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地理空间对罗马波斯帝国战略的形塑与制

前言

罗马波斯战争虽然断断续续持续近七百年,但仔细研究这七百年间数十组重大战事,则会发现罗马波斯战争的爆发空间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即双方重大战事均发生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及其周围毗邻地区。

而与罗马波斯战争爆发空间稳定性相对应的是罗马波斯边界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即在7个世纪内双方的边界基本上围绕幼发拉底河一底格里斯河中上游进行小幅波动。罗马和波斯尽管在不同阶段可能处于不同王朝治下,但两大帝国在西亚的核心领土及其接壤地区并未发生大的变动。不仅如此,两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的稳定性使得罗马波斯战争中双方的行军路线具有极强的复制性。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及其各自的众多支流成为双方进行军事投送的天然水道和行军屏障。而广布两河周围的叙利亚—阿拉伯大沙漠以及亚美尼亚境内众多的山地、高原和河流在构成双方行军必须避免或克服的障碍时,也可成为掩护己方军事行动的地理依托。除了河流、沙漠以及两河上游的亚美尼亚高原外,叙利亚—黎巴嫩地区的丘陵山地以及横贯西里西亚至阿迪亚贝尼北部的陶鲁斯山脉及其众多隘口在罗马波斯战争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由上可知,罗马波斯战争在军事地理上具有很强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也决定了两大帝国在西亚的战略均势及统治策略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而从疆域结构层面上看,按爱德华·勒特维克所言,罗马和波斯自公元前1世纪中期起长期互为对方在西亚的“体系性威胁”,因为双方在西亚的领土均构成各自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核心区。由于地中海东岸的黎凡特诸省是罗马帝国环地中海领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波斯对罗马东地中海领土的侵攻直接威胁到罗马帝国的完整性。

而两河流域平原是帕提亚—萨珊帝国的京跋重地和农、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因而罗马对波斯两河领域领地的侵攻也会直接威胁到帕提亚—萨珊帝国的生存。然而,与东地中海诸省对罗马一拜占庭帝国的极端重要性不同,波斯对罗马东地中海领土的侵攻往往是以反击罗马入侵和劫掠人口财富为目的,其宏观战略目标至多是为了改善己方一侧的西部安全纵深,而所谓的“恢复阿契美尼德王朝西部旧疆”则很难得到波斯本土方面资料的证实。

对罗马一拜占庭帝国而言,征服帕提亚—萨珊帝国代价过于高昂,因而罗马一拜占庭诸帝的“模仿亚历山大情结”也往往难以真正落实为对两河流域以东广大地区的征服。因此,在罗马波斯战争中,罗马一方向波斯推进的顶点至里海一波斯湾一线而止,即使是两河流域也无法长期占领。因此,洗劫泰西封或威逼波斯方面停战求和成为历次罗马波斯战争罗马一方进攻的最佳“收场方式”。

而对于波斯一方而言,其每一次大规模入侵罗马领土的最终战略目标则往往是洗劫罗马一拜占庭帝国的东方大都会―一安条克,而不是对之实施占领并进行长期的统治。对帕提亚—萨珊帝国而言,由于其国家总体实力和军事力量构成的特点,使得其对罗马—拜占庭帝国在东方的领土的进攻以掠夺性进攻为主,始终无法真正消化每一次战争所得,结果导致其西疆扩展长期受阻于亚美尼亚山地和幼发拉底河。

尤其是帕提亚—萨珊军队长于野战短于攻城(萨珊军队攻城能力稍强于帕提亚),使其始终无法真正实现蚕食罗马人在东地中海领土的战略目标。相比之下,罗马一拜占庭帝国未能长期占领两河流域地区,主要原因是统治者主观上未有长期经营此地的打算,且对当地统治成本商昂,而非军事力量所不及造成。如果考察7个世纪中爆发的每一次罗马波斯战争便可发现,双方都以打破均势开端,又以恢复战前均势收场(尽管会有局部的势力范围变更)。因此,如果要深入研究罗马波斯战争的均势性,必须考虑到两国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的疆域领土结构的不同。

在地缘结构上,作为罗马波斯战争核心争夺带的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在双方的战略地位有着巨大的差异。罗马波斯双方均试图在固守己方边境的同时对对方保持一定程度的战略威慑,从而产生一系列突发性军事冲突。罗马和波斯两大帝国的核心区分别位于地中海腹地〈罗马、君士坦丁堡〉和两河流域(泰西封诸城),这使得两大帝国疆土构成和边疆战略纵深差异较大。

罗马一拜占庭帝国的核心区距离其东方边境较远且有海洋作为屏障,波斯人难以直接威胁罗马城和君士坦丁堡;而帕提亚―萨珊帝国的核心区紧邻罗马东地中海领土且为平原地形,直接受到罗马人在西侧的军事压力。因此,帕提亚—萨珊帝国和罗马—拜占庭帝国相比,其首都一侧的绝对战略纵深严重不足。这导致在罗马波斯战争中,波斯人更容易因为军事失利而使得核心区无法获得安全保障甚至沦陷〔泰西封多次被罗马人攻破)。

而对波斯人而言,向西扩张以改善首都一侧战略纵深不足的需求相比罗马人更为迫切;而罗马人即使在东方前线遭到严重的军事惨败,也不会动摇帝国的根本〈波斯人仅在7世纪初一度兵临君士坦丁堡且围攻失败)。但由于罗马一拜占庭帝国环绕地中海的疆域结构,其在东地中海的领土又存在相对战略纵深不足的问题,罗马一拜占庭帝国在东地中海黎凡特诸行省领土最宽处也不过从地中海东岸到幼发拉底河,最远一度达到底格里斯河东岸。

因此波斯人同样可以轻易威胁罗马—拜占庭帝国东地中海核心区(以安条克为中心)的统治。与波斯首都泰西封命运相似,罗马—拜占庭帝国在东方的统治中心安条克在罗马波斯战争中也多次沦陷。由此可见,罗马和波斯在西亚的核心领土均存在战略纵深不足的特点。因此双方虽然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均不把彻底征服对方作为战略目标,但总是会为保护自己的核心领土不受对方的威胁而投入大量的资源与军力进行会战,由此导致双方在战争中综合国力的消耗往往大于战争胜利所得,因而是得不偿失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a.com/dxgz/111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