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驿站唱新歌木垒县大石头乡美丽乡村

《砥砺奋进的五年·美丽乡村》系列展播

遥远古老的西域,广袤神秘。冷月星辉映照的苍莽天山下,各民族辛勤劳作,生生不息。千百年来,地处天山东北部的木垒县大石头乡,既是黄沙漫道的丝绸古道途径的驿站,也是勤劳智慧的哈萨克族游牧欢歌的热土。

一、历史沿革

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进行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重要路径。

地处天山以北、准格尔盆地以南的木垒县,是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隶属木垒县的大石头乡,在西汉时属蒲类后国地;唐朝时属庭州蒲类县,接受北庭都护府独山手捉的有效管辖;元朝属别失八里管辖,曾经西征至此的成吉思汗铁骑,所建的独山城距此并不很远;清朝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在木垒所筑城池,距此也是克日即到。

站在大石头乡恬静的原野,丝绸古道上的阵阵驼铃,仿佛随着川流不息的驼队,伴着夕阳缓缓而至;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仿佛在战鼓声中疾驰西进……离开尘封的历史,碧草连天的草原上,袅袅炊烟升起的哈萨克毡房,依旧是奶茶飘香、冬不拉琴声悠扬。

二、挖掘经济增长点,为美丽乡村建设夯实物质基础

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木垒县大石头乡发挥传统产业优势,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这项活动深入持续开展,不断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1、挖掘人文旅游资源

木垒县大石头乡是昔日古丝绸之路北线的途经之地,拥有胡杨林、鸣沙山、硅化木群等原生态的自然优势,以及民族刺绣、阿肯弹唱、岩画、摔跤等哈萨克族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现实选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该乡立足于“生态立乡”这一发展定位,培育旅游新业态,逐步开展人文丝路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原始景观生态游、徒步自驾游、风光摄影游、科考探险由等旅游服务项目。

同时,大石头乡位于木垒县最东端,连接木垒县和巴里坤县的木巴公路横穿过境,东北连接蒙古国,交通十分便利,成为木垒县东进东出的桥头堡,也为大力发展人文、自然旅游提供了天然便利。

这里很早以前就是历史悠久的北方游牧民族策马飞驰、逐水草而居的理想家园。在游牧之余,他们在山石岩壁上绘制了大量图画,反映了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草原民族生产生活的生动场景。在大石头乡的乌宗布拉克岩画,大多为动物、狩猎、游牧等画面,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

除此而外,大石头乡境内还生长着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原始胡杨林。它们“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腐”,伸出巨大的臂膀拥抱蓝天,为酷热夏季的旅人带来阴凉,用不同色彩的树叶装点季节,表现了顽强不屈、抗争自然的伟岸精神,是中外游客喜爱的自然景观。

坐落于大石头乡的鸣沙山,有时自然发出声响,如千万奔腾的重装铁骑,势如狂涛,滚滚而过;平时常有雷鸣号角之声从内部发出,高低断续、错落有致,或许忽然间又化为细柔婉转、叙事如歌的琴笛之声。假如抓一把细沙奋力扬出,马上就会激起无数蛙声一片。当多人并排下滑,闻遍山雷声滚滚,大有叱咤风雷之势。来到木垒的游人,不到此一游,实属憾事!

硅化木,是亿万年前侏罗纪的远古树木历经地质变化所形成的化石。它存留了珍贵的历史信息,记忆着沧海桑田的峥嵘岁月。大石头乡的硅化木林,具有珍贵的科研和旅游价值。

除了以上较早开辟的旅游景点,大石头乡还深入挖掘丝路文化和哈萨克民族文化,重点打造了大石头丝路驿站、三十里墩烽燧、七城子牧民居住遗址等旅游景点,再现了丝路古风、民族特色。

大石头乡具有积淀深厚的哈萨克族游牧文化,近年来定期举办了“游牧文化旅游节”。那能歌善舞的阿肯弹唱歌手,让旋律优美、充满智慧的哈萨克族民歌飘满四野;姑娘追、叼羊、摔跤等富有传统民族气息的表演,以及射箭、角力、投掷等民族传统竞技运动,使观者如云、呐喊震天。游客们通过品尝和参与制作烤肉、烤全羊、酸奶疙瘩等食品,加深了对大石头乡和哈萨克等游牧民族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旅游节的开办,以及网络宣传、报刊报道,大石头乡各个旅游景点游客数量连年增长,吸引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当地财政增收拓宽了渠道,为百姓从事服务业提高收入成为现实。

2、发展民族刺绣,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木垒县的民族刺绣,具有浓厚的哈萨克族草原文化特色。它色彩艳丽,图案精美,内容包含丰富的哈萨克族文化信息,是一种可以实用和收藏的民族艺术佳品,受到国内人民的广泛喜爱。

大石头乡抓住机遇,组织懂技艺的闲余劳力,成立了大石头乡沙吾列民族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大石头村佰利克民族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加强生产者刺绣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刺绣工艺水平,改变了先前生产零散、质量参差不齐、销路不畅的状况,为全乡整体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增加乡镇和农牧民收入打下了基础。

3、提升传统传统养殖产业优势

大石头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草场,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木垒县最大的牧业乡。这里的牲畜肉质鲜美,是誉满全疆的木垒牛羊肉的主要产地。多公里外,首善之地乌鲁木齐市的许多餐厅和烧烤店,都以所用食材为木垒牛羊肉作为吸引顾客的招牌。

大石头乡首先将牲畜良种化作为突破口,落实牲畜良种补贴政策,新购进优质奶牛头、种牛头、种羊只,完成黄牛冷配头、改良肉羊只,使牲畜良种化率达到85%以上,开发种植饲草料基地余亩,建设高效节水滴灌工程。同时,开展科学养殖,做好牲畜育肥工作,推进现代畜牧业良性发展。

在此基础上,大石头乡成立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交流,推进养殖业快速发展。

4、开拓其它产业发展

具有悠久历史的哈萨克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传统食品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独具特色。木垒县大石头乡成立了哈萨克族刺绣纪念品生产协会,为本地享有盛誉的哈萨克奶茶、奶酪、乳饼、馕等特色食品,设计特色鲜明、美观实用的包装,提升品牌效应,促进旅游经济。

同时,开发骨雕产品的制作,使原先弃之不用的牛羊骨头,成为富有草原风情的精美工艺品。通过渔具制作加工技能的补贴费用培训,使余名贫困户掌握了渔具制作技能,新的增收产业应运而生。

通过大力实施农牧民+合作社+统一的公司管理模式,大石头乡规范和发展了传统优势畜牧养殖业,开发兴起了刺绣、旅游等新产业,增加了财政收入,富裕了百姓,为建设美丽乡村积累了一定物质基础。

建设美丽乡村

大石头乡,千百年来历尽兴替,却如同戈壁荒漠的胡杨林,饱受风雨吹打、黄沙拂面,似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她如枯树绽放出新枝;美丽乡村建设,将使她面貌一新。

1、改善村民生活基础设施,美化生活环境

大石头乡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指挥”的工作思路,紧扣“乡土风情、山村风格、生态风貌”这一主题,不随意毁一棵树,不填一口塘,不挖一车土,村前屋后绿化,门前庭院果树,让创建工作还归于自然。努力打造“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公共服务配套、思想道德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石头乡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3万元。计划投资0万元完成大石头乡大石头村,阿克阔拉村,红岩村的部分房屋立面改造,围墙新建改建;投资元完成10公里的道路建设;投资万元绿化亮化村内道路及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投资万元新建1平方米阿克阔拉村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投资万元新建和改建大石头村村民办事大厅及装修红白喜事大厅;投资1万元新建集中养殖小区;投资万元完成大石头村委会前的河道治理。

从目前已完成的美丽乡村建设来看,极大改善了大石头村、阿克阔拉村、红岩村三个村户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三个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使全乡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营造文化氛围,提高村民素质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高。大石头乡根据现实情况,在农闲和传统节日期间,积极组织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老少同台,其乐融融。通过各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使之把我村建设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在创建活动中,大石头乡注重硬件建设,更注重与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结合。倡导“尊老爱幼、移风移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风尚,购置体育器材,通过建立文化中心、图书馆和篮球场,构筑文明新农村精神文明阵地,使文明新村、文明新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2、创建良好卫生环境

良好的卫生条件,是保证村民健康、体现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大石头乡把创卫组织发动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创建卫生乡镇的良好氛围。

为此,乡里首先是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乡长任副组长,相关领导为小组成员的创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创卫活动的组织实施,检查落实。做到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工负责,明确职责。形成了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领导配合抓,社会各界、全民参与的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二是完善工作方案。按照县爱卫办相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大石头乡创建区级卫生乡镇的实施意见》、《大石头乡“七道五治”工作实施方案》实行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了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确保了创卫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确保创建卫生乡镇工作的顺利进行。

3、抓紧治安,创建平安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稳定压倒一切”已经成为新疆各族人民的共识。因此,为保证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大石头乡一直把该项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

首先,各村成立了村民主法治领导小组,组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治保主任担任,同时设立了治保调解委员会。成立了一支由五人组成的治安夜巡逻队,各商店,饭馆等营业部门负责人或技术人员担任消防安全员,负责本营业部的内保、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村委会周围安装了摄像头,在值班室有了看监控,值保人员,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组织体制;

二是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宣传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通过各类会议,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别要求各营业部负责人,在日常生产管理活动中,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宣传,增强了广大领导、职工和村民的法律、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三是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一方平安。对外来暂住人口实行档案化管理,保证登记、配合企业,合作社,营业部,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各部门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处理各类用电及火灾隐患等等,从而使部门和村民的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四是严禁赌博,加强封建迷信活动的管理。赌博、封建迷信活动也未有发生。五是及时发现和协调村民及企业内部纠纷,把各类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古老丝绸之路上的阵阵驼铃声,早已淹没在漫天飘落的黄沙之中;曾经建立在大石头乡的丝路驿站,没有了昔日的商贾云集、热闹喧嚣;面目全非的三十里墩烽燧,也已成为偶尔飞过的雀鸟休憩的处所……只有那疾似马蹄飞奔的冬不拉琴声,伴着哈萨克族古老的歌谣。木垒县大石头乡,跨过千百年的沧桑岁月,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唱出自己新的欢歌!

本期编排:爱芳

文字:付己酉

hi

扫描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zx/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