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最近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与十八岁少年共同奋战高考的故事,很受感触。分享给你们。18岁的王鑫,心心念念都是考美院,他每天吃完早餐就去自习室冲刺文化课,时时刻刻为了心底那个梦想拼命努力。30多岁的王老师,学会了把梦想珍藏在心底,他没有丢掉画画的爱好,始终用画笔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直到终于有机会重拾梦想。潜藏的伏笔弯弯绕绕连成了线,短片的最后,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同在自习室里冲刺高考的王老师就是十几年后的王鑫自己。18岁的少年曾经以为一次放弃就是永远错过,但30多岁的他用行动和坚持证明,真正的热爱不会被放弃,梦想只是暂时被封存,等待着被实现。短片反复出现过一句台词,“什么时候都不晚”,让我很感慨。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会面临无数个需要选择的时刻,有些选择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已经是当下能做到的最好结果。我们不该为一次不顺心的选择黯然伤神,也不必担心一次选择就会左右未来的全部人生。放弃是一时的,只要梦想还在,只要初心未变,一切都还来得及实现。02王鑫的故事不只是故事,在现实世界中,它也反复上演着。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中年人开始加入到高考的队伍中,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事业,或许已经成家有子,但纷纷选择再次走上高考这条路。曾经他们没有机会选择,只能妥协于现实与生活,和梦想擦肩而过,现在有机会了,他们还再想拼一次。比如知名高考钉子户梁实。梁实今年54岁,断断续续参加过25次高考。他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老师,兄弟姐妹共有5人,都没有读过大学,这让大学梦成为梁实心中的一个结。平心而论,梁实不是那种很擅长读书的学生。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是年,连预考都没通过,完全摸不到高考的边。后来几年,他年年高考,年年失利,父母劝说他去技校读书,他发现毕业后只能当技术工,很快就辍学了,想要继续自己的高考之路。接下来几年,他辗转在成都、乐山等地,边打零工边准备高考,遗憾的是没有一次成功。年,梁实成为一家木材公司的正式员工,工作稳定,也结婚了,所有人都以为他把自己的大学梦放下了,但他还是坚持报名高考。第二年,受到年龄和婚姻状况的限制,他无法参加普通高考,转向报名成人高考,顺利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正当家人和朋友为他感到高兴的时候,他却放弃了这次机会,他始终觉得这样不算实现了大学梦。梁实短暂地把自己的大学梦存放起来,准备安心工作,却碰上公司倒闭,为了家庭和孩子,他下海经商,没想到颇为顺利,做得风生水起,日子慢慢好过起来。年,梁实34岁,家庭美满、事业有成,唯有大学梦常常徘徊在心底,逐渐成为他心头的白月光,似乎永远不再有机会实现。这一年,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报名年龄限制,间隔十年后,梁实重拾了自己的大学梦。他从书店买了新的高考资料,抽出空闲时间看书做题,备战来年高考。妻子得知后很是不解,问他“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这么大年纪参加高考做啥子?你这是不务正业!”很多朋友也嘲笑他,常常用他来打赌。但梁实很坚持,把平时打牌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家人和朋友也不再多话。时至今日,梁实依旧奋战在高考考场上,他依旧没有考上大学,也依旧没有放弃大学梦。高考仿佛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习惯了闲暇时就去茶馆看书、做题的生活,不会因为高考失利而感到懊恼与挫败。他没想过考上大学后要做什么,坦白说,他不缺工作,也不太缺钱。即便如此,他也不曾放下心底的大学梦,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初心。梦想虽然仍未实现,但追梦的过程弥足珍贵。03与梁实相比,北大保安张俊成的经历似乎更为戏剧化。张俊成家境贫困,一家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父母靠着家里几亩地养活了几个孩子,却没有余力再多养活孩子的读书梦。他读书很努力,从小成绩就好,老师常常说他是当状元的好苗子,但可惜的是,父母身体不好,家中又着实拿不出钱来,他连中考都没能参加。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他直接妥协于现实,告别了自己的梦。初中毕业后,张俊成在家帮工务农,还当过汽修工。有一次,北京一家公司去当地招保安,张俊成想不如出去闯闯,就跟着去了北京。巧的是,他恰好被分配到北大保安室。与北大的近距离接触,点燃了张俊成的工作热情。他决心好好干活,白天积极主动,晚上还整理笔记优化流程,拜这份认真所赐,他很快升了职,成了北大保安班的一名班长。这份工作也让他重燃了学习热情。北大学习氛围浓重,校园里随处可见读书的师生,张俊成受这样的环境影响,买来不少辅导材料,准备通过自学多吸收知识。有一次,北大一位英语教授路过,遇见他正在苦读,很受感动,主动提出可以帮他办理一张旁听证,这让张俊成有了更好的学习机会。此后,为了更好的学习,张俊成申请晚上工作,白天旁听课程,这样坚持了将近一年,终于通过成人高考考入了北大法律系,又用了三年顺利毕业,圆满了从小到大的大学梦。毕业后,不少公司向他抛来橄榄枝,但他通通都拒绝了,——他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教育行业,希望让以前没机会走出去的孩子走出去,希望更多人能获得合适的教育资源。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校长。从北大保安到北大学生到校长,张俊成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路。自他毕业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北大保安团不断有考生脱颖而出,成为北大学生,成为老师,成为新的栋梁。通向梦想的路从来都不止有一条,只要心里一直珍藏着那个梦,无论何时都有机会抵达。这个曾经无缘中考、更无缘高考的孩子,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靠着那份对梦想不懈的坚持与追求,成为了一个传奇般的存在。04相比之下,唐尚珺的故事似乎是个反例。每年高考的时候,唐尚珺都被人