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先锋传媒
乘着十九大的浩荡东风,浙江省文联所属的美术、书法、摄影、电影、电视艺术、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12家协会的艺术家们,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文化自信凝聚浙江精神,讲好浙江故事。当前,创作出一系列具有中国气息、中国意涵、中国品味、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文联主席、浙江美协主席许江认为,当前浙江文艺界凝聚起、汇聚起了一种民族艺术当代创造的整体意识。
1
争当时代领跑者
入夜,记者来到中国美院,校园开始归于寂静。走进许江的办公室,传出了断断续续的争论声。进门才发现,原来他正和美院教师井士剑讨论着美术创作问题。
此前,他们刚刚在“最美中国人——大型美术作品展”中有过合作。谈起10月10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展的“最美中国人”展览,许江仍显得很激动,“今年迎接十九大的‘最美中国人’,全国21幅画里,浙江入选4幅。开幕式那天,我站在国博大厅,左右两边都是我省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心潮澎湃。”许江表示,用绘画的方式展现时代英模是一个行之有效、百姓喜闻乐见又能够为时代积累财富的方法。当代英雄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风采,通过系列绘画语言展现,同时又彰显了时代气息。
此外,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展中,我省承担全国12幅巨幅绘画中的3幅。“中国文明史诗工程”中,在最终入选“中华史诗美术大展”的幅作品中,我省占了22幅。
浙江书坛,历久弥新。省书协迈出了新时代的强劲步伐。浙江在全国性大展有人次入展入选、人次获奖,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11月3日,“新风新峰——年度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20家作品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展览现场,浙江和江苏书法领军人物、书坛精英、书坛新秀汇聚一堂,共同畅谈书法未来新发展。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看着展馆中的浙江书法作品说,“新峰”之“新”,在于构筑浙江书法的新观念、新品格和新优势;“新峰”之峰,在于营造浙江书法的创作高峰、学术高峰、人才高峰。
同样,此前开展的由省书协主办的“八八战略新征程美丽浙江新视界——迎接党的十九大浙江书法家优秀作品展”和“浙江书坛精英50家作品展”。巨幅草书、长幅篆籀、密集小楷等数百件创作作品,聚焦中国梦、把握真善美、扎根中华文化、展现浙江精神。
出人出戏出精品,文艺园地百花开。
戏剧大幕,早已缓缓拉开——浙江话剧团大型话剧《此心光明》被选为浙江省献礼“十九大”的精品剧目之一,正在各地进行火热巡演。12月即将赴北京,参加“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话剧辉煌永远”全国话剧新剧目展演活动。民族歌剧《青春之歌》名列文化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浙江京剧团创作演出的大戏《大面》,是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宁波演艺集团、宁波交响乐团共同制作演出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入选浙江省献礼“十九大”精品剧目之一。正如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黄先钢所说:“目前我省的戏剧创作正经历黄金时期,各个精品剧目将成为打造文化浙江一张响亮的金名片。”
把目光从戏剧转向舞蹈,浙江舞蹈界也是成果斐然。傍晚时分,记者来到杭州歌剧舞剧院,浙江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崔巍告诉记者:“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美轮美奂,震撼了世界,里面就有浙江舞蹈家的身影。”守望家园,传承文化。年,作为全国唯一一部再现世界非遗的剧目——杭州歌剧舞剧院创作的舞剧《遇见大运河》在国内外各地巡演。这一次,他们将整装待发,前往埃及,再次让中国璀璨的运河文化和厚重的千年历史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同样走向国际、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还有我省的杂技艺术。今年,浙江杂技团的《梦系西湖·伞技》在第38届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拿下银牌,又在俄罗斯尼古林杂技节一举夺魁。高超的技巧、优美的体态、独特的中国风韵令所有人为之着迷。接下来,浙江杂技团的精品杂技节目还受邀前往法国进行为期4个月的商业交流巡演。
此外,浙江交响乐团演奏的大型交响诗《鲁迅》亮相国家大剧院;浙江作曲家为十九大谱曲录音《中国进入新时代》《走在梦想的大路上》等歌曲;省民协承办“年中国·浙江青瓷展”等展览,徐朝兴、陈石玄等大师级人物纷纷携作品现身。这都体现了浙江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姿态。
2
与群众心手相连
“令人欣喜的是,浙江文艺界汇正聚起一种民族艺术当代创造的整体意识。”许江认为这种整体意识就是“顶天立地”,“我们要顶中国文化的天,立当代生活的地。”不仅要有体现中国精神的精品,还要出扎根群众的创作。
听,“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火烧身,只有真正永安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1月3日,中国曲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曲协主席翁仁康在富阳洞桥村唱莲花落。一曲反映党员领导干部防腐清廉的《说也说不清楚》,赢得了现场余名观看群众的热烈呼应。该演出是省曲协举办的“宣传十九大、曲艺走乡村——我心中的党”活动的一部分。接下来,曲艺小分队将走进更多农村社区宣传“我心中的党”。开场前,翁仁康对群众说:“我们中国有13亿口人,八千四百亩那么大的嘴巴,共产党让我们每个人吃饱穿暖也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歌唱共产党、拥护共产党,更重要的是要体谅共产党。”形象的表达、朴实的语言赢得群众的阵阵掌声。
翁仁康认为,曲艺工作者不到乡下去,就会两脚腾空。“如果说整个社会是人的身体,我们在基层演出就是在给身体输营养液,这样身体才会健康,人的脸色才会好看。”据悉,省曲协会员每年在乡村会有上百场演出,用接地气的台词深入生活、寓教于乐。多名会员还通过当地电台、电视台等开辟曲艺方言节目,走进千家万户。翁仁康等曲艺工作者,就是这样边在基层演出边吸收养分,继而有了创作的新动力。
莲花落余音绕梁,还飘荡在黄土地上,眼下省音协的“国乐乡村”建设活动第二季正如火如荼开展。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翁持更说,第一季“国乐乡村”活动全省共有30余支乡村、社区民乐队报名参加,经过评选最终有12支乐队被评为“国乐乡村”建设活动优秀单位。国乐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国乐乡村”活动是乡间民众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性、自我表达的一个平台。届时,“乡音”将再次响遍浙江大地。翁持更告诉记者,近年来浙江省音乐文化有了实质性的发展。省音协和景宁畲族合作,改编了包括他们的县歌《凤凰飞起来》在内共5首歌曲,创新传承民族文化。12月9日,由省音协主办的“浙江省原创合唱作品展演”即将开演,《卖水》《赶三月》《畲之道》等作品,都是浙江的歌唱家和作曲家们深入各地,观察群众生活,谱写出的一曲曲彰显时代精神的赞歌。
音乐入耳沁人心脾,摄影艺术也为之沉醉。11月3日,“美好生活精神家园——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果摄影图片展”在省人民大会堂展出。多幅图片全方位展现了我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新成就、新风貌,以及文化礼堂给农村群众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展览现场,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吴宗其告诉记者,只有深入群众生活,才能拍摄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浙产影视是银屏上的名角,深受观众喜爱。我省创制的26集青春励志、农村创业题材电视连续剧《青恋》,于十九大召开当晚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引起广泛反响。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吕建楚表示,我们坚持“有思想有意义”的创作理念,创新打造电视“大作品”,将组织艺术家创作一批讲导向有文化,讲价值有颜值的浙派电视大片。目前正在策划组织电视特别节目《十九大精神面对面》、微视频《红船缘》等重大新闻作品。《西泠印社》《中国村落》等电视人文大片和《创业时代》《一江山岛》等主旋律电视大剧也正在紧锣密鼓创制中。
人民是艺术家的母亲,生活是艺术家的源泉。浙江省文联各协会的志愿者团队,也都一直坚持走田间、进社区、进文化礼堂,致力于把文化传播给百姓。省书协开展书法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村、进基层活动,让群众在“全民书写”的过程中,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自豪感;省舞协主办首届“浙江风格江南舞韵”舞蹈展演,立足本土、发掘江南特色、舞出浙江风格,在用舞蹈艺术感染人民群众的同时,也教育演员不忘初心,感恩社会;省杂协多年来一直为各行各业的群众带去丰富多彩的杂技节目,广受好评;省影协、省视协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了系列主旋律影视剧,《鸡毛飞上天》《传奇大亨》《铁血军魂》《青恋》等有血有肉地表现了群众的追求,发现生活的动人之处,给观众以启发和精神关照;省美协鼓励学生、艺术家等深入基层,在生活中把握时代的大脉搏,把新思想、新风尚、新民风通过艺术创作传播到民间。
3
扬浙江文艺之魂
纵观省文联各协会的系列创作和成就发展,浙江都是中国艺术创作的生力军、国家队。未来的路途任重而道远,但大家仍旧充满信心,砥砺前行。
培养创作生力军是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步。走进浙江省曲杂总团的办公地点,跟着音乐和老师“一抬手二转腰”的口令,一群身着黑色练舞服装的孩子,六七岁到十四五岁不等,正分批次摆造型、练形体。浙江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吴杭平表示:“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父母忙没时间带,就送来我们这里学学基本功,人多起来了,里面总归会有几个可以培养的好苗子。”
省舞协同样也致力于发现、培养优秀青年舞者。近日,首届“浙江风格江南舞韵”舞蹈展演在浙江音乐厅落幕。此次入选的《小青》《阿Q》《角儿》《偶人·廿八都》等作品,几乎都是青年演员自编自导自演,最年轻的仅20出头。崔巍很欣赏这帮年轻演员的创作韧劲,她以作品《阿Q》为例,“在一次会议上,针对啊Q这个人,大家讨论着阿Q和孔乙己的区别,从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等各个角度去深入剖析阿Q的性格特点。”
省摄协则通过“四位一体”培训平台,培养艺术人才。每年举办一至二期浙江省中青年摄影人才研修班、举办浙江摄影大讲堂、每年办一至二期协会工作坊、浙江省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新峰计划”。
省评协从新视野、新锐度和新言说向度入手,搭建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的话语平台。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吴天行表示,“浙江评协一直在高校积极培植青年评论骨干,除此之外,我们还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联手成立了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探索文艺评论人才培养新模式。”“西湖论坛”已成功举办3届,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有思想、有理论、有研究成果的青年文艺评论家、理论研究者等,展开话题交锋和思想碰撞。省评协在高校成立了“高校青年评论社”,培植青年评论爱好者余人。
“对于浙江文艺未来发展而言,仅仅后继有人是远远不够的。”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杭间针对民间文艺,提出未来要着力引导传统艺术家不被市场所左右,发展新时代的健康趣味的观点。在他看来,时代在变,收藏的趣味也在改变。从前兴盛的象牙类藏品,在今天看来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不是所有关于皇家的收藏、贵重的收藏就是健康的收藏。浙江传统艺术家应该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能被市场左右、违背初心。
此外,杭间和黄先钢都提出了要综合发展文化创作题材。目前的文化建设包括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新时期文化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建设,说明文化不是单一的。“过去民艺界,对于传统文化很重视,可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却问津不多。”杭间的观点同样可以用到浙江戏剧界中。黄先钢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浙江戏剧创作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太过注重宣传地方资源,未来的浙江戏剧创作需要全方位发展。”
有问题、有建议、有行动、有希望。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主席高克明表示:“浙江的电影正处在一个腾飞的历史时期,十九大的强劲东风必将催生出浙江电影创作、电影产业、电影市场的一个灿烂明天!”
目前,虽然省美协和省书协已经初步形成了梯队分明的老中青人才队伍。但是,在培养优秀年轻创作人才上仍不遗余力。许江表示:“现在的年轻一代大有可为,中国美院已经为建党百年系列工程选好了优秀的高校人才。”
在走访浙江省文联各协会主席时,我们听到了他们对未来的创作发展充满无限期望。许江高度总结:“浙江艺术界接下来应该要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来谋划发展,以更高的目标要求艺术创作。要坚定文化自信,从理论到实践上树立起一个更具有文化高度和影响力的旗帜。”许江提出了“美术东方学”的概念,即坚持以中国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根源思想和当代先进文化的主体精神为基础,构建一系列中国方案,构筑当代艺术创作和教育的中国新体系。
许江认为,发扬东方文化在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立足当代先进文化的基础上,还应该深化传统、强化主体、活化日常、优化重生,所谓“四化”。通俗来说,首先,未来浙江文艺创作要学会把传统的东西变成当下鲜活创造的东西。其次,不论是曲艺、音乐、舞蹈还是美术等等,都要以东方文化为主体,包容西方文化,两者和谐共生。同时,各个协会要学会将这些理论回馈到艺术创造的形式中去,活化为一种精神,以此来引领包括技艺传习、育人之道、艺术创作等在内的日常生活。
(记者刘慧)
via.浙江新闻、浙江文艺;
End
▽
投稿邮箱:tougao
zdool.甘肃白癜风医院迪赛胸腺肽肠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