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之最例,你知道几个

.2.9

星期四

天气:阴转多云2℃/9℃

来源:网络

编辑:芷江志愿者协会

51、舞水最“奇”的一次鱼汛

清文宗咸丰四年()十二月,在芷江城区附近的氵舞水河中,出现一次最奇的鱼汛。成千上万尾小鱼,有秩序的组成方阵,如同晒席般大,顺河而上,有人曾以小石投于河中,想驱散鱼群,石落水中,鱼瞬时散去,稍过一会,又重新聚拢,仍按原队形继续往上游去。事有巧合,第二年()的十二月,贵州铜仁地区的“白号”起义军数千人攻占晃州后又旋而围攻沅州。后来编修县志的人,按照迷信的观点,把这两件事强扯到一块,说前者“鱼汛”是后者的不祥之兆,其实是风马牛而不相及的事。

52、芷江最大的一次“虎患”

年10月,当时的第五区楠木团(即楠木坪乡)杨帝庵一带,经常发现有十多只猛虎追赶行人,噬食猪、狗等家畜,后来当地人组织围猎驱虎,方得安宁。

53、芷江旧志记载最早的彗星

彗星,它是环绕太阳旋转的星体,它与别的星体不同的是,背对着太阳一面拖着一条长长的扫帚尾巴,故古人迷信地把它看做是不祥之星,俗称为扫帚星,凡是天空中出现这种星时,往往把它和瘟疫、水旱、兵乱、匪患等灾异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旧志中的祥异卷中,它总要占有一个显著的位置。据清同治八年的《芷江县志》记载,芷江最早出现的彗星是明神宗万历八年()夏未曾出现于西南天空之上。然而,志书亦末有当年和翌年发生灾祸的记载,可见不祥之兆亦无根据,但给我们考察天象倒留下了很好的史料。

54、芷江志载历时最久的彗星

在芷江的天空上历时最久的彗星,可算是清乾隆三十五年()出现的那次彗星。当年的夏秋之间,在芷江西南方的夜空,每晚都能看到一颗拖着长长的扫帚尾巴的星星悬挂在空中,时间长达一月有余。这对当时缺乏科学知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沅州人来说,自然是不寒而慄,望星悲叹了。

55、芷江最早的军事专著

芷江最早的军事专著是明代万历四十五年()沅州的周继代、吴国仕,黔阳的韩冲斗、凤凰的何天宠等人合写的《楚边图说》。此书共64贞,约1.6万余字,书中分序言、营哨图、营哨概况和跋等四大部分。其内容主要讲沅州一带的军事设防的布局,及各营哨的地理形势及作用等。这部专著的作者,尽管是站在明代统治阶级的反动立场上,诬蔑湘黔边境的苗民反抗斗争,为统治者镇压苗民起义出谋划策,但为我们认识明末沅州一带的阶级压迫,民族矛盾,人民的反抗斗争及军事设防等情况,仍不失为一份十分有价值的史料。

56、芷江最早的风俗专著

芷江最早的风俗专著是南宋庆元元年担任沅州通判的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这部不到一万字的著述,比较客观的记述了沅州及湘西一带当时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山川物产。由于其记载翔实,内容丰富,足可为史证,历来为研究我国南方民族史家所称颂。

57、芷江记载历史最久的县志

芷江记载历史最久的县志是新编《芷江县志》。年4月,县委、县政府决定组织编纂首部新县志。为了收集资料,县志办公室和各专业修志单位,先后组织上百人分赴北京、南京、上海、湖北、贵州、四川及湖南省会长沙等7个省市及邻近各县、市的12个图书馆、14个档案馆查阅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报纸30余种,图书1.5万册,档案5万卷次,走访人次,搜集资料余万字。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新《芷江县志》于年12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式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着重记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内容。它设概述、大事记、专志(27卷)、人物、附录等篇章,采用述、记、传、图、表、录体裁,卷、章、节、目结构,全面、准确、系统地记述芷江县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至年前后达年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书共万字。年,新《芷江县志》获湖南省优秀地方志成果一等奖。

58、芷江近代中上最大的战场

芷江近代史上最大的战场是便水战场。新中国成立前系芷江之便永乡(现划分为上坪乡、新店坪镇),距县城40余公里。柳林溪入氵舞水处有便水古渡以通行人。便水战场旧址方圆约50平方公里,四周为高山环绕,中部为山间盆地,且有众多低丘位居其问,平地多为稻田、村寨及新店坪墟场,中有西南公路(今国道)通往晃县。民国25年()元月4~6日,红2、6军团以4个主力师(红2军团4、6师和红6军团的16、17师)与敌章亮基16师、李觉19师、陈光中63师在便水乡境内的羊牯庄、牛屎垅、花棚界、撑架坡、荷叶塘、岩禾塘一带展开激烈战斗。红军以两天一夜的激战,给尾追之敌以沉重打击,毙伤敌军近千人。红军伤亡亦近千人,红4师师参谋长金承忠、4师11团团长覃耀楚亦在战斗中牺牲。现在上坪乡东部一个山头上修有“红军烈士纪念塔”和红军烈士陵墓。

59、芷江古代最清廉的官员

芷江古代最清廉的官员是薛瑄。他生于年,逝于年,享年75岁,山西省河泮县人。明永乐十九年()登进士第。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明宣德三年以监察御史监督湖广银场,驻节沅州,目睹沅州民间淘采麸金劳累之苦和官府课税之重,便上疏朝廷,请求免税,得以准许。明景泰年间(~)又以大理寺丞督贵州军饷,再度驻沅州(芷江)。两次驻沅州,体察民情,为官清廉,离任时,自嘲赋诗云“莫道白笔南征久,赢得归囊地场空。”沅州人为感其减免赋税、传授经籍之恩德,捐资建“文清书院”和“文清祠”,以祠中供奉其手录《性理大全》诸书数十卷及其生肖像。

60、芷江古代最著名的中医

芷江古代最著名的中医是毛永篪。毛永篪(~),沅州(芷江)人。他得其高祖毛世鸿真传,精于切脉,有“小神仙”之称。行医60余载,处方严谨,一丝不苟,邻近各府、州、县常有人延请应诊。镇竿都督陈阶平,重病治愈,赠匾“功同良相”。辰沅观察张映蛟和县绅耆宿等也赠有匾额十余方。芷江县令卢尔秋写诗称赞:“学宗孔孟,业肇岐黄。六部三焦,恒洋参夫运会;五行二气,用调燮手阴阳。变化本胸中,恩同再造。……宜为缙绅所钦,而曰国手无双。”

61、芷江最早的山水画家

芷江最早的山水画家是韩李思。韩李思,清乾隆芷江人。善画山水树石,皴染工致,浓淡相宜,景状各异。兼能人物佛像,尤喜泼墨画行空游龙,烟云蒸腾,若隐若现,动态逼真。一生不娶,嗜酒如命,无时不醉。衣履常质酒家。所得画资,率缘乎散去,然消算于酒中者居多。性情傲诞负气,曾经为僧画佛像,得三万,逾月垂就,僧促之,辄碎其纸,典衣以偿僧钱。晚年寄居僧院,曾作诗书怀:“老病幽怀百感撄,市高酒价最难平。风骚莫补呤何苦,笔墨无灵道遂轻。长铗依人宁得已,短筇扶我觉多情。山川风月真无价,买醉穷逢慰远征。”

62、芷江最早的共产党员

芷江最早的共产党员是年入党的王一知。王一知(原名杨代城),女。年出生,芷江镇人。

年,为了寻求妇女解放的真理,王一知只身赴桃源,考入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求学。年王一知来到上海平民女校学习,参加刘少奇组织的马列主义研究会,并经刘少奇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年下半年,进入中共主办的上海大学,一边读书,一边在向警予领导的妇女协会工作。年底,受党组织派遣与张太雷一起去广州工作。在邓颖超领导的妇女协会任宣传部主任。不久与张太雷结为夫妇。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牺牲后,王一知转入上海中共机关工作。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年去重庆。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和赞扬。

年在西柏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接见时被告知,新中国成立后,可以在人民政府中任选一个工作职位,王一知婉言谢绝。只身到上海找地下党的领导人刘晓,请求从事教育工作。上海解放时,她奉命接管上海最大的吴淞中学,任校长。年8月调国家教育部,但她坚持要去基层工作。先后担任高级干部子弟学校华北中学校长、北京师大二附中校长。她在中学校长岗位上干了30多年一直到年退休。她先后担任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年11月在北京因病逝世,终年90岁。

63、芷江最早的中国共产党支部

年8月,唐伯赓受常德地委派遣回芷江,以芷江第二甲种农业学校教务主任身份作掩护,利用旧时同窗好友传阅进步书籍,宣传革命道理,秘密发展党员,10月正式成立芷江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有共产党员4人,唐伯赓任书记。唐伯赓,原名唐昭勋,新晃波州镇人。少年时,全家定居芷江,早年就读于芷江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年进入广州农业专科学校,年进入北京农业大学,在读书期间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并参加中国共产党。年大学毕业后,在返乡探亲途经长沙时,被中共湖南省委留下,派往芷江,建立第一个党支部。年3月改中共芷江支部为中共芷江特别支部,党员发展至10人。4月20日特别支部组织芷江城区市民、学生庆祝国民党芷江县党部和芷江农民协会成立,举行“提灯会”游行。遭驻芷江军阀犹国材的疯狂镇压,唐伯赓惨遭杀害,尸体被捆石投入县城西门外氵舞水河中。后党员离散,特别支部被破坏。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唐伯赓为革命烈士。

64、芷江最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干部

芷江最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干部是李复贵。李复贵,年9月出生,侗族,芷江土桥乡人。年参加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0月任芷江镇党委书记。

年他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芷江侗族自治县第一个侗族全国人大代表。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湖南省委分别授予李复贵同志“优秀领导干部”称号,怀化地委授予他“模范镇党委书记”称号,同时在怀化地区开展向李复贵学习活动。年9月,李复贵被癌症夺去生命,时年53岁。

65、芷江最早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的教员

芷江最早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的教员是幼儿教师李复松。李复松,女(~),芷江竹坪铺人。年在县立女子小学、中学读书。年毕业于香山慈幼院桂林分院幼稚师范部。毕业后先后在重庆和南京担任机关幼儿教师。年辞职回芷江。年进入县立幼稚园任教。~年,历任县幼稚园(后改称一幼)教养员、园主任、园长、名誉园长等职。

李复松,毕生从事幼儿教育,以园为家,爱生如子。30多年如一日,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长期的幼儿教育中,兢兢业业,精通业务,积累了丰富的教养经验。湖南省教育厅编辑出版的《幼儿教育经验选编》一书中,收录了李复松写的《在日常生活中塑造美好的灵魂》和《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教育》二文。

年后,她年事已高,但壮心不已。欣然接任芷江城区幼儿教研组长工作,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辅导。并为芷江师范幼师班和外地培训学员讲课传授经验。从年到年,她先后8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个人。年被评为省特级教养员。年,又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先进工作者,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当年,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年病逝,终年69岁。

66、中共芷江县委最早的一位书记

中共芷江县委最早的一位书记是崔兆春。崔兆春,男,北京人。年10月26日,随晋中南下工作团4大队3中队33人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到芷江。经中共会同工委批准成立中共芷江县委员会,由崔兆春任第一书记。成立初期,县委机关驻城区云路街原县参议会会场内。

67、芷江最先出席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的学生

芷江最先出席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的学生是朱盈盈。朱盈盈,女,侗族,年4月出生,年9月进入芷江荷花池小学读书。她在校读书期间,刻苦学习,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参加县里举办的“学雷锋、学赖宁”读书征文活动及各种知识竞赛活动中均取得很好的成绩。朱盈盈在家里是一个十分有礼貌的小孩,能经常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洗碗、洗菜、擦地板等。年读五年级的朱盈盈被选为出席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北京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家副主席王震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68、芷江最早的全国女劳动模范

芷江最早的全国女劳动模范是戚智萍。戚智萍,女,牛牯坪乡丁家坪村古塘组人,年出生。年进入新店坪国营宝龙山农场工作。在饲养员的岗位上,她大搞技术革新,精心饲养母猪和仔猪,使牧场生猪得到大发展。由于成绩特别突出,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随后赴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69、芷江最先获得“全国特级教师”称号的教育工作者

芷江最先获得“全国特级教师”的教育工作者是周子厚。周子厚,出生于年1月,芷江镇人,中共党员。解放前当过学徒、店员、报社编辑、芷江县简易师范语文教员。解放后从。年10月至年8月一直在芷江师范任语文教员。他从事师范语文教学41年,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已是“桃李遍神州”。他在全国教育界享有盛誉。曾三届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年被选为省人大代表。年被评为全国特级教师。年4月光荣出席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代会,受到胡乔木、薄一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70、芷江最荣幸担任世界杯足球赛护旗手的女中学生

芷江最荣幸担任世界杯足球赛护旗手的女中学生是杨铨。杨铨,女,年出生,芷江杨公庙乡洪溪村人,侗族。杨铨从小聪慧、懂礼貌,深受长辈、邻里及老师喜爱。年其母亲在杨公庙赶集不慎跌下石轿,造成半身不遂。突然袭来的灾祸,使她与姐姐均无能力上学。经“希望工程”推介,后得到上海朱熔老人及朱良栋的资助,完成了小学和初中及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年,法国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杨铨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拔,当选为98世界杯“足球特使”以护旗手特殊身份出席了当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她是我国参与此次活动7名青少年中唯一一名女中学生。

71、芷江最荣幸在北京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的小学生

芷江最荣幸在北京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的小学生是杨瑶。杨瑶,女,年出生,芷江镇人,侗族,芷江城南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在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年5月,受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邀请,杨瑶同学被选派作为侗族儿童代表参加“欢聚北京,祝福祖国”56个民族儿童大联欢,共庆“六一”儿童节活动。

“六一”前夕,杨瑶同学应邀到“水立方”参加特长表演,其展示的节目和才艺备受参与人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df/4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