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愿做一片绿叶,为孩子撑起一片清凉的绿荫
我还在念小学就曾被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深深感动过。
从前有一个国王,想把自己最喜爱的勋章奖给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一天,许多军功显赫的将军、成绩卓著的学者都到齐了,但国王并没有动那枚勋章。这时,在一片金色的霞光中,一个小女孩挽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教师来到国王跟前,说:“陛下,漫山遍野的桃花都开了!”国王满怀敬意地献上了勋章,深深地鞠了一躬,并且把一朵从阿尔卑斯山上采下的艳红桃花别在老教师胸前,广场上顿时想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此刻,只见那位满头银发的老教师谦逊而庄重地说:“我愿是一片绿叶,衬得满山桃花红。”
从那时起,我便懂得了教师职业的平凡、伟大和崇高;从那时起,我就立志长大了要当一名教师。我想和那位老教师一样,育得满园桃李,愿做一片绿叶,衬得满山桃花红。
年9月,我终于圆了绿叶梦,成为学校最年轻的一年级班主任。究竟能不能当好一片绿叶,当一片闪光的绿叶?老同学常风趣地唤我“主任”,我既觉得自豪、骄傲,也觉得有一丝惶惑、不安。
一天上课时,原本斯文守纪的学生小雨突然心不在焉、焦躁不宁。年轻气盛的我忍不住对他吼道:“你太不听话了,去,叫你爸爸来!”孩子茫然失措,天真的双眼噙着委屈的泪水。
事后,我了解到这孩子的父亲是一位边防军人,常年生活在零下几十度的高原,守卫着祖国的边疆,环境恶劣、生活清苦。战士们冻掉了指甲,嘴唇开了裂,耳朵也烂坏了,可他们从不叫苦,毫无怨言。他们的连长因工负伤,去世前面对采访他的记者,断断续续地说:“希望……我……远在家乡的儿子……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这位英雄连长就是我学生的父亲——他日夜思念的最亲爱的爸爸!我的眼睛湿润了,一把搂过孩子,激动地说:“小雨,老师对不起你!以后,老师就是你的爸爸,就是你的妈妈!”
第二天,我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件衣服送给他。当他接过礼物时,那一声充满感激的“谢谢”,让我深深感觉孩子已从老师这儿体会到了一份温暖、一份关爱;透过那声稚嫩的童声,我仿佛看到了一朵含苞欲放的桃花,也体味到一片绿叶的芬芳与灵光!
如今,我对那片绿叶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具体了:当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了进步,我愿是那片绿叶;当学生的成绩有了提高,我愿是那片绿叶;当学生有所建树、报国立功时,我依然是那片绿叶!
大诗人泰戈尔有一句名言:“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我想,我应做一片绿叶,应为祖国的花朵撑起一片灿烂的绿荫!
愿当一缕阳光,用知识和智慧温暖孩子的心
年复一年的工作,有时我也产生过倦怠感,班主任工作也曾进入过瓶颈。这时我就会反省自己、告诫自己:教师这片绿叶的使命是神圣的,应持久地、充满动力地、永不衰竭地将无私的爱用知识和智慧武装起来,洒满孩子的心间;班主任应是一缕阳光,应不断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外出充电,不断充实自己,用更饱满的爱去滋润孩子们。我秉承着这样一个信念: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我要带着孩子们从春天起航,向快乐出发,把建设一个充满诗意、团结向上、和谐发展的集体,创建一个具有优良班风和学风、极富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级的目标深深植根于孩子的心中。
构建诗意的文化场,让教室充满阳光
要有诗意的文化,首先要营造一个“文化场”。
我精心为班级设计班徽,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属龙,所以在设计班徽时采用了一只腾飞的龙这一形象。这条龙生机勃勃,几欲飞天,显示出充沛的活力,象征“龙马精神”之意。在龙的身后印有蓝色的“丙”字形状的背景,寓意为湖南一师一附小五年级丙班。整个图案既像一条渐变的龙,又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表明我们五丙班是一个优秀的集体,一支焕发活力的生力军,我们全体同学永远“龙腾虎跃”,我们整个集体永远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我们的班风:团结、勤奋、善思、笃行。我们的学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的班级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班级口号:飞跃梦想,自强不息。我们的班级公约:求学——不时冷时热,要持之以恒;言行——不浮躁轻妄,要稳重踏实;律己——不放纵自流,要防微杜渐;待人——不狭隘争斗,要豁达利他;遇挫——不自暴自弃,要自强不息;受荣——不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受诲——不掩饰逃避,要改过加勉;任职——不徇私懒散,要尽责为公。
这一系列的班级文化,我不仅将它们布置在教室四周精美的宣传栏上,更通过平时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刻在了孩子的心里。教室里严谨有序的环境,温暖而幸福的归属感,让诗意的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浸润了孩子的心田。
每学期一段诗意的寄语,是我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每学期初或末,我都会别出心裁地给孩子送上一份最美的礼物:一段诗意的寄语——或鼓励孩子不断前行,或大力表扬孩子的优点,或委婉地指出孩子的不足,或用优美的诗句净化孩子的心灵,或讲述一个深刻的哲理,或用故事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或对孩子的未来送上美好的祝福……每到这时,都是孩子们最期盼、最快乐的时候,他们清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异样的幸福,我的心里自然也被快乐填塞得满满的……
每周的“日记小列车”,是孩子们诗意释放的栖息地
孩子们满腔的智慧与激情,满腹的诗书与才华,需要一个释放的平台。针对这一特点,我将全体同学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列车长”,其余组员均为“列车员”。以轮流写作的形式,每天每个小组由一位组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附上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与老师评价。“自我评价”能够让自己认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习作,找出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家长评价”与“老师评价”能够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习作的缺陷;而“同学评价”则能明白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朋友对自己习作的看法,从而更好、更全面地修改自己的习作。一轮“日记小列车”完成之后,全班将会进行一次评优活动。每天,同学都用精彩、优美的笔调细致地记录下感人的事,快乐的事,伤心的事……“日记小列车”成了孩子们诗意释放的栖息地,也成了培养诗情、绽放诗性的家园。
丰富的班级活动,是孩子们欢畅淋漓、独抒诗意的天空
为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展示特长的机会与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竞争,增强心理素质、锻炼才干,也让孩子们更加热爱阳光般的校园生活。我们班级的活动可谓是异彩纷呈,除了节假日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以外,还有保护母亲河外出实践活动,“心系灾区、浓浓爱意”募捐活动,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手抄报评比,绘画、剪纸比赛,“让地球多点绿色”植树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科技小发明评比,航模训练,合唱比赛,毛泽东诗词鉴赏朗诵,好书推荐,跳蚤书市……
充满诗意的评语,是孩子们生命的润泽地
每期期末,孩子们都会特别期待拿到属于自己的评语,因为我总会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精心为他们送上一段充满阳光的诗意评语。
比如,我送给品学兼优的陈书娜同学的评语:你,性格婉约文静,好似一首绮丽的小诗;你,心地善良,宛若一湾清澈的山泉。你认真负责,微笑着对待别人时,总让人心里有一种暖烘烘的感觉。你的作文写得一级棒,那浪漫优美的文笔让老师由衷地佩服,经常能在各大比赛和报刊见到你的大作,是大家公认的小作家……
这些诗意的话语,就像春雨一样,不知不觉中滋润了孩子纯洁的心灵。朵朵稚嫩的蓓蕾,正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悄悄绽放,只要你用心聆听,一定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愿做一朵桃花,将爱绽放在孩子们诗意的心田
从绿叶的事业到阳光的事业,我的班主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走上了更舒畅、更幸福的心路历程。从“一片片绿叶”中我获得了神圣的使命感,从“一缕缕阳光”中,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自从我做了母亲之后,对学生的爱更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如果说一开始走上班主任工作的岗位,对孩子是一种大姐姐似的爱,朋友似的爱,那么当了母亲之后的我,对孩子更多了一份深沉浓厚的母亲般的爱。
下面这些我与学生之间的感人片段,宛若朵朵桃花,绽放在孩子们诗意的心间……
热爱每个学生
学生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而作为一名教师,悦纳每一个学生也是无条件的。教师的爱应该是博大精深的爱,它应该像阳光一样,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年我带了一个一年级新生班,班里有个男生叫小聪,父亲是刑满释放的劳改犯,母亲改嫁,性格孤僻固执,班里的同学都孤立他,而他总是以表面的凶悍、傲慢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我一开始就没有带“有色眼镜”来看他,尽量以朋友的身份与他相处,时时处处表扬他,始终以赞赏的眼光看待他,经常夸大他的优点。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虽然他的学习并没多大进步,但是我发现,他的性格有所改变,不像以前那般固执了。话多了,班里的同学也开始喜欢接近他了。今年5月份中旬,因艺术节活动准备,我喉咙痛,声音嘶哑,说不了话了。我失声的第二天,他从家里带来一颗白色的药,让我吃,说吃了就会好的。第三天是星期六,早上我一起来,打开手机,就接到他打过来的电话,问我喉咙是否还痛。
这件事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我没有想到一年级学生能如此地关心我。这件事也让我深深明白,要想得到爱,首先得付出爱。当然,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只要教师奉献真诚的爱心,就会发现后进生也有许多可爱之处,也有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教育,就能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兔子为奔跑而生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短文,读来很有哲理:
兔子是奔跑冠军,可不会游泳。有人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于是,兔子的父母强制它学游泳。
兔子耗费了大半生时间,也没有学会,它不仅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
猫头鹰说:“兔子是为奔跑而生的,应该有地方让它发挥奔跑的特长。”
回顾一下我们的四周吧,人们似乎都在遵循着一条不成文的定律,那就是让孩子努力改正弱点,让孩子变得更加完美。乃至于我们整个教育的设计,也完全针对学生的弱点,并没有指导人们去发现和激励一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
在学校,几乎大多数老师都在集中力量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不是去发挥学生的优势。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有缺点的学生身上,帮助他(她)减少过失,尽量不犯或者少犯错误。父母、老师注意的是孩子成绩最差的学科,而不是最擅长的科目。
实践让我认识到:只注意一个学生或者一个班级的缺点,而不重视发挥其优点,那只能造就一个平庸的人或者一个没有特色的班级。
回首看看自己,过去常常整天围着班上几个“潜能生”转来转去,甚至为他们的“不听话”而大动肝火,弄得自己整天“气呼呼”,学生也灰头土脸,看着我就像“老鼠见了猫”。其实,如果孩子在这个方面不行,也许他在别的方面能有所作为,我们应该设法看到“潜能生”另一方面的长处。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学会解放自己、解放学生,让大家都轻松起来。把那些花在“潜能生”身上的精力解放出来,让更多的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成就精彩人生奠定基础。
平凡的感动
作为一名中低年级班主任,我平凡而忙碌地度过,我为孩子喂药、替他们打电话、清扫呕吐物甚至喂饭、换衣、系鞋带、系红领巾都成了家常便饭。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我似乎觉得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和述说的,可一次升旗仪式上,我们班方泓渐的一次讲话,让我深深感动……
我们班的方泓渐年龄偏小,体质也弱。有一年冬天,上练习课时,我发现她比正常孩子慢很多,别的孩子都已经做到七八题了,她还在第一题徘徊着。我并没有批评她,催促她,而是慢慢地走过去。这才发现,这孩子的手已经冻成了紫红色,像一个变色的大馒头。可小小的她,却还在艰难地一笔一画地写着。此情此景,我看在眼里,心疼极了,连忙把孩子的双手紧紧地抓在手里。孩子的手像一块冰冷的铁一般,捂在我的手心,又解开自己的棉衣,把孩子的手放进我的怀里。慢慢地,她的手暖和了,眼里写满了感动。虽然她只是轻轻地怯生生地说了一句:“谢谢”,但是我知道,她的内心一定永远记住了这一刻。
事情过去三年了,我早已忘记,她竟然把这件事写进了日记里,还在升旗仪式上讲述这个在她内心深处珍藏的故事。那一刻,站在大操场,听着她用激动的声音述说着往事,我的心里很不平静。孩子感动于每一个细节,哪怕一个轻柔的看似不起眼的抚摸,一句简单的安慰的话语都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里愉悦。同时,孩子一句感恩的回报,也能将幸福填满老师的胸腔!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用满腔的热情与爱,带着孩子们不断地在前行的道路中摸索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和我的孩子们在旅途中会遇到坎坷,会遇到风雨,但我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前行路上,我们将一如既往,善思奋进,且歌且行……
作者简介:王华,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年7月毕业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因各方面成绩优异,留校任教于第一附属小学。迄今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24年余,主要担任班主任及语文学科的教学。现是湖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湖南省班主任工作专业委员会会员,长沙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多次被评为市、区级优秀班主任,市、区级优秀教师,应邀赴各地讲学、上课数十次。独立或参与编写7本教学类书籍,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十余篇,主要研究或参与研究的课题5次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辅导学生发表文章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上千人次。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一审:封豪
二审:张福芳
三审:谭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