊,我这次负伤不行了,与老洪是见不到面了。你转告他,皖南快公开了,但环境可能更复杂,革命任务会更重,要做好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对地方也要作好交待。我个人没什么别的要求,就一个老母亲,公开以后请老洪给照应好。你们小鬼班的人要好好学习,政治上要更加坚定,要听领导的话……”断断续续,很吃力地讲完后,连一口热水都喝不上,又昏迷过去了。

山里深冬的夜晚,冷月又大又亮,浓霜又厚又白。待到战士们从桃岭翻麻岭下东山汪家辗转拼命抬到高山坪治疗所时,余双林同志在战友们的哭喊声中永远闭上了双眼。他为皖南游击战争全面胜利,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最后一滴血!

噩耗传开,回撤的部队和附近老百姓都涌向高山坪,痛哭呼喊,哀声连连。军民同悼,感天动地。正当战士们四处打听棺木时,村里老人自愿“借”出一副民间最大规格“六八十”的现成寿材,根据当时条件,按最隆重礼仪,将余双林同志下葬。

年,泾县人民政府将英雄遗骸迁葬于茂林魁峰烈士陵墓。纪念碑上,余双林英名紧排在红军将领寻淮洲后面。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明月松岗,贞珉同寿。青山巍巍,绿水淙淙,守护英灵,发扬荣光。

余双林同志牺牲后,他的战友们每每提到他,无不扼腕叹息,深切缅怀。

余双林同志,樵山人民的优秀儿子,你永远活在老区人民心中!

泾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翟大雷搜集整理

参考文献:《红色军医凤秀峰》(朱东辉著)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能涨五毛

欢迎在本文底部留言

招聘啦

泾县之窗现面向全社会高薪聘请市场经理1名、市场顾问若干。

招聘影视后期制作、新媒体文案编辑、策划等岗位。

招聘

点击阅读原文,发帖曝光、投诉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
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zx/1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