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本草植物园创建于年11月,共栽培了92个科、余种中草药原植物,其中绝大部分取材于南昌本地,涵盖具有解表、清热、泻下、补虚、温里、理气、消食、祛风湿、活血祛瘀及抗肿瘤等功效的各种中草药品种。经过精心设计,园内一步一景,处处如画。自创建以来,该园已接待省内外甚至国外多批政要和游客参观,其科普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受到一致好评。
为了让更多人学到中草药知识,我们将陆续向大家推介园内的药用植物,让大家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一年端午又来到!端午是祖国传统的重要节日。端午始称“端伍”,《太平御览》卷三一引用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伍。端初也。”即该节为五月第一个五日。因“伍”与“午”相通,所以端伍俗称“端午”。端午那日,人们总爱把菖蒲悬挂于窗户或插于门旁,以驱瘟病除邪、止恶求吉祥。但是,您知道吗?用于驱邪的菖蒲,其实是水菖蒲。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
石菖蒲
《本草纲目》云: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石菖蒲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最爱的盆景之一。在我院本草植物园内就有几盆漂亮的石菖蒲。
(我院本草植物园石菖蒲盆景)
画盆石菖蒲(明·唐寅)
水养灵苗石养根,根苗都在小池盆。青青不老真仙草,别有阳春雨露恩。早起虚庭赋考盘,稻田新纳十分宽。呼童摘取菖蒲叶,验到秋来白露团。
石菖蒲
石菖蒲,是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原产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特别适宜生长于山涧浅水石上,以及溪流旁的岩石缝中。石菖蒲的根状茎于地下匍匐横走,细长而弯曲,分枝、密生环节,其上还生须根(名叫虎须)。它的叶从基部生出,似剑状,细条形,常绿而光亮。肉穗状花序圆柱形,花很小,四、五月时开黄绿色的花。
石菖蒲的药用价值
石菖蒲,喜阴湿环境,在郁密度较大的树下也能生长,但不耐阳光暴晒,否则叶片会变黄。
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环节,节间长2~8mm,具细纵皱纹;上面有略呈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面有圆点状根痕或残留须根;节部有时可见毛鳞状叶基残留。质硬脆,折端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纹明显,可见多数散列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
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辛、苦,温。
归心、胃经。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3~9g。鲜品加倍。
石菖蒲的传说
《神仙传》中曾有记载,有一次汉武帝上嵩山,至山顶,忽见眼前一人,身高二丈,耳大垂肩,仙风道骨,气度不凡。帝急忙屈万乘之尊,上前施礼问道,仙者是何方人士,怎么会来到这里?老者答道,我乃嶷山中人,听说中岳嵩山顶的石头上,生有一种草,叫石菖蒲,此草一寸九节,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故特来此地采集它。说完之后,突然不见了。汉武帝心中顿然大悟,对左右侍臣说,这个老者并非自己想采食菖蒲,而是特意来告诉朕的……
《神仙传》中的这段记载虽然纯属传说,但服食石菖蒲确实可以耳聪目明、益智宽胸,去湿解毒。《本草》中记载:“石菖蒲一寸九节者良。”宋人王敬美云:“菖蒲以九节为宝,以虎须为美,江西种为贵。”《群芳谱》记载养菖蒲的口诀是:春迟出,夏不惜,秋水深,冬藏密。又云:“添水不换水:添水使其润泽,换水伤其元气。见天不见日:见天挹雨露,见日恐粗黄。宜剪不宜分:频剪则短细,频分则粗稀。浸根不浸叶:浸根则滋生,浸叶则溃烂。”说的是栽养之道,却也道出了石菖蒲的独特个性及其与保健的关系。
与石菖蒲名称相近的药物
《本草》曰∶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
在《江西省中药炮制规范》中,除了石菖蒲,还有九节菖蒲和水菖蒲,它们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其功能主治也不同。
九节菖蒲
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功效开窍化痰,醒脾安神。
药材性状:略呈纺锤形,稍弯曲,长1~6cm,直径3~7mm.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环节,斜向交互排列,节上有鳞叶痕及点状突起的根痕。质坚脆,折断面颗粒状,类白色,粉性,有淡黄色维管束小点断续成环。气微,味微酸而麻舌。
(九节菖蒲)
水菖蒲
又称藏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苦,功效化痰开窍,健脾利湿。
药材性状:形似石菖蒲,但较粗大,少分枝,直径1~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节较稀疏,节间长2~15mm.质坚硬,断面纤维性差,呈海绵样,有多数小空洞,略有泥腥气。
(端午节时,悬挂于门前驱邪的水菖蒲)
三者从药材个头上最易区别。九节菖蒲细,直径0.3~0.7cm;石菖蒲直径0.3~1cm;水菖蒲最粗,直径1~1.5c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胡贵荣主治中医师
从亊中医临床工作33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草药辨识。主攻心脑、肺脾、肝肾五脏虚损病,亚健康状态体质辨识及调治。尤其擅长于肩、颈、腰、腿痛病,中医内、妇、儿科疑难杂症及不孕不育症,肿瘤病。发表学术论文及科普文章16篇,主要著作有《现代中成药》,《中医临床诊疗心悟》共计万字,主持并承担江西省卫计委基金课题3项,市卫计委适宜推广技术项目1项。所发明的“骨刺消痛液”获国家发明专利奖。
·END·
医院厚德·勤业·自强·奋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