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11岁,断断续续学篮球四年了。
每次看他上课都有那么一些些失望,儿子上课听讲很认真,领悟动作很快,也挺敏捷,只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篮球少儿培训班主要是体能训练、运球练习,基本上不会教投篮姿势,孩子们全凭一股蛮劲往篮筐里扔。儿子身高cm时近距离投篮几乎很少能够着标准篮板,不知道下蹲或者曲膝发力,而同龄人中身高比他矮许多的都能正常投篮。
小小的他们渐渐地儿子越来越不喜欢投篮了,每次课间休息别的孩子都去自由投篮,他总会跑过来坐在我的腿上。直到四年级的时候,身高长到cm,儿子才能近距离投篮,这个时候他才愿意课间去尝试着投篮。
四年级开始,上课的最后半小时是分组比赛时间(小孩子的比赛乱得像一窝蜂),儿子基本上是一个路人甲的角色,整场很少能摸到球。每次课后我会跟儿子说:“你的运球基本功已经很不错了,下次比赛再凶悍一点,要敢抢,敢要球,敢投。”
我终于明白儿子身上缺少的东西是什么--没错,是男子汉应有的“血性”。投篮缺少爆发力,打比赛不敢拼抢,害怕身体对抗。这可能是很多这个年代小男孩儿的共性,不管在学校还是家里,“讲文明,不能打架”的教育已深入骨髓。并不是说我鼓励孩子打架,只是觉得孩子缺少我们儿时野蛮生长的那股狠劲。
我还发现儿子有一种成就别人的品质,开始有能力抢球的时候,他会很主动地把球传给别人,从不自己投篮。儿子总是说,要是投不进队友会怪我的。我说不要怕,别人也大都是投不进的,没人怪你。后来上课时,我也没有再全程观看了,只是下课时问问他的上课情况,然后鼓励他每次打比赛给自己争取五次投篮机会,不管命中与否。
儿子今年五年级,身高cm。昨天上课我最后半小时去看他比赛情况,我发现他的表现完全刷新了我对他的认知,抢断,带球突破,三步上篮,动作相当流畅,俨然成了队里的主力,上场20分钟进了六个球。
已长成小小少年队里还有另外一个男孩,跟我儿子一起学的篮球,身高一直很突出,如今已有cm,但动作迟缓,反应很慢,训练时经常因为学不会动作被教练训斥。很多次打比赛时,我都看见他站在场上或无所事事,或接到球后一步不运,直接传出去,小朋友们分组时都不愿意跟他做队友。有时候听见有些家长议论:“这么没有运动天分的傻大个,为什么他家长还一直让他学下去?而且他还一节课不拉的按时上课哦。”我其实挺佩服这孩子的心理素质,教练的呵斥,队友的嘲讽,他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要是换做我儿子,立马不学了。
而我今天看到这个男孩用身高优势把对方一个持球的小个子盖得严严实实,还传了几个不错的球。这对别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只是常规操作,但对他来说却是天大的进步。我儿子赛后也专门跟我提到了这个男孩儿今天的表现。
其实我们应该佩服这个孩子的父母,孩子们本来就缺乏锻炼,就算他什么技巧也没学好,但利用周末兴趣班的两小时锻炼身体也是不错的。而不知道哪天,可能孩子就突然开悟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花期各不相同。作为父母,我们唯有悉心灌溉,静待花开…
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